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16 21:28:29| 人氣20,753| 回應3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札想】給小說寫作初學者之忠告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寫小說不是那麼容易的。

 

很多青少年剛開始練習寫小說時,就把目標設定在長篇小說,因為他們沒看過多少短篇或極短篇小說,下意識認定小說就應該像是一本書那麼長。

 

初學者一開始就寫長篇的話,下場只有一個:就是不可能寫出來。

 

這時,初學者最好要務實一點,從「極短篇」開始寫,然後短篇、中篇、長篇....

 

極短篇一般是指1000中文字以下;短篇通常指15000中文字以下(也有人說10000字);中篇通常指3萬字以下;長篇通常指3萬字以上。

 

要寫出爆紅的小說很不容易。大多數初學者寫出自己覺得好看,但在旁人眼中不怎麼樣的小說。

 

此外,小說的「文學性」、「通俗性」兩者,有必要選擇其一去專攻。很少初學者能兼顧這兩種特性,除非你是天才。

 

如果是要寫通俗小說,目標讀者就是該設定在一般大眾。因此內容不可以太深奧、太文謅謅,以免讀者看不懂。

 

如果是要寫純文學小說,那麼「文學價值」就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這裡頭有一套人類社會歷經幾千年演化而逐漸形成的「文學觀點」,沒有足夠才華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因為一旦跨進去了,就會越來越發現自己距離真正的文學巨匠有多麼遙遠!

 

如果是要寫兼顧文學性和通俗性的小說,難度一點也不會低於寫純文學的小說。照樣需要很強大的文筆和很廣博的觀察力、與學識。而且,比起純文學小說有點不同的是,純文學小說可以幾乎完全不理會一般讀者接受度;但雅俗共賞的小說就不能,因此創作上會有些侷限,但也因此考驗著作者「化繁為簡」的能力,也就是將深奧內容用簡單語言表達出來的能力。

 

決定了要寫哪一種小說之後,就可以開始構思了;聰明的作者不會沒頭沒腦的就提筆開始亂寫。而會先在腦中設想大概的情節、人物、背景..以及想要呈現的風格。之後開始蒐集相關資料(比如與小說內容有關的歷史、地理、科學、專業知識等等)、甚至觀察生活周遭是否有與心目中的角色相雷同的人、仔細去做紀錄。最後才正式開始撰寫。

 

目前大多數小說家都已經是使用電腦打字,這筆用紙筆寫作方便得多。尤其是要修改的時候,簡單的複製、剪下、貼上、尋找、取代..等軟體動作,可以省下很多時間。

 

通常,寫到一半會想要變更原先設想的情節、人物、或背景描述...這是很正常的。但在修改時,記得不要一下子就把已經寫好的內容刪去一大段,那樣是笨方法。比較聰明的人,會另開一個電腦檔案,複製過去再修改。

 

這樣做的用意,是預留這種可能:哪一天那些原本捨棄的段落,說不定又被你想要撿回來用了。

 

我國中時,也曾和友人一起約好寫武俠小說自娛。當初設想也是寫好玩的,沒有任何文學企圖在裡頭。

 

而且當年自己並沒有所謂短篇、中篇...等小說篇幅的概念,所以一開始寫,就以為自己將要寫出如同金庸那樣的大部頭作品。

 

大概寫了好像一萬多字,就寫不下去了。因為自己怎麼看,都認為遠遠比不上金庸、古龍等名家,而且因為一開頭的情節頗混亂,後面的情節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接下去。

 

所以,當年「三分鐘熱度」的我,就此虎頭蛇尾地終結了一篇小說。而且沒有結局。寫到一半的稿紙還繼續懸在那裏等待故事的接續....卻懸了多年至今。這些稿紙早已不知收到哪裡去了。想要翻出來看都有困難。

  

這篇小說可能是我生命中所寫下的第二篇小說,但卻是第一篇自己構思的故事。可惜也成為第一篇沒寫完的故事。

 

我生命中第一篇小說,是在小學作文簿中(當年規定要用小楷毛筆寫作文),老師的作文題目好像是要我們寫看完童話故事的感想,卻被我把感想二字拿掉,把故事原封不動再寫出來一遍。

 

當時我只是用自己的文字,重新把知名童話故事《灰姑娘》寫一遍,內容大綱沒有任何改變,但自己想像了一些對話和場景。

 

因為寫了很長,內容是純敘述和對話(大約是我平時能寫的篇幅的兩三倍,當時以為自己忽然變厲害了,竟然可以寫這麼多字),應該是小學我少數能夠拿到老師給「甲上」的文章之一。

 

(2011-04-08 19:20:56初稿,2012-04-06微修)

台長: 泊樓
人氣(20,753) | 回應(34)|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小說 |
此分類下一篇:【杏花樹】
此分類上一篇:【小說評論】你有看見螢火蟲嗎?

讀.冊.人
感謝
如此慷慨不藏私胸懷
一篇讓人受益匪淺的用心之作
2012-04-16 21:53:21
版主回應
感謝讀冊人美言:

一點點經驗談而已,算不了什麼。 :)
2012-04-17 12:21:31
好~給想寫者有很大的幫助~
2012-04-16 22:40:57
版主回應
謝謝鵬:

希望如此!^^
2012-04-17 12:25:12
寫純文學小學就從散文開始練起吧...


想07年第一次就寫長篇 我也是這種野心家之一,想當然作品仍就無限停期連載中……
2012-05-24 20:21:04
版主回應
是的,從散文開始練起,會比直接從小說更容易點。

07年你第一次就想寫長篇,距今已經有四年以上,不知有無接續下去的可能?

然而,「第一次」的難產,有時卻是一種無比珍貴的回憶;它讓你知道要寫出這麼長的小說是多困難的一件事,由此而對作家這一行,有了更多的敬意。

有一天,當你又想去實現那篇小說時,你也會更清楚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來達成這個夢想。 :)
2012-05-25 02:58:44
(悄悄話)
2013-09-11 00:13:02
(悄悄話)
2013-09-11 00:14:43
施佩姍。
我覺得散文可以自我,小說就無法自我,還要看見更多的他者。

所以,我明白我不是這塊料,呵呵。

乖乖繼續練散文。
2015-05-20 04:05:45
版主回應
您謙虛了。想必妳也嘗試過小說寫作,應該也有累積一些作品;即使自認尚不滿意,但假以時日,再稍事修改,必然也端得上檯面。說不定還能有嶄新風格問世。

「散文可以自我,小說就無法自我。」這句話,在主流寫法中,大概成立。但在後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書寫技法實驗,已不完全遵照傳統上文學家眼中的金科玉律。有不少人寫小說,完全從自我觀點出發,也有不少人寫散文時,對他者觀點會深刻描繪,使文章看起來有更多的客觀性或全面性。

後現代社會中,有不少人,把散文寫成有高度故事性質的文章,看起來很像小說。此外也有些人,喜歡把小說寫得故事結構鬆散而隨意,看起來像散文。在二十世紀後半葉以降,散文與小說兩者間的界線,逐漸模糊,未必都是涇渭分明。

您認為自己目前擅長散文多於小說;但假以時日,若寫小說寫出心得來,或許又有一番不同體會也說不定。
2015-05-22 01:20:44
(悄悄話)
2015-05-25 02:00:54
(悄悄話)
2015-05-27 01:48:32
施佩姍。
寫詩其實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自從在十四年前我的詩作被某位圈內人說是剪斷的散文,我就不寫了,哈哈。
說真的,現在再有小朋友問我她的文章如何?我也說話說得很留意,不再過於直接,因為學生的心靈很脆嫩敏感,容易被傷害,就像我當年雖然已非學生,但是聽了我還是覺得很受傷呀。

不過,現在看詩,發現自己已經非當年的思考,幾句詩句就可以順利拿出去,大概是我今年又重新看了一些名家作品,發現傳達意涵的偉大,要弄些詞藻也只是覺得好看,並非有那種偉大的感動存在裡面的肌理。所以要我再寫詩,有點困難,因為我對詩作的高度已然拉到非常高,讓我覺得高過於對散文的企圖,我很希望您有機會能提供您對詩的看法: )

至於影像,我覺得還好阿。
通常我見到的文友,文字為主影像為輔,寫的都蠻步錯的(大概是我很少逛部落格),有些人是文字不放圖片,就已經很感動人了,不過這點我還真的做不到。擇圖也是一種學問,拍照當圖片,文字為輔,如果弄得不太好,大概也會不知道誰是主角吧。

不過,我個人偏愛攝影作品,非畫作,這是習慣問題,有些文友放上名家畫作,與自己的書寫,真的好棒喔,我則偏向自己拍攝或是揀選國外名家攝影。

謝謝您一直不吝的與我討論各種主題。
2015-05-27 17:19:26
版主回應
我很久沒和人好好在新聞台用文字聊這些內容了。現在來談這些,使部落格不至於顯得荒廢,對我個人也是很有意義。感謝妳給予這樣的機會。

在我們現今的社會文化環境來說,小學生都是從散文開始學習寫作,而不是從詩或小說開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散文不似小說般需要較嚴謹的構思才能寫出故事,也不像詩般,必須有很強的語言文字修辭技巧才能寫出意境;相對而言,散文的入門門檻較低,任何人只要識字,大多可輕易上手。

高中或大學入學考試所要求的作文,也都是以散文的形式。這使多數人對於散文的熟悉感、親近感,遠高於詩和小說。這種熟悉感、親近感,也與散文的入門門檻較低有關。

散文門檻雖低,但易學卻難精,精通散文的名家,必知散文到一定境界之後,要再突破,並不比詩或小說更容易。尤其,當明確發現散文所追求的目標與詩或小說有所不同之後,會更有此感。

寫詩是很有樂趣的。就好像孩童在塗鴉一樣快樂。但塗鴉久了,也會想要追求技巧;此時,詩的文字技巧就會影響到作品的生命力。

很多現代詩的評論者,喜歡用「分行的散文」來形容他人的作品欠缺詩意;但這種說法一直有種模糊地帶,且欠缺客觀一致的標準。基本上,若是對於詩的初學者,這樣的批評容易傷了學詩者的心;而且經常也失之於主觀。

有些詩,表面上看,不怎麼樣;但等到日後再回頭來看,卻發現意味深長。所以說,「分行散文」有時可能是「秘藏詩意的好詩」。

那麼,評論者到底如何判斷一首分行的作品是散文,或是詩?

另外,關於影像。我基本上歡迎影像出現在網路上,但也注意到,影像對於文字,有種種替代性;而越晚出生的年輕人,這種替代性越明顯。幾十張相片上傳後,不必寫文字,就可以替代遊記。影音檔上傳後,不必寫自傳,就可以自我介紹。電子圖卡傳到對方手機,就可以代替文字簡訊問候。幾張漫畫看一看,就可以發表一篇小故事,代替文字的敘述。.....

