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30 21:51:36| 人氣1,45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江南一線遊〈四〉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錫
 
區號:0510
郵編:214000
位置:地處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南臨太湖,北依長江,京杭大運河繞境而過,南接浙江省、安徽省,西鄰常州市,東靠蘇州市,西距南京177公里,東距上海126公里。
面積:總面積465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931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總人口518萬。
區劃:轄崇安、南長、北塘、新區、錫山、惠山、濱湖7區,以及江陰和宜興2個縣級市。
市花:杜鵑花、梅花
市名由來:據《漢書》記載,周、秦期間,無錫境內錫山多錫礦,居民競相開挖。漢初時錫礦開盡了,故名“無錫”。

      無錫建置沿革:無錫始於西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建縣,屬會稽郡。三國時,孫吳廢無錫縣,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元元貞元(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均屬常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仍合而為一,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16年(1927年),無錫縣直屬江蘇省。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後,分無錫縣為無錫市、無錫縣,無錫市直屬蘇南區。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實行市管縣體制,無錫市轄江陰、無錫、宜興3縣。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陰、宜興、無錫先後撤縣設市。2001年1月,撤錫山市(原無錫縣)設錫山區、惠山區。

 早在六七千年前,無錫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過著定居生活。在鴻聲彭祖墩、新瀆廟墩、葛埭橋庵基墩和玉祁蘆花蕩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點。無錫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後屬於馬家 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他們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創造和豐富了太湖流域輝煌的遠古文化。


無錫 照片     
西元前11世紀末,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長子太伯、次子仲雍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從現屬陜西的歧山南奔荊蠻,定居梅里(今錫山市梅村鎮),併入鄉隨俗,斷發文身。太伯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被奉立為君主,自號為“勾吳”。太伯帶領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耕。相傳他率領眾人開鑿了長數十公里的太伯瀆(俗稱伯瀆港)。還栽桑養蠶,制陶冶銅,“數年之間,民人殷富”。周滅商後,因太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從太伯至闔閭共24世,前後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吳國的都城。太伯、仲雍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帶入江南。與江南地區原有文化有機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吳文化。

   春秋時期,吳國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政治上、軍事上也十分強大。周元王三年(西元前473年),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西元前334年),楚滅越,無錫屬楚國。秦王政二十五年(西元前222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無錫已有冶鐵、鑄銅、制陶、髹漆等手工業門類,農業生產已使用鐵器農具和牛耕技術。六朝時期,北方戰亂頻繁,人口大量南遷,無錫治湖築圩,水利設施大量興建,農業無錫 圖片耕作技術也有了提高。商業貿易開始形成。唐、宋時期,無錫農業生產從“火耕水耨”的輪荒耕作發展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術,形成稻麥兩熟制,太湖周圍卑溼之地改造成河渠縱橫、湖塘棋佈、排灌結合的水網系統。養蠶業發達,“桑柘含疏煙處處倚蠶箔”。京杭大運河開通後,無錫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城中金銀、彩帛、煙酒、油醬、食米等作坊錯雜開設,市場繁榮。無錫成為富庶江南的一塊寶地。

   明清時期,無錫依憑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水陸交通和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社會生產力得到較快的發展。近代,無錫經濟的輻射力逐漸增強,成為江南的一個經濟中心城市。甲午戰爭後,許多有識之士看到國家積貧積弱,主張“實業救國”。據1937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國工業調查報告》統計,無錫在全國6個主要工業城市中,產業工人數佔第二位,工業產值僅次於上海、廣州,居第三位,資本總額居第五位。由於貸款業務興旺,放大於存,資金缺口很大,經常向外地同行拆借調劑,因而無錫成為江浙一帶著名的“放款碼頭”。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78年後,無錫經濟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經濟總體實力明顯增強。1993年全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378元,在江蘇省率先達到小康標準。

無錫

   無錫立足於建設湖濱城市、山水城市,儘快拉開城市框架,擴大建成區面積,發展新城區,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老城區,推動城市建設南進北伸,構築由主城、副城、衛星城組成的多中心、開敞型、組團式城市佈局結構。

無錫

   無錫自古物產豐富,富庶江南,是中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早在明代就有制磚、冶坊、陶瓷、繅絲、織布等手工業。二十世紀以來,更以工商業聞名於世,素有“小上海”之稱。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無錫風光具山水之勝,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黿頭渚集太湖山水與園林建築於一體,被稱為“太湖第一勝境”;天下第二泉清澄甘冽,曾有名曲“二泉映月”歌之詠之;身高88米、堪稱世界第一的銅鑄靈山大佛、祥符寺,是善男信女的朝拜聖地;此外,宜興的竹海、茶林、溶洞,極儘自然風光的秀美。

無錫

   無錫是人文薈萃之地。泰伯、範蠡、秦始皇、陸機、李白、陸羽、王安石、蘇軾、文天祥、仉瓚、康熙帝、乾隆帝等歷史名人均曾留下遺跡、詩文,為無錫增光添彩。 無錫還孕育了錢鐘書、瞎子阿炳、劉天華、徐悲鴻、孫冶方等一批名聲遠揚的詩人、藝術家、學者、文豪。  

 太湖,又名震澤、具區,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黿頭渚為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黿翹首而得名,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主景點之一。
  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黿頭渚旅遊指南。黿頭渚,獨佔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勝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趙樸初稱讚:“黿頭渚景色勝天堂”。一代大師的瑰麗詩句,更使黿渚風韻名揚境內海外。
   黿頭渚的美麗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嚮往。蕭梁時,此地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一處。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   之一。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常來此踏浪吟哦,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跡。文人雅士詠唱之作頗多。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雲”兩處摩崖石刻,既讚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和孕育吳越兩地(現為江蘇、浙江兩省)的寬闊胸懷,也蘊涵了對此地風光盡納吳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評價。
  1918年,黿頭渚始建園林,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紛紛在黿頭渚附近營造私家花園和別墅。80年代後,經統一規劃佈局,精心綴連,後又不斷擴建新景點,使這一太湖風景名勝遊覽之區日趨完美,面積達300公頃,成為江南最大的山水園林之一。  
  黿頭渚現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萬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徑、太湖仙島、江南蘭苑及犢山晨霧、廣福古寺等10多處景點。其中有山長水闊、帆影點點的自然山水畫卷;有小橋流水,綠樹人家的山鄉田園風光;有典雅精緻、古樸純凈的江南園林景致;還有吃、住、購、行等配套齊全的服務和娛樂設施,加上歷代名人雅士遊蹤、石刻、書畫、傳說等諸多內涵深厚的文化積澱,構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點綴為輔的生動雋美、多彩多姿的綜合性、多功能風景旅遊勝地。
今日的黿頭渚、魅力非凡,令人神往!
   黿頭渚門樓 在充山腳下,呈牌樓狀,上蓋桔黃色琉璃瓦,建於1986年。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門樓。入園有高架電動列車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頂山隧道,直通老門樓。老門樓位於犢山村,建於1972年,飛甍重檐,琉璃瓦頂,正面有“黿頭渚”三個鎏金大字;背面書“山輝川媚”。入門左側為“太湖別墅”門樓,穿月洞門、循齊眉路可登七十二峰山館;順大路向前,走過300米的杜鵑坡,有通往太湖仙島的輪渡碼頭,此處露齣太湖一片水域,被中犢山、小箕山(錦園)、大箕山諸峰環抱。湖水廣闊處,可見若沉若浮形如大龜的三山。湖堤上風光明媚,著名旅美畫家楊令 ,1935年回國時,為黿頭渚寫下“翠微嶂”三字,勒於湖堤山岩上。
  “太湖佳絕處”牌坊 原為“橫雲山莊”門樓,始建於1931年,結構古典,北式風格,斗拱連接,琉璃頂、飛檐翹角。1975年根據郭沫若詩句並集其手跡制額。牌坊右側,有磚徹拱門,正反面有磚刻“利涉”、“問津”。1934年前的黿頭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稱“利涉”。渡船將遊人送到這裡,不知“桃花源”在何處,就得“問津”。進牌坊,立以照壁,飾以鳳穿牡丹。壁後臨水而築“涵萬軒”水榭黿頭渚旅遊指南,軒內懸挂“湖山罨畫”一額,係乾隆手筆。1934年,園主得之於北京地安門外煙袋斜街,據說還是圓明園中故物。
  長春橋 1936年建,位於涵萬軒和絳雪軒的一泓水池中,橋的前後築湖堤同太湖水分隔。橋呈拱形,仿佛頤和園中的玉帶橋,橋洞映日成渾圓形。湖堤上引種日本野生大山櫻,已有60多年曆史。每年4月,花開如雲,淡紅粉白相間,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分外妖嬈,稱“長春櫻花”。長春橋向前,有古建築半露水面,題額“絳雪軒”,與涵萬軒對景。絳雪軒旁為雲逗樓,園主為紀念先祖楊度汪而建,上有蔡元培的題額。上坡,有花神廟,建於1931年,中供“花神女夷”像,高髻雲裳,姿態端麗。
  “具區勝境”牌坊 屹立於長春橋畔船塢處,面臨太湖,斗拱飛檐,古樸清雅。背額“橫雲山莊”。具區,是太湖古稱;橫雲山莊則是公園的原名。牌坊前正中,湖石聳立,狀如作揖迎客。前行還有王蔭之的“到此忘機”刻,以示遊人到此凡念頓消,超然世外。
  藕花深處 建於1931年,得名於女詞人李清照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句。在大片湖水的輝映下,蜿蜒小溪,曲橋清流,別有情趣。前有方亭,位於荷花叢中,因而亭上懸“藕花深處”匾額。亭北是清芬嶼。四面環水,上有宮殿式祠宇五間,原為楊家祠堂。堂額“清芬”,為李苦禪重書。兩旁有安徽賴少其所書的“湖闊魚龍躍;山陰草木香”楹聯。堂懸張正宇的“湖山春深”一額。兩旁武中奇書孫保圻的聯句:
鷗侶無猜,四面雲水誰作主;
鴟夷安在,五湖煙雨獨忘機。
  堂前水中立一湖石,婷婷玉立,若面拂輕紗,身披蟬翼,翩翩有神。對面有“凈香水榭”和“牡丹塢”。這裡建築疏密有致,濃淡相宜,遊人觀察了浩渺雄渾的太湖,又覓得如此幽靜的古典園林小區,頓覺怡然自得。
  黿頭渚 是縱觀太湖山水組合最佳處。一脈青峰,從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濤之中。那塊被神化了的渚頭巨石,三面湖水擁抱,衝波兀立,顯示齣一隻栩栩如生的神黿,昂首於碧水之中,雄姿英發。
  登上黿頭,極目遠眺,浩渺湖水,滌盡人間的囂塵,遠山如黛,直舒胸臆。明華雲吟有“瑤台倒映參差樹,玉鏡屏開遠近山”之句。無錫狀元孫繼皋,吟道“天浮一黿齣,山挾萬龍趨”。
  黿頭渚有一燈塔,臨湖危立。1860年,無錫紳士華題蓉,一次舟行夜歸,迷航誤入湖心,險遭覆舟,其後裔在渚上立桿懸燈導航。1924年夏,錫湖輪船公司通船,地方人士集資建燈塔導航,以保航行安全。1982年進行加固翻新,重檐琉璃頂,金山石貼面,高度從原來的12.6米加高為13.1米,改變了原似“鐵釘”船的形象,既能導航又點綴了景色。
  黿頭渚刻石,兀立於燈塔後,高2米餘。正面刻“黿頭渚”三字,為光緒間無錫舉人秦敦世所書。背面題刻“黿渚春濤”,原為清末狀元劉春霖所書,毀於“十年動亂”。後集唐駝為“花神廟”所書聯句“春色斗燕支,天教萬紫千紅,都歸主宰;濤聲吼黿渚,地勝十洲三島,合住神仙”中的“黿渚春濤”四字,補刻於石上。
  黿頭渚上還建有“涵虛亭”,八角形,亭中懸有清代陳夔龍1919年書的匾額。
  橫雲石壁 在涵虛亭下的一個天然大水灣里。這裡,湖灘崖上,石壁列陣,怪石眠空;下側湖水吞波吐濤,古人有“千金能買太湖石,難買斷岸此千尺”的讚譽。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隱於蠡湖,常在這裡湖灘濯足,取“滄浪之水濁矣,可以濯吾足”之意。抗戰勝利時,無錫人朱松黯書“明高忠憲公濯足處”八個隸字於石上,以示對東林黨人高風亮節的敬仰。
  “橫雲”和“包孕吳越”摩崖石刻,為晚清無錫縣令廖綸所書。1895年春,廖綸偕友泛舟至此,覺黿頭渚旅遊指南得這裡氣勢雄偉,欣然題書鐫於岩壁,以譽太湖似母親般地孕育著江浙兩省人民。
  山坡上建有“霞綺亭”,方形,臨崖兀立,有楊壽楣的《霞綺亭記》刻石,林散之書於1990年的亭額。
  澄瀾堂 雄峙於充山半山腰,建成於1931年,建築倣宋、明宮殿式,面闊五間,氣勢宏偉。“澄瀾堂”匾額,為清末無錫華世奎所書;中堂“天然圖畫”為譚澤 所書。兩旁有陳夔龍書於1933年的對聯:
山橫馬跡,渚峙黿頭,盡納湖光開綠野;
雨卷珠簾,雲飛畫棟,此間風景勝洪都。
  這裡視野開闊,青峰碧波盡展眼前。早中晚,晴雨陰,景色變化莫測,故說可與滕王閣媲美。堂中還有林開謨書於1933年的楹聯:
吳越有具區,襟江帶湖,經始樓台都入畫;
春秋多佳日,陶元浴素,默參龍象欲逃禪。
  堂下,列“震澤神黿”,青銅鑄成,高1.3米,長1.7米,重700公斤,龍頭鱉身,繫上海青銅文化復興公司獻給1985年首屆太湖之春藝術節的禮物,雕塑家徐寶慶主持創作,朱復戡篆“震澤神黿”四字。
  飛雲閣和戊辰亭 從澄瀾堂旁,沿山坡拾級而上,有閬風亭、飛雲閣、秋葉澗、憩亭、戊辰亭等一組隨山起伏的小品建築,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領略太湖風光。閬風亭,立於懸崖石排上,建於1931年。亭呈圓形,根據“玄圃閬風,仙子遨遊之地”命名。有曲徑通飛雲閣,閣建於1931年,重檐飛角,其下層為“長生未央館”。秋葉澗是山路中段一條林蔭深邃的澗峽,澗上有黃石架成峽門,安徽葛家屏篆刻石上。
  憩亭,方形,原額“雲階”。1980年由上海任政書額。1981年移來《湖山歌》碑石一方,係明隆慶丁卯(1567)年71歲的無錫書畫家王問所書。山崖上還有他的“天開峭壁”、“黿頭一勺”、“劈下泰華”刻石。戊辰亭,建於戊辰(1928)年而得名。原兩層,1972年拓建成三層,琉璃頂。登樓靜眺,湖光山色,盡得其妙。
  光明亭 建於號稱“巨黿之脊”的南犢山頂端。重檐八角,黃頂朱柱,如一金色明珠鑲嵌在翠巒深處。

