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充滿了不明﹒
一對男女分手了﹐女方向旁人解釋說﹕「性格不合﹐分開更好﹒」
雖然很公式化﹐但不失大方﹒
男人卻有點不平的說﹕「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些年來﹐她總不能欣賞我做的一切﹐只懂得批評﹒」
但當初為甚麼會在一起呢﹖是想挑戰自己﹐抑或一直都不懂知難而退﹖
如果要深究下去﹐戀人之間總有一些一百分的時刻﹐他們在彼此的眼中總是近於完美﹐才能結為一對﹒譬如他本來很欣賞她的生活品味﹐可是慢慢會覺得她很挑剔﹒她也以為他會一直遷就自己﹐豈料他有一天會對她說﹕「容忍也有限度﹐我受夠了﹒」以為是愛的過程﹐原來是痛的流程﹐可怕是人的虛偽﹐以及由愛變成恨的速度﹒
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多缺點﹐在情人面前﹐我們最易放下防備﹐表現出自己的不足﹒
有人喜歡用放大鏡來看這些缺點﹐有人選擇隻眼開隻眼閉﹐比較理想的是彼此坦誠﹐互諒互讓﹐甚至幫助對方作出改善﹒
不過﹐愛情如果一直在﹐根本用不著這麼理性﹐我們自自然然就會明白對方﹐了解情況﹐化解問題﹒一旦要用心用力去計算﹐或者盤算著自己的得失﹐你對對方的愛可能已出現了疑惑﹐而一段成功愛情﹐是不必猜疑的﹒
女孩後來一直沒有再戀愛﹐每當有人再問起當日為何與他分手﹐她只是說﹕「沒辦法了﹐是我自己沒這種福氣﹒」
在分手前一天﹐他問她﹕「如果我明天不愛妳了﹐妳會怎麼辦﹖」
她說﹕「不必盤算了﹐我們明天分手吧﹗」
果然﹐她說到做到﹐當晚就把男人多年來送給她的禮物全部歸還﹒他急得在她面前痛哭﹒
到了那種時刻﹐男人表現可憐或扮可憐﹐都是自討苦吃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