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魯定公召見顏回,欲請顏回為官,顏回認為自己還須進學,加以體弱,所以辭謝了魯定公的厚愛,但只要定公有疑問,也能宣召垂問於顏回。定公聽了不是很開心,轉而問顏回,東野畢準備為他駕車,如何?顏回認為東野畢的駕車固然是跑的很快,但有隱患便請魯定公慎思。顏回不從定公的話,定公又添一層不悅。顏回退下後,呼傳東野畢試車出事了,定公大驚,便令左右召回顏回,問顏回他是如何知道東野畢的馬會出事,顏回搬出孔子教過他的御車與御政的道理,舜之所以善御政,是因不窮盡民力;造父之所以善御車,是因他不窮盡馬力;東野畢不管馬兒有力無力都一樣驅策不已,出事是早晚的。定公便請顏回多說一些御政之道,顏回便把他跟孔夫子的抱負一並說出,定公聞言心悅。第二天定公便召見孔子,誇顏回之賢德,並問孔子是如何能斷案如神,孔子便告訴定公周禮的「三刺」,並說他的目標不是斷案多,而是使百姓無官司可打。定公請教孔子狡猾的人犯該如何?孔子提出「五聽」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定公又問『一言可興邦,一言可喪邦』,孔子告訴定公,假若知道做國君的艱難,自然就會謹慎認真的去做,即可一言興邦。假若國君說的話是正確的,而沒有人違抗,固然很好;但假若說的話不正確卻沒人違抗,這就近於一言喪邦了。這時,忽傳國廄失火,孔子連忙拜辭定公,趕到國廄救火,孔子身為大司寇,親身救火,在魯國一時傳為佳話。
這日孔子的幾名弟子相約探望孔子,孔子開心的逐一問長問短。孔子問子貢生意如何?子貢是做玉石生意的,虧孔子大力整肅市場,少有人敢賣假貨了。宰予不明人為何貴玉賤珉,子貢答道「物以稀為貴」,但孔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玉表面溫潤有光澤,可比擬『仁』;玉質地細密而堅硬,可比擬『智』;玉有稜角而不傷人,可比擬『義』;玉垂掛於胸前,謙恭卑下,可比擬『禮』;玉扣之其聲清越悠長,中時嘎然而止,可比擬『樂』;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真實不虛假,可比擬『忠』;玉其色呈現在外,可比擬『信』;玉氣如白虹,是天之色,精神見於山川,是地之育,做為圭璋,不借外物即可通天下,可比擬『德』;天下莫不貴玉,可比擬『道』;又以詩經之詞『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說明君子以玉為貴。仲弓問孔子對秦國的卿大夫子桑柏子的衣冠及其行事如何?孔子有意聽仲弓的想法,便含混回答,仲弓認為如果存心嚴肅認真,做事情抓大體,百姓不加負擔,當然可以;但如果存心簡單,敷衍塞責,這就瀆職了。孔子讚仲弓雖未入仕,但對為政之道卻滿有研究的。宰予問孔子為何身為國家重職,卻時時屈己求見季桓子,孔子告訴宰予,這是顧全大局,眾弟子聽了只有嘖嘖嗟嘆。孔子轉向問顏回情況,顏回打算效法孔子西遊於宋,孔子給予贈言『恭、敬、忠、信』。子貢又問孔子為何每月初一都要到祖廟祭祀,而且還要殺一隻羊?經孔子指點,原來這叫『告朔餼羊』,子貢又說每次的祭祀定公都沒去,乾脆不要辦算了;孔子聽了很不爽快,就用「十目所視,十目所指」來訓子貢,讓子貢好不慚愧。這時,子路走進來了,衣冠華麗、盛氣凌人,孔子一見便狠狠的訓了子路一頓,子路連忙跟他的車夫換衣服,並解釋說是因為季氏常以貌取人,如果穿得太樸素會遭季氏責備,孔子聽了倒覺得情有可原。顏回問子路待在季氏身邊的感想,子路認為伴君如伴虎,得懂得屈伸之道。孔子認同其想法,並說了單父邑宰,宓子賤在魯國的事蹟,當作屈伸之道的例子,以退為進,委婉進諫,變不利為有利。之後子路又和孔子討論起季桓子欲找人替換公山不狃,子路本想薦舉子羔,但被孔子駁回了,孔子說了鄭國大夫子產的故事,告訴弟子們,任人唯賢,擇能而使。最後孔子說了一個笑話,使得弟子們開懷大笑,也明白了笑話中的哲理,問題是要自己去發覺,自己來解決,自己來反省。
在這篇章,說實在的,大多東西是我現在用不大到的,但最後幾段卻給我很大的啟發,『任人唯賢,擇能而使』還有孔子說的那個笑話,真是說的好阿!很多事情是要靠自己去解決、反省的,特別是當問題發生在自身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