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4 13:04:57| 人氣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外來政黨」如何才能浴火重生? 台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05-04╱台灣日報╱第04版╱政治綜合


   2004年大選泛藍敗選的最重大意義,就是宣告中國國民黨統治台灣50年的終結,黨主席連戰以「藍天再現」、「黨國再造」為號召的「二次政黨輪替」功敗於垂成,這是國民黨的噩夢,卻是台灣人民噩夢的結束,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敗北的藍軍統帥及其御林軍還不願意面對現實,不過,「藍軍敗了」是不能逆轉的事實。沈溺在虛幻的「翻盤」中,固然可以暫時忘卻「覆亡」的椎心之痛,不過也因此可能誤了卿卿的性命;中國國民黨在年底立委改選連「在野第一大黨」讓位給親民黨不說,從此不起才是可怕。

   問題在,中國國民黨願不願或說敢不敢從根反省起?看起來不太可能。先不必說形而下的黨產、黨營事業割捨不了,連金碧輝煌的黨中央都「棄之可惜,受之受罪」,就形而上的「黨魂」而言,要國民黨向「法統」告別,更戛戛乎其難。

   舉三個例子。

   第一個是,中國國民黨要不要改名?國民黨中常委第一名的洪玉欽在選前選後都提出呼求,絕對有其正當性。試想,頂著「中國」的政黨,能得到「台灣」人民的認同?選前黨主席連戰五體投地的跪拜以示「愛台灣」,有用嗎?更何況,國民黨內老一輩的如李煥,中生代的如章孝嚴等,抵死不從,誰要去「中國」,就要跟誰拚命,這是「民意」於我何有哉?

   第二個例子就是要不要「在地化」?中國國民黨立委徐中雄知道「本土化」的重要,但不願襲用此名,認為是民進黨專屬,於是有人提出「在地化」以取代。即使如此,也不為馬英九同意。馬英九指出:「國民黨已本土化,國民黨大部分活動都在本土了,沒這個問題。」連「黨名」都不能「本土化」∮在地化,遑論堅持「一中」、「一中憲法」?

   第三個例子,新生代起來「嗆聲」,要求「改革」,國政基金會研究員張斯綱建議提出泛藍憲法版本,在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國號、國旗、國歌等架構下,「制定三權分立的新憲法」,並搶在2006年前公投。新生代要「制」的「憲」,卻脫不出「一中」架構,而且也不了解「一中憲法」。制定「三權分立」當然就廢棄「五權憲法」,形同改變「國體」,因為憲法開宗明義明定「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那麼「五權」不存,「三民」何依?

   中國國民黨要浴火重生,不在枝節,而在大綱大本;沒有此番認識,只想「小腳放大」,絕對抵不過「天生大腳」的在地人∮在地黨。

台長: 藍衛兵
人氣(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