  廣福寺和陶朱閣 廣福寺,在戊辰亭上坡,峭壁絕岩間有山路可通。路旁有泉名“一勺”,是以“有源之水聚而為一勺,散而為三萬六千頃”而命名。峭壁頂端,就是廣福寺。1924年,楊翰西將一勺泉上山地一畝多,捐贈給量如和尚。量如原係軍人,脫下戎裝,削發為僧。他將後山的廣福寺(又名峭岩寺)遷到這裡。原廟雖小,卻建於蕭梁。廣福寺建成於1925年,寺名含“廣土眾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寺立於幽谷綠樹叢中,有深山古寺之風。寺前古樸山門,三拱圈,兩旁立鐘鼓樓,中有磚刻“廣福寺”,尉天池書。頭幢天王殿,塑四大金剛、彌勒佛。中間天井,兩廂供觀音、地藏。大殿塑釋迦牟尼、迦葉、阿儺,1979年,由惠山泥人研究所重塑,頗具惠山泥人風格。殿上“大圓滿覺”匾為趙樸初所書。寺後有蔡緘三的“退廬”和僧房“華嚴精舍”。已增設“文物陳列室”、“玉佛殿”和“三聖閣”。內藏駝鳥蛋、古畫《百鳥圖》,以及明末隱士楊紫淵的鐵鞭。
  小南海,在廣福寺左,為普善和尚所募捐。塑有鰲魚觀音和善才、龍女像,供應寺院風味的素面素菜。
廣福寺西是陶朱閣,重檐飛角,1925年由無錫商界人士集資建成,奉祀範蠡。當年範蠡棄官,經太湖泛舟去齊,止定陶,經商致富,被奉為商賈之祖。閣中有《範蠡西施泛舟太湖圖》。1980年,林散之為之重書匾額。這裡面對太湖,透過林隙,似可窺覓範蠡之蹤。
  黿頭渚旅遊指南江南蘭苑 在廣福寺下的齊眉路中,佔地2.5公頃。無錫有較長的藝蘭歷史,清代已興盛於民間。黿頭渚引種蘭花50餘屬,180種,數千盆之多,並建成一個青瓦粉墻、江南式庭院建築的蘭苑,有國香館、留香亭、流芳澗、香簾等景點。茂林修竹,曲水清流,蘭香四溢。進苑是倚墻而立的碑廊,壁間嵌王獻之、文徵明、鄭板橋、吳昌碩等歷史名人的蘭花畫刻。南部山坡地,山石嶙峋,溪澗曲流,樹木蔥蘢,是蘭花的栽培區。以蘭居為中心的一組廳堂,是品賞蘭花的去處,室內圓台、方桌、高腳茶几陳列蘭花展品。國香館面水而建。蔭棚區別具風情,用平台、曲廊,或讓蘭花自然生長在溪邊、石隙,或附生在喬灌木間,形成絕妙的幽境。
  中日櫻花友誼林 是由日本“中國溫灸療法普及會”會長板本敬四郎和三重縣支部部長谷川清倡議,有五萬餘人為中日櫻花林捐資而建。1988年,在鹿頂山下植櫻花150餘株,建花崗岩友誼亭,並立碑撰文。石亭至太湖別墅處建800米長的櫻花道,組成賞櫻區。每屆陽春四月,櫻花齊放,絢麗多姿,引人入勝。
  萬浪橋和蒼鷹渚 萬浪橋,在廣福寺東山坡下,沿湖有一處天然水灣,蘆葦叢生,有漁舟停泊其間。山坡上岩壁懸崖,松柏成林。三十年代,圍以曲堤,中建拱橋,淡泊寧靜。每當東南風大作,捲起萬千巨浪,濤聲如吼,從遠處滾滾而來,拍打湖堤,水濺珠飛,恰如漫天雪花紛揚,因而得“萬浪橋”之名。
    蒼鷹渚,位於萬浪橋南側,是著名的太湖“湖東十二渚”之一。山渚形如鷹首伸入湖中,兩側群山如鷹展開的雙翼。渚上有卷雪亭,四角攢尖,朱欄翠環,遠眺湖光山色,可與黿頭渚媲美。1984年,渚頭立巨石,高2.20米,寬1.20米,石上刻周而復所書的“蒼鷹渚”三字。
    湖山真意 在鹿頂山下的挹秀橋南。這裡原為1931年無錫民族工商業者鄭明山建造的“鄭園”,所佔山地百畝,內有岩洞、石峰、假山、軒亭、小橋等。1983年改建成“湖山真意”一景。在面對挹秀橋處,有一仿佛古松形成的門樓,摩崖上為姬鵬飛所書“湖山真意”。由此拾級登山,山脊上松柏森列,小亭翼然,題額“點紅”。同點紅亭相對,緊貼石壁,建成半亭,名“隱勝”。穿亭而入,就是鄭園原有的山洞,長達數十米。過此境界豁然開朗。臨湖有兩層碧琉璃瓦、歇山頂的“天遠樓”,軒昂宏麗,飛閣流丹,點綴在太湖美景之中。天遠樓,取意於文徵明的“天遠洪濤翻日月”詩句,倚欄望,兩側山巒錯落,中間湖水溶溶,湖中島嶼縱橫,景色變幻無窮。
  鹿頂迎暉 鹿頂山,位於黿頭渚充山之東,山高96米,地理位置優越,視野開闊。1983年,無錫市人民政府決定建“鹿頂迎暉”一景,1984年動工興建,1986年元旦正式開放。通鹿頂山的道路有四條,還有一條盤山公路,一般遊人多從挹秀橋登山。
  挹秀橋在充山和鹿頂山之間,淩空架一橋接通。橋洞拱圈形,像雄關聳峙在深谷中。橋上接連建三隻亭子,頂端碧琉璃瓦。由此穿林登山,前有陳仲言所建的小屋三楹,名“雪影山房”,後有澗池名為“甘泉”,旁有百年茶梅。上坡有新辟的照影池,建有四子軒、浮望亭等紀念西施的建築。
  踏花亭,在盤山公路的停車坪上,六角雕花,飛檐攢尖,金山石鋪就的石級穿亭而過,通旱橋曲折上山。
  呦呦亭,取《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鼓我琴瑟,以待嘉賓”。亭呈長方形歇山頂。兩旁各立兩個漏窗。透過漏窗,六匹仙鹿雕像,悠然立於石間。在群鹿雕塑下面石潭之畔,巨石壁立,正面刻有元末以孝行著稱的無錫隱士華幼武《登鹿頂山》詩一首:
                                        雨洗春泥軟,山高客興孤。
                                        振衣臨絕頂,拊掌望平湖。
                                        塵霧遙連楚,煙光直過吳。
                                        乾坤萬里闊,不泣阮生途。
   準望亭,原為水準測點,是鹿頂山的最高處。為金山石構小亭,六角。金漚亭,四方琉璃頂,是根據郭沫若詩“萬頃泛金漚”之句命名。其旁碑刻,正面為劉海粟書寫的“鹿頂迎暉”四個大字;背鐫《鹿頂迎暉建設記》。其下有環碧樓,供遊人品茗,有“靜觀”一額。
  金漚亭下,通範蠡堂。堂歇山頂,三明兩暗。正中須彌座上有泥塑彩繪的範蠡,神態自若。兩壁粉墻上,四幀線條古拙的青銅色影壁浮雕《泛舟》、《養魚》、《制陶》、《經商》,描繪了範蠡功成身退後的傳奇故事。
  天閣,是鹿頂山的主建築,座落在600平方米的平台上,高24米,八角三層四重檐,黃琉璃頂。意為“四時有景,八方入畫”。登閣一望,一幅神奇而絕紗的太湖美景圖畫盡入眼簾。人們讚嘆湖山風景建設者獨具慧眼,在群山環立的溪湖之交,選擇這個八方入畫的山峰,建高閣於山之巔。望太湖,湖光縹緲;望蠡湖,溪水漣漪;東南西北望,都是湖,儘是水,七十二峰錯落其間,可以把萬頃太湖、十里蠡湖、七十二峰瞧個夠,看個透,它標誌著太湖風景區建設的嶄新面貌。黿頭渚旅遊指南
  充山隱秀和聶耳亭 充山隱秀,位於鹿頂山東南山麓,原陳家花園所在地。陳家花園,又名若圃,是無錫民族工商業者陳仲言興建於1928年,建國後設苗圃。1983年,利用這裡11公頃山地,建“充山隱秀”一景,內設春花、夏蔭、秋色、冬景四個小區。如從公園大門順大路迤邐而行,轉入幽谷,便是春花區。這裡利用山澗,形成“翠湖”。水旁有人工堆積的土山,高低錯落,廣植桃、李、杏、梅、玉蘭、杜鵑、月季等花卉,綴以楊柳、香樟、翠竹。春季花開,一派濃郁的春色。在翠湖水面上,架小橋兩座,直橋名“跨綠”,曲橋為“俯青”。翠湖南橫跨一橋亭,八柱,歇山頂,名“荇青”,有“魚撥荇花遊”之意。臨水建有二層樓,青瓦粉墻,名“醉芳樓”。樓旁水邊又有方亭,名“蓼風”。在滿植翠竹的土山上,建有六角竹亭,仿製的竹柱,似可以假亂真,故名“個亭”。“個”為半個竹字,形如竹葉,頗具趣味。山坡上有古典建築群——杏花樓,共五幢,設旅遊飯店。西有菖蒲園,面積1公頃,水沼植菖蒲200個品種約2萬株,花開絢麗多姿。
  夏蔭區之勝在於樹,這裡有大可合抱,茂如翠蓋的雞爪槭;姿態優雅,繁花如雪的百年白茶梅;挺拔雄偉,松針如拂塵的大王松,特別是兩棵濃蔭匝地的苦櫧,在鹿頂山麓,已是五六百歲的高齡壽星了。這些都是陳家花黿頭渚旅遊指南園的舊物。
     聶耳亭,係樓閣式建築。1934年,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到這裡來拍攝《大路》外景,導演孫瑜,劇作家於伶,演員張翼、金焰、王人美、韓蘭根匯集於此,聶耳承擔《大路歌》和《開路先鋒》的作曲任務。1961年,於伶舊地重遊,作《減字木蘭花》詞一闋:
                                   太湖陳園憶聶耳
                              黿頭獨立,舊地重來何悒悒。
                              斷續歌聲,水天遙憶故人劫。
                              行行何去,湖畔盡多留情處。
《先鋒》、《大路》,灼灼陳園春長駐。
  1981年,於伶又應《無錫日報》副刊部之請,為“聶耳亭”書額,1985年,新塑了潔白的聶耳半身像,配建了廳屋三間作紀念室。名“聶耳遺蹤”。
  茹經堂 位於今寶界橋南堍琴山之麓,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的別墅書院,始建於1934年。1983年進行大修,改稱“唐文治先生紀念館”。
    茹經堂,佔地二畝餘,背山面湖,環境幽靜,建築精美。門頭“茹經堂”橫額,由陸定一書寫,背額“師表人倫”由朱世溱書寫。進門有小池,如鏡照影。拾級而上,是具有民族形式的正房,上下兩層,小巧玲瓏,曲折多變。今廳堂已改成陳列室,上懸“唐文治先生紀念館”匾,係周谷城書寫,還有劉海粟的“山高水堂”題額。唐文治的兒媳俞慶棠,建國前後為社會教育事業作齣貢獻。現茹經堂內辟有這位社會教育家的紀念室,鄧穎超、胡愈之都分別為之題額。
  太湖仙島 太湖仙島原名三山,俗稱烏龜山。位於梅梁湖中,距黿頭渚2.6公里。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積12公頃,實際上由4個小山峰組成。
   頭尾二山名“東鴨、西鴨”,主山名“三峰”,另一小峰無名。主山高49.8米。五十年代始進行開發,造橋、建亭、綠化;七八十年代建聳翠樓,山頂建文徵明詩碑亭,東建“點鷗亭”等;1990年辟為猴島,現在已成為“太湖仙島”。
太湖仙島,展示著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話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區,中有古樸凝重、亭廊連結的會仙橋,會仙橋北的西鴨山,為洞天福地遊覽區,聳立著精雕細縷的“太湖仙島”大牌坊,漢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鑾圖”。有專供猴子棲息和表演猴藝的花果山、水簾洞、演藝場,還裝點著“神猴齣世”、“齊天大聖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現著名的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情景。主峰為天都仙府,內設天門天街、天都仙府、藥王、文王、財神殿、靈霄寶閣、蟠桃瑤池、月老祠、太乙天壇等。天街上商店鱗次櫛比,古色古香。仙桃形、石榴形、葫蘆形等雕花門窗,玲瓏多姿,恍若仙景。天都仙府的主體建築佔地1320平方米,主樓三層五重檐,歇山頂,高22米,內設文昌、關帝、媽祖殿宇,兩側有六十花甲元辰廊。靈霄宮,七層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大覺灣,仙人洞,匯集著中國佛教、道教石窟藝術。其他還有祭天台、月老祠、鴛鴦亭等不少景點。
  三山以孤見奇,以小取勝,若翠螺置於玉盤之中,林木蔥蘢,山徑深邃,景觀開闊,文徵明詩碑中的《太湖》詩云:
                                           島嶼縱橫一鏡中,溼銀盤紫浸芙蓉。
                                           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遊七十峰。
                                           天遠洪濤翻日月,春寒澤國隱魚龍。
                                           中流仿佛聞雞犬,何處堪追範蠡蹤。

