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3 19:57:32|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關翻版的迷思 (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有了全球第一宗成功拘捕BT上載的案例,有關方面認為此舉有助打擊非法上下載影音檔案。

有關翻版,不敢大義澟然的說,皆因家中也有為數不少的翻版或假貨。印象中對假貨的第一印象,是小時候母親在街市買的假卡通人物衣物:叮噹、小忌廉、六神合體,還有大量不是「正版」的Hello咪咪, Kero Kero Keroppi 文具 (剛剛問妹妹, 她竟然現在還曉串!!!!) 那個年代,這些翻版好像理所當然的。(還有母親買的冒版雞仔嘜和雪花牌毛衣) 一來,八十年代初,草根家庭還很多,不買翻版根本不能生活;二來,那年代也沒有所謂知識產權的概念。

到了大學時,第一隻自己買的翻版碟,是Photoshop和 Illustrator, 那是因為要做功課的原故。那時候的正版Photoshop和 Illustrator,超過一萬元一套,普通大學生根本不會有能力負擔。就算是有能力的同學,也不見得有人會買。

直到上一份工作,我依然堅持,如非必要,最好不要買翻版,反正正版電影也不貴(比起小時候電影錄影帶和LD動輒要三五百元,不用五十元的VCD實在是便宜得很)。那時候我擁有的翻版只有二三張電腦軟件和二三張唱片。大概三年前,有個知道我很喜歡侯孝賢的朋友送了我一張「風櫃來的人」的翻版DVD,實在萬份感動。諗書時教台灣電影的老師說這電影已經絕版,她手頭上也只有一個翻錄的VHS copy, 連那老師也捨不得外借給學生,只在上課時播過。雖然後來得知原來台灣那時剛剛翻出侯孝賢的舊作,這作品才得以重見天日,但依然驚訝那些難尋的經典竟然只能在翻版堆中尋。

到近幾年,很多影痴友人常回國內搜購DVD,更驚訝於翻版商們的口味竟是如此的高。友人們的戰利品中,不單有很多極之罕有的歐洲電影(有很多上Amazon也已經out of stock, 甚至從來沒有出過有英語字幕的版本),有些電影導演的complilations更讓我驚奇 (友人曾見過杜琪峰作品集、 岩井俊二全集,還有些其他歐洲導演)。選擇之多及齊全,比HMV多十倍,面對這麼多的影碟,也許不心動實在很難。

很多人說,若沒有翻版,他們也不見得便會買正版。可能由於自己曾從事影視業,深明翻版對工業的傷害,所以始終對翻版又愛又恨。唯有自我安慰的說,買得到正版的,便儘量買正版。不是想為自己辯說,只是覺得,如果電影只存在於翻版中,電影彷彿變得不再神聖。

圖片解說:我最愛的一部電影「尋找小津」的相片:Wim Wenders拍攝有關小津的一部記錄片,六年前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後,以為今生無緣再看,因為那電影只有德國及日本出版過(當然沒有英文字幕),並且已經絕版。友人於三年前購得翻版送贈,那一刻,不得不感激那翻版商。

台長: can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