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融卡轉帳政策的檢討與幾點建議
經過反覆的討論,行政院終於決定將金融卡轉帳上限由每日的一萬元提高至三萬元,並預計自六月一日起實施。關於此一政策,本台有幾點檢討與建議提出:
一、這樣的政策推行算不算圖利銀行財團?舉例來說,原先一筆九萬元的非約定ATM轉帳只需要被銀行收取一次17元的手續費,但是上限改為三萬元之後,不但要分三天三次轉帳,而且還必須被銀行收取三次共計51元的手續費。即便是如行政院所說改為約定轉帳,手續費也從原先非約定轉帳的每次17元變成約定轉帳的30元,各大銀行平白從這個政策增加轉帳手續費的收入,這樣的政策算不算圖利銀行財團?
二、交易成本的增加對經濟市場的影響:此一政策的推行,無異是使得藉由ATM轉帳進行的小額經濟活動的成本增加,不論是在傳統的小型店家經濟,轉型中的購物宅配,或是新興的網路交易活動,都可能因為此一交易成本的增加而被扼殺。舉例來說,原先沒有設定指定轉帳的民眾,可能原本想要以集合消費者大量採購的方式,聯合辦公室同事購買921災區的某種農產品,但是此一政策實施之後,可能因為交易成本的增加,使得不但購買者減低購買的金額至三萬元以下,更可能甚而失去購買的動機。這對於新興的聯合購買模式與伴隨的傳統店家電子化經營轉型有絕對的扼殺。
三、無謂損失的增加:其實ATM轉帳金額上限的減少與隨之而來的手續費增加,最終並不一定轉化為銀行業者的利益。臨櫃交易成本的增加,交易金額與次數的減少,轉帳指定設定的成本,都可能讓銀行業者不但沒有獲益還反而減少獲利。這種民眾與金融業者沒有任何一方獲得好處的情形,正是經濟學上所謂的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是最沒有整體社會效率的決策。
四、資訊處理成本的增加:此一政策推行之後,民眾爲了萬一有需要時不受轉帳金額三萬元的限制,可能把自己往來的帳戶都設定成指定轉帳,但在金資中心的資料庫結構上,不但要新增許多指定轉帳帳戶的資料,一次轉帳的過程當中,也必須在ATM與金資中心間做出查詢指定轉帳帳號與比對的工作。這對整個ATM系統的流量與資料庫儲存的成本都將會大幅增加。會不會使得各銀行在未來反而調高ATM轉帳的手續費,讓電子交易伴隨的經濟活動更加雪上加霜?
其實防止詐騙不應該只是政府的責任,吾人在此提出一項建議供執政當局參考:建議將金融卡的ATM非預約轉帳功能的預設值取消或是設為一萬元,而有ATM轉帳需要的民眾可以親至金融機構經身分查驗之後設定本人的每日轉帳金額上限。此一做法是基於假設會受詐騙集團誘騙的民眾大多是平常沒有熟於使用金融卡轉帳功能,或是不常有ATM轉帳需求的民眾。改採親自金融機構設定轉帳上限的方式,某種程度來說也是讓平常習於使用ATM轉帳功能的民眾,不會因為社會治安的單一詐騙案件而損失了正常交易的權利,但是因為設定較高轉帳上限,也必須分擔起交易的安全風險。這在使用者分攤風險的社會正義上來說是可行的。其次,由於晶片金融卡的逐漸普及,此一轉帳上限的設定金額因較不涉及交易安全的後檯認證,可以將此一資料儲存在晶片金融卡的晶片中,待使用ATM時再進行資料的比對,就能夠在不增加系統資料儲存查核的負擔下完成。
防止詐騙集團擾亂社會金融秩序是全民的願望,但是粗糙的決策卻可能使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距離此一政策施行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期望拋磚引玉提出一些想法,更期望執政當局可以再三省思,不要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