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0-14 04:01:54| 人氣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運動傷害莫輕忽 「PRICE」正確處置 保險

新生兒剛出生,新手爸媽們總是忙得有很多事情需要辦理,

為了規劃寶寶的保險,總是要花上許多時間研究新生兒保單,

短時間內也不容易搞懂新生兒保險的觀念。

 

安迪為新生兒量身訂做的專屬新生兒罐頭保單,

不僅讓爸媽們省下許多時間,

更重要的是:

讓爸媽們瞭解  年繳保費2萬元內的新生兒保單

就能幫新生兒做足完整的保障

安迪 始終推崇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

讓爸爸媽媽們花少少的錢就能幫小寶貝買到大大的保障。

 

1.那新生兒出生到底要哪時候才能投保呢?

2.投保時該準備什麼資料呢?

3.為什麼新生兒保險越早投保越好?

4.為什麼要等待期過後再做新生兒自費檢查?

 

 

新生兒投保注意事項:

 

1.出生前: 討論規劃新生兒保險內容,取好寶寶的名字

2.出生後10天內投保:領有寳寳的出生證明,即能到戶政事務所報戶口,取得身分證字號後即能投保。

(避免寳寳不小心生病有體況,造成保險公司方面延後承保。)

報戶口時需準備: 寳寳的名字,新生兒手冊,戶口名簿和申請人的身分證,簽章

3.投保成功後:再做新生兒自費的健康檢查

 

寶寶出生後:

寳寳出生滿 48 小時,醫院就會採血進行健保給付的 11 項先天代謝異常疾病檢查

正常自然生產的寳寳一般在出生後三天出院,

如檢體陰性反應:不會通知父母

如有疑似陽性反應:大約在出生10日後會接到通知,返院複檢

如果仍是陽性:必須住院進行確認檢查。

 

 

目前政府提供補助之新生兒篩檢檢查項目共11

1.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CHT)   

6.高胱胺酸尿症(HCU)

2.半乳糖血症(GAL)

7.楓糖尿症(MSUD)

3.葡萄糖

8.中鏈醯輔酶去氫酶缺乏症

4.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9.戊二酸血症第一型(GA-1)

5.苯酮尿症(PKU) 

10.異戊酸血症(IVA)

11.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新生兒自費檢查該何時做呢?

 

建議投保完新生兒保險後再做,時間最好在投保生效後滿30日,

才不會和等待期撞牆。

(許多醫療險都有疾病30天的等待期,癌症險90天的等待期,在等待期內發生的疾病,保險公司並不會理賠。)

 

 

 

新生兒罐頭保險規劃方式:

 

以雙實支實付為主,搭配意外險,癌症險(一次給付性防癌險)

殘扶險(失能險)

 

雙醫療實支實付,同時可以申請兩個雜費,兩個手術費用。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調整生活型態,也是防範疾病的保健方式之一。運動風潮幾乎席捲全民,但您知道運動的正確方式嗎?小心身體狀況不佳、運動姿勢不正確,強身不成,反而迎來運動傷害。

運動傷害5大危險因子 運動環境、護具是關鍵

保險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運動傷害的危險因子眾多,包括(1)高危險、高碰撞的運動類型,如籃球、足球;(2)天氣炎熱下運動,易加速疲勞、脫水;(3)天氣過於寒冷,肌肉延展性差、易受傷;(4)運動時穿戴的配件、護具不合適;(5)長者或是很久沒運動的族群,不適應運動強度而受傷。

要避免運動傷害發生,首先應挑選適當的護具、鞋子,並且充分的暖身再開始運動。運動時也應衡量自己的能力,切勿在沒有專業指導下,大幅超出平時訓練強度,讓自己置身容易受傷的危險處境。

運動傷害急性處理 遵循「PRICE」守則

林怡君醫師說明,運動傷害的分類,最常見的是「扭傷」(韌帶)及「拉傷」(肌肉、肌腱拉扯損傷),其他還包括「挫傷」(皮下組織撞傷)、「骨折」(外力撞擊反覆受傷)以及「關節損傷」(脫臼、移位)。保險

運動傷害發生當下,正確處置方式,應謹遵「PRICE」守則:「P」(Protection),保護;「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ion),加壓;「E」(Elevation),抬高。其中運動傷害發生後3天內皆可對患處施行冰敷,消除腫脹;2、3天後改為熱敷,促進患處代謝循環。若受傷部位疼痛加劇、無力,則需進一步就醫檢查。

然而並非所有運動傷害當下就會發生劇烈疼痛,如果長期姿勢不正確,累積下仍會形成慢性傷害。常見的慢性運動傷害包括肌腱炎、關節炎、腱鞘炎、滑囊炎、慢性骨折等。如果發生疼痛持續、活動受限情形,需留意是否為慢性運動傷害的徵兆。

運動傷害別推拿 否則疼痛恐怕加劇

醫學方面治療時,先確認是否有發生骨折、錯位。如果只是軟組織受傷,依據受傷程度、部位等不同,醫師會給予如熱療、電療、水療、光療等不同外用治療處方,進行數月到半年不等的治療。透過復健治療減緩疼痛發炎、恢復關節活動及肌力,進而促進整體感覺回復。

運動前應做足防護工作,選對護具、運動鞋,也要暖身運動足夠。保險不慎發生傷害時,根據「PRICE」口訣正確處置。林怡君醫師特別提醒,發生運動傷害的急性期,不建議對患部進行推拿,恐怕會加重傷害程度。應該經過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評估,進行正確治療,加快復原進度。(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文章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9%81%8B%E5%8B%95%E5%82%B7%E5%AE%B3%E8%8E%AB%E8%BC%95%E5%BF%BD-price-%E6%

台長: caldwellfy
人氣(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