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2-03 20:42:22| 人氣1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胡麻機械割捆取代24個人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胡麻採收工序繁多,需耗費大量人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引進乘坐式割捆機並改良後,估計可以機械割捆取代24個採收人力,改善採收胡麻的人力缺乏問題,提高農民種植意願,增加栽培面積。該場將於125日下午、127日下午及1211日上午分別於西港區、善化區及麻豆區辦理三場次田間觀摩會,實際於田間示範割捆機採收胡麻,歡迎農民踴躍參加。

 
 胡麻為國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每年需求量約40,00050,000公噸,但國產胡麻僅占5%左右,政府自民國101年推動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利用計畫,將胡麻列入進口替代作物,鼓勵農民栽植胡麻,胡麻栽培面積由民國101年約831公頃,至106年已增加至3,492公頃。目前胡麻栽培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勞力需求過於密集,且國內栽培品系單一,成熟蒴果具開裂性,種子易落粒,因而採收時無法機械化,造成農民栽植意願降低,面積提升有限。


  為解決胡麻產業各面向問題,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於民國103年開始執行胡麻相關研究計畫,針對胡麻品種引進改良、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土壤肥培等,最重要是胡麻採收機械化之研發,最先自國外引進乘坐式割捆機,解決農民採收時割捆人力之不足,配合國內栽培管理特性進行改良,將引進機型原本捆束裝置由1點修改成2點捆束。


提高胡麻捆束位置,其採收寬度為130公分,適用於撒播或條播,畦溝距120140公分的栽培方式,經田間反覆測驗後,乘坐式割捆機作業能力為每小時可採收0.150.2公頃,估算每天可採收胡麻面積約為1.21.6公頃,對照人工採收每人每天僅可採收0.050.06公頃,人機比約為24倍,也就是一臺割捆機可以取代24個人力,大幅減少胡麻採收人力成本。

  為了讓農民實際了解乘坐式割捆機在田間的採收情況,及田間管理及安全用藥重點,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於臺南市西港、善化、麻豆等地區辦理田間觀摩會,各場次時間及地點如下。

第一場  12月 5() 14:00  臺南市西港區

第二場  12月 7() 14:30  臺南市善化區

第三場  1211() 10:00  臺南市麻豆區

台長: 蔡永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