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2-21 16:51:08| 人氣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證嚴法師:要如何才不會「嫉惡如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人問:如何才不會「嫉惡如仇」,對待任何人事都能柔言軟語?

上人的回答:
哪裡有什麼仇人,慈悲就無敵人哪!

事實上,所謂「善惡無記」,誰人是盡善,又誰人是盡惡?雖說人之初,性本善,但凡夫的性情總是受後天環境影響,不自禁地隨著環境而變化,也許他在那樣的境界、環境之下,顯露出某些缺點,但轉換到別的環境,就可能完全變了個人。所以說,大環境的熏陶很重要。

而我們不妨常唱《普天三無》,多善加學習修養的功夫,做到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4年春之卷









普天三無

明理者要有寬大的度量,來容納世間的人事,不可得理不饒人!

人人皆有佛性,也有相異的習性。此乃眾生之習氣染濁所致。

處處「理直氣壯」,好勝、爭贏,則過於剛強,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若能不執著於自己的理上,時時為對方著想,則「理直氣和」,自然能以柔和善順來引導他人。

「普天之下,無我不愛的人!」

「普天之下,無我不能相信的人!」

「普天之下,無我不能原諒的人!」

願與諸君共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 271 期


台長: 李恩琳
人氣(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