只要這種替代性持續發生,未來某一天,也許寫詩、寫散文、寫小說的人,會剩不到幾個。因為許多功能都被影音給取代了。而文字所特有的功能也可能因此越來越不受社會重視了。

文字書寫對於當代社會與歷史,到底還有何獨特不可取代的價值?這一點值得深思。如果認為確實有這樣的價值,那是否有持續發揚此種價值的可能?這一點就攸關文學在未來會否仍然能存在。
2015-05-28 18:09:58
施佩姍。
謝謝您不吝提出您的看法。

不過我一向不將作文看成散文,大概是因應聯考的需求,作文只是考試的工具,老師要求置入所有的經典文句、寫作技巧、得分方式,將作文變得毫無生氣,也沒有看見太多情感。

至於,我那減掉的散文之詩,坦白說,我也思忖良久,我覺得對方到底是說出老實話,還是說話沒有到位?因為我在想,詩如鑽石,是凝鍊的結晶,散文卻是要將話講清楚說明白,感覺上是有點矛盾啦。
所以要這麼說以前的我也沒關係,因為我現在看待詩的文字更加嚴謹,不但希望寫作者有文字張力、隱晦的朦朧感、背後的表達的隱喻斂藏、還要有美感,並有不畏懼向黑暗探究的心。

前天還是小朋友有人拿了詩給我看,坦白說我也覺得太白話了,還比我當年更像剪掉的散文,意象較弱些,但我思考,可能是他個人現實感太強所致。

老天爺給人的禮物通常都不會有二個,現實感太強的人寫文字通常有種交作文感,因為過度的交代,想像空間較少。又,猶如我們閱讀經典、文本,經常會感覺到動態的影像、潛意識的各種光線、色澤、味道,我想這就是挖出潛意識非現實感的一塊吧。

但是,我也不太容易跟對方說這是什麼呢?

散文,我認為要加入詩意,也可以交代清楚,這樣是不錯的,像詩的散文是好的,像散文的詩,卻讓人有疑惑到底是偏屬哪一塊?

我最近每天都開始讀詩了,我希望睽隔十四年,也能有詩的創作出現,不過請容許我沉潛、閱讀、思考依段時間,免得出來的又是拚兜浮濫的剪掉的散文,哈哈。
2015-05-31 16:27:33
版主回應
妳好:

妳當年的詩作不知還在嗎?如果還在,現在再回頭看,到底會覺得是散文還是詩?

如果撇開妳當年的處境不論,也不管妳的朋友到底是開玩笑或真心評論。「剪斷的散文」這一比喻,若是用在一般探討詩的文章中,其實也很有「詩味」,不覺得嗎?

這句話將「散文」中由各個句子組成的完整段落,想像成一條連貫的條狀物,比如彩帶、繩子、絲線等等,用來比喻散文的每一句話,前後連貫,絕不跳躍,可以一直延伸。

然而,將這個條狀物「剪斷」之後,一條長的緞帶,被切成為好幾條小緞帶,各自獨立,彼此互不相屬;並列排在一起時,到底要當成「一件東西」或是「幾件東西」?

假如將一個完整的散文段落,用剪刀,在逗號或句號處,一一「剪斷」,將之分行排列,這樣讀起來,與原本的散文會有不同嗎?

想像一下,現在很多人寫臉書、寫部落格,明明也就是簡單的心情日記,卻寫成分行形式,這樣的文章,到底要歸類為散文或是詩?

通常,分行的文章,還是會歸類為散文,而不歸類為詩。現代詩的評論者,在探討詩的本質時,會強調「並非分行就是詩」。主因也在此。

也因為如此,詩對初學者來說,門檻較高,並非一般人隨意寫寫分行作品,就能被承認為是「詩」。但這樣的詩定義,無可避免會有其模糊性,也容易忽略某些「看似散文,實為好詩」的案例。

若有機會,妳不妨將早年詩作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到底是否真如妳朋友所說的那樣欠缺詩味?還是有妳朋友尚未發現的詩味存在? 這也說不定。^^
2015-06-02 18:57:05
施佩姍。
另回應,關於影像,其實有些影像可以當作文字的幻想延伸,補足文字的不足,或是餘韻的咀嚼,所以我看有些小品,幾句話,一張圖片,可是就讓我很佩服。

當然,現在年輕人文化已經與以前的年代不同了,就像有些人不愛放標點符號,非典型的創作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以圖片硬塞敷衍了事是不能鍛鑄文字、練習文字的。

但話又說回來,這世界太重商,需要人文、需要文字去平衡精神靈魂世界。

文學,需要更多人去參與,那怕是看起來不像文學的文字,只要有心,只要開心地寫出來,就值得鼓勵的吧。
2015-05-31 16:33:02
版主回應
我寫過一篇文章【詩國崛起大預言】在探討影像與文字之間取代性的問題。

在目前的社會,文字創作仍是重要的人際溝通與文化傳播介面,但在幾十年後,情況就有可能不是如此。影像取代文字的情況已經大量發生,幾十年後,相信文字創作者會比現在顯得更稀有許多,更加成為保育類動物與文化古蹟。

把握這短短幾十年吧;光陰一去不返;文藝的主流現象也是如此。

能享受這短短幾十年的文學盛世,也算見證了一場歷史大事。
2015-06-08 02:13:23
施佩姍。
您好,我了解您的意思。剪斷互不相屬,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我想像一下,這樣就會變成各句的釋義,我絕對能肯定每句文字的詩意內有歛藏,但,我覺得現在遇到一個感覺上有點疑問的是:我認為詩似乎就是凝鍊的水珠,散文好像是一片水蛙,所以詩意很意象,散文很鬆、較偏仔細。所以,剪斷的散文,我大概已經了解這個意涵。大概是我覺得詩藥比較深奧些的感覺。

故,我最近有朋友拿他的詩給我看,還真的很向剪掉的散文,大概就是因為意象太少,交代得太仔細很像記帳作文,所以就真的好像喔,(以我上一段的邏輯而論),可是我回想我過去的詩作,不太可能交代的太仔細喔,也有些意象,所以我回想我有點被冤枉,哈哈。

詩作已經不知跑去哪了啊,大概灰心了一陣子,就跑去寫散文了,不過我依稀印象中有幾句話很深刻,說來聽聽吧,請別見笑,那時年輕啊。

"
........
詩句它依然不能停,
逼視我往前行,
筆不能停歇,
紙不懂得傷心,
.......
我的心隨你南下,沒有歸程。
.......
"
忘得差不多了,只依稀記得年少這幾句,請不要大笑,因為我也很想笑,哈哈。好啦,博君一笑。
2015-06-03 17:12:45
版主回應
這幾句初看,是還不錯。畢竟是年少時寫的,有些青澀而直接的情感表達,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兒,這都是很正常的。

從這幾句懂得借現成物比喻心情,且懂得運用押韻的技巧來製造音樂性,大致有配合情感起伏的節奏感,也有點歌詞韻腳的感覺。能做到這樣,這幾句就不能說是僅是散文了。

不過,要完全評論一首詩是否算是「剪斷的散文」,仍要看全文才能判斷。因為散文中偶爾有幾句寫得像詩,也是常有的事。

妳的朋友很可能只是想鼓勵妳寫出意象更立體,更具凝練性的詩;但卻不小心打擊到妳繼續寫詩的意願,可能也未必是其本意。

「詩是凝結的水珠,散文是一片大水漥。」這也是很好的比喻,也很有詩意。

水珠,通常晶瑩剔透,無雜質,較純粹,但體積小且稀有,所以珍貴。水漥,乃儲存眾多水的區域,有許多生物生活於其附近,構成親水的生態系。

詩,篇幅較小,始終也屬於小眾,卻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位置,成為文學的骨髓;而散文篇幅較大,性質上也親近大眾,人口眾多,應用多樣,早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也是人類自有文字以來,使用最頻繁與廣泛的文類,成為文學的血肉髮甲。
2015-06-03 18:13:12
施佩姍。
謝謝你,還真的有詩的樣子吧,年少的詩其實寫得不好,我還記得我跟我父親開車經過高速公路,我寫夏"花海":

..........
花海,
不停地綻放、綻放,
我再也忍不住心中隱隱的美麗。

我就大概記得這些吧。

其他,因為有非常多的詩,是我父親剛罹患癌症時,我一天寫一篇送他、鼓勵他,寫得不好,印象中感情表現很直白,說真的,我也有點想不起來了。

水珠與水窪,是我自己的比喻啦,沒想太多,沒想到版大您可真能延伸其意涵,佩服佩服。

詩,我覺得真的蠻小眾的,高手很多,目前我接觸到的寫詩者都蠻厲害,不過說真的,好像一般大眾比較難以看懂。散文似乎就能讓人接近些,但是字數多,費時。

不過,若親近文學者就要都接觸,但面對一個問題:該要取悅大眾還是通往自己、又能兼顧文學價值,才是寫作的本意呢?我認為無法完全二者兼顧,這又是可以討論的範疇了。

謝謝你的分享。
2015-06-04 01:42:15
版主回應
水珠與水漥的比喻,我做了延伸解讀;不是發明者原意,妳可體諒莫怪就好。^^。在當代文學理論中,主流觀點之一,是認為讀者的欣賞審美觀點,未必要符合作者原意。這觀點影響深遠。

妳寫的《花海》,如果單就這幾句來看,可以看出是寫景寓情的句子,有強烈而激動的「激賞」之情感。但還沒看全文之前,看不出是否有借物喻人的其他意義或弦外之音。(要對照全文才可判斷)

第三句的意義較模糊,看起來原本的意義是「我再也壓抑不住胸中隱隱感受到的激動之情,因為我驚艷於眼前的美麗。」但透過凝縮與變形之後,寫成的卻是「我再也忍不住心中隱隱的美麗」。

這樣的凝縮與變形,等於是破壞句子原有的「語義可解性」,但在表象上,卻仍維持句子的語法(文法、grammar),所以一般少讀詩的讀者,會覺得看不太懂字面意義,但能勉強知道作者大概想表達什麼。而稍有讀詩經驗的讀者,則約略可感受到「詩意」,但也不易說清楚這個句子的「意義」如果翻譯成白話,會是怎樣。

這確實是現代詩的語言常見的風格,但在散文中也不乏這樣的句子。凌拂的散文中就不少類似這樣的變形。

這種破壞語義可解性的詩句,在詩壇,有人討論過,但沒有一致的觀點。有詩人主張應避免這樣的句子;但也有人主張這樣的句子可以作為詩的技法的一種。觀點見仁見智。我是認為,所有的技法應該都有存在價值,關鍵是在於如何應用,應用這種技巧的時機點、情境、背景、脈絡、上下文...這些才是重點。

假如散文是一座生產「意義與內容」的工廠,那現代詩就可說是「語言技巧」的研發實驗中心。

想像一下,蘋果、三星、華碩等,都是當代最多用戶的手機廠商之一;但他們所使用的技術,絕大多數並不是自己研發出來的;他們只是將無數其他廠商或實驗室所研發的技術給整合起來,推出大眾可親近使用的終端產品。

