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8-07 13:46:03| 人氣22,589|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聲音的引領下回到存在之源

 



『人本自聲音而開始,也必以聲音之還原而重生』--史作檉


人類文明的表達模式的變化

如果把人類的文明視為許多不同的表達模式的變化,可以在歷史上區分出:聲音、圖形、文字、符號等四個不同的模式。文字是大概是人類在距現在5000到3000年前發展出來的。文字相較於聲音和圖形,具有較高度的精確性和系統性。而由文字所衍生出來的符號,例如科學的符號、數學的符號,其精確性更是無以倫比。

以文字為表達模式的文明,在這5000~3000年間為人類的文明帶來大幅度的進展,可以說我們現在完全都生活在以文字、符號為表達模式的的文明的主宰之下,但是文字符號的文明雖然帶來長足進步,也讓人們以文字的概念、想像取代了對於真實的生命、自然、存有的理解,限制人類的思維,逐漸的和宇宙、存在的本源疏離,從而帶來了許多的問題。

雖然從古至今許多哲學家,都努力的想要解決這個由於文字模式的使用,所帶來人和存在的本源疏離、斷裂的問題,但是往往都還是在文字化的表達模式裡面去解決,也就是多半是用文字敘說的方式想要解決文字化的文明所帶來的問題,結果往往是創造了更多更複雜、深邃的概念,加深了文字所帶來的混亂與疏離。 

表達之所以可能的存在基礎:從純粹自然到時間性

 

如果想要解決文字的表達方式所建立的文明所帶來的問題,就必須回到表達的存在基礎,也就是人之所以可以表達,使得種種表達之所以可能的那個基礎。這個表達的存在基礎有兩個:一個就是純粹的大自然,另外一個是人,更具體的說是人的自然生命、自然身體,因為人有身體,身體有視覺、聽覺,因此可以創造出視覺化的圖形、文字、符號,以及聽覺化的聲音、語言、歌唱等表達方式。自然世界以及人的自然生命、自然身體是人之所以能夠進行表達的存在基礎,因此如果想要解決因為文字的表達方式而發展出來的文明所造成的問題,就必須要能夠使用文字之前或文字以外的表達方式,讓人們可以回歸、接觸到表達的基礎、存在的本源。 

 

如果將自然視為表達的存在基礎,仔細觀察、感受大自然、存在所表現的種種現象,可以看到這個存在本源的表現,是一直不停的在變化、流變無方、生生不息的。這種生生不息、不停的在變化的現象,表現出存在本身的時間性。可以說時間性,或者由時間性所表現出來的持續不斷的流變生成現象 ,是存在的基礎。 

 

雖然存在的基礎首先表現出來的是時間性,以及由時間性所顯現的生生不息、不斷流變生成的現象。但是人生活在這大自然中,他可以利用想像力對持續不斷變化的時間予以暫停,並用空間性的圖像紀錄、表達當下所呈現出來的事物,進行思考反省。這就是人類所創造出來各種空間性的圖像、文字,符號。其實除了這種讓時間暫停的想像力之外,人類還擁有記憶力,它可以將在前一段時間中所發生的影像知識資訊,透過空間性的圖像符號文字記錄下來,並繼續的傳承到下一段時間。這種空間性的視覺表達形式,所具有這種紀錄的特徵,是讓人類文明可以在這5000到3000年之內大幅度的進展的主要原因。 

聲音與「純粹表達」的可能

 

存在的本性或者說存在首先表現出來的特徵,既然是一種不斷變化生成的時間性,相較於空間性、視覺性的圖像、文字、符號,在人類所創造出來的各種表達模式之中,最能夠彰顯這種時間性的其實就是聲音。聲音是人類的第一表達,完全建立在自然本身的基礎的表達,聲音充分表現了存在的時間性、流變性,並以這種性質的顯現,成為人在自然中的直接表達。完全跟空間性的視覺文字符號脫離的聲音表達,是最接近人類在純自然的環境中,未經任何視覺、空間設計的「純動機表達」。就其表現出存在的時間性、流變性而言,聲音它是一種純粹的動力、純粹的意志、純粹的動機的表達,純粹的聲音表達是一種完全的表達。 

 

如果說人活著的目的,或者說各種各樣的存在療癒的目的,是認為人的生存的意義並不在於人類而有的各種衍生物,例如:財富、物質、權力...的擁有,而在於透過各種作為文明基礎的表達方式,讓人不斷的還原到一個跟存在本源相結合的真實生活之中。那麼聲音這種純粹的表達方式,也許是在現代的科技文明牢籠中,最有可能讓我們回到那個生命的存在本源的表達方式。 

