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08 12:29:26|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思想] 看透十二因緣的覺者

看透十二因緣的覺者

文/吳政昌 (出離) 2002/10/08

如果你問我,在佛法中我最愛什麼。我會回答,十二因緣和八正道。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愛?愛它的科學,愛它的實在,愛它的無可辯駁。

我也喜歡淨空法師,只是不愛他的科學論調。佛法是真的科學,只是不該如他所言的未証言証。在這兒,我指的未証言証,是指輪迴思想。目前科學界並未「証明」有輪迴。

而且,輪迴不是佛法的根本要義,不是佛的創舉。我想說的是,佛的教誨中有些東西,是跨越宗教的領域,是真正科學的。這一部份,就是十二因緣和八正道。即使沒有輪迴,它仍成立。不論是信佛、信基督、還是信阿拉真主的人,都能欣然接受,從中獲益。

淨空以輪迴觀釋十二因緣。但是,十二因緣不必以前生、今生、來生的輪迴觀來看。

無明->行->識->色->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我們先把這十二因緣切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無明->行->識->色):是外界的「環境」,也可以是目前的「心境」。這一部分來自外界或是過去,是很難改變的。

第二部分 (入->觸->受):是心理學中認知科學的研究領區,是身體接觸第一部分後無可避免的一連串「生理」反應。

第三部分 (愛、取、有、生、老死) 這一部分是「心理」反應後的一連串反應。這一連串反應,開始後,也是很難改變的。

所以我們大切三塊後,得到環境和心境、生理的連鎖反應,心理的連鎖反應。每一塊都是很難改的連鎖反應,因此,斷此一因緣鎖鍊的地方只有在色、入之間和受、愛之間。

斷在色、入之間,是孔子說的:「非禮勿視」。

斷在受、愛之間,就是佛的創舉了吧。天上地下的唯一創舉,只有他一人在遠古的過去,點出了這一因果鍊的弱點。

十二因緣中的愛,並不單指愛,也指憎等心理的初反應,這些反應就是諸如:「我愛他」「我喜歡」「我討厭」「我想和他在一起」這些的感情上的價值判斷。感情的價值判斷先於理性升起來,行為就難保不偏頗了。所謂的如實觀照,就是在觀照這受愛之間的點。只看念頭起伏,不起愛憎心。

以上的說法,是科學可以印証的。而且,如果用心比對,入、觸、受正是心理學中的認知過程。我們可以說,十二因緣是還沒有解剖學時代一次精準的心理學分析。佛法是做過了這些科學分析後導出的救心和救世的法門。八正道就是最重要的法門之一。現在,因為科學的進步,對心理的明瞭相信遠勝佛的時代。但是,佛法和宗教力量的結合,成了一種生活的哲學,就遠非現代心理學所能及了。

我寫下這一段,是要謝謝 fflia 在無非處的貼文。同時,也想藉此讚嘆偉大的心靈導師世尊釋迦牟尼佛的洞見。佛在我心中成為真正的覺者,就是因此十二因緣和八正道。

以下是無非的網頁:明日報個人新聞台 無非假面 http://web6.ttimes.com.tw/user/shlyh/

台長: 西理亞斯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