這些技術中,有的是來自擁有技術的小公司,也有的是來自其他大公司的研發部門;還有一些,是來自類似工研院、貝爾實驗室這樣的頂尖科技研究中心。這類研發單位,經常並未涉足商業應用。

詩人就很像這些研發技術的單位,雖擁有技術,但商業應用程度並不普及,且經常是在替散文、小說等這類大公司研發核心技術。

詩所演化出來的核心技術,經常運用於散文或小說中,使散文、小說這類終端產品在普及的同時,也能讓普羅讀者享受到新鮮的語言技法所帶來的閱讀樂趣。

然而,有些大公司在推出終端產品之前,自己已累積深厚的獨門技術;這也像某些散文、小說,能出現獨到的風格;這些風格先前並未有詩人或其他作家進行過類似的創作實驗。

也有些擁有獨門技術的小公司,跨足商業應用領域後,成為重要的中大型公司。這就像某些詩人,跨足散文、小說的領域後,將詩的技巧與心得應用於其間,而仍然能受到好評。

通常,擅長寫詩的人,散文也都會寫得好;(小說、評論就比較不一定)。主因是,散文的語言風格,有相當大的比重可以完全來自詩的語言風格。因此只要詩的寫作夠熟練,通常可以直接將這些語言技巧運用於散文寫作,而仍獲得很高的接受度。

但反過來講,散文的語言風格當中,有一大半比較淺白的文風,並不適合直接運用於詩當中,(通常會被視為欠缺詩語言的美感),這也導致優秀的散文作家經常未必能成為優秀的詩人。

專業的文學寫作者,基本上對於詩、散文、小說三種文類都要接觸、學習。因為這三者是當代文學三大主流範圍,且彼此都有重疊的成分;寫作者於這三者間跨界的比例也很高。

這有點像打少棒,投手、野手、打擊者這幾種角色,通常每一個球員都要學習。等到長大了,青棒以後,才會強調三者間的嚴密角色分工。

這也就是說,在棒球的領域裡,「通才」是學習的起點與基礎;但「專才」則是長久訓練後,主要的演變過程與應用成果。
2015-06-04 18:46:14
施佩姍。
謝謝您的回覆,受教受教。

其實我當初寫詩,都是以畫面來看,就不知不覺寫下來,也不懂什麼文法。音樂也忘記了,因為大概現在感覺只剩韻腳。

例如我母親生病,我看見一群護士匆忙進來急救,我竟然看成一群拍著翅膀的白色天使飛進來。
於是我就將之寫出,寫成卡片送給護理站。

所以,我是有畫面,且年紀越長,畫面越清晰,內心與外面的幻想都有,我也力讀普魯斯特。

但,您說的文法,其實我也比較難去了解,因為我不是中文系畢業,所以我只都是把畫面與靈感寫下而已。

這點,我是蠻遺憾的。

凌拂老師的書,裡頭有些篇章是有一些感覺形而上的字句,不過她是科班,應該不會寫不管文法的問題拔?


至於詩,您說的很有道理。

把詩淬練好,就可以延展許多層面,散文與小說等等,而深化的專一的可選擇詩、小說或散文。
不過,我目前看到的書寫者都是清一色寫詩,清一色寫散文,大概是後來深化的定位吧?

我很想開始寫詩,可是不知為何,這麼多年來,好像離我很遠,只能觀賞,我也在思考如何重新開始。
在讀書的閱讀當然是三者,不過我還分了國內外的比例,畢竟不可偏廢。

很喜歡您精闢入裡的文章,真是拜讀有很大的收穫。感謝。
2015-06-08 02:23:14
版主回應
妳把護士看成天使,可能表示妳當時處於意象思維狀態;因為感受到了這些護士照顧病人的善心,所以用天使的意象來呈現。

妳既然在妳父親生病時一天寫一首給他,應該也累積了不少作品,怎不貼出來給大家看看?(看了妳先前分享的兩小段,並不差,應該不必不好意思)

寫詩的人,基本上大都不太管文法的。會去探討文法的人,只是極少數很深入研究者。絕大多數寫詩的人,都只是憑感覺去寫,沒管太多語言學上的規則。

如何重新開始? 就開始寫,然後就開始了....Just do it. 就這麼簡單
2015-06-08 16:14:52
施佩姍。
哈哈,謝謝您,本來不太好意思說護士那件事,意象非常強烈,感覺自己說出來大概也沒人會體會。就像是陽光隨著窗子照射進來、黑色的夜散發的寂靜、白色的牆壁的美感、幽暗燈光的飄浮,一團綠叢中有花朵閃爍,我非常感謝您告訴我這是畫面的意象,不然我大概覺得我是不是瘋了,為何畫面感會這麼強,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何,呵呵。

詩,因為啊,當初拿一疊給某大學碩士班學生,對方說,直接拿給教授看,回頭被洗臉,就被我不知拿去哪,搬家也不見了,大概是當時心靈受到打擊吧。
不過,那時的作品也不太好,不成熟,印象中,有的太過於直白,我確實有點遺憾,但因此也沒太多遺憾了。

我在想,您大概是中文系科班的,所以這麼了解文法吧?

至於寫詩,因為我過了這麼久,看見太多厲害的人,心生恐懼,有點害怕。

不過,去年倒是有個人對我說,你的散文好像詩,充滿詩意,到底是散文嗎?這幾個關鍵字讓我更為恐慌(有陰影,哈哈)

我的左手,
http://mypaper.pchome.com.tw/susan2589/post/1340397636
是我母親節時寫的,雖然很不怎麼樣,太直白,至少也開始了,我覺得我該多看看更多作品,然後寫出來
,也請多多指正: )
2015-06-09 02:06:29
版主回應
寫得很好啊;是很美的詩。果然是優秀的作家。即使十幾年沒寫,一提筆依然展現出功力。

這首詩妳雖說是想像以妳父親的身份來寫給母親的情詩,但我覺得比較像是妳自己寫給母親的情詩。裡頭許多辭彙,是經常寫作美文的人才會使用的;風格上比較忠於妳本人的文學美感意識。

妳的專業是美術,視覺意象感受特別敏銳,也特別容易有豐富的視覺想像力,能將眼前平凡的景象,想像成有詩意的畫面。寫詩文如此,在病房看護士時也是如此。

護士本就是白衣天使,但妳會直接看成天使,也說明了妳的想像力有多麼出色。假如妳具有基督信仰,則這個意象對妳生命的意義就會更重大了。

寫作的人,尤其初學者,往往很在意他人的肯定與否。然而,詩文的好不好,通常有一定的主觀性,甲老師說好,乙老師認為不好,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這種事情欠缺足夠客觀一致的標準,所以寫作者其實不必太過在意他人的評價。

寫作者可以將他人的觀點當作參考;但自己能肯定自己寫下的內容是出自真實無欺的情感、努力認真的寫作態度,這最重要。能做到這個,就可說是對得起讀者、無愧於良知的「第一基本要件」。

如果這樣還不滿足,可以要求自己的寫作要具備「第二進階要件」。亦即,有神智清楚的靈感,與清晰的創作理念。..能做到這樣,則就可以很清楚明白,對自己而言,自己知道寫下的是文學生命中重要的作品。至於讀者接不接受、其他評論者接不接受,都已經是次要的事情了。

而當前述兩個層次都達到時,至少可以清楚確立自己的文學風格,甚或在當代文壇上的座標位置。(不是自己來定位,而是別人自然會替妳歸類到某個座標位置)

這時,就必然會明白,在怎樣的審美角度與標準下,自己的作品可以被評量。除此之外的任何評量,包括任何老師的評量,就只當作參考就好。

假如這樣還不滿足,那就多多體會文學史上那些大詩人、大作家吧!

去思考、參究、體會看看:他們的影響力非常大,主因是什麼?

當詩人與寫作者能體會到大詩人的「心量」與一般人的差異時,也朝著那個方向在進化自己的文學生命了! :)
2015-06-09 05:41:11
施佩姍。
非常謝謝你這麼詳盡的回覆。

想想我那首詩是我在寫給我母親,因為我父親確實不太使用我這種文字,而我也不知道他的文字到底該如何使用,畢竟距離他當年拿出來的詩文也隔太久,我也忘光了。

謝謝你謬讚我的幻想力,因為也不知道要怎麼說出那種體會,也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畫面的感覺。

以前的美術教育都是著重技巧多些,有時老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人家說語言或文字只是個符號,我倒覺得畫出來有時候也更像是個符號,背後的意涵有時也很難表達得更清晰。所以,現在我覺得不可在文字或是圖案的技巧上琢磨過久的時間,必須精讀更多理論、思想,也是因為這個因素吧。

寫作要做到真其實很基本,沒做到真,就是矯情,過於矯情應該是還沒進入文學的一種徵兆,其實也容易洞察得出,所謂的感情大概是沒寫我愛你,對方就知道你非常愛他的意思吧。所以您的第一基本要件應該就是入門石: )

第二個您說的創作理念,這個,我不知道您對創作理念的看法為何?是指對對己寫作的態度(也間接影響到文風、文體嗎)?

第三點說得好,很多時候,不只是文學,我們對自己的定位,與別人對我們的定位都有著很寬闊的距離。例如針對某個企劃案,你覺得自己寫的已經很不錯,有時旁者的看法覺得還不夠深入,認知,有時往往建立在他者的眼光、市場的眼光、消費者的眼光。也許我們也能進一步地深入探討這一塊,關於他者訂定的文學座標。

寫出來,代表存在著,所也也這樣寫出來了: )
2015-06-12 01:13:20
版主回應
我想,妳之所以能夠同時擅長繪畫與寫作,與符號思維應該很有關係。

許多人在寫生或作畫時,未必有把圖畫當成符號的思維。同樣地,在寫作大部分的散文或小說時,多數人也沒有將符號思維帶入,寫法比較單純。

將符號思維帶入創作當中時,就會產生「象徵」這樣的技巧。在繪畫領域,如果畫的內容與宗教有關,符號的運用就很頻繁常見。而在書本或文章的插畫,很多插畫家會運用這樣的技巧,與文字內容搭配在一起時,更有種互相詮釋的神祕美感。

象徵在文學中,運用比率最高的文類,就是詩。大概是因為詩追求使用精練的文字承載龐大的內涵;因此若運用象徵的技巧,可以省去很多解釋的文字,達到精練的效果,同時還能傳達弦外之音。

象徵主義是從法國開始發展出來的一種風格,後來也深刻影響了漢語現代詩的發展。在當代多數寫詩的人,幾乎已沒有人不曾使用象徵的技巧。

當詩人寫到某些稀鬆平常的畫面或人事物時,用意有時是象徵某種理念、情感、事物;但若讀者一時不察,也可能誤解為過於淺白的分行散文。這現象說明,要清楚定義散文與詩之間的界線,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關於「創作理念」,指的是創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觀點、想法、認知、態度、靈感、創意、情感...的總稱。而這會影響到創作者從事創作的所有一切過程。包含想法孕育的階段、情感醞釀的階段、參考外部資料與作品的階段、創作的階段、創作後的修飾、創作後的詮釋與解讀、對推廣作品時採用的論述說帖、日後相關作品的發展方向...全都有關。