 

蠡園,離無錫市區10公里,座落在蠡湖北岸的青祁村,面積8.2公頃,水面佔3.5公頃。園以湖名,湖因園勝,曲岸枕水,秀麗明媚。錯落在綠樹花影中的亭廊橋榭,散發齣水鄉園林的特有風姿。

  民國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此建“青祁八景”。1927年,同村民族工商界人士王禹卿“慨慕范大夫蠡之為人”而興建蠡園。1930年,當地小陳巷人陳梅芳,在上海經營致富,緊靠蠡園建漁莊。1952年,無錫市人民政府將兩園合併,以蠡園為名開放。1987年又建新區“層波疊影”。1996年,又以範蠡西施為題,佈置了“吳越爭霸、西施浣紗、小榭沉魚、範蠡制陶”等小景。

  蠡園旅遊指南

  蠡園門頭和百花山房

  蠡園大門,古樸端莊,保留了原來漁莊的風格,上立磚刻“蠡園”兩字。內有面闊三間,進深九架的敞廳。從正門入室,進暗廊、月洞,穿過假山屏障,景色豁然開朗。

  隻見修竹土崗,自成一塢,塢中有建於1930年的“百花山房”,面闊五間,雕花門窗。房後有長廊,名“浣芳”,佈置“範蠡西施故事”的畫廊,有“夷光齣世、溪畔浣紗、範蠡用計、勾踐獻美、吳王驕淫、伍員被害、越國滅吳、範蠡隱退、泛舟五湖、經商制陶”等10幅畫面。廊端接小亭,名“思越”,內有西施、鄭旦蠟像。循徑向前,有1985年建成的“濯錦”茶樓,兩層三開間。在此透過湖水遠望,雪浪的煙綠,漆塘的山崗,長廣的溪水構成美景。

  蠡園旅遊指南

  蠡園四季亭

  四季亭建於1954年。四亭造型完全相同,一律黃頂紅柱,三面置有坐檻靠背,棟樑間彩繪四季花卉。春亭旁種梅花,夏亭旁種夾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種臘梅。   
 
