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12 02:16:46| 人氣4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伊莎貝雨蓓電影筆記(一) 成長與掙扎────《我倆之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會尋找自己,人才開始成長。緣份或者已為我們作出很多決定,匆匆的邂逅可能足以改變一生。這也許是英語片名At First Sight的含意。人就這樣隨水飄流,直到有天從混沌中甦醒。

被困集中營的Lena,被膳食士兵Michel看中,含羞答答地點頭。她沒有選擇,必須離開集中營。他用婚姻把她救出來,帶著她逃難。日子安定下來後,她似乎應該感恩圖報,給他當個模範妻子。她也許可以當一輩子賢妻良母。

在幼稚園遇上Madeleine,也因為緣份。牽引兩人的,是對美和藝術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也是這相遇,在如鏡的生活泛起漣漪,讓她驚覺自己的天賦與靈魂快將被生活淹沒。

一齣二十三年前的法國電影,細膩而實在,是法國女導演Daine Kurys母親的真實經歷。平實的鏡頭,連戰爭與逃難也拍得安然。戰爭對女性而言,或者不是戰場上的殺戮,而是在簡陋的集中營中梳洗。電影要呈現的,不是男人的轟烈﹑戰爭的傷害,卻是女性對人生的思考與疑問,是女性如何走在一起,在迷霧中探索自己的生命。

看著兩個女主角互相傾訴背著丈夫的性經驗。是的,同性之間可以如此親密。最隱私的秘密,是丈夫無法分享與明瞭的心態。

面對未知,女人會害怕的。當Madeleine問:「我真的能在三十歲重新開始嗎?」兩人之間是一陣沉默。外面的世界,可以翱翔的天空有多闊?永遠沒人可以明確告訴你。

女性要掙脫藩籬,似乎要格外堅強。面對男人的否定﹑憤怒﹑經濟封鎖,也許還狠得下心腸。然而,男人軟硬兼施地以情感挽留,是最致命的,女人既無奈且無力。女人就是不忍心傷人,男人亦似乎瞄準了女人這弱點。女人就是心軟,對男人託付的未來,對男人脆弱的眼淚。

可是,每個人都是個體,都有自已的主體性,都得為自己負責和打算。女人的獨立其實也是對男人的解放。男人終於可以從沉重的經濟﹑感情﹑家庭與精神負擔中得到釋放,繼而再問「那我的將來怎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沸點──一個忍無可忍的界線。當女人的心血被踐踏,就如自己本身被踐踏。她,可以走得義無反顧。

片末,女主角成熟多了,明白自己的理想與需要,懂得亦敢於追求。當日,她為了生存,今天她也為了生存。有時候,人以為可以為了生活放棄理想,最後卻被生活窒息。她,已不再為了別人而生存了。

二戰剛過的時代背景,廿多年前的電影,探討的卻是今天女性仍要面對與思考的課題--生命的成長和轉化。


參考資料:

片名:我倆之間/Between Us (Entre Nous)
   /一見鍾情/At First Sight (Coup de foudre)
演員:伊莎貝.雨蓓 Isabelle Huppert,繆繆 Miou-Miou
導演:戴安娜.古里斯 Diane Kurys
(法國,1983年)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5370/

《我倆之間》導演訪問
Daine Kurys生於1948年,1977年由演員轉行做導演.處女作<薄荷蘇打>(Diabolo menthe 1997)獲得路易.德呂克獎.代表作還有<一見鍾情>(Coup de foudre, 1983) <愛與性的邊緣> (Love After Love, 1994) 和 <世紀兒女> (Les Enfants du si & cle 1999).
http://iindependent.jknet.hk/DianeKurys.htm

台長: silence
人氣(4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