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20 16:58:45| 人氣1,1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臺山上九頭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登荊山,不論是從前山還是後山,每次都要上到荊山頂,沿盤山水泥路壹圈,往返大約壹個小時。那天傍晚,走到山頂轉彎折回的地方時,朋友建議繼續北上,我們便順山脊沿著砂石路往上走二百多米,忽然看見路旁有株參天巨柳,樹冠是由九支直徑半米粗的分支組成,斜伸天空,樹梢彎曲朝下,有如壹個籃球場大,樹蔭遮天蔽日,比起平涼柳湖公園的左公柳來,只是主桿顯得低矮了點,不算高的樹身足有四個大漢合抱那般粗壯,其整體狀貌卻要比左公柳顯得英俊精神,也許它本來就和左公柳不是壹個輩分。細細觀看,此柳堪稱荊山之壹大景觀也。因這“新的發現”,從那以後,凡上荊山,必要來此大柳樹前站立壹會兒,給它行個“註目禮”,然後再慢慢往回走,要不心裏或多或少有點疏忽老朋友的感覺。

在我認為算作荊山壹景的大柳樹,應該和其他名勝景點壹樣有個名字才對。結果問了很多人卻沒壹個能知道這柳樹有名,也許有人說這是吃飽了撐得無聊。事實確是這樣,就是吃飽無聊才上得山來對大樹自作多情。在細細觀察欣賞後,我們給這株大柳樹取名“九頭柳”。

幾天後的壹個下午,我們又上荊山去這柳樹附近的村莊——茍家廟打聽這柳樹的身世。坐在溝邊納涼的幾個村民饒有興致地介紹說,這株柳樹是他們村年近8旬的王俊傑老人的父親21歲時栽的,當時還栽了不少。只因為記得準確,是因為那年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壹件大事——慈喜太後下詔變法。我們查看資料,慈喜太後下詔變法是光緒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901年的事。由此算來這株柳樹已近120歲了。按百年以上為古樹的標準看,它是名副其實的古樹了。

壹日閑翻《縣誌》,卻看到了1901年甘肅水力軍重修茍家廟、柳家鋪、西屯土橋的記載。這株柳樹極有可能是重修茍家廟時就栽植的,因為它就生長在茍家廟前。村民說,過去瓦玉以西的什字原、崇信和北邊的涇川等地的行人到靈臺縣城都要經過這個山梁。為了行人方便,當地群眾便修路栽樹,據說整個山梁都被柳樹遮蔽,從縣城到瓦玉,壹直接連由東到西的官家大道,與道旁的左公柳連為壹體。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瘋狂砍伐,這是唯壹幸存下來的。

在靈臺的古樹名木中,壓根兒就沒有這株柳樹的記載。比起密須古城的千年唐槐、文廟前的古柏懷抱桑、孟家嶺的古楊、疙瘩廟的木瓜樹來,它確實屬於小字輩,至今也就不足120歲。當年修縣誌時它還夠不上古樹標準,也難怪沒有對它的記載。柳樹是壹種易活好栽,適應性很強的樹種,但它的缺點是壽數有限,不像松柏那樣耐年頭。我們要找千年的古柏很容易,甚至千年的古槐也能見到,但千年的古柳不可能,就連百年以上的也不多見。所以當地群眾對這株柳樹就特別重視保護,這成了他們守望家園的壹種情結,於是在樹旁挖了壹個池塘,將雨天山道上流下來的水引入,有了足夠的水分涵養,又能借助茍家廟的神氣滅了那些想砍伐此樹者的邪念,於是它便長得如此茁壯和富有精氣神。

望著眼前的“九頭柳”,叫人聯想到家鄉人所說的“風流樹”。在隴東,當生長在住宅北邊的柳樹長大後,它就成了住戶家的“風脈樹”,長得再大些,就成了這個村莊的“風流樹”,主宰著壹個村莊的人脈、文脈、地脈等脈氣。到這個時候,這柳樹就不是壹般意義上的柳樹了,而變成了壹個村莊的守護神,象征著興旺發達、源遠流長,保佑平安,鄰裏鄉親不僅會采取許多措施好好保護,還會在旱象嚴重時悄悄在大柳樹下去澆水祈福求雨。人給大柳樹賦予了神的權威,誰還敢隨便砍伐呢?看來這“九頭柳”就是小縣城的風脈樹了。難怪攀上荊山到此,人會有種神清氣爽、盎然振奮之感。

也許會有人不以為然,就那麽壹棵樹。是啊,就是這麽壹棵樹,不能與唐槐漢柏相比,也不能與左公柳相提並論。可貴的是,它雖然處於瘠薄的山梁,經歷了上百年的風雨雷電,飽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姿態優美,枝幹遒勁,脫凡超俗,傲立蒼穹,顯得郁郁蔥蔥,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梢頭的柳枝迎風飄搖,如同向上得山巔的遊人招手致意,表示熱烈歡迎壹般。不誇張地說,它本身就是頗具自然美而又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九頭柳”所處位置比荊山頂的玉皇閣還要高。站得高才看得遠,在這裏看到的不再是小縣城,凝神聚目,天藍地綠,白雲飄飄;遠望秦地岐鳳,近見林海茫茫。不遠處的苗家嶺林場綠黛盡染;環顧四周,高誌山、蒼山、離山、虎山以及腳下的荊山(亦稱中臺山)全部被墨綠包裹得嚴嚴實實;彎彎曲曲的達溪河水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間由西向東緩慢流去。

望著遠山,思緒連綿。多年來,為了改變縣城周邊窮山惡水的狀貌,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縣上就發動城區幹部職工及附近的村民在每年植樹時節,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修路、栽樹。連續多年對包圍縣城的五座山逐個進行綠化美化,退耕與還林同行,刺槐與松柏並栽。今天看到縣城面山如此景觀,這其中飽含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恐怕只有生長在荊山脊梁,居中占高且有著上百年歷史,目睹了這縣城滄桑與變遷的這株“九頭柳”最清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對前人的勞動成果後人當倍加珍惜才是。

“九頭柳”,妳憑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奇特的自然形態成為壹道靚麗景觀,給我們以啟迪和美的享受,讓人感覺到妳的堅韌、頑強、催人奮進。雖然妳的生存環境不盡如人意,但妳固守著家園不離不棄,不聲不響,年復壹年最早向人們報告春的訊息,毒辣辣的日頭下,又挺身而出給人以蔭涼,微風起時又裊娜多姿令人神往,北風呼嘯黃土漫卷時又遮風擋沙,誰能小看妳平凡中蘊藏著的偉大,這像極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親。

我要大聲贊美妳,挺立在荊山脊梁的古城“風流樹”——“九頭柳”。

台長: 野蠻小丫頭
人氣(1,1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