有基本創作理念的創作者,至少會很清楚知道自己這個作品為何創作(why)、內涵主旨重點是什麼(Saying what)、須要運用怎樣的技法來呈現(how)。

清晰理念深度與廣度已經比較成熟的創作者,則除了前述三個W之外,還另外會清楚知道自己的作品:給誰看(Who)、產生什麼影響(What impact)、產生哪些感受(what feeling)、在怎樣的時間或時機(When)、空間環境(Where)、與情境脈絡(What situation or context)下,才可發揮作用或不能發揮作用(What condition)、誰會受到這些作用的影響(whom)。

當一個創作者從欠缺理念到逐漸發展出清晰的創作理念時,這過程中,其創作作品的影響力不斷在增強;其風格也會不斷深化,辨識度逐漸變高,讀者或欣賞者對其作品的印象深刻度,也會越來越高。

風格確立的過程,初學時雖有可能有模仿他人風格的成份,但隨著創作生命歷程的成長,要成功表現出風格,仍然是端賴創作者的創造力。也就是說,風格強度很高的知名創作者,都是原創力深刻累積的成果。

若有人的某件作品原創成份很低,大部分是模仿自他人風格,則就不能稱為該作者自身風格已確立,更不能說該作品展現出獨特風格,而只能說該作品承襲了他人的風格。反過來說,能展現出獨特風格的作品,就必定是具有原創力的。

當創作理念非常清晰且成熟時,必然對於自身作品產生怎樣的風格,也十分了然於胸。接下來就是如何深化、推展、與傳承此種風格的問題了。

當這樣的創作者創作出作品後,他人的接受與否,就顯得次要。然而,當風格的重要性與生命力開始被探討時,接受度才又會開始產生意義了;此時創作者參考他人的意見,才有價值。
2015-06-13 02:00:55
(悄悄話)
2015-06-21 21:29:00
(悄悄話)
2015-06-22 10:01:01
施佩姍。
謝謝您給我這麼豐富與中肯的回覆,我由衷感謝您。

確實,我由此事深思知識涉略與主題性的關聯。一般讀者種類繁多,不一定就是專業的,我反而覺得專業者比較不好意思直接說,可能基於一種鼓勵後進的心態,或者是覺得禮貌上的緣由,反而是不知其所以者喜愛追求真理。

再者,踢館者不是民俗愛好者,只是看過某本農民曆、很愛上網找資料。
但,若都是攀看網路,然後斬釘截鐵說的我全然不對,然後又來一句"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我是不能認同的。這個世界上網路知識氾濫,閱讀風氣低落,若是誰對某個問題有疑問全部都依賴網路,而不好好耐心讀點書,那大家趕緊去估狗大神揖拜,也不用再買書了。
抓著網路上的貼貼查察,再來說書本上都是亂寫?憑藉哪一點?
而我才粗學淺,不是什麼學者,我也僅讀一二本節氣書籍的片段,也難以全然反駁,我算是自責好了。

我覺得,天下文章一大抄、盡信書不如無書,這二句話說真的也不知是誰發明的?
第一句是在為抄襲者脫罪,第二句就是鼓勵人不要讀書嗎?閱讀越笨、社會大學、書呆子其實都是片段的斷章取義。

閱讀風氣不熾,買書市場低糜,網路、手機反而大大盛行,任何事情的索求都是求快嗎?

這是我覺得比較不能認同的地方,也覺得自己所學不多,無法反證矣。

至於知識的運用含量,這個我淺薄地認為還是要追求一點,越放越多,因為很難雅俗共賞嘛。
能做到寫雅寫俗這沒問題,但是要二者兼具根本很難。
就舉例前年我寫的文章,就有人告訴我看不懂要我改寫淺一點。我已經是那種沒什思想的美文雕刻者,還說我寫太深?
可是我真的沒辦法聽他的建議,我要繼續努力。

也有人說美文很空乏,什麼美麗的文字目光如豆,乍看喜愛,但看幾次就看膩了,這我確實部分是同意的,所以我在思想、知性層面一直疊加與努力,
當然哲思方面也無法像某些人寫這麼深澳晦澀,不過,人各有自己的優點嘛。

因我以前從事PM的工作,現在是接企畫案SOHO,以前確實沒有好好正視文學,這二年時間自由點,才有面對與寫得稍微認真點,然而,十幾年前投稿過小藝文書刊時,有上,但那時文字非常樸素,就是感情濃烈,因沒時間讀太多書就是直白寫。

現在盡可能冷筆熱寫,刻意淡化、隱歛,意即,今天的美文是讓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
2015-06-22 17:03:27
施佩姍。
又,關於文化,這二天深思,深感範疇又深又大。舉例,如果光寫一個滷肉飯,就要追循至很遠。
節氣那更是歷史的一環,我們以農立國,追古要深入,資訊要多,如果寫淺淺的敷衍過,踢館大概率很高。
這是我這二天再想要不要繼續寫文化的因由(飲食、節氣、節日)。

不過文化我認為感情成分之於家族書寫較少。

再談踢館,其實我並不認為對方是惡意的(對方非藝文喜好者),只是很堅持真理,喜歡自己網路上找來的東西才是百分百正確,這點我是不認同的。

不過我很同意您說的抱持著禮貌與感恩,至少人家有在認真看。
上回您也說過,現在有些人拍拍照就上傳,有些人認真寫也不及一幅照片來的有娛樂性。

只是說,這二年寫作遇到的狀況跟以前真是差很多,以前誰要踢你的舘呢?應該說,懶得理你,連看都不想看,只有我出書的作家文友們會特別來認真觀賞一
下。
我想未來如繼續寫,遇到的事情應該會更多吧。應該都是前人也遇過的。

真的很感謝您一路上所有指正與指導,帶來一些正面的回應,真不知道怎麼感謝您: )
2015-06-22 17:05:39
版主回應
不客氣,希望真的對妳有助益。(以上兩留言是相同主題,一併回應在此)

網路上各種人都有,偶爾遇到沒啥禮貌或少根筋的,也不必意外。會踢館的網友,和單純路過亂留言的,還是有點不同。前者通常至少是有點料才敢踢館;後者則幾乎多是沒有意義的言詞。

網路使人與人之間所有個訊息交流變得更密切、快速、頻繁。對於知識的交流也是如此。知識的生產量、處理量,也隨科技日益快速、日益龐大,一日千里。現代人據說一日產生的新知識數量,已相當於古代上千年的總數。

數位時代的資料記憶庫如此龐大,因而使人類可以將腦中記憶的資訊大量「外包」給電腦,讓電腦替人腦服務,儲存人腦不容易處理的龐大而精細的資料群。只要是符合邏輯規律的資訊,理論上都有可能轉變成數位的方式來儲存,因此,人類的思維方式,也面臨衝擊,必須有重大轉變,才能因應時代需要。

數位時代衍生的「知識速食化」問題,就是片段零碎、缺少系統、缺少整體性。因此,知識速食化,必然伴隨「知識資訊化」,也就是知識降級成為資訊。(知識是大量資訊經過系統化的重新組織與篩選後,成為具有重要意義、有長久使用價值、對人類文明具有影響力...的進階狀態)

以訊息的等級來說,位元→資料→資訊→知識,這個等級區分,是依照訊息的處理時間順序、完整程度、價值高低、可利用性高低、對人類文明影響力大小...來區分的。

知識資訊化,就是知識遭到降級,變得如同資訊一般,很容易過目即忘、左耳進右耳出、用完就丟、毫不珍惜。這種現象,也是因為人類每天都在新生龐大知識,所造成的必然結果;因知識量(分母)極大化,在人類時間精力有限(分子)不變時,平均每一項知識所能享受到的珍惜對待程度(比值=分子/分母),必然嚴重降低。

由於估狗大神幫助人類節省很多頭腦記憶的時間與空間,因此也迫使人類的教育方式因此改變;今後的學校,不能只教導或學習資料記憶式的內容,卻讓學生不求甚解,否則只會填鴨出一堆跟不上時代機器腳步的「劣等記憶機器」,記憶能力遠不如電腦,卻又完全不具備應用力、創造力、思考力、洞察力、感受力。

比如文史學科,臺灣的中小學教育總是強調背誦記憶、考選擇題、尋求標準答案,卻從不允許獨立思考判斷。這種教育方式,在數位網路時代,已經完全行不通,嚴重傷害長遠未來的國家競爭力。因此,從教育百年大計的思考出發,會知道,現在還在執著於爭論應否恢復聯考的人,當中很多都是短視近利、相當狹隘的思維,沒看清時代趨勢。一但看清之後,教育大方向該怎麼做,其實是很清楚的。

現在的中小學生早已學會用估狗大神搜尋所有原本不懂,臨時卻想知道的知識;因為科技帶來方便,因此只要科技一直進步,這種「速食知識」的趨勢必然會一直深化下去,幾十年後的人們回頭看今天,大概會覺得今天的小學生「慢食」得可笑又可愛。

因為有這樣的時代環境,所以會造就以速食知識為傲的踢館者;這樣的人大多對於知識不求甚解,所知有限,不容易深入,因此即使踢館也難不倒真正的專家。

然而,這些「速食踢館者」當中,確實也存在另一種人,這種人除了在特定領域會大量吸收網路知識外,還會有系統地自行研究,因而擁有不輸專家的知識等級。這樣的人,如果去踢專家的館,往往也會讓專家感到驚異或驚艷。

這就是數位時代正在發生,且未來會更多的現象;未來世界的「專家/非專家」之間的界線,也變得更模糊。人類社會需要發展出更有效率的知識傳播機制。目前人類的知識傳播機制,是將專家奉為絕對權威,並以輕視、過濾的態度對待非專家;但在未來,會有更高比例的非專家或「半專家」的知識受到重視,發展出更海納百川,且有效率的知識處理體系。

身處於這樣的時代趨勢中,寫作者也有必要學會如何使用速食知識,但又不能被速食知識所迷惑、所侷限。因此寫作者有必要發展出一種對於各類型知識的鑑別力、判斷力,並學習如何快速篩選出真正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的知識;此外,如果知識來源有誤或不夠精確完整,寫作者也該發展出應對讀者挑戰的雅量和智慧。

俗話說,嫌貨才是買貨人,有些讀者之所以勤於挑戰,正是因為他們確實很認真閱讀,且想與作者交流對話。面對這樣的讀者,感謝是對的。

至於有些惡意讀者,以貶損作者為樂;面對這樣的人,作者有必要從自己內心中建立起不被境轉的「定力」,以及觀照眼前現象與人性的「慧力」。此外,也該發展出回應、反駁、採納、忽視、幽默、妙語、...等留言應對技巧。

這就是數位時代的寫作者們,正在集體學習的課題。
2015-06-23 17:01:37
施佩姍。
謝謝您的回覆,又生新知:)

先談留言這事。現在的留言真的很奇怪,一大堆早安午安、安安、祝福幸福快樂美滿,或者一大堆圖。
究竟有沒有在看版主的文章?還是希望互動而已,大家互相保持聯絡按讚?感覺太虛擬了。

再談網路知識。確實,現在的網路只要估狗就能有所謂的答案,在從所有的答案中找出自己喜愛的,再來反駁他者。舉例,曾有一位花友說,你們說要殺死介殼蟲,其實你們的方法都是網路上找的,或聽網路上論壇所言,你們有真正去讀書,知道介殼蟲的種類嗎,不摧毀他的生長環境就可以殺死他們也只是短暫,你們以為只要使用肥皂水、苦煉油稀釋,道聽塗說就可以確認這是真的答案嗎?

