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13 20:20:29|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雨來襲臺南農改場提醒加強田間排水及病害防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今(13)日起受西南氣流和梅雨鋒面影響,臺灣各地將出現大雨或豪雨等級以上的降雨,雨勢可能持續至下週一(18日)。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檢修排水設施並確保田間溝渠暢通,避免積水釀災。近成熟的農作物應適時採收,做好雨前預防措施,注意雨後病害防治,謹慎降低災損。

  雲嘉南地區適逢水稻收割期,已成熟之稻田及早進行收穫,尚未達收穫期者,請農友在豪雨過後儘速排乾田間積水。稻榖成熟時才收割,穀粒飽滿,濕度低,折算乾穀重量多,農友可獲得最大利益,切勿搶割,造成收益受損。倘因災害受損,政府保證收購災害穀,收益有保障,請農友放心。

  大雨過後,作物易發生的病害包括疫病菌引起的木瓜果疫病、柑桔類果實褐腐病、蔬果類疫病,這類病害農民俗稱「滾水病」、「水菇病」或「水傷」,係因土壤內的疫病菌藉由雨水飛濺傳播而感染,大風大雨易造成果實傷口,加上雨天環境中濕度高,利於病原菌侵染及繁殖而造成果實腐爛。其它藉雨水傳播的真菌性病病害包括炭疽病、蒂腐病、果腐病等。細菌性病害更是容易藉由雨水散播,例如蔬果類的細菌性斑點病、軟腐病、果斑病、果樹上的細菌性潰瘍病、斑點病、水稻上的白葉枯病等,均可藉由雨水而快速蔓延。

 

 為避免連日的降雨引發上述病害的發生,田間宜儘速排水,加強通風,降低濕度,雨後出現的落果、罹病的植物組織等,應儘速清除以降低病原菌密度,再配合施藥防治,才能有效控制病害之蔓延。另外因土壤濕度高,近日擬種植的作物宜特別注意苗期疫病、立枯病及猝倒病的預防,可配合施用1000倍亞磷酸與1000倍氫氧化鉀中和之溶液,每7天施用一次,連續23次,可提高植株對病害之抵抗力

  藥劑防治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登記藥劑,或於南區農業改良場網站連結各項作物的相關用藥資料: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82,點選所種植的作物選用登記藥劑,用藥時應依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

台長: 蔡永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