 

在這裡必須要先對聲音跟語言之間的差異進行分別,語言作為一種聲音的表達,是現在很重要的溝通工具。但是語言其實是一種文字化、視覺化的表達方式出現後的聲音,是一種文字化的聲音表達系統。語言跟單純的宇宙自然或人類最原始的非文字化的、非系統性的聲音是完全不一樣的。

 

人類如果想要突破文字、符號的表達方式所帶來的侷限的話,那必須續設法回到最原始的表達模式,從中去發掘存在的本源。但是,什麼是最原始的聲音表達方式嗎?如前所述語言已經是文字化之後的的聲音表達模式,那麼什麼是在文字化之前或是非文字化的聲音表達方式呢 ?人類生活在文字化的文明之中,已經有5000到3000年的歷史了,我們有可能找到那種在文字以外或者文字之前跟自然相連結的聲音嗎?

回到「存有之源」的聲音

 

 在現今這個文字符號所主宰的世界裡面,這一純粹的聲音的來源會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哲學中所常提到的來自自然宇宙的聲音和音樂,也就是莊子所謂的天籟。另外一種就是剛出生兒童的聲音,宇宙自然的音樂或者天籟需要某種較高的悟性或美學訓練才能夠接觸,而剛出生的兒童的聲音,卻是我們經常容易可以接觸得到的。 

 

剛出生沒多久不到兩歲的兒童所發出的聲音,是非文字性、甚至可以說是非理性、非系統性的,他們所發出的聲音往往是單獨的、個別的、斷裂的,一直要到兩歲以後才能連續發出三到四個以上單音,並把這些單音連結起來,形成有系統有意義的語言。觀察在語言能力形成之前的兒童所發出的聲音,基本上有三種基本的內涵 :

 

第一,它是全呼吸的發聲。 

第二、它是全注意的發聲。 

第三,它是與外在全部關係的發聲

 

全呼吸、全注意、全然的和外在的關係,這種「全然的」特質,充分突顯了前述所說的聲音的純粹動力、純粹意志、純粹動機的『完全表達』的特質,而和已經文字化的日常語言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日常語言和初生嬰兒的發聲,都是人類使用聲音來表達的方式。成人雖然不可能在智力和身體上,倒回到初生嬰兒的狀態,但是可以在聲音表達方式上,模仿那種全呼吸、全注意、全然和外在的關係的「完全表達」方式,在這種發聲狀態中嘗試去返回、接近、感受存在的本源。

 

另外,在巴哈以十二平均律建立古典音樂的體系之前,被視為歐洲的古典音樂的始祖的葛利果聖歌(Gegorian Chant),以其自由而簡單的音樂表達形式,純粹而深入的進入人類存在的深層本質。其純樸而簡單的表達方式,反而較後來精細的歐洲古典音樂,創造了一種更深刻的全方位的整體表達性,雖然內容多半為宗教的聖詠,但是並非後來浪漫樂派針對特定人物的故事性或情緒性的表達,而是一種對於整體的人類世界甚至是整個宇宙存有的深邃情感的表達。這種情感或許更接近於古代的原始人,在洞窟中面對廣大不可知的大自然宇宙,而在岩璧上作畫或火堆旁歌詠的心情吧!

 

初生嬰兒的發聲以及葛利果聖歌的音樂,表現了在龐大的現代文明體系中,人類找回到最原初的全然、純粹粹表達的聲音的可能,並運用這種聲音的表達模式,幫助人類重新返回存有之源。換句話說,人類可以在聲音的引領下,重新返回到存有之源。

結論

 

結論:人類因為其想像力和記憶力,創造出各式各樣不同的表達方式。文字的表達方式,創造了現在巨大的文明成果,同時也為人類的存在與進一步的發展帶來侷限,產生種種自然環境、政治、社會、心理的問題。如果要突破文字化文明所帶來的侷限,重新回歸到存在的本源,就必須回到最原初的、最能夠直接的聯繫到存在本源的時間性的表達方式---聲音。透過一種文字之前、非文字化的純粹動力、純粹意志、純粹動機的聲音的表達,人類可以在聲音的引領下,重新返回到存有之源。

台長: 解影
人氣(22,58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學術研究 |
此分類上一篇:楊斐華與《第四道》的譯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