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23 19:04:13| 人氣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00年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律師考試第二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B 1 下列各組文句「」內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業精于勤,「荒」于嬉/到五更,驚起是「荒」雞

(B.)環「堵」蕭然,不蔽風日/園寢化為墟,周墉無遺「堵」/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

(C.)「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誰能弦且歌,為我「發」古聲

(D.)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好自「將」愛,一年便健/大碗斟「將」酒來

C 2 "何良俊〈求志〉:「余好讀古人書,

①凡古人之事

②非徒欲誇多鬥靡

③蓋上下二千年之間

④大略已參錯於胸中矣

以矜眩於世也。」

根據文意,上引文字排列最適當的選項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D 3 蘇軾:「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雲,而不能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鎛、李逢吉之謗;能信於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於朝廷之上。蓋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依文意判斷,蘇軾文中所言之「公」應指何人?

(A.)白居易

(B.)杜甫

(C.)柳宗元

(D.)韓愈

A 4 下列「」中的詞義,解釋正確的是:①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戰國策.秦策》):指莊嚴貌 ②「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戰國策.秦策》):指閉口 ③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戰國策.齊策》):指返回本質 ④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戰國策.齊策》):指綑綁之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5 下列文句「」中的詞,解釋正確的是: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幽暗深邃 ②「黟然」黑者為星星(歐陽脩〈秋聲賦〉):烏黑的樣子 ③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柳宗元〈小石城山記〉):空曠廣大 ④應之者咸「憮然」(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得意的樣子 ⑤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陶潛〈桃花源記〉):整齊的樣子 ⑥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曾鞏〈墨池記〉):隱藏的樣子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A 6 "下列選項中的「所以」,與蘇軾〈留侯論〉「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中的「所以」意義相同的是:

①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歐陽脩〈縱囚論〉)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③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蘇軾〈教戰守策〉)

④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⑤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⑥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歐陽脩〈縱囚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C 7 "①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蕩》):是指做事負責盡職,有始有終 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車 》):是指高山雄偉壯觀,仁者樂山 ③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蓼莪》):是指父母恩德偉大,無法回報 ④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風雨》):是指混亂時代,堅守自己的職責 ⑤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桃夭》):是指女子窈窕美麗,君子好逑 ⑥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烝民》):是指民眾秉持常性,喜好美德。舝

上列詩句,意義解釋正確的是:"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D 8 《孟子.梁惠王上》:「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句中「遺」字,與下列選項中「遺」字意義最相近的是:

(A.)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B.)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

(C.)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D.)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D 9 下列各組文句中的「而」字,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故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D.)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B 10 "一字多義是中國文字的特色,下列各文句中的「厲」字,何者意思相同?

①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文天祥〈正氣歌并序〉)

②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論語.子張》)

③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史記.高祖功臣侯年表》)

④深則「厲」,淺則揭(《論語.憲問》)

⑤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孟子.滕文公上》)"

(A.)②④

(B.)①⑤

(C.)①②

(D.)③④

B 11 "「三字奇冤千秋碧血/一生忠勇萬古綱常」

「氣塞天地配天地,萬古勳名垂竹帛/志在春秋享春秋,千秋義勇壯山河」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上列三幅對聯的內容,分別指的是:"

(A.)史可法/孔子/杜甫

(B.)岳飛/關羽/杜甫

(C.)岳飛/孔子/李白

(D.)史可法/關羽/李白

C 12 以下這首短詩:「一張甜美但太短的/床/冬眠醒來/才伸了個懶腰/便頂頭抵足」,依其內容看,描寫的對象主要是什麼?

(A.)

(B.)

(C.)

(D.)

A 13 古人詠史詩,往往借古人事抒寫自己的心境和懷抱,如左思詩:「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魯仲連,談笑卻秦軍。當世貴不羈,遭難能解紛。功成恥受賞,高節卓不群」,依詩意推敲,下列選項的文意解釋,何者正確?

(A.)作者讚美段干木、魯仲連,並效法二位先賢

(B.)作者希望能像段干木、魯仲連般功成名就,富貴雙全

(C.)作者讚美秦君能重用魯仲連,故能智退敵軍

(D.)作者認為富貴如浮雲,所以無意功名,打算隱居

C 14 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以下關於這首詩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這是一首諷刺王、楊、盧、駱四人的文學作品已然過時的詩

(B.)杜甫當時的人經常嘲笑王、楊、盧、駱等人是「輕薄為文」

(C.)爾曹就是指那些「輕薄為文」的人

(D.)「不廢江河萬古流」,意謂江河總會過去,但人卻是會萬古留名的

B 15 〈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上列作品,從作品內容、形式特色仔細判別,應該是從那一本文學作品總集節錄出來的?

(A.)《詩經》

(B.)《楚辭》

(C.)《文心雕龍》

(D.)《駢體文鈔》

依下文回答第16題至第18題: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託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劉向《新序.雜事》)

D 16 文中「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三句是描述子張:

(A.)意志的堅定

(B.)行動的快速

(C.)盼望的殷切

(D.)奔波的辛勞

D 17 子張選擇離開魯哀公,是因為:

(A.)不貪慕富貴

(B.)不食嗟來食

(C.)不願做權貴的爪牙

(D.)不接受無禮的對待

B 18 本則故事可用一句話來形容,下列最適合的選項是:

(A.)求賢若渴

(B.)徒具虛名

(C.)同床異夢

(D.)陽奉陰違

依下文回答第19題至第20題:

真正的詩人,絕對需要心靈的解放和個性的恣肆張揚,因為詩到底是一種生命的符號,詩情的勃動,有如早春初綻的花瓣,每一點微小的翕動都極其敏感而嬌憨,「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那肯定不消生受。因此,詩往往最直接地體現了一個時代的氣象。李白仗劍浩歌,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而即使像蘇東坡那樣的浪漫派大師,從他雄奇豪邁的行吟中也不難發現宋王朝衰微的陰霾。可以斷言,一個讓文化人謹小慎微,整天戰戰兢兢地仰視政治家眼色的時代,是斷然出不了大詩人的,它只能出小說家、戲劇家和學者。(夏堅勇〈湮沒的宮城〉)

C 19 文中認為真正的詩人最需要的是:

(A.)觸類旁通

(B.)窮而後工

(C.)情發於中

(D.)琢字鍊意

C 20 文中作者認為政治與詩人的關係應當為以下何者:

(A.)詩人掌控政治,因而詩人可以恣肆張揚

(B.)政治籠絡詩人,保障詩人可以安心創作

(C.)詩人不離政治,卻忠於自我心靈與個性

(D.)詩人臣服政治,表現自己的忠心與效力

台長: 龍爸
人氣(2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