   1980年公開徵求亭名,選定春亭、夏亭名“溢紅”、“滴翠”;秋亭、冬亭為“醉黃”、“吟白”。四季亭周圍有小橋流水,石徑穿插,設小舢板供遊人泛舟。四季亭左,有小橋通四面環水的小島。

  蠡園旅遊指南

  島上建有八角攢尖的敞亭,翹角處塑雜技雕像。亭旁有高約1.6米、寬約1.8米的磚刻,上書“漁莊”兩字,為清末進士謝霈所書,此係漁莊遺物。四季亭後為大草坪,淺草如茵,是人們坐臥歇息的好去處。

  蠡園南堤春曉

  四季亭南,沿湖築大堤半圍,陽春三月,堤上300餘株垂柳,柳枝飄曳,400餘株桃花競相吐傃。一湖碧水,數峰青山,分外妖嬈。長堤西南角臨湖屹立六角亭,綠瓦紅柱,亭內12根楞木上雕有60隻金鳳凰,每5隻鳳凰由一條龍率領。正中繪以雙龍戲珠,故俗呼“龍風亭”。亭上懸“月波平眺”額,亭旁有遊船碼頭,通黿頭渚風景區。

  蠡園旅遊指南   

  蠡園千步長廊

  千步長廊位於蠡園東部,臨湖而建,始建於1927年,長289米,是老蠡園與漁莊在1952年連接的建築物。長廊曲岸枕水,一側依墻而築,呈半封閉式。墻上遍開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國小青瓦砌成,89個(現存80個)花窗圖案各異,富有我國民族建築工藝特色。

  長廊中間,架兩座跨水廊橋,立月洞門8處,高低起伏,顯得深邃多變。廊內有“飲綠”、“雪浪”、“澄波”、“織雨”、“佇月”等磚刻題額16方,東廊墻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遊人透過花窗,可見亭台、樓閣、山水、橋廊、盡得窗窗景異之妙;另一側臨水敞開設置朱欄坐檻,水光瀲艷,有“山光照檻水繞廊”的意境。

  蠡園旅遊指南

  在長廊東端,透過延伸入蠡湖50米長的涵洞平橋,有建於1935年的亭式水榭,題額“晴紅煙綠”。水榭呈長方形,飛檐翹角,頂鋪金色琉璃,遊人可憑欄觀賞蠡湖全景。九十年代,原蠡園園主王亢元齣資修榭,照壁間置“西施醉舞、湖上泛舟”的紫陶壁畫。水榭東隔水處,有小巧玲瓏的“凝春塔”。小塔五層八角,紅磚青瓦。水榭映塔,成為蠡園的標誌佳景。

  長廊盡處,設六角月洞門,通蠡園老區一角。一泓清碧的池水,四周廣植梧桐、冬青、香樟。對面西式小洋房,沿岸有荷葉亭、翠蔭小亭、貼水小橋,曲曲彎彎通向東部區。

  蠡園旅遊指南

  蠡園層波疊影

  層波疊影即蠡園東部新區,建成於1982年,面積為3公頃,水面佔1.1公頃。西側沿原來的假山群,用湖石和黃石疊成一大片假山餘脈,以石徑延伸入魚磯半島。磯上立西施浣紗像。魚磯和長廊中間建有同假山連成一氣的“邀魚軒”,朱屺瞻書額。軒前臨水置平台,可覽東部全景。   

  蠡園春秋閣

  春秋閣,居中而立,它得名於春秋戰國時期範蠡西施的故事。閣三層,飛檐翹角,是蠡園的高建築。閣前懸劉海粟書寫的匾額,兩旁一聯:落花流水千古夢境;濃粧淡抹絕色佳人。

  蠡園旅遊指南

  底層有銅像:範蠡凝神觀湖山,西施提籃去浣紗。中層上層設茶座。登高一覽,茫茫湖水,澹澹雲山;綠景婆娑,亭榭隱現,滿目錦繡。

  春秋閣西,池中有堤,上有拱橋,名“映月”。西北有亭,六柱圓頂,上嵌紫陶碎片,閃閃有光。北有小河,上架拱橋,橋上建卷棚式屋三楹,名水淼亭,中有漏窗觀景。   
 
   春秋閣東南下,有面闊五間、平挑入水、半架河上、前設半亭的水榭。延伸處有貼水準台,三面圍以欄杆,中開方洞,露齣水面一方,名“問魚淵”。時見小魚悠遊,伸手可掬。水榭中間,由費新我書“層波疊影”額。水榭連廊,穿過春秋閣直通數魚檻,其中一段架於水面,故名“水旱廊”。數魚檻緊倚千步長廊,面闊七間,臨水而築,池對面建有半亭,是從西水仙廟遷來。密密斗拱托撐飛檐之頂,古色古香。穿亭向前,有延伸入池的半島,上建六角攢尖的“綠漪亭”。

  蠡園旅遊指南

  蠡園假山群

  假山群在蠡園入口和“層波疊影”之間。一大片湖石堆疊而成的奇峰,嶙峋多姿,氣勢不凡。一條石徑,盤旋曲折,忽高忽低,忽寬忽狹,忽明忽暗。置身其間,聞聲不見人,可望不可即,如入迷宮。假山都以“雲”字為題,有“雲窩、雲腳、穿雲、朵雲、盤雲、歸雲、留雲”之名。高12米的歸雲峰為假山群峰之巔。遊人聚立其上,極似寺廟中的大壁塑——山海佛像圖。

  假山之南,有池水縈繞,其中停泊著一艘建於1930年的“蓮舫”。碧波與假山間有古軒。向南有“洗耳泉”,泉井徑米許,狀如耳孔,周圍湖石疊成耳廊狀。泉西,有數十株丹桂,題稱“桂林天香”。 

  蠡園旅遊指南

  1995年國家郵電部發行的《太湖·蠡湖煙綠》和1996年朝鮮發行的《太湖》郵票,都將蠡園作為其主景。郵票被譽稱“國家名片”,上述兩枚郵票的發行,更使蠡園遐邇聞名。

  蠡園傳說

  範蠡,春秋末期傑齣的政治家。範蠡早年與宛令文種一同赴越國,為大夫。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踐即位,即位後,由範蠡主持軍事,與主持政務的文種攜手振興越國。輔佐勾踐臥薪嘗膽,圖強雪恥。經過10餘年努力,越國終於轉弱為強。勾踐十五年,範蠡建議勾踐發兵伐吳,襲破吳都(今江蘇蘇州),殺吳太子。勾踐二十四年,越軍在圍吳都三年後破城,夫差自殺。越國終於吞併吳國。

  蠡園旅遊指南

  勾踐稱霸後,範蠡深知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決計激流勇退,就辭官歸隱至齊國。他善於經營,竟然治產至千萬。齊人尊他為賢人,請他為齊相。任齊相不久,範蠡又棄官散財,移居定陶,在定陶經商又積財千萬,成了大富翁,號陶朱公。

  範蠡不是吳國人,但他在無錫卻留下不少傳說。相傳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範蠡與西施隱居於此,泛舟湖上,故名蠡湖。蠡園因地處蠡湖之濱而得名。在無錫還有好多地名與範蠡有關,如蠡河、蠡橋、蠡園、罵蠡港橋等。在太湖邊上的老百姓口頭中至今還流傳著這樣兩句民謠:"種竹養魚千倍利,感謝西施和範蠡。"

 

靈山大佛景區位於無錫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從靈湖大型果園停車場步行至照壁廣場,可見三山環抱,靈山大佛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壯觀。靈山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靈山大照壁可謂華夏第一壁,長39.8米,高 7米,正面“靈山勝會”石刻組雕,神仙道佛,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為 “唐僧賜禪小靈山圖”。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靈山大佛景區門樓為城樓式建築,遊客由此入園,即至佛手廣場。佛手廣場建有天下第一佛掌,為大佛右手複製件,印相為“施無畏印”,表示除卻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好運摸佛掌”使人人得以與佛親近,祈佑平安。靈山放生池乃信眾放生之所,體現佛陀好生之德。放生池上有三橋,東為慈恩橋,西為普渡橋,中為大覺橋,取意為經慈恩橋可消災,過普渡橋當得福,走過大覺橋,眾生當收攝身心,步入清涼佛地一祥符禪寺。祥符禪寺始建於唐,傳為玄奘法師賜禪小靈山時初建,歷宋、元、明、清乃至近代, 已有千餘年曆史。祥符禪寺後杏壇廣場,古銀杏樹為小靈山剎僧人手植,老枝蒼 ,春華秋實,至今已有一千三百餘歲。杏壇廣場左側有百年香樟,頂分三枝,酷肖三香,名為“三炷香”;右側“佛手樟”,頂分五枝,形如佛手。八角井為千年古井,上建有八角龍亭;白蓮池中還生長著神奇的無尾螺螄。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從杏壇廣場往上,攀218級登雲道,看六角古井,觀七級浮雕,於大佛基座遊覽靈山佛教文化博覽館。博覽館以神州五方五佛、中華四大佛山、藏傳、南傳、漢傳三大佛教語系以及佛教丈化藝術為展覽主線,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自博覽館乘電梯而上,遊客還可參與“平安抱佛腳”活動,登高望遠,憑欄臨風,近可觀景區全景,遠可觀太湖湖光山色。從大佛足部步行而下,可參觀靈山萬佛殿。靈山萬佛殿供奉著近萬尊靈山大佛之真身小佛像,供遊人瞻拜迎請。2000年靈山大佛景區新增兩處精彩景點。大型青銅浮雕“百子戲彌勒”喜慶吉祥,深受遊客喜愛。位於大佛腳下二層的靈山隨喜堂是靈山的又一處綜合展示佛教丈化的神聖殿堂,將令您嘆為觀止,並有品種多樣的佛教工藝禮品給您選購。

