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1 23:03:46| 人氣9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莫將消沉作定神 (南懷瑾教授講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莫將消沉作定神 (南懷瑾教授講述

「若昏沉意,宜啟慧門」,昏沉也是佛學修持的名詞。昏沉分兩種,粗昏沉是睡眠,細昏沉則是打坐的人坐在那裏兩個肩膀掛下來,就好像麵條給水泡得軟軟的,頭頸也怪怪的。真的入定沒有這個狀態,比如開水在燒,正開的那個氣冒上來是筆直的。又如天氣將開展睛朗的時候,那個清氣是一條線筆直的不動搖的。人體生命的功能也是這佯,真得了定,生命的功能發揮到高度昇華時候,必然自己會端正,雖然不求氣脈之道,而氣脈之道自然而來。這裏要是不清楚,很多人都把細昏沉當成入定。因此,密宗黃教的宗喀巴大師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略論》裏頭,再三地提到,希望不要認錯了,把細昏沉當成定來修持;否則如此下去所得的果報,就是到畜生道裏去了。如此學佛,就是修善因而反得惡果。

 

不管是粗昏沉或是細昏沉又分兩種,因此在顯教的經上,有弟子提出來問題問釋迦牟尼佛,人為什麼會昏沉?答覆有兩個原因。一是身疲勞,肉體疲勞了需要睡眠,至於老年人則是身體衰弱到極點而不想睡,嬰兒一天要睡十二到十四小時的睡眠;八、九歲的幼童則需要七、八個鐘頭的睡眠,十幾歲、二十歲前睡七個鐘頭,中年睡六個小時就夠了。老年人有時睡不著,那不是功夫到了,而是身體衰退到了極點。另外一個則是心疲勞的昏沉,一個人灰心到極點成天都想睡覺,一個被判死刑的人,灰心到極點連身體都拖不功,都需要兩個人架起來走,腿都不屬於他的了,這種灰心到極點也是昏沉。

 

「若昏沉意」,若意識不清明就如昏沉的境界,「宜啟慧門」,這個時候需要參究經教的理,要思想不是不思。因此,教理不透只是呆板的盤起雙腿在那裏死修,或死敲木魚,就是木魚被你敲破了也沒用。在這個時候,就要打開你的智慧之門。關於我們修持最重要的,調伏散亂心及昏沉心的對治法門,基本的原理在這裏說明了,至於詳細的方法沒有講,因為方法發揮起來有很多。

台長: 感恩
人氣(9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佛學修行 |
此分類下一篇:人體潛能科學 -台大校長李嗣涔講演
此分類上一篇:夢參老和尚說應該這樣誦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