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3 16:55:21| 人氣53| 回應2 | 下一篇

About 張愛玲《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童年的不幸造成冷漠的性格

 張愛玲寫作很早。她在一篇〈我的天才夢〉裡追憶:「七歲時我寫了第一部小說,一個家庭的悲劇。遇到筆劃複雜的字,我常常跑出去問廚子怎樣寫。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失戀自殺的女郎。...八歲那年,我嘗試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題名快樂村。」小時候讀《紅樓夢》,便愛學做詩;十四歲寫長篇小說《摩登紅樓夢》。

  張愛玲是官宦之後,祖父張佩綸是同治進士,做過署左副都御史。父親張廷量是紈子弟,母親黃逸梵是南京長江水師提督黃軍門的女兒。她的外曾祖父更是赫赫有名的李鴻章。

  黃逸梵清秀有才華,崇尚西洋文化,看不慣官宦世家出身的丈夫,在外面養姨太太,便同小姑張茂淵去英留學,拋下四歲的張愛玲,直到四年之後才回來。

  母親走後,姨太太便進門,張愛玲和弟弟張子靜,就在繼母虐待中長大。這種夢境,三十年後,在張愛玲的作品中浮現出來。

  母親回家,一次又一次的父母吵架、打架,父母離婚,母親去法留學,父親又結婚了。

  張愛玲先在家裡請私塾老師教古文,後來住讀有名的聖瑪利亞女校,很少回家,心中苦悶,便去找姑姑張茂淵。她的性格變得愈來愈內向,很少與人交談。她那顆敏感多疑的心,在孤寂的少年便承受了太多的愁。

  中學快要畢業那年,母親從法國回來。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變,上海處於炮火煙霧之中。張愛玲徵得父親同意,搬到公共租界與母親同住了二星期,等炮聲稍停回家,繼母以張愛玲離家未得她的同意打張愛玲,並唆使父親毒打她,監禁空房,幾乎病死。十六歲的張愛玲逃出家中,投靠母親。在母親的指導下,於一九三八年考取倫敦大學,因歐戰不能去英國,改入香港大學。

  在香港大學她考第一名,在全班同學羡慕加嫉妒的眼光下,她安靜地接受表揚,毫無喜悅的表情,回到自己的坐位上。這時候少女的張愛玲,已表現冷漠的性格。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飛機轟炸香港,她卻冒死進城去看電影;回到學校,獨自在樓上洗澡,流彈打碎了浴室的玻璃窗,她還在浴室從容地潑水唱歌。炸彈就在屋頂開花,她抬起身來,知道自己沒有被炸死,竟也感覺不到生還的喜悅。這就是她後來寫《傾城之戀》的背景體驗。

台長: 沿岸。
人氣(5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秋本&#1254
我無言= =
2007-10-14 10:42:23
版 主
然後 你是誰 = =?

若點到你報台只是恰好經過
2007-10-19 19:33:0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