可是,現在大多數的人都過於依賴網路速食,所以根本也懶得求證,只會覺得那位直言者吃飽太閒,找大家麻煩,也或許現在的人工作太忙,回家只想消遣娛樂,根本也沒空大讀特讀,其實另一個層面就是懶,除非你真的非常有興趣。

其實這次的事情是我自己書讀得不精,無法反駁,這幾日也有思考知識的含量、攝取之於文化的關係,寫歷史其實就是寫文化,這二個是密不可分,有寫的目標就不可只讀片段,甚至一知半解,畢竟這個東西是有基礎的,我會好好反省,呵呵。

至於,面對速食踢館者,我應該感謝它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雖然我不認同他的想法與公開留言(我認為應該私訊吧),但是這讓我深思文化的撰述需要做許多功課,(我發現我越來越嚴肅了),呵呵。
這件事情讓我再次謝謝您的提醒。

至於您說的半專家,我是覺得老早就很多了耶。因為我觀察,目前許多人因為一些議題炒作,媒體大量的宣傳,出名。

可是深究其書籍或是發言,又覺得不是很內行,讓人失望。特別是部落客,往往有些很有名,推薦的商品卻很不好,又很置入式行銷、文筆很不好,卻一天到晚可以在媒體頭頭是道,我說的並非是旅遊、或是產品代言者,有些真的是自詡是專家喔,我覺得應該是花太多時間在媒體公關上,而沒有好好進修。
比喻,以前的做生意都是靠客情、靠交情,而現在競爭激烈,真的是要靠實力啊。
2015-06-25 23:14:05
版主回應
網路資訊因為能幫助人們將記憶外包,因此對於這些外包出去的記憶內容,一開始要如何「分類、找重點、記得脈絡、建立索引」,對於日後的重新拾起記憶,至關重大。

比如學歷史知識,以往的教學方式是依照歷史課本章節,分別切成碎片之後,要求學生針對每一個碎片去詳細記憶背誦,等到背熟了,才進入下一個章節,背下一個碎片。這樣一個碎片接一個碎片,慢慢記憶,慢慢串起來,最終成績好的學生才有可能在腦中建立起對整個時代歷史脈絡的大致掌握與理解。成績不好的學生,則幾乎不可能有大致的掌握與理解。即使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很多人的記憶是停留在碎片記憶的階段,始終不曾把碎片串接起來的。

網路時代學歷史,要用新觀念、新方法、新教育手段。

比如歷史事件,以往學校考試教人要背年代、人名、地名、條約第幾條內文..,這些在網路時代,這些通通都不用背。現在要讓學生學歷史,最好的方式是,要求學生必須對整個事件完整閱讀過後,能夠理解,並且至少要在腦中記得「大概的經過」,在腦中自行建立起相關線索,以方便日後重新搜尋時,能快速找回所需的知識內容。

比方對於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的經過,以往老師總要學生背一些年代,如1894-1895;背人名如李鴻章、唐景崧、丘逢甲、劉;背地名如基隆、臺南等,背條約名稱如馬關條約..等。一大堆知識「碎片」,要人慢慢背、背到熟、熟到爛為止,考試才能拿到高分。雖然考試都這麼考,但這種記憶是沒有意義的片段資訊,無助於中小學生真正理解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歷史意義為何。

新的網路時代,不必讓學生背這些,但要讓學生一開始就從大歷史的視野來著眼,先建立對歷史的基本理解架構:

舉例而言,老師一開始可以先給學生看關於時代大歷史的簡要的引言-

---------(比如我自行撰寫的這段)---------
19世紀晚期,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國力上升,因而軍國主義對外的野心也開始顯露,想要效法歐美列強採取帝國主義擴張手法(稱為新帝國主義),具體表現在對臺灣、朝鮮的一些干預事件上。之後因朝鮮的問題而引爆清日甲午戰爭,清軍戰敗,協商談判割讓臺灣。而臺灣遭宣布割讓後,臺灣人紛紛起來抵抗,除舊清官吏自行獨立建國,拒絕承認日本為新的統治政權外,民間也有許多義軍開始血戰,史稱乙未戰爭。
----------------------------

讓學生簡單了解時代事件的背景與脈絡後,老師可規定學生回家寫作業,用網路搜尋相關知識,用以培養學生運用工具來「統合腦中記憶與外包記憶」的整體知識學習能力。

作業題目如:
-------
1.日本在1894年甲午戰爭之前,對臺灣、朝鮮,分別進行過哪些重大動作?原因為何?具體經過請用1000字以內描述。

2.日本在接收臺灣的過程是否順利?接收前後分別發生過哪些事件?

(引用的資料來源、網址,須標註清楚,嚴禁整段、整句複製貼上到作業裡,一定要閱讀多份資料過後,用自己的話寫出來才算及格。)
-------

學生回家查了之後,第一題會查到日本明治維新後,西鄉隆盛提出征韓論,並且出兵臺灣,史稱臺灣牡丹社事件;後又因朝鮮東學黨起事而出兵朝鮮,清朝向來視朝鮮為藩屬,不容日軍全面入侵佔領,遂出兵,引爆清日甲午戰爭...有幾個關鍵詞。只要作業有寫到這幾個關鍵詞,就是及格以上的程度。能寫得越清楚完整的,當然越好。

第二題則會查到臺灣民主國的成立與消亡、臺北開城投降、八卦山之役、斗六之役、嘉義之役、臺南之役、能久親王死亡、唐景崧、邱逢甲、劉永福等人逃回清國。能寫出這些關鍵詞,就是及格以上。而如果還能查到日軍成功入主台南之後,後續的殘留抵抗,包含六堆火燒莊之役、臺北城之役、雷公火之役...等,就算加分。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隨機要求學生口述自己所寫的作業內容給全班聽;用意是藉此觀察學生的理解與融會貫通程度為何,還可訓練表達能力。

而為了防止學生「天下文章一大抄」,老師要自行先上網查過,確知學生主要可能的資訊來源為何,同時最好可準備好抓抄襲的軟體;檢查學生交的作業電子檔,看看是否存在整段大量複製網頁內容的情形。如果有,就必須視為作弊,要扣分警告,發回重寫,同時多罰寫其他作業題目。

簡而言之,以往的「碎片記憶串接學習法」,要改為「塊面立體縱深掌握學習法」;像提粽子一樣,以往是一顆一顆慢慢提起來;現在是要一次抓一整串,一次提起來。

由於對歷史的了解,一次了解整個塊面,因此學生在查到資料的時候,如何消化這些資料,融會貫通成為整體脈絡的掌握,就變得非常重要。也因為一次就是理解整個塊面,因此不會有以往那種「背多分=理解程度零」的扭曲情況發生。

從小學開始,捨棄「碎片記憶串接的學習模式」,改為「整體塊面的立體綜深理解與掌握模式」。善用外包記憶的工具(電腦+網路),這是網路時代要建立的知識學習技巧。

以上雖說在談教育,但對成人自我學習而言,也是可以適用。
2015-06-28 03:06:50
施佩姍。
另,針對作品上的批評,您說的定力、喜惡、不被境轉,這個嘛,有點學問在裡面。

就牽涉到您之前說的,要找到自己的創作景窗、看法,其實就可以不在意他者,我想這要許久的自我奮戰與修練,還要有許多自我懷疑的過程,才能篤定地走出自己的路,又,網路這個東西能創造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說哪位作者真的絲毫都不在意,我是不相信的,唯有建立自己的原則、信心,才能對待自己的擁護者,擁有寫下去、讀下去、接納百川的勇氣。
2015-06-25 23:15:56
版主回應
速食知識充斥網路的年代,要找到真正珍貴的稀有知識,必須有一雙「善判別」的清澈之眼。這個在學校幾乎都是沒有教的,只能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平素累積的見聞、對人性的鑑別力...開始,建立自己的方法與參考架構。

比如說,商業類型的某些部落客,對於某種知識說得頭頭是道;然而,因為知道他目的在於推銷產品,因此出於對人性的基本判斷,會對他所寫的知識內容,至少保留三分存疑空間。尋常人大多可以做到如此。(但詐騙高危險群就連這一點都常做不到)。

面對夾帶在商業資訊中的知識,只有保留存疑空間,有時是不夠的。假如這個知識對自己很重要,則積極的求知者會自行從其他管道(包含商業與非商業資訊),設法去找到參考、佐證、或對照組。進行比對或印證,以驗證真偽。這種驗證真偽的過程,有很多方法技巧,一言難盡;網路時代的人,多少都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知識搜尋技巧,以及知識驗證技巧。

並不是瀏覽越多資訊,就一定能驗證某項知識的真偽。有些比較專業或專精的知識,網路上找了很久,也不見得能查到相關內容。這時,除非是對該領域的一些學術資源、相關知識,有一定的熟稔度,不然往往是大海撈針,不知從何撈起。而這種對相關資源與相關知識的熟稔度,卻又是日積月累的經驗、記憶、以及資料索引的逐步建立,才能具備的。

比如想要寫節氣方面的散文,如果一個一個節氣慢慢去讀、慢慢去背,背了一整個月,成為半專家後,才敢寫文章,...(若是那樣,就太慢且太累了,欠缺效率)。

比較好的作法,是先弄清楚自己想寫的內容是什麼。比方想寫夏至,則其他的節氣資料,就不用看得太仔細,但對於夏至以及節氣整體原理的資訊,就要多看許多不同的來源,加以分析比較。

透過網路可以找到很多個參考資料庫,圖書館也可以找到很多實體書本,將之加以閱讀後,進行比較,發現異同。對於某些屬於通說而無爭議的部份,可以放心大膽寫出來,引用在文章當中;而對於某些不一樣的見解,則不要寫,或是把多種見解並呈,一次寫清楚。

如果要寫得很有深度的話,就可以這樣做;若只是要簡單分享,則引用某一本書時,就大方寫出所引用的資料來源即可。若真遇到喜歡踢館的讀者,則他所踢館的對象,也會是被引用的來源(書籍或網頁等),而不是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本人。作者就不會因為讀者的踢館而受到太多影響了。
2015-06-28 02:47:01
施佩姍。
您好,因為前幾天甚忙,所以上來讀您的文字後,消化一番今日才回覆您,懇請見諒。

