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16 16:59:38| 人氣1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十五天‧走--慕尼黑--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就要結束慕尼黑的行程了。在我們去福森之前,天氣又開始轉陰,而非第二天的大太陽。在2002年夏天,整個歐洲的氣候,變得有些異常。看著國際前鋒論壇報上面的氣候圖,似乎在阿爾卑斯山麓,有個強大的低壓系統...

第三天早晨,魏佩佩、蔣咩他們被我們說動,跑去看德意志博物館。我跟薇薇,則是去昨天沒時間進去的皇宮。

巴伐利亞地區,也就是拜揚邦,因為位在神聖羅馬帝國與瑞士、奧地利、義大利的交界地帶,自古以來就商賈雲集,也非常有錢。昨天的皇宮花園,就已經領教到,一座小涼亭的裝飾,竟然是用各式各樣的貝殼。等到進了皇宮裡面,才發現裡面有好幾個廳,都是採用貝殼來【裝潢】整間房間。

這座皇宮,從16世紀開始奠定基礎規模,之後一直到19世紀,都不斷的翻修加蓋。甚至還有未完工的建築。在同樣一座皇宮裡,以看到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以及新古典的藝術風格。對於建築迷來說,這裡有著做不完的功課。

而且讓人驚訝的是,這座皇宮雖然經過歷代的翻修,但是卻不會有疊床架屋的感覺。整個動現非常順暢,而且多種藝術風格的混合,不會給人彼此衝突的感受。例如說,在皇宮的入口左手邊,現在是國家劇院,就是新古典風格,有著羅馬的柱列、長廊,可是皇宮的入口卻是文藝復興的大廈樣子。而一進去,就是巴洛克的裝飾,而推開一扇門,中庭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樣子,卻有著洛可可的華麗貝殼裝飾。

了不起的,是這座皇宮曾在二戰時期被炸毀,幾乎只剩柱子了。之後靠著殘存下來的建築材料,以及設計圖,等於是重建了這座皇宮。

說到這種古蹟維護,世界上最有名的當然是義大利。但是如果是古蹟再造,非德國不可。

在皇宮花園的另一頭,現在是拜揚邦議會,就是一個好例子。在二戰時期,這裡是關政治犯的地方。所有的政治犯,都被關在地下監牢裡。之後,這棟建築物受到美軍嚴重的轟炸。中間的圓形大廳建築還在,但是右翼整個被炸毀了,卻留下監牢的上半部建築。左翼也被削去了一半。

德國建築師,沒有整個鏟掉,也沒有照著圖一模一樣的重蓋。而是,使用鋼材和玻璃、壓克力,重造左右翼,並且與前監獄建築連貫起來。所有的旅遊書都沒介紹這棟建築,我不知道他的前身到底是什麼。但是這棟建築,我認為建築師很謙卑的,企圖修補歷史所造成的斷裂。

這樣的例子,在之後的旅程裡,一直不斷的出現。

中午跑去逛街,去聖彼得大教堂,也就是慕尼黑最老,也最出名的大教堂。很不德國式的哥德風格,雙塔結構。如果根據建築史教材,德國的哥德式教堂大多採用單尖塔,而非雙圓塔。但這時候我還分不出到底有什麼差異。

後來才知道,這一切都與座落的位置,以及所接受的文化影響有關。

結束慕尼黑的旅程。這座城市是旅程中帶有遺憾的一站:停留時間太短,幾乎只看了兩座博物館,也沒有好好的在這座城市行走。

下一站,渡假勝地福森。

台長: 工作狂企鵝
人氣(1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