  靈山大佛景區的歷史

  靈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玄奘西天取經歸來,遊歷東南到此,來到現在的小靈山,見“層巒叢翠”,景色非凡,大為讚賞,曰“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於是就給此山起名小靈山。印度的靈鷲山,就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並囑大弟子窺基在這裡主持開法。小靈山寺就由此逐漸發展。矗立在小靈山南麓的靈山大佛,包括蓮花座在內通高為八十八米,相當於一幢三十餘層樓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齣十七米,是迄今為止我國最高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層座基,總高度達一百零一點五米。靈山大佛雙目垂視,眼神睿智慈祥。不論遊客靠近或走遠,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關切之中;並且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仿佛在微微開闔,靠得愈近,眼睛就睜得愈開;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語,諸多囑咐即將齣口,使人倍感親切,引發種種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視,湛藍的天空中白雲悠悠,讓人產生佛在“動”的感覺。靈山大佛身體各部勻稱適度,衣飾褶紋明快流暢、飄逸靈動,更增加了動感,使遠觀近瞻都十分相宜。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靈山大佛的佛體和蓮花座全部由錫青銅板塊拼裝焊接,總用銅量達七百餘噸。僅佛體部分(不包括蓮花座)就由一千五百六十塊銅壁板組成,每塊銅壁板的平均面積為五平方米左右,有的銅壁板展開面積達二十多平方米,厚度卻僅有七毫米左右。如此高聳的大佛,又由這麼多的銅壁板拼合而成,組裝時不但要確保天衣無縫,線條流暢,形象完美,整體上不歪不扭,而且對抗風、防震、避雷和耐大氣腐蝕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其技術難度之高和工程工作量之大顯而易見。在國內諸多單位的大力協作下,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努力,靈山大佛如期屹立在小靈山之巔,並於1997年11月15日正式開光,趙樸初先生提齣的五方五佛格局就此形成。靈山大佛足下的蓮花座,也全部用錫青銅鑄成,蓮花座共有四層蓮瓣組成,每層二十二片蓮花瓣,共計有八十八片蓮花瓣。凡捐資滿人民幣一百萬元者,可以在其中一片蓮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號。

  趙樸初先生有《靈山大佛》詩讚曰:“湖光萬頃凈琉璃,返照靈山正遍知。身與雲齊施法雨,目垂誨眾示深慈。從茲聖跡留無錫,隨順群情遇盛時。喜見朋友師子國,和平世界共心期。”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由於靈山大佛奇高,瞻仰或照相時都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大佛座基的裙房里,特地設置兩台電梯,專門送信眾和遊客登上蓮花座,走到大佛腳前撫摸佛腳,並稱之為抱佛腳。這時,人們會發現自己的身高與大佛的大姆腳趾的高度差不多,從而進一步體會到靈山大佛的宏偉巨大。

  照壁是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靈山大照壁全長39.8米,最高處7.2米,規模為全國之最。靈山大照壁和靈山勝境整個地勢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靈山大佛景區的整個地形尤如一張太師椅,背靠小靈山,左邊青龍山,右邊白虎山,北踏青峰,盡攬山形之美,南望太湖,一挹水色之秀,這種傳統風水理論上稱為“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的地形是大吉之地,為保存這吉祥的靈氣,所以造大照壁來收氣,同時也透過照壁上的內容引領遊客走進靈山的佛教文化歷史世界。照壁立於七色蓮花池中,蓮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傳佛祖齣生後即會行走,走齣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這就是七步蓮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quot;靈山勝會“大型石雕,取材於佛經上佛祖西方靈鷲山說法,諸佛菩薩秉承聽經的典故,這組石雕上會聚了佛祖、四大菩薩二弟子、五百羅漢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這是關於靈山的一段歷史典故。常有遊客詢問“靈山勝境”的由來,其實這幅圖就說明瞭原因,相傳唐代貞觀年間,唐僧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歸來前往江南傳法,特往馬山拜會長安舊交杭惲右將軍,杭惲是馬山人,朝中為官數載後解甲歸田於馬山,唐僧來到馬山,感覺這裡的山峰象西方的靈鷲山,就賜名小靈山,而篤信佛教的杭惲也捐齣這處山田作為寺產,造了小靈山寺,從此香火代傳,現在在小靈山剎舊址上再造大佛像,所以這裡就取名靈山勝境,一來紀念唐僧、杭惲的一段功德,二來表示這裡與西天靈山的一脈相承。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天下第一掌位於佛手廣場行道的左側,是按靈山大佛右手複製,且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銅質手掌,它的總高度為十一點七米,寬五點五米,手指直徑一米,總重量達十三噸,掌心的千輻輪,直徑達二米。天下第一掌是靈山大佛景區香火最旺的景點之一,當初設置這隻巨掌,一是為了讓遊客更直觀地感受八十八米靈山大佛的宏偉,另一方面是由於靈山大佛太高大,讓香客遊客難以親近,所以將右手獨立,供大家瞻仰、撫摸,在靈山,有“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的說法。這是因為這隻右手的印上是“施無畏印”,佛教的說法是寓意除卻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佛掌心的千輻輪,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喻示***長轉的意思,佛手指之間,有膜相連,象水禽足趾的蹼一樣,稱為手足縵網相,也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遊客可以在佛手前敬香、祈福,接受佛性的熏陶,表達對佛的崇敬,在寧靜、祥和、清心中領悟禪機愉悅。

  靈山大佛景區的八角井

  八角井位於杏壇廣場東側,上有八角井亭。八角井亭全部由經過雕刻的縉雲石柱、石板鑲砌而成,下面由八根刻有神龍的石柱支撐。亭頂呈八角形,中間透空,由石板拼裝鑲嵌而成,石板內側刻有八仙的形象和其他花鳥的圖案。亭頂八條屋脊上刻有八條龍,龍頭向外,朝向八個方向,體現了八角井里隱龍之說。“八角井亭”四字,係茗山長老所題。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亭側立碑鐫有《八角井記》,記載了關於八角井的傳說,茲抄錄如下:八角井,一名龍井,八角乃狀其形。原為寺中香積廚汲水之源,深不可測。四眾弟子皆謂其通太湖,無論洪旱,水準如鏡,不溢不涸。傳井中隱鎮湖之神青龍君,為完寺中老僧所願,懲東海黃龍涂炭生靈之惡,遂飛身而齣,與黃龍決一死戰,大勝而還,居於井。井沿已崩壞,往昔之勝跡也。後人感念龍君,呼曰龍井。有言乾隆每至寺中,必取井泉煮茗,民間稱之為雙龍會。祥符寺重修告竣,香江名媛翁麗蓮女士捐資十八萬元,建八角井亭,以彰龍德,勒石為記。

  在八角井亭的東南側,有一口形如葫蘆的水池,名為白蓮池。顧名思義,白蓮池內應有白蓮盛開,但由於滄桑變遷,白蓮已悄然絕跡,而神奇的無尾螺螄卻仍在這裡繁衍生存。所謂無尾螺螄,除了尾尖似被剪刀剪過的痕跡而成為平面以外,其他形狀和大小,則完全與普通螺螄相同。據說,將別處的螺螄放到這裡就不能成活,將這裡的無尾螺螄移到別處放養,同樣也無法成活。這就不能不令人稱奇了。

  靈山大佛旅遊指南

  祥符禪寺修復竣工後,還特地在這裡豎碑為記。現將《白蓮池》碑文抄錄如下:相傳蓬萊八仙,好賞月祥符寺,年年仲秋,相約於寺中蓮池。清風皓月,白蓮田田,如此良夜何!呂仙洞賓,泛扁舟過太湖,必以螺螄佐酒,斟酒獨樂。某中秋夜,呂仙酩酊,隨波逐流,不辨東西。遇窈窕淑女,駕一首大尾小之輕舟,為之前導,忽泫然而泣,求仙側隱。呂仙恍悟,此女螺螄精也。遂大袖一揮,所煮去尾螺螄,悉數擲於白蓮池內,放生活命,自此飲酒不食螺螄。信夫!白蓮池內螄螺皆無尾也。

  清代秉岱和尚曾有詩描述白蓮池,詩云:“荒地欣一浚,寒蔓剪藤蘿。擬種重台藕,難尋無尾螺。雨佔漪觳好,晴印月痕多。移取莓苔石,閒來便藉莎。”

 

        三國城坐落在蔥蘢蒼翠的山軍嶂山麓,風景秀麗的太湖之濱,是中央電視台為拍攝八十四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而興建的大型影視文化景區。“劉備招親”、“火燒赤壁”、“橫槊賦詩”、“草船借箭”、“借東風”、“諸葛吊孝”、“舌戰群儒”等十多集的重場戲均在此拍攝。它佔地35公頃,是中視股份繼唐城景區之後推齣的又一座集影視拍攝、旅遊功能於一體的影視城。

央視無錫影視基地·三國城旅遊指南
      根據劇情的需要,三國城內建造了具有濃郁漢代風格的“吳王宮”、“甘露寺”、“曹營水旱寨”、“吳營”、“七星壇”、“跑馬場”、“點將台”等幾十處大型景點,建築面積達8.5萬平方米。後因發展需要,又陸續建成了“桃園”、“九宮八卦陣”、“火燒赤壁特技場”、“競技場”、“赤壁古棧道”等景點,豐富充實了景區文化內容,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

   

  錫惠公園坐落於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是惠山的餘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 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後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於海內外。無錫錫惠公園旅遊指南
 
  無錫地曠山稀,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惠山卻有奇質,林木蔥郁,泉涌瀑布,人文薈萃。南北朝時,惠山就建有歷山草堂,是為江南名剎惠山寺前身。古時慧、惠詞義相通,有智慧即有福德,故錫惠山麓又以惠泉福地名播天下。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作有《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還把惠山親昵地稱為家山。自唐代以來就盛名天下的第二泉,現代隨著《二泉映月》名曲的傳播而家喻戶曉。唐宋石經幢、聽松石床及陸羽、李陽冰、秦觀、蘇東坡、黃庭堅、文徵明等無數文人墨客題詠吟唱惠山、二泉,給錫惠名勝區留下了絢麗燦爛的篇章。宋朝金蓮橋造型勻稱,雕刻精美,文化、文物價值都屬上乘。屹立於錫山之麓的龍光塔四百多年來一直是無錫城市的標誌性景點建築。建於明代的寄暢園以高超的造園藝術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蒼翠寥廓,古樸清曠,不但文人雅士喜歡,還成為康熙、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遊至無錫而必到的鍾愛之地。乾隆似乎特別喜歡寄暢園,下令畫師照本描繪,回京後在清漪園(今頤和園)倣造了一園取名惠山園,即今諧趣園,開中國園林成功克隆的先例。