我個人認為部落客是一個很怪的文化,文筆雖然通俗可親,但是絕大部分都比較粗糙,例如介紹餐飲、美食、旅遊,但無可諱言的,現代的人講究速食、便捷、效率,每當要上餐館、去旅行,都是去布洛克納報到,又如行銷說的意見領袖,就跟著部落客團購走,現代的人趕流行、又容易被行銷。不過現在的業配文或部落客的知識(多是廠商給的文字訊息),比以前時代的假新聞稿我認為好得太多,這是一個行銷導向的時代,部落客滿地是,盲從者也漫天飛。

沒錯,不是網路找多了就是知識,然後就抨擊書上都亂寫,這就是現代人太懶的症狀,最好的方式就是引用書本,像圖書館與書本取經,不過話又說回來,我上次看夏至看得太匆忙,不求甚解,也沒什麼力量去有太大的解釋,看來我得好好認真才是。

至於書本的推薦,這個我才認為是比較難的,現在的書很多,我後來基於經濟的考量,大多購買簡體書、或是圖書館借閱、購買二手書,針對經典上的閱讀新書反而變少了。

最近我再深思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批評這件事。

批評,當然不是喜歡讀書、是寫作的人、文學家才有資格批評,就連完全不懂文學的人,也能大辣辣地批評。觀察許多作家觀點,並非不在乎批評,電子專欄下的毒舌都令人感到網路霸凌的威力。但寫出來,就是要人看嘛,看不懂的人說話,一知半解的人說話,看懂的人更有想法,所以要針對批評要有勇氣去迎接,而不要感到挫折,這似乎是寫作者的功課。

一位文友曾說到朋友遇到批評的事,提到不要認為別人喜歡你某種文體文風就定義了自己,自己寫得高興才是最重要的,別人覺得你小說解的較差,散文寫的較好,就放棄了自己的最愛小說,ㄧ切是忠於自己最重要了。

批評,接納,忠於自己、也禮貌地欣賞他者,面對無建設性或謬誤大地批評勇敢地不去理會,似乎是寫作者ㄧ個很大的功課。
2015-06-30 23:28:12
版主回應
妳好:

網路時代來臨後,很多傳統的潛規則都被改變了。以往作家與讀者間的關係,偏向於「一對多、專家對大眾、權威對服膺、偶像對粉絲、(內容)生產者對消費者」。我在此將之稱為【傳統書籍型】的作家與讀者關係(簡稱【書型】)。

但在網路時代,尤其是電子書與手機微網誌問世後,這些潛在的「關係」,有了根本的轉變。

網路時代的讀者和傳統書籍時代的讀者,其發言內容、風格、與模式,往往有極大差別。傳統書籍時代,讀者無法直接與作者溝通,只能寄信給出版社轉交。在這種形式下的互動,除非讀者是認真寫作出有意義的書信內容,否則作者不會想要回信。這種書信往返,需要很久的時間,如果成為文友或筆友,幾週或幾個月以上收一次信,就算是很重要的交流了;因此,當讀者收到作者的來信時,通常會十分重視、珍惜;(尤其是打字機尚未問世的年代,書信中有作者親筆跡)。

從E-mail成為超越傳統信紙的時代開始,演進到Blog、MSN、FB、Line的時代;人類只花了短短十幾年,可能不到20年時間。但作家與讀者之間的關係,卻已產生根本的變化。變化速度之快,可能超越人類史上任何一個20年。

網路時代的讀者,在路過部落格留言時,很多已非以往作者與讀者那樣的關係,而更多的動機是「到此一遊留一句話紀念、想和作者認識一下、想表達意見給作者和其他讀者看到、想糾正作者或其他留言者的錯誤、想要趁機廣告自己、想要留個電子記錄好讓日後方便找到....」。我在此將之稱為【數位時代型】作者與讀者的關係(簡稱【數型】)。

【書型】關係的年代,作者與讀者間的交流極少。對一般人來說,都是很少見的。絕大多數讀者可能一輩子都不曾寫信給某個作家。在【書型】關係裡頭,作者不容易遇到故意寫一些沒營養的話語的讀者來信。

但在【數型】關係中,無意義的讀者留言,多如牛毛。尤其是越有名氣、越多人瀏覽的作者之部落格或臉書,各式各樣的讀者,留下各種內容。有意義或無意義的均很多。有些人的隨便一則臉書文章,留言之多,甚至讓作者花一整天也看不完,更遑論要有什麼回應。

【數型】關係中,偶爾會發生讀者群體意志成了「拱星者」或「霸凌者」的情況。無數讀者忽然間極欣賞某一作者或某一圖文時,透過分享機制,滾雪球般吸引無數人前來欣賞,眾志成城,集體成了拱星者。

讀者群體力量變成霸凌者的情況,通常是在某個知名作者因某事或某言論引發爭議或犯了眾怒時,各式各樣比雪片還多的酸言酸語會冒出來。

由於分享機制的滾雪球效應,很多作者會忽然間一夕暴紅或暴黑;而這與作者的努力程度甚至真實言行,通常並非有直接關係。單純是因為「網路分享機制」這個結構因素本身,致使某個人事物忽然間被無限放大。(新聞媒體有時則在其中扮演「點火者」或「搧風助燃者」的角色)

在【書型】關係的時代,讀者如果會寄信給作者提出任何批評,絕大多數都會言之有物;畢竟很少人會無聊到故意浪費郵資金錢與時間精力去作無意義的批評。

但在【數型】關係的時代,由於留言變得太容易、太方便,因此也變得太隨便。這是人性的正常面貌。因工具便利性提高,而使整個「人際關係結構」因此而改變。

在【數型】關係的年代中,還願意像【書型】關係那樣認真進行作者與讀者的交流互動者,已是稀有保育類物種,更是文化資產。這種人未必都出於懷舊復古的心思,然而,出於對文字與書寫的尊重本能,這種人會特別重視與珍惜這樣的交流機會。

當大多數人都只把留言當成「說話」一樣對待時;認真進行文字交流的人,則是將留言當成了「文章」。

在E-mail還不發達的年代,某些人結交筆友,很認真寫每一封信;像在寫每一篇文章那樣。這是不僅是出於對文字的重視,也更是出於對筆友的重視。因此,這樣的態度如果放到了【數型】關係的交流,可以益發感覺到那種「珍稀感」。

至於那些喜歡隨便留一兩句話,留言過就走掉的網友,就很可惜了。他們錯過了許多認真留言後,讓作者也認真回應,創造美好或有價值的交流的良機。他們就很難享受到那種珍稀感。 :)
2015-07-04 05:25:53
施佩姍。
您說的塊面與碎片思考法我非常認同。因為碎片容易遺忘、也容易產生皮毛的記憶,以塊面的抓粽子方式才是宏觀地、有辦法記憶的。

不過呀,以目前升學考試至上、老師與學校的壓力下,還是填鴨式比較常見,教材也大多是官學者所立,多枯燥沒太多變化,這個應該也是教育體系上需要改善的吧。

拿美術創作而言,曾看過高中與大學奮力背書苦讀型,之後也去學校教書了,用的方法也差不多,這個我認為是考試制度的問題,也讓學生鎮日苦拚分數,無暇顧及課外讀物,當然就死板些。不過您說的這個想法宏觀與脈絡,很適合成人的學習,把脈絡掌握,塊面大抵確認,breakdown細節這是很棒的學習方法,謝謝您提供這個學習方法,靈活,不是死背,碎片太多也會凌亂,不過教育與考試真是要人深思了呀。
2015-06-30 23:51:03
版主回應
美術教育對於視覺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對人類而言,視覺思維與聽覺思維,有很大的差異。視覺思維的理解方式通常就是「一次性塊面理解」;而聽覺思維的理解方式則是「時間順序逐一理解」。

妳必然聽說過一種講法,說美術是「空間」的藝術,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因為前者通常借重「一次性塊面思維」,後者通常需要透過「時間順序逐一思維」。

人類的語文學習過程,最先是透過聽覺開始,啞啞學語,因此是先透過「時間順序逐一理解」;等到長大了,開始認識文字,才開始學會閱讀。而「認字」這件事,就是「一次性塊面理解」。由此開始,「聽說」和「讀寫」,成為兩條不同的學習發展路徑。

「聽說」是「時間順序逐一思維」,「讀寫」則比聽說更偏向「一次性塊面思維」(但不是完全沒有時間順序逐一思維的成份)。

在網路時代尚未進化到聽覺資訊可以如同視覺資訊那樣眾多而快速方便之前,人類對於網路資訊與知識的吸收,將主要是以視覺思維為主流。尤其瀏覽眾多網頁時,幾乎沒有人有耐性逐一讀完每一字句,因此會發展出「跳越式的視覺塊面速讀」,用以加快吸收資訊與知識的速度。這也與「一次性塊面思維」的能力有關。

這意思並不是說精讀就不需要「一次性塊面思維」,然而,精讀確實比速讀更偏向於「時間順序逐一思維」。

除了某些極少數很重要而一輩子不該忘記的基本知識外,「記憶」的重要性,都應該低於「理解」。理解過很多內容的人,即使許多細節都忘記了,但已經理解的核心意義不會忘記。

某些在升學年代,對於無法理解的內容一直只透過記憶來學習的學生(例如不知道為何某一數學題必須這樣算,但為了考試,就把解題過程背起來的人),長大之後,理解力往往會受限,不容易突破。

學校的考試填壓教學方式(有點像軍隊,老師命令什麼,就準備什麼),會一再強化記憶,並且壓抑理解。(當兵的人都會覺得自己變笨,就是這種道理)

亞洲人的學校教育,以及填壓考試的背誦方式,幾乎都會把學生訓練成「時間順序逐一理解」的型態,也會嚴重壓抑學生的「一次性塊面理解」的能力。(因為必須背熟才能考試,而要背熟只能依靠時間順序逐一進行,很少人能用一次性塊面方式同時記憶眾多名詞、數字,如果有這樣的人,幾乎都是天才,但這種天才的考試分數卻也有很多考得不怎麼樣)。

然而,如果是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不必背誦,但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用網路搜尋技術找出大量資訊,則學生自然而然會捨棄「時間順序逐一記憶」的記憶方式,而在時間壓力下,自動學會「一次性塊面抓重點理解並記憶」。學生因此會養成快速適應新知識的本領。

這是因為在一般學校教育的各種學科裡,「背誦=中長期記憶」,而通常與「時間順序逐一思維」較相關(逐一記憶才能夠記得久、記得牢);而「理解」則通常與「一次性塊面思維」較相關。(理解也會用到記憶,但通常只牽涉到極短期的記憶)。

中長期記憶、極短期記憶、理解,這三者的關係,就好像電腦的硬碟、記憶體、與CPU,這三者。亞洲人的學校教育,太強調「增加硬碟資料」,卻一直沒有發展記憶體和CPU,因此導致電腦效能遠遠比不上歐美。
2015-07-04 06:17:34
(悄悄話)
2015-08-07 17:32:43
施佩姍。
每次看到您的論點都覺得非常受用與精闢。

千言萬語,謝謝您,我會好好省思。

謝謝您。
2015-08-11 23:37:14
版主回應
不必客氣,若一時沒有靈感寫散文,或可試試寫詩,說不定有新體會!
2015-08-14 17:39:07
施佩姍。
哈哈,目前已經到達僅能讀書的境地。好像被封口一樣,不過這樣讀書也不錯,會慢慢喚回我遺失的靈魂: )
2015-08-14 20:10:27
版主回應
讀書之時,也在體會作者的心靈。

原本被封口而啞然的讀者,好似聽到另一種語音,像在召喚,更像在指引,從而摸索找到另一條發聲的孔道,或方法與技巧...

