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06 01:49:05| 人氣4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章分享】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至歲末,要我參加的多種社會文化活動突然擁塞在一起,因此我也變得“

重要”起來,一位朋友甚至誇張地說,他幾乎能從報紙的新聞上排出我最近的日

程表。難道真是這樣了?我只感到渾身空蕩蕩、虛飄飄。

實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電話中,生愣愣地插進來一個蒼老的聲音。待對方

報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著話筒站起身來:那是30年前讀中學時的語文老師穆

尼先生。他在電話中說,30年前的春節,我曾與同班同學曹齊合作,畫了一張賀

年片送給他。那張賀年片已在“文革”初被抄家時遺失。老人說:“你們能不能

補畫一張送我,作為我晚年最珍貴的收藏?”老人的聲音,誠懇得有點顫抖。

放下電話,我立即斷定,這將是我繁忙的歲末活動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出現了60年代初歡樂而清苦的中學生活。那時候,中

學教師中很奇異地隱藏著許多出色的學者,記得在初中一年級時,我們自修課的

督課老師竟是著名學者鄭逸梅先生,現在說起來簡直有一種奢侈感。到高中換了

一所學校,依然學者林立。我的英語老師孫玨先生對英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雙重

造詣,即便在今天的大學教師中也不多見。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見過世面的人,至

少當時我們就在舊書店裡見到過他在青年時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麼原因

躲在中學裡當個語文教師。記得就在他教我們語文時,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賽中得

了大獎,引得外校教師紛紛到我們班來聽課。穆尼老師來勁了,課程內容越講越

深,而且專挑一些特別難的問題當場向我提問,我幾乎一次也答不出來,情景十

分尷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師,你明知有那麼多人聽課,向我提這麼難的問

題為什麼不事先打個招呼呢?後來終於想通:這便是學者,半點機巧也不會。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約略辨識學問和人格的亮度。我們當時才十四五歲吧

,一直傻傻地想著感激這些老師的辦法,憑孩子們的直覺,這些老師當時似平都

受著或多或少的政治牽累, 日子過得很不順心。到放寒假,終於有了主意,全

班同學約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課老師家拜年。那時的中學生是買不起賀年片的

,只能湊幾張白紙自己繪製,然後成群結隊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說好了,無論如

何也不能吃老師家的,怯生生地敲開門,慌忙捧上土土的賀年片,囁嚅地說上幾

句就走。老師不少,走得渾身冒汗,節日的街道上,一隊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我和曹齊代表全班同學繪製賀年片。曹齊當時就畫得比我好,總該是他畫得

多一點,我負責寫字。不管畫什麼,寫什麼,也超不出10多歲的中學生的水準。

但是,就是那點稚拙的塗畫,竟深深地鐫刻在一位長者的心扉間,把30年的歲月

都刻穿了。

今日的曹齊, 已是一位知名的書畫家,在一家美術出版社供職。我曾看到

書法選集乃至掛歷上印有他的作品,畫廊也有他的畫展。當他一聽到穆尼老師的

要求,和我一樣,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選出一張上好宣紙,恭恭敬敬畫上一

幅賀歲清供,然後迅速送到我的學院。我早已磨好濃濃一硯墨,在畫幅上端滿滿

寫上事情的始末,蓋上印章,再送去精細裱裝。現在,這卷書畫已送到穆尼老師

手上。

老師,請原諒,我們已經忘記了30年前的筆墨,失落了那番不能複製的純淨

,只得用兩雙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甜酸苦辣給你。

在你面前,為你執筆,我們頭上的一切名號、頭銜全都抖落了,只剩下兩個

赤誠的學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超拔煩囂,感悟到某種跨越時空的人

間至情。

憑藉著這種至情,我有資格以30年前的中學生的身份對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說

:記住,你們或許已在創造著某種永恆:你們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

會後悔,有一些卻有穿越幾十年的重量。

ps.有看過港片《蝴蝶》的朋友們,對這篇文章有點印象吧!
余秋雨的三十年的重量,想送給曾經教導過我的老師(們),謝謝您(們)。

台長: brook
人氣(4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有關自己的事 |
此分類下一篇:最近...
此分類上一篇:突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