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20 14:13:02| 人氣2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神聽禱告才感恩?(Fw from Sally)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神聽禱告才感恩?(李耀全)


李牧師:

  我五年前決志,但因是在四十歲才信主,因此信後經常去聽見證和講座以認識多點信仰,但當中有些分享字句卻令我感到困惑,例如:「我很感恩,因為神聽了我的禱告」,又或「今天旅行沒有落雨呀,感謝主!」聖經不是教我們凡事謝恩的嗎?為何當神聽我們的禱告時才謝恩呢?為何作見證者會這樣說,令我心中不禁疑問:那麼是否如神沒聽他們禱告就不感恩呢?還是人始終是人,得償所願便會感恩,得不到不感恩也是正常的呢?

  李牧師,希望我不會冒犯某些信徒,我提出的都是我的疑問,請您賜教。

Jonathan

*******************************************************
Jonathan,

  平安!謝謝您的來信。您到了中年才信主,這五年您在靈命上卻是迎頭趕上,靈命追求的心志和屬靈分辨的能力明顯可見!感謝主!

  您問的很有意思,到底神聽我們的禱告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我們是否當神「聽我們的禱告」才感恩呢?「凡事謝恩」是怎樣理解?您問得好:是否如神沒聽他們(分享見證的弟兄姊妹)禱告,而神是按祂自己的心意行事,就不感恩呢?得償所願與否便歡喜或不歡喜乃人之常情呀!

  其實您一方面提問,但亦同時已提供了答案,就讓我們一起討論吧!首先祈求(prayer and petition)與感恩(prayer of thanksgiving)都是信主的人該常要有的屬靈操練。舊約的詩篇也主要分成兩大類:申訴的詩篇(lament psalms)與感恩的詩篇(thanksgiving psalms)。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申訴詩篇中,詩人往往從申訴開始,再重拾對神的信心,而最後轉入感恩與讚美的許願。以詩篇十三篇為例,詩人大衛向神申訴為何神好像忘記了他,便求神看顧他,最後他重拾信心後卻說:「我要歌頌耶和華,因他以厚恩待我。」(詩十三6,新譯本)由此可見,祈求與感恩乃息息相關,有時感恩是因禱告蒙應允,有時感恩是一種信心的表現和歌頌神的許願。正如詩人在這詩篇所說:「至於我,我倚靠祢的慈愛,我的心必因祢的救恩歡呼。」(詩十三5,新譯本) 詩人將他的信心建基在神慈愛的本性和祂救恩的應許,絕對相信神不會讓他的仇敵誇勝!

  先知哈巴谷並進一步說,縱然他落在災禍中,「我卻要因耶和華歡喜,以救我的神為樂。」(哈三18,新譯本)使徒保羅也如此教導:「應當毫無憂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6,新譯本)信心的祈求與感恩的心乃相輔相成,互相呼應。凡有需要的便可向神祈求,向神祈求的便要向神感恩,因為我們是相信信心的禱告必蒙應允(參雅五13-18)。關鍵是神必聽我們的禱告,但卻是按祂的美意和主權回應我們的禱告,故此無論我們禱告之後的結果如何,我們仍可╱需感恩。

  當然,在從您所列出的例子中,我猜您所問的是到底我們該怎樣禱告,而神是否事必按我們所禱告來應允我們,甚至我們為著某些結果感恩,那些結果是否必然就是神應允我們的禱告。例如有人為旅行不下雨禱告,而同時有農夫為他的農作物祈求下雨,到底神要聽哪一個人的禱告呢?當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我們的仇敵時,祂說:「……當愛你們的仇敵,為迫害你們的祈禱,好叫你們成為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使太陽照惡人,也照好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五 44-45,新譯本)雖然這一節聖經主要是說神本著祂自己的公義與慈愛的位格,在祂的供應上對義人和不義的人都是一視同仁,故此我們不可只愛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神愛世人),但這一節也間接說明神降雨給大地並不受限於人的品格或行為。神的行為是出於衪自己的主權,也是為彰顯衪的權柄,就正如先知以利亞禱告下雨或不下雨蒙應允乃要顯示祂才是真神。(雅五17-18)不用說,神也按我們真正的需要應允我們所祈求的──「我們日用的飲食,(求祢)今日賜給我們。」(太五11)這就說明我們儘管按我們的需要(無論是大小)向主祈求,並要帶著信心和感恩,但同時我們也要相信神應允禱告是按祂自己的主權,故此我們要凡事感恩。您同意嗎?盼能與您和其他讀者繼續討論這課題。再見!

主僕
李耀全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副主任)

台長: chipsahoyg
人氣(2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Christian |
此分類下一篇:2009讚美之泉
此分類上一篇:學習去愛與接納自己(by 睿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