某天,發現自己開口說著另一種語言了!

而這一切卻都是無師自通,純屬自然而然的領悟!
2015-08-15 07:20:43
施佩姍。
對啊,我覺得讀書是一種淨化,每次讀書都覺得能吸納書中的神韻,但是也不知怎麼形容,特別是讀到感性文筆、感情豐沛的文字,自己好像也能領會到很深,不過因為我的感性比較強,相對理性比較弱,讀哲學的書相對領悟就比較差一些了。

昨天我還聽了一位親戚說,他理性太強,感性較弱,所以有點阻礙到意象,寫詩有點遇到困難,所以阿,這是老天的安排呀。人好像都沒有二樣都具備到十足的。
2015-08-17 15:40:24
版主回應
理性或感性,都是創作者可運用的能力與資源。

如果把這兩者看成蹺蹺板,就會用此消彼長的角度來看待,認為兩者一方高就表示另一方低,具有相互替代性;而兩者如果完全平衡,就好像水平線那樣,完全看不出哪一方高,似乎就失去了特色。

然而,蹺蹺板大概不是這兩者的關係最好的比喻。理性與感性兩者通常並不是互相替代的關係。人類的思維裡,嚴格講起來,每一個念頭當中都包含理性與感性。而這些理性或感性的輕或重,依人類文明目前發展的程度,也很難量化。

社會大眾口語當中對某人理性或感性的這類描述,往往不是在說一種能力,而是在說一種風格。

當我們說某個人很感性時,可能只是在指她(他)待人處事上,比較細膩善感,不會粗枝大葉或大而化之,對藝文作品也有較有感覺。但並不表示她在進行理性思考活動(比如閱讀法律書籍、解數學題、組裝機械)時會有較差的表現。

當我們說某個人很理性時,可能只是在指他(她)待人處事上,比較重視原則,不容易因小事而有情緒起伏,思考問題時比較不會把自己的情感投入運作而影響答案與結論。但這也並不表示他在進行感性活動(比如談戀愛、欣賞藝文作品、創作藝文作品)時會欠缺感動或缺少感染力。

如果用創作能力的觀點來看理性與感性;人類在發揮想像力時,似乎需要投入較多情感,才容易想像出比較有感染力的畫面或故事,這個是沒錯的。而在發揮抽象思維能力時,似乎需要更沉澱的情感狀態,在靜思當中才容易產生靈光與洞見,這也是沒錯的。以上這兩者,是當代人們比較常見的兩種創作心理狀態。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略,有些人的想像畫面或故事,是在自身並沒有產生強烈情感起伏的狀態下所想像出來的;這種狀態下的「意象思維」往往更純粹,更有洞見,也更精準直擊欣賞者的心靈與頭腦。比如周夢蝶或林亨泰的詩作意象,經常有這樣的洞見。

也有些人,即使創作的作品是抽象內容,卻是懷著強烈的情感去創作的。比如馬克思一生在窮困潦倒狀態下,持續撰寫需要高度抽象思維的鉅著《資本論》,其原始的動機就是悲憫於當時資本主義下勞工遭到剝削的處境。而其作品中也明顯可以感受到他種種情感,包括對於提倡無國界大愛之興奮,對鼓吹階級革命之激情,以及對資本主義剝削弱勢的憤怒與敵視。

對於創作者來說,完全感性的狀態無法進行創作;必須有最基本的理性,才能將情感組織成有意義的元素來放入作品。完全的理性狀態下,則欠缺想要創作的熱情與興趣,少了動能,因此點燃不了靈感之火,而無法創作。

說到底,所有的創作必然是理性與感性兩種思維同時運作下的結果。任何一方能力的增加,都不是壞事。而理性或感性其中一方增加,表面上看似乎會取代另一方;但長久下來就會知道,並不會真的這樣取代,所產生的風格演變也僅是表面現象,理性與感性在創作上真正的關係,其實是互補。

有點像人的雙腳,左腳向前踏出時,讓人以為是右腳向後伸。右腳再跟上跨出時,又讓人以為是左腳向後踩。然而,真相是兩隻腳同時在前進;所有的落後,都只是姿勢變換而產生的短暫片段錯覺。

以下分享早先創作過的一篇詩作文章-

http://mypaper.pchome.com.tw/criver/post/1294773465
2015-08-19 19:03:42
施佩姍。
有夠精彩的文章!我要反覆端看幾遍,再來心得報告XD
2015-09-01 23:15:59
施佩姍。
前輩,您這篇文寫得真是夠好了!

您把理性與感性寫得互相並存而不悖,還寫了美詩呢。真是甘拜下風。

我總覺得前輩您的文字有雜文的理性聰慧論述、抒情的美,文學者應有的態度,真讓人景仰,每每拜讀您的文字都是詳加看了好多遍,覺得好有收穫。

我有一位朋友曾說,她覺得過於感性的極端是一種疾病,她覺得她是如此過於使用情感,的確,過於情緒、感性是無法創作與生活的,而過於理性也流於應該,應該如何、理當如何。
讓世界是一種機械性,唯有二者並行才能在日常與創作上有發揮。

當然,二者並行的人是不可能,大多人都是理性多感性那麼一點,感性多理性那麼一點。

另談及靈感,呵呵,不瞞您說,我就是屬於拙劣者,依靠靈感創作,當然我知道很多很厲害的人不依賴情感或靈感創作,那真是令我望塵莫及呀,但是我不因此而有了辯論,許多技巧與方法依人,只看自己能否做到。

最近,我開始練習把字寫更長,大概一篇文章是控制在一千出頭,我倒很羨慕許多撰稿維生者,行雲流水不是難事,靈感與感情是我寫作的方式,理性是我拿來分析的方法,也許也是來自於行銷那套的理性方法,我也不知道這樣運用於創作是否適合,像很久前您提到,文風的改變,以前寫作很中性,現在卻變成女性書寫。

有時,失去一些東西,往往得到更多,多到你無法想像,甚至變成一種創作的養分。
2015-09-30 15:45:34
版主回應
感謝妳的謬讚啦。

文學藝術的創作者,有相當高比例的人性格上偏向感性;偏向感性因此不追求秩序;波動起伏較大。往好處想,這樣的人活得更自由、解放、無拘無束。如果善用這種解放出來的生命能量,用巧智引導入創作中,往往會有豐沛的成果。

只是,這種「引導的巧智」本身依靠的是理性;是先對「如何創作」有了基本的認知,對於技巧有一定的熟練度之後,才能駕輕就熟的事。這時又必須回歸基本的秩序了。

談到靈感-

創作者所有的「創意」,必然就是「靈感」。這兩個漢詞都是從英文翻譯而來,兩者最早可能都是翻譯自「idea」。 idea這詞,在英文中,不只有創意、靈感的意思,翻成漢語時,也經常翻譯為「理念」。

同一個英文單字,翻譯成中文時,卻可以有好幾種意思不盡相同的譯詞。這說明了「翻譯」這件事,並非單純機械地將語言進行轉換,而是包含了「再創作」的成分在內。

類似idea這樣在中文有多個譯詞的英文單字很多。比方image,中文通常翻譯為圖象、影像、圖片、想像畫面。但用在文學理論或賞析時,這詞就被翻譯成了「意象」。與這詞相關的是imagination,通常翻譯成「想像」。

寫詩或各種文藝創作,往往需要動用到大量的想像力。然而,有時創作者會不滿意於既有的想像,而希望能想像出更多、更有意思的內容。此時通常就被稱為是在等待靈感。

創作者等待靈感的期間,往往不會是很舒服的狀態。創作者經常會希望靈感快點到來,而產生焦急感。弔詭的是,許多人在焦急的時候是很難創作的;這樣的人往往必須在放鬆、悠閒、低壓力的情境下,才能充分發揮想像力,找到心目中最佳的創意。

某些極少數的創作者,有時候能夠(而非每次都可以)在「極高但可承受」的壓力環境中,產生傑出的作品。但絕大多數文藝創作者,並不適合在高壓力的命令、要求、或生存環境、競爭環境中,進行創作。

高壓力環境下的任務典型,就如同軍隊作戰,此時最需要的是果決、瞬間決斷。至於決策是否正確,在執行任務時是沒有時間追問的。頂多只能事後再來檢討改善。

軍隊決策中,尤其是戰術類的決策,有沒有「靈感」,往往會對戰局產生很大的影響。歷史上最有名的木馬屠城記,就是起源於某人一個奇特的戰術「靈感」。這個靈感儘管只是個「意念」,卻改變了整個戰局,並改變了整個歷史發展走向。(這說明人類「念頭」的威力有多麼強大!)

然而,軍隊的戰術決策成敗,儘管相當依賴靈感好壞,但真正面臨戰爭時,絕大多數的戰術決策,並無法等待「靈感」來臨,就必須做出。因此只能在平時就要紮實訓練,在訓練中設法培養臨機應變的能力。當然有些軍人也偶爾會在千鈞一髮、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突發奇想,產生某些天外飛來一筆的戰術靈感;但這種情況是可遇不可求,無法事先算計好的。

所有的藝文創作者都需要靈感,但也不可能毫無止境地一直等待心目中的美好靈感降臨才要完成作品。在時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時藝文創作者也會被迫訓練出「取捨靈感的果斷力」。

既有的想法也許不夠好,(所以自己想要等更好的想法-靈感),然而如果靈感始終不夠好時,該怎麼辦?此時若仍必須完成作品,那就只能就既有的想法盡可能去發揮了。

有些時候,靈感之鳥其實已用牠的長喙來咚咚敲門了,但是因為創作者自己仍然執著於等待靈感,所以沒有適時開門迎接。此時,如果忽然產生時效壓力,被迫一定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作品時,硬著頭皮開門一看,那隻鳥立刻跳起來飛向自己的胸懷,不由得雀躍不已!