   錫惠名勝區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18處,佔整個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23%。唐宋元明清,從古說到今。區內有明代二泉書院、碧山吟社、點易台;有華孝子祠、錢王祠、顧憲成祠、李綱祠、張中丞廟;有惠山寺、龍光寺、忍草庵等佛教遺跡;還有玉皇殿;頭茅峰等道教仙蹤,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聚集地和沉澱區。詩書禮樂,晨鐘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古柯喬木遍佈區內,鳥蟲魚獸,齣沒林泉。名山、名泉、古園、古寺匯集,實為文化昌明、風景優美的首善之地。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祠為教孝寺教忠。惠山寺門口的對聯確切地反映了錫惠名勝區的教諭作用。

    惠山寺始建於南北朝,前身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康熙帝南巡時至惠山寺,於漪瀾堂品泉。乾隆帝南巡時休憩於秦園(即寄暢園)和竹爐山房,書寫了不少詩詞和匾額,並特為“惠山寺“題額。同治二年,李鴻章軍和太平軍激戰於惠山,惠山寺被毀,僅存寺門匾額,寺也被改為昭忠祠。
 二泉是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內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開鑿於唐大歷年間(西元766年),原名惠泉。該泉經萬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滌濾,水質清純甘冽,被唐代“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二”。宋徽宗欽令建亭護泉,禦題“源頭活水”,且譽為貢品,“月進百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慕名多次來品泉,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的詩句。更有一曲吟詠該泉景色的《二泉映月》名播天下,抒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惠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作為惠山餘脈的錫山,高僅海拔47.3米,周圍約1.5公里,卻似乎更富有神秘色彩。元朝王仁輔編纂的《無錫縣誌》,是無錫迄今存世最早的一部地方史志,曾收入乾隆欽定的《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該縣誌援引唐朝陸羽《惠山寺記》雲:“惠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鉛錫,所以謂之錫山。至漢興,錫方殫,後漢有樵客於山下得銘雲: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義,天下濟。”在秦以前,錫青銅堪稱製造兵器的戰略物資,而錫則是冶煉該合金的重要原料。錫山有錫,各方紛爭;錫山無錫,安享太平。故無錫之義,包含著祈求和平的良好願望。該縣誌還載:“又按無錫諸山皆高,惟錫山獨低。地理家言:凡山高者多,則低者為主,故世以錫山為主山,惠山雖高不得並稱也。俗雲:客山高,利客不利主,理或然耳。”以上這些記載,在說明錫山是無錫主山的同時,折射齣無錫人祈求祥和溫潤及文化上相容開放的民風特徵。該縣誌還記載了錫山的眾多古跡,如:“雖大旱,飲千人不竭”,“圓廓若盆”的泉眼“仙人洗面石”;山前的“月子蕩”;山下的“錫山澗”;“山之陰”的“清微”精舍;山根“宋盧至柔隱山中學道時所鑿”的“聖水井”;山側的“秦王塢”等,至今它們的遺址或地望仍依稀可以辨識。 無錫錫惠公園旅遊指南

陸子祠
    在二泉亭之上的石平台上,以磴道相通,原址為東晉至南齊孝子華寶的居所,唐時稱“華陂”。陸羽《惠山寺記》載:“華陂者,齊孝子華寶所築也。”陂,原意為水邊的駁岸,這裡引伸為山坡建築的護坡石駁岸。北宋時,華寶後裔徙居河南開封,南宋初又遷回無錫,居梅里鄉隆亭(今東亭鎮)。可能由於上述原因,宋代在該遺址建陸子祠。楊萬里《題陸子桌上祠堂》詩云:“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飲泉不飲酒。”祠堂由惠山寺僧管理,內有陸羽畫像,故楊詩又雲:“一瓣佛香炷遺像,幾多衲子拜茶仙。”元代,陸祠改為“三賢祠”。《無錫縣誌》載:“三賢祠,在惠山寺內泉亭上。三賢為晉長史湛茂之、唐相李紳、桑苧翁陸羽也。”該縣誌所錄元進士、永嘉人高明《華孝子故址記》又述:“惠山寺之東偏,當泉水之上,有三賢祠,按志書,今祠址,華孝子所居宅也。初,祠久廢,吳人王彬,始復創建,既成,則以三賢事刻諸石,且曰:初址實孝子故居。”明正德八年(1513年),邵寶在祠中增祀焦千之、錢頡、秦觀、尤袤、張翼等,改稱“十賢祠”。到了清康熙年間,祀主最多,包括湛挺、李紳、陸羽、焦千之、秦觀、倪瓚、張翼、王紱、秦旭、邵寶等,稱“尊賢祠”。嗣後,知縣吳興祚將祠遷走。於此建雲起樓。乾隆年間改作皇亭,供奉康熙、乾隆所賜的御書。咸豐十年,毀於兵火。1929年,於此廢址建三開間、歇山頂、前有廊軒的景徽堂。堂額原為集清書法名家何紹基手跡製作,現匾為葛介屏重書。1993年,景徽堂改稱陸子祠。室內佈置巨幅漆屏,主體為《陸子品泉圖》,再現了這位“茶聖(神)”當年風采,為後人憑吊這位傑齣的學者,提供了可觸摸的歷史形象:陸子祠現辟為茶座。
    陸子祠旁,建有寬闊平整的磴道。遊人拾級而上,經古跡棋盤石和重建於1983年的半山亭閣(1991年於此辟茶寮),可至惠山頭茅峰的老君廟。廟旁,惠山山脊上的古山道,蜿蜒於松林間,使人聯想起蘇軾“石路縈回九龍脊”、“半嶺松風萬壑傳”的美妙詩句。

八音澗
    總長36米,深1.9米至2.6米,寬從0.6米至4.5米作大幅度收放的八音澗,除了山間谷道所擅的陰陽開闔、極盡變化的妙致以外,又將引泉、聽泉、掇石、藏景等讀者多造園手法,了無痕跡地融合在一起,顯得從容不迫,揮灑自如。二泉的伏流,從園西墻根引入澗端後,便化為上下三疊,於是無聲的泉水就開始變為有聲的澗流,創造齣“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的境界。八音澗的澗名石為清末舉人許國鳳書題,其命名是說它好似用“金、石、絲、竹無錫錫惠公園旅遊指南、匏、土、革、木”等八種材料製成的樂器,合奏齣“高山流水”的天然樂章。八音澗的掇石藝術,堪稱中國古典園林中黃石假山的翹楚。其堆疊技法,是根據黃石山崖之橫向折褶和豎向節理所構成的天然岩相,取其紋理剛健、體量渾厚、輪廓分明、線答卷遒勁的特點,摹擬中國山水畫之“大斧劈皴”筆法,選用大塊黃石,把澗壁硬是化作了石脈分明、坡腳停勻、進退自如、曲折有致、懸挑橫臥、參差高低、主從相依、顧盼生情的天然圖畫。這種師法自然、饒有畫理的高超手段,使這裡具備了層疊的岡巒、嶙峋的山谷、幽深的岩壑、清淺的澗流,可說是外呈渾厚蒼勁之勢,內蘊深邃幽奇之奧,人行其間,盡得江南山水的神韻意趣。正是這種幽曲的景觀,又規範了遊人的視線和對景物的感知,待走到稍為空曠處,便透過樹梢罅間的斑駁光線,使人聯想起“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意。在假山之巔,有重建於1981年的點景建築“梅亭”,居高臨下,俯仰有情。往前行,更奇的是在“山窮水盡疑無路”處,忽折而別開一徑,更窄、更曲、更幽,等走齣洞窟似的澗口,豁然開朗,嘉樹堂前、錦匯漪畔,“柳暗花明又一村”;遠眺更有“閒閒塔影見高標”的錫山龍光塔映入眼簾,使景觀備覺寬展——這又是小中見大之“先抑後揚”造園手法的巧妙運用。行家謂之“藏景”,所謂“景愈藏,境界愈大”。而且這藏景又與借景相結合,故能造就齣意外的藝術效果。八音澗齣口處,還是寄暢園山水景觀的轉換樞紐,由此折而右拐,別開生面,遊興跌宕,步入鶴步灘。

二泉亭
    二泉水系包括上、中、下三池,上、中池在泉亭內。上池圓形,深1.94米,上有八角形石欄,其邊長各0.80米;中池毗鄰上池,兩者相距僅0.65米,方形,深約1米,其上的方形石欄每邊長1.40米。兩池呈天圓地方之像,又在池的上方鑿水口相通。由於宋高宗趙構在紹興辛巳年(1161年),曾在此酌泉,“故其後設欄衛護”,但現在所存青石圍欄,均係明代遺物。
    保護上、中池的泉亭,始建年代不詳。據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孫覿《惠山陸子泉亭記》載:“泉舊有亭覆上,歲久腐敗,又斥其羸,徹而大之,廣深袤丈,廓焉四達,遂與泉稱。”主持重建工作的,是惠山寺僧法嗥。又傳因趙構曾駐蹕酌泉,重建的泉亭在亭頂裝飾雙龍戲珠,題額“源頭活水”。趙構這次“酌泉”還留有一段掌故:由於放在泉井上的“汲桶有吳安二字,蓋閽吏姓名,而侍衛見之皆喜,謂吳地可安也”。到了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節,江南才子文徵明與友人蔡羽、湯珍、王守、王寵、潘和甫及弟子朱郎,茶會於二泉,文徵明為此作《惠山茶會圖》,圖中繪有二泉亭。該圖今存北京故宮博物院,1997年被印成茶文化郵票,公開發行。該亭現建築為清末重建,亭壁嵌元代書畫名家趙孟顆“天下第二泉”石匾。該匾原為木制,於明代流失,清代在鎮江丹徒縣某氏家中發現,嘉慶八年(1803年),摹刻於石,重置於泉亭。20世紀90年代初,二泉亭作為中華名亭之一,被倣造於北京陶然亭公園,成為繼乾隆於北京倣建寄暢園、竹爐山房、黃埠墩之後,又一個進京的無錫惠山人文景觀。
 
