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08 02:52:50| 人氣3,97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譯者:許綺玲
出版日期:1998/1
出版社:台灣攝影

這本出版了十年的小書,是收集了班雅明兩篇有關攝影的文章,第一篇為〈攝影小史〉,第二篇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在極短的時間內,我只能看完第一篇。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看來是出版社自己取的,卻很符合第一篇的要旨:攝影要做為另一種藝術,而非傳統藝術。

透過回顧攝影史的發展,班雅明所抓住的主軸是:攝影在各時期經歷了哪種美學的轉變?和一般介紹攝影美學史的書不同,班雅明有一個明確的歷史觀,在我看來和韋伯的「世界除魅化」很相似。簡單來說,步入理性的世界觀,是一個漸漸拋棄「魅/靈光」的世界。

攝影技術剛問世時,曾經歷了一場藝術爭論:一個簡單的機械,有資格再現上帝所創做的世界嗎?當然這種把上帝無限上綱卻說不出實質美學內容的爭論,是無法動搖攝影技術的發展的。

然而這種講究「靈氣/靈光」的藝術觀確實掌握了攝影最初期的美學觀。當時的感光物質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才能抓住光影,因此,拍攝者和被拍者,在完成一張照片可說是必須耐性十足,也要有嚴肅的態度來面對這件事,尤其被拍者需要僵持一段時間。而被拍者往往會以其最嚴肅、最想留給後人的印象出現在相機前。攝影,只是一種個人的品德呈現,是一種講求「靈光」的複雜。

然而攝影技術漸漸普遍後,家庭相簿成為了上流社會的新寵。拍照不只要求被拍者嚴肅站在相機前,為了怕空洞──這也是傳統藝術「揮不去的陰影」──肖像商業攝影往往會加上許多矯飾:道具、傢具、誇張的服飾、背景布等等,就是要在照片中裝飾一些沒用的東西。

之後,攝影機愈來愈小,拍攝人物也不限在特定的場所,August Sander便進行了一系列把「社會環境」納入相片的人物拍法。Sander拍攝了一系列各階級的人物,而他們不是在被獨立出來的環境中拍攝,而是在他們日常會出現的場所拍攝。當然,對班雅明而言,這是一種去掉「靈光」的美學進展(好或不好先不論):被拍者不必換上端莊的服飾、不必擺正姿態,他們是和他們的社會環境相融的。

最後,班雅明認為,攝影應是另一種藝術,不是傳統上追求美的,而是科學意義上追求真實性(authenticity),甚至必須搭配文字的說明。

我個人讀完這篇後,很欣然接受班雅明所挖掘出來的去「靈光」的攝影美學史,若攝影只是一種手段,它的確是讓「靈光」消失的好工具。但同時,我也很懷疑,攝影難道只能是社會真實的再現,而不能僅僅安份在另一條傳統藝術的道路上嗎?此外,若攝影只追求真實性,再搭配文字,那它不就失去了從傳統藝術掙脫出來的自律性,又回到隸屬於文字的他律之下了嗎?當然我想這些都是難的美學問題,就留待各位考思。

台長: 日曬的11樓

bonita
你寫的這篇讀後感言,比我上學期totor講述關於攝影美學的藝術理論說得還要好,我又上了一課了。
2008-02-16 09:20:44
11f
bonita, 謝謝! 妳過獎了啦~
2008-02-16 14:51: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