原來,有些時候,「適度壓力」是靈感存摺的提款機;創作者以為沒存款,一直在等著新的款項入帳;不料在業務壓力催逼之下,勉強刷簿子檢視,才赫然發現早就有一筆入帳在那兒了。人生往往就是這麼奇妙。

所以,靈感之所以有「靈」,實在也是不可思議。
2015-10-11 00:48:33
施佩姍。
好的評論,真是靈感的解讀之文,待我好好思維再回您的文章: )
2015-10-12 02:31:55
施佩姍。
前輩,回晚了請包涵。

的確,在我的觀察,許多寫作者也是感性重於理性者。但是對於哲學這種東西確實理性是比較重要的,所以還是要二者兼具,也不是這麼容易。

關於靈感,我個人覺得不難取得,生活拾掇、書籍翻閱而萌生,可是就是文筆的技巧是否都是千篇一律,這我就覺得比較難突破了。

例如寫秋天寫春天寫夏天,都是不同的靈感,可是筆觸都是差不多,看久了大概也沒戲了吧。
這也是有時候,我面對某些作家的文字,大概第二本以後就有點看不下去的因由,感覺都有點雷同。

當然,這我是認為很難辦到的。

再談靈感,確實如寫份報告,一有時間壓力確實可以擠出蠻多字的,這大概需要文字的鍛鍊術。

我曾遇到一位詩人,等待靈感確實非常痛苦焦慮,其實小的我因為才疏學淺,所以目前並沒有這麼高的
標準要求我自己,所以您說的是對的。

對於意象的問題,想像力,我個人覺得是比較難訓練的,由於之於個人的幻想能力並非臨摹或是囫圇地
拼湊就可達成,總覺得幻想力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無法言喻的能力,又是因人不同,所以當我覺得某些人的理性能力稍微超過幻想力,我總覺得這個人哲思撰文的成就應該是比較好的。

又如我偏側感性,我覺得我的哲學就念得不太好,這也是很難勉強的,數學更不用說了。

我希望前輩能提供一些如何撿讀書籍的方法,總覺得自己的讀書計畫不甚好,太沒有秩序,希望前輩指教。
2015-10-26 01:47:55
版主回應
我這次也回應得很晚,也感到抱歉。(同妳的抱歉,或許可以相互抵銷 ^^)

如何撿讀書籍? 這問題很難回答。 每個人的偏好與閱讀習慣不同,思維方式與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他人給的建議是否適用於妳,並不容易把握。

我自己讀書,沒有計畫可言。完全是在逛書店或圖書館時,隨手擷取的。然而,人自然而然,會對於某些長期關心的領域,涉獵較多。如果把該領域所讀過的書,逐一記錄下來,列成清單,或許可以很清楚看見自己在這個領域吸收知識的路徑軌跡,並以此作為下一步與未來走向的參考。

說到想像力,雖說不少人是天生想像力就很好;但我看過太多後天鍛鍊的想像力案例,確認想像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西方世界利用心理學技巧,發展出的一種「自動書寫」技法,有點像繪畫領域的「自動繪畫」那樣,都是鼓勵人在盡可能不思考、無意識的狀態下,去進行創作。

有空不妨試試看這種寫作方式。

人在這種狀態下,所寫出來的文字,往往有高度的直覺性,並且具有更突出的想像力。這種寫作方式,原理類似於某些人藉由喝酒來降低理智,以求快速進入想像力解放狀態。它不需要藉由酒精,而是藉由自我催眠與暗示,讓自己放鬆,進入這樣的狀態。

人一旦進入這樣的狀態,就會有點像在作夢;如果像半夢半醒,可控制夢境的那種狀態,那就是最完美的想像力狀態。人可以透過自主意志來「幻化」夢境世界。

從事文學或藝術創作的人,確實需要鍛鍊想像力,才比較容易創作出吸引人的作品。至於哲思的能力,基本上是與「抽象」概念的掌握能力較有關,與想像力關係較淺。

所謂人類的思維能力,就是要「將具體給抽象化,將抽象給具體化」。

將具體給抽象化,就產生「符號」、「概念」、「規則」。經常練習,進而擅長於操作這些,就會提升哲思能力。


將抽象給具體化,就有所謂「想像」、「實踐」。想像是在腦海中執行對抽象概念給具體化的任務;而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背後必然有抽象的目標、計畫、原則、或原理,它們往往用「符號」、「概念」、「規則」的形式來表現。

「將具體給抽象化,將抽象給具體化」看似包含兩種不同方向的思維能力,一種似乎比較理性,一種似乎比較感性。但如同先前所討論過的那樣,這其實就像是兩隻腳的步伐那樣,是相輔相成而非相互替代的關係。

想像力強的人,如果積極鍛鍊抽象概念能力,則更有可能寫出具有高度象徵、隱喻的深度傑作,會使故事的格局變得不一樣。

抽象概念能力強的人,如果積極鍛鍊想像力,則會強化說故事的本領,而讓深奧概念變得更直接明瞭,更可被接受。例如,哲思概念變成寓言時,能更容易讓人理解那樣。
2015-11-24 04:58:07
施佩姍。
我再仔細思考,回覆給您: )
2015-12-10 14:38:05
施佩姍。
哈哈,不用抱歉,可能雙方都很忙碌吧。不過能讀到您的文字真的很開心。

您說的撿讀書籍確實不容易,相當多的人是因為某人或某個群體流行讀哪本書就跟著讀,或是哪本書得了獎也就跟著流行讀一些,不過,我個人認為讀書求廣,因為,如果僅設定某個區塊,將喪失其他知的權利,展覽也是一種閱讀方式,我一般看展覽前會將展覽、活動的資料網路上大致瀏覽一下(畫者或作者背景與創作動機等等,也代表對該活動或展覽的尊重,看到創作者也比較能聊)。其實,久而久之,也慢慢知道自己對哪個活動興趣比較高,參加的頻次就會增加,也不過,我比較低調,參與的活動不太多。
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關於想像力,這點我的觀點就與您比較不一樣,想像力我認為很難培養,是一種天賦,我對想像力的要求比較高,可能是我在年輕時有教過兒童繪畫,我覺得啟蒙時期的幼兒,繪畫比較奔放,那時就完全要給他空間,不能束縛(例如頭髮規定畫什麼色,並且要求觀察每個個體的不同畫法),禁止抄襲,這樣想像力就能奔放些、滋長。原創就是那個黃金時代來的。

我教過國小中年級,許多被電視與漫畫給感染,相對被束縛很深,要畫出自己原創的東西要把那些漫畫打掉,唉,二邊都很辛苦,因此,我很喜愛原創的想像力,也覺得很珍貴喔。

您說的西方自動書寫法是說超現實嗎?

我練過一陣子,也讀過安德烈的超現實主義宣言、波特萊爾一些散文,真的還蠻有趣的。
不過因為有點貪心,又跑去讀了其他的書了。我最近再來練習寫啊。
謝謝您。

您說的抽象與具體、想像力真的是太棒了。

不過,我想請教如何強化抽象能力呢?(就是您寫的將具體抽象化產生符號、概念、規則)
就我認為哲思強的人,想像力會稍淺些,邏輯卻相對很好。
雖然這也是理性感性的關聯性。
2015-12-10 15:03:14
版主回應
佩姍文友雅安:這次回應耽擱了許久,實因生活中有別的事需要較高注意力,而使好好上網進行完整回應的機會變得很少。對此,實感抱歉。

這幾個月時間內,我心中一直記得要上網對妳這最新的留言進行回應。這想法持續了幾個月,或許妳已有種熱情被澆熄的感覺;不過,我終於還是在五個月後進行了這篇回應。

自動書寫技法與超現實主義,是不同的概念。超現實作品未必都來自自動書寫。自動書寫的作品也未必都是超現實風格。

人的思維模式十分奇特。有時才剛剛發生的事情,轉瞬就會忽略、忘卻;而有時明明已經過了許久,幾個月、幾年、幾十年,卻依然有可能清晰憶起,歷歷在目。

這種腦海中的回憶清晰本領,可說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與本能,似乎不太需要學習就能上手,該清晰憶起時,就自然而然會那樣清晰憶起。

所謂的「想像力」,我認為與「清晰的回憶」有若干共同與相似之處。尤其在文學上,所謂的「意象」,往往需要類似清晰回憶那樣的畫面,而且與「清晰的夢境」極為相似。自動書寫、超現實風格,與此關聯十分密切。

對人類而言,對事件發生的瞬間,產生的印象若越深刻,感受越強烈,則通常日後憶起、或做相關的夢的可能性越大,憶起或夢見時的畫面與事件細節也越清晰。同理,腦海中想像的畫面或故事情節如果越清晰,通常是因為對所想像之事投入很大的興趣與熱情,或運用了極為深層的意識力量之故。

由於有這樣的興趣與熱情投入、與深層的意識力量,人類可以廢寢忘食進行創作,充滿樂趣而不覺得疲厭。

同樣的興趣與熱情與深層的意識力量,如果不是用於故事或畫面之想像,而是用於探索某些隱而未顯的原理、規則、意義、結構,則可成為「抽象力」。

大抵而言,抽象力的運作方式,是「從看似較為有形而具體的事物中,抽離出這些事物更深層的運作與存在本質」。有時,人們會使用洞察、歸納、總結、分析、思辨...之類的詞彙來述說抽象力這回事,但在此我給它一個總稱,稱為「抽象力」。

抽象力與想像力,可說是一體二面,方向相反,但互為表裡的人類根本思維作用。兩者的關係,有點像太極圖,陰、陽兩者互為不可或缺的太極整體之一部分。

抽象力通常利於解構,想像力通常利於建構。所以若仔細觀察一個結構,爬梳其歷史,有時可看到此結構因想像而誕生,因抽象而消解的完整生命週期。而當歷史長河不斷遷流之下,結構因新的建構作用而有了新生命,...如此輪迴不已。

在生命中的某些時空下,有些人想像力較好,因習慣於想像;有些人抽象力較好,因習慣於抽象。這稱為「思維慣性」。然而,一旦抽離了該特定時空,同一個人也可能表現出截然相反的思維樣態。

舉例而言,某甲是哲學教授,在課堂上擅長抽象思維,但當他回家看政論節目時,腦中卻想像出某個巨大的陰謀論圖像。他的老婆平素是兒童故事作家,擅長想像出各式奇想的兒童故事,平時不關心政治;但在某次與先生一起看政論節目後,有感而發,忽然用分析的口吻連寫了好幾篇政論。

抽象與想像,畢竟如人的雙腳,乃是互相倚賴,互相提攜的。沒有人能永遠只依賴其中一種思維力而永遠不使用另一種思維力。而運用其中一種思維到達極致之後,通常也需要鍛鍊另一種思維,否則生命境界就此受限了。

話說要如何鍛鍊抽象力呢?也許勤寫分析評論性質的文章,是一種管道。

作家有很多種,有些作家很喜歡寫故事敘述類的小品短文,有些喜歡寫抒情散文,有些喜歡寫長篇小說,有些喜歡寫分析評論,有些喜歡翻譯,有些喜歡編輯....。對於自己少寫的文類,設法提起興趣來寫,這是鍛鍊與該文類相關的思維力量最簡單的方式。

除此之外,多接觸一些不同的思維觀點,反覆針對同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擅長抽象思維者多對話,...這些也都是好的方式。
2016-04-11 23:12: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