二泉書院
  “若要石門開,要等邵寶來。”這是我們無錫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是啊,二泉先生邵寶可真有福氣,想不到他的書院在塵封了四百餘年之後日前又重新修復開放了。隻不過現在的書院已經聽不到那朗朗的讀書聲了,隻有那棵聳立在庭院中的老銀杏和那些重見天日的珍貴碑刻似乎還在向人們訴說著昨天的故事。
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二泉書院建於1516年,從現在惠山上殘存的海天石屋及聽松坊書院遺址看,當時的範圍很大。據史載,時有海天亭、超然堂、點易台等十五景。邵寶在此講學11年,教導學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寶病逝後改為祭祀他的祠堂,歷史上屢毀屢建,最後一次修復在清朝道光年間,但面目全非。
在這春光明媚,白玉蘭盛開的時候,當你走進這座古樸的書院時,你會聞到縷縷的清香,難說是花香還是書香。走進門廳,穿過君子堂,遠遠地看到那立於高堂之中的邵寶像,不由讓你肅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過去,懷念童年。時光在屋檐中流過,春燕在梁架間呢喃。那些散落於廳堂、墻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隸篆,鐵鉤銀劃,記述著先賢的事跡,書院的興衰,惠山的風光,刻畫著先賢的遺容以及那些難懂的八卦圖,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先賢的風采,體會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聽到古人的腳步聲……說不完的歷史道不盡的風韻。冥冥之中,那潺潺的流泉在澗中傾瀉,化作金石之聲,遊人到此訪古探幽,回味無窮,正如邵寶所題:“澗石不隨龍化去,雲還與鶴歸來。”一切都籠罩在靄靄山色,濛濛煙雨之中……
   
知魚檻
    無錫錫惠公園旅遊指南知魚檻為方形亭式水榭,歇山頂,三面臨水。由於其臨水處的坐身欄板上置吳王靠,遊人可以舒服地坐倚於此,欣賞錦匯漪中那快樂的遊魚。這也點明瞭“知魚檻”名字的齣典。在《莊子·秋水》篇中,記載了戰國時莊子和惠子在濠水邊一段有趣的哲學對話——莊子說:“水中那從容遊著的魚,是魚的快樂。”惠子反問:“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反駁道:“你不是我,又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今天,這對話的原文已製成清水楠木屏,懸挂在知魚檻的粉壁上。
    知魚檻還是遊人透過錦匯漪水面,欣賞案墩假山與惠山“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因此獨擅“借景”的理想視角。借景是中國造園藝術獨特的手法之一。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於“情”,歷來為造園家所重視,所謂“借景有因,觸情俱是”。寄暢園的案墩假山是按園外惠的餘脈來堆疊的它作為中間介質,即豐富了山的層次,又是將惠山聯繫入園的過渡點。但假山最高處不過4.5米,置於300多米高的真山之前,不覺孤立矮小,為什麼?這是因為從知魚檻眺望,正好使假山與真山自然錯落,渾然一體,達到了“山在園中、園在山中”的藝術效果。上面所說的是仰借、外借、遠借。還有近距離的互借,或稱“對景”,是指此處的建築與“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躋攀”的假山相對而又互相更換的一種法則。這樣在遊人眼里,建築與假山之間包含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結合,是一種活潑潑由此及彼地將遊人融入山水,臻於呼吸相通的忘我境界。
 
阿炳墓
   春申澗之南、惠山東麓,有中國傑齣的民間音樂家華彥鈞(瞎子阿炳)墓。華彥鈞(1893—1950年),無錫東亭小四房人。8歲隨父華清和道長在城中洞道觀雷尊殿當小道士,故居今存。曾讀私塾,又研習道教音樂並有突破。少年時即能演奏各種樂器,尤擅二胡、琵琶。22歲父親去世後,他繼承父產為雷尊殿當家道士。因交友不慎,染上嫖娼、吸食鴉片惡習。1927年雙目失明後,淪為街頭藝人,命運坎坷、心靈扭曲,其所譜大量樂曲,創作在這一時期。1947年後,以修理胡琴為生。無錫解放後,境況有改善。1950年暑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等,為他鋼絲錄音了《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等3首二胡曲及另3首琵琶曲,是為得到搶救的“絕唱”。瞎子阿炳1950年12月病歿後,原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地。1979年5月,由無
    阿炳銅像    錫市博物館尋原地拾骨,1953年遷葬現址;1986年,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墓地面積742平方米,主體由墓墻和翼墻組成,狀如音樂台;新墓碑由中國音樂研究所和無錫市文聯立、楊蔭瀏書;墓前立瞎子阿炳銅像,由錢紹武雕塑。墓東南,有一狀如道士斜臥的天然石,惟妙惟肖,發人遐想。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錫惠名勝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先後開挖了映山湖,營造了茂密山林,興建了動物園、杜鵑園、兒童樂園、錫惠旅遊索道、百鳥園、趣味園、牡丹園、音樂噴泉等景觀,整修了龍光塔,寄暢園等大批文物古跡,充實了文化內涵,形成了豐富的景點群。

水滸城旅遊指南

       水滸城是繼唐城、三國城之後,中央電視台為拍攝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而投資建造的又一個影視拍攝基地,1996年3月《水滸傳》劇組進駐開拍,1997年3月8日正式開放。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建成於1999年,主跨1385米。江陰長江大橋是一座主跨徑超過1000米的特大型橋梁,打破了“中國人不能建大跨度橋梁”的神話。江陰長江大橋,“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橋。

江陰長江大橋旅遊指南
 
   江陰市依託黃山森林公園的自然勝景,憑藉橫空齣世的江陰長江大橋,規劃開放“江陰長江大橋風景旅遊區”,最先建成的以觀江觀橋為主要特色的鵝鼻嘴公園,有江濱曉步、江尾海頭、明清古炮、仙人洞、寒江獨釣、看雲聽潮等二十景。

江陰長江大橋旅遊指南
  森林木屋、水邊漁網、漁獵燒烤等,頓使遊人回歸自然,情生野趣,體驗到真正的度假感受。如今,公園年接待海內外遊客超50萬人次。

  大橋風景旅遊區濱江近海,擁有秀美的自然江岸,體現“江尾海頭”風貌的江上景色氣象萬千。公園在江里設置了小巧的快艇和豪華的遊輪。

江陰長江大橋旅遊指南

     隨著鵝鼻嘴公園觀光塔的建成和“長江之星”豪華遊輪的開放,江陰長江大橋風景旅遊區已形成空中、江里、岸上立體旅遊的新格局。鵝鼻嘴公園內有江濱曉步、江尾海頭、明清古炮、仙人洞、寒江獨釣、看雲聽潮等二十景,其樓、亭、閣、廊等組成的建築群落與山、水、橋、炮、洞等人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森林木屋、水邊漁網、漁獵燒烤等,頓使遊人回歸自然,情生野趣,體驗到真正的度假感受。 

           江陰長江大橋旅遊指南

 鵝鼻嘴山頂觀光塔,與東山的望江樓、長江大橋遙相呼應。登上塔頂,極目千里,盡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奇觀,腳下是氣勢磅薄的長江、百米之遙的中國第一橋橋塔巍然屹立,穿過兩根小圓桌面粗的懸索,挽起飛架天塹的大橋橋面,橫空齣世,似懸浮在浩浩大江上的“雲龍”,氣勢恢宏。再看大江兩岸,一馬平川,港口吊架林林,江鷗翔集,海輪穿梭,遠望號測量船似白天鵝靜棲,現代化濱江港口城市的繁華富庶更是盡收眼底。 

 

 寄暢園旅遊指南

    寄暢園是我國著名的古典園林,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了。它我國明清兩代造園藝術所達到的高超水準,不僅有著一般的遊賞價值,更具有寶貴的藝術和文物價值,因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寄暢園旅遊指南
      此園本來是秦氏家園,最早的園主秦金,號鳳山,是宋代著名文學家秦觀(少遊)的後裔,在明代嘉靖年間,他曾先後任禮部、戶部、工部、兵部等四部尚書,當時在無錫城內已有顯赫的尚書第,建造此園的目的是作為他70歲後告老還鄉的山墅別居。初創時園景簡樸而有野趣。到了明代萬曆年間,此園已茺蕪不堪。他的後代間任右副都禦史兼巡撫湖廣的秦耀在萬曆二十年被革職回鄉後,政治上的失意,驅使他寄情於山水之間,決心用全部精力著手改建家園,先後花了7年時間,進行構思、佈置,重新設計改造,得20景,到萬曆二十七年,舊園換了新貌。因為秦耀十分欣賞王羲之寫的“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清冷澗下瀨,歷落松竹林。”這首《答許椽》詩。很明顯,他要以澗瀨之清白,松竹之高潔自況,不以處平易冷落而懼悔,故把此園改名為“寄暢園”。     
      廊橋秋韻    到了清代順治十四年(1657),秦氏後裔秦德藻專門請了造園名家張南垣設計改造,張是清代最有成就的造園疊石藝術家,他的事跡被列入《清史稿》,請這位在造園方面名垂青史的人物插手設計,並由他的高徒侄子張鉽負責施工,在園內精心疊石,延山引水,點綴園景,並讓名泉之水彎彎曲曲流入園中。透過這次存精刪蕪,仔細改造,寄暢園更美,名聲也更大,四面八方的詩人墨客、社會名流到無錫,必一遊為快,甚至在園中徘徊題詠,留連忘返。

寄暢園旅遊指南
      康熙、乾隆兩朝帝王對寄暢園更是十分垂青,在一百年間,他們祖孫倆分別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此園遊覽。康熙帝特地為寄暢園題寫了“山色溪光”、“松風水月”。乾隆帝為寄暢園專門寫了20來首讚美的詩篇和匾聯。他認為“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且“愛其幽致”,真是“清泉白石是仙境”。因此特地命如意館宮廷畫師把寄暢園秀麗景色描繪成圖,帶回京城,不惜耗費鉅資下旨在北京萬壽山麓按照寄暢園圖專門造了一個園林,取名“惠山園”,就是目前在頤和園中的“諧趣園”。至今“寄暢”、“諧趣”兩座名園,一南一北互相輝映。小小的寄暢園受到這兩位帝王的如此厚愛,這在我國園林史上是少有的。 寄暢園旅遊指南
      花街鋪地    寄暢園造園藝術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之勝,在園內採用借景、綴山、引泉、理水,使隻有15畝的園地,經過精心佈局,收納了錫山、惠山秀麗景色,使滿園青山綠水,朱欄曲檻,清泉幽谷,野趣橫生,因而具有古樸、幽靜、清曠、疏朗的獨特風格。數百年前一代名家張南垣精湛的造園藝術以完整的實物保存在江南,現在隻有寄暢園了。
      寄暢園位置在錫惠公園北部,有兩座大門,一座是從古華山門入內過香花橋,在右側有一座不顯眼的向南大門,上縣有園額。還有一座在惠山鎮的橫街上,是原有的大門,用精緻的磚刻裝飾,古樸清雅。目前寄暢園仍完整地保持古園風貌,內有不少古建築以及九獅台、美人石、錦匯漪、鬱盤廊、知魚檻、七星橋 、八音澗等優美景點。

 

唐城旅遊指南

      唐城,坐落於無錫市大浮山麓蒼翠青幽的群峰環抱中,是中央電視台最早建成的影視拍攝基地。它東隔五里湖,與蠡園、“世界奇觀”景區隔湖相望,北與太湖佳絕處——黿頭渚一脈相通,南與三國城、水滸城隔山呼應,處於太湖風景旅遊區的中心地段。

  目前,唐城已建有“唐宮”、“唐街”、“禦花園”、“沉香亭”和“華清池”等五大景區,近百個景點,佔地面積為十五公頃。近期,又推齣可供遊客參與的影視娛樂項目:“模擬拍攝”和“動感電影”。唐城旅遊指南

  仙人承露 進入唐城,赫然矗立的是一尊高11米的純銅塑像“仙人承露”。仙人銀髯飄飄,高舉金盤,將承接的甘露灑向人間,也把吉祥美好的祝願帶給來唐城遊覽的每一位遊客。唐城旅遊指南

  唐街 繞過銅像,看到的是一條再現盛唐時期國泰民安、繁榮發達景象的“唐街”。它長110米,寬34米,由一組石牌坊、一座塔樓、一組坊門以及“錢莊”、“留連回香樓”、“自在逍遙閣”、“太白酒樓”等景點組成,佈局精巧,錯落有致。或倚山而築,或臨水而建。街邊店舖的各色幌子迎風招展,特色商品吸引著遊客頻頻光顧。街上穿唐服的人們三三兩兩,優哉遊哉;踩高蹺、蕩湖船、跑驢等民間社戲使得遊人引頸翹首。“留連回香樓”內表演的“大唐茶道”,則向人們展示了唐代宮廷內煎湯、泡茶、品茶的技藝和禮儀場景。茶藝小姐們敬上的杯杯香茗,芳香沁人,可一洗遊客身心的疲勞。唐城旅遊指南

  沉香亭·華清池 穿過唐街,是一組專為拍攝電視劇《唐明皇》、電影《楊貴妃》而建的大型皇家園林景區,佔地一萬平方米。在青山綠水掩映之間,“沉香亭”、“演樂台”、“華清池”三組建築相映成趣。沉香亭,又稱“涼殿”,是唐代長安興慶宮中唐明皇與楊貴妃消夏納涼的所在地。亭邊有一直徑達18米、自重10噸的大水車,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空調”,原物已不復存在。美工師們依據各種史料記載,藝術地再現了這一中國僅有、世界無雙的歷史景觀。大水車運用機械原理,由六十名男子推動軸承,帶動河水從24隻龍頭水斗里噴灑到屋頂,使亭內清涼如秋。對面展示的是拍戲時貴妃沐浴的“華清池”,唐城藝術團表演的大型節目《貴妃沐浴》每天在這裡上演。兩殿之間是專供皇室消遣娛樂所用的“演樂台”,中心平台用作歌舞表演,四角是供樂工演奏的樂池。《唐明皇》中“唐皇慶壽”一場戲曾在此拍攝。唐城旅遊指南

  唐宮 “唐宮”景區的正面是一座巍峨的唐代大殿,它倣照唐代長安城大明宮含元殿而建,是皇帝坐朝和舉行大典的場所。殿內陳設了倣唐的皇宮龍椅、屏風、樂器和兵器等。大殿底樓包容了一個面積達720平方米、功能齊備的演播廳,在這裡可以錄製大型的綜藝節目,各個劇組也可根據劇情的需要,搭建室內戲的場景。大殿對面為倣唐門樓,門樓內設置了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新聞聯播”的模擬演播室。 禦花園 “唐宮”旁是一座佔6500平方米,集樓、台、亭、閣、假山、拱橋於一體的皇家花園——“禦花園”,它由“迎輝閣”、“觀月亭”、“景明閣”、“綺蔭齋”、“道教館”等十多個景點組成,匾額均由國內知名的書法家題寫。園內種植了千株牡丹,花開時節 紫嫣紅,煞是好看。禦花園內還有一幅目前國內最長的紫砂壁畫《大唐盛衰圖》。壁畫長51米,高1.5米,形象地再現了唐代由盛至衰的發展史。畫面用860塊紫砂浮雕鑲嵌而成。人物、服飾、建築等栩栩如生。

唐城旅遊指南

  唐詩碑林 為了更深層次地體現唐文化豐富的內函,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唐城在沉香亭景點旁的竹林中興建了“唐詩碑林”景點,邀請國內書法名家如陳大羽、張仃、趙冷月、歐陽中石、佟韋等書寫了近百首唐詩,再將這些唐詩刻在造型各異的石碑上,寓教於樂,讓遊人充分享受到唐文化的熏陶。其中二尊規模巨大的雕塑是碑林中的點睛之筆。第一尊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相擁而立的漢白玉雕塑,底座是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千古絕唱《長恨歌》。第二尊是“太白醉酒”、“詩仙”李白生性豪放,喜好嗜酒,塑像中李白手撐著腦袋,因酒醉半臥似躺,打翻的酒葫蘆仍有滴滴酒水灑落。塑像下部是杜甫的半身塑像,詩人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似對國家命運、百姓生活充滿了憂慮。除了雕塑外,在八角亭和詩廊中集中展齣了幾十首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唐詩名篇。這裡的詩歌、書法、碑刻與唐城的景點水乳交融,完美統一,充分顯示了唐詩的意蘊之美。

唐城旅遊指南

 

無錫古運河旅遊指南

  無錫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它北接長江,南達太湖,全長四十多公里,綜貫無錫城區。無錫古運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長子泰泊在梅里建勾吳國,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領民眾開鑿了伯瀆河。歷史上吳王闔閭功楚,夫差北上伐齊,都曾透過這條河。可見這條河當時不僅是在交通和農業灌溉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在軍事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條河不僅是無錫最早的人工河,應該說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運河了。現在無錫人叫伯瀆河,也叫伯瀆港,經梅村可到常熟。如今,這條河雖然已經失去了它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悠悠河水,凝聚了無錫三千年風風雨雨的歷史,交織著水鄉河古樸醇厚的民風民俗。

無錫古運河旅遊指南

  從有運河開始,無錫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設市,以河為生。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江南運河水鄉文化。現在在無錫能夠一覽這種江南江南水鄉生活畫的最佳角度,應該是在無錫的清明無錫古運河旅遊指南橋。清明橋兩岸的水弄堂是無錫最具特色的水鄉風景。兩邊民居高低錯落,碼頭石埠錯落有致,白天人家臨窗面水,夜晚船家櫓聲 燈影。後門洗汰下船,前門逛街上橋,好一幅“人家盡枕河”的民俗風情畫。現在雖然有的房屋已經破舊,墻壁班駁,但仍有許多人面對著這小橋流水、枕河人家、槳聲驚夢的水弄堂流連忘返。橫跨在水弄堂上的清明橋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無錫人的心目中,清明橋在歷史上的繁榮就象那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一樣,是古老運河歷史的符號、繁榮的象徵、文化的縮影。在清明橋下生活的運河人家安逸、自足,這也許就是悠悠古運河帶給他們的那種自信與滿足吧。他們在極普通的生活中回味著過去,感受著現在。清明橋是一個窗口,是體味運河千百年文化遺存的窗口。無錫古運河旅遊指南

  西元613年,隋煬帝全線貫通京杭大運河以後,無錫古運河就發揮了交通上的重要作用,成為南北運輸的大動脈。這些無錫風俗畫作所描述的就是無錫古運河在明清時期漕運高峰時的盛況。當時它同湖南長沙、江西九江、安徽蕪湖並稱為“全國四大米市”。1888年,清政府實施“南漕北移”的措施時,就把無錫作為南方一些省縣漕米的起運點。當時,各省縣常年派人住在無錫,採辦漕糧。據史料記載,當時無錫的倉儲大米每年都達到130萬石以上,從而糧食業成為無錫的百業之冠。無錫米市的興旺同時帶動無錫各行各業的繁榮,據說當時運河沿岸人來人往,商鋪林立,各地客商也紛紛雲集於此,洽談生意,貿易交流,使無錫真正成為“商賈雲集,船乘不絕”之地。

  由於運河交通運輸的方便,當時無錫運河邊上的燒窯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到清代無錫古運河旅遊指南,這裡的磚瓦窯有一百多處,磚瓦透過運河運往全國各地。時代的變遷,現在這些磚瓦窯雖已不在生產,但是,從這些殘留的窯包遺址,我們依稀可以想見它當年的繁榮。

  古運河交通的便利也給當時的統治者提供了一種更為浪漫的巡遊方式,據說康熙、乾隆幾下江南都曾在無錫逗留,位於無錫古運河中的黃埠墩,由於周圍水面寬闊,就成為他們換乘小船去惠山遊玩的驛站,兩位皇帝曾多次在此留下墨寶,由於時間的流失,墨寶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僅是故事和傳說了。其實,說起黃埠墩的名氣,並不完全因為它曾是皇帝的換船驛站,而是因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歷史上文天祥曾兩次經運河在無錫停留,後一次被元軍俘虜,就被扣押在黃埠墩, 運河兩岸的老百姓聽說後,紛紛點香灑淚跪送,文天祥感慨萬分,在此留下了“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這首悲壯凄涼的的詩句。我們現在在黃埠墩所看到的這個建築叫《正氣樓》,是無錫百姓為紀念歷史上這位民族英雄所建造的。

  與黃埠墩相對應的還有一個運河小島,叫西水墩,西水墩有內外兩個戲台。據說,這兩個戲台是無錫百姓為紀念歷史上的兩個縣令所建造的。一位是明朝的抗倭領袖王其勤,另外一位是清朝率領民眾消除水患的劉五緯。這兩位縣令都曾在西水墩上為百姓立下公德,現在這些故事在無錫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無錫古運河旅遊指南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外旅遊」

台長: 水白
人氣(1,455)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海外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江南一線遊〈五〉
此分類上一篇:江南一線遊〈三〉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5 13:35: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