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3-30 10:46:42| 人氣11|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獨角獸」回歸仍處論證階段CDR落地需解決三大問題

  本報記者 饒守春 北京報導

庫板隔間  隨著三六零成功借殼上市,以及富士康IPO「閃電」順利過會,「獨角獸」回歸成為2018年第一季度的資本市場熱詞,與之一道被廣泛討論的還有隨之出現的CDR(中國存托憑證)。

  3月23日下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中,就關於「四新」和獨角獸企業在A股上市規則推出的時間表表示,目前該項研究仍處於論證階段,條件一旦成熟,證監會將積極地加以貫徹落實。

  此前市場曾普遍預測,「四新」及「獨角獸」等海外中資股將大概率有望以CDR方式回歸A股,且包括BATJ等在內的首批企業,最快或於今年在A股實現上市交易。

  儘管「獨角獸」企業回歸對A股而言受益良多,但包括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在內的多位人士認為,在以CDR方式推進時,仍然有包括同股不同價、監管、法律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而這意味著需要以更審慎的態度,循序漸進地推動其落地。

  面臨三大難題

  相較於私有化退市所需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VIE 架構的解除、同股不同權以及盈利暫未能達到A股IPO標準等問題,CDR由於在上市的流程、時間、融資等各方面都具有較大優勢,因此被認為是目前推進「獨角獸」企業回歸A股的主要方式。

  實際上,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監管層人士在談及CDR時表示,CDR的推出是解決不同地區法律、監管的有限措施,也有利於在海外已上市,或退市的高科技企業回歸A股上市。

  但是,CDR的推出過程並不簡單,在其正式落地之前,仍面臨著多個問題的解決。

  財通證券分析師姚玭認為,CDR的推出首先要面臨的是可能存在的「同股不同價」問題。其表示,由於目前人民幣仍未實現自由兌換外匯,在實操中有可能會導致CDR與境外貨幣無法轉換的問題,並因此導致同股不同價。

  「一旦出現A股和境外市場割裂的情況,CDR很容易成為投機套利的對象。庫板隔間所以在人民幣沒有實現自由兌換之前,CDR推出確實值得長時間研究論證。這也說明,『獨角獸』企業的回歸,不僅是證監會的事,也需要央行等其它監管部的通力合作。」3月23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分析師說。

  與同股不同價類似,CDR仍存在監管與法律兩大方面的問題。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預測,從目前來看,作為規避A股上市現有障礙的最佳方式,CDR存在兩種可能的模式,其中一種為境外上市公司可以向內地投資者發行新股(類似於增發)進行再融資,另一種則是不發行新股,僅作為一個類似於以境外上市股份為基礎的境內交易衍生金融工具。

  姚玭表示,若CDR最終採取發行新股方式在A股間接上市,由於公司主體又處於境外,如何監管確認目前仍沒有定論。

  與此同時,監管問題的出現又再度引出第三個問題——法律問題。

  「無論是存托憑證(DR)的發行、交易,還是存托協議適用的準據法,都須以存托憑證發行地的法律為準。CDR最終的管轄權和法律適應性等問題,仍是一個非常關鍵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姚玭解釋。「正因如此,CDR的推出需要採取審慎的態度。比如有針對性地對《證券法》等法規進行修改,將CDR納入監管範圍。再就是適當放鬆外匯管制,與國際證券監管機構合作,以解決其它的問題。」上述上海某券商分析師說。

  推進應循序漸進

  即使如上文提及的三大問題均成功解決,「獨角獸」企業的回歸仍需要考慮到目前A股的資金承受能力。

  根據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的觀點,如果基於現有的市值(或估值)以及新股發行規則估算,若全部潛在「四新」類海外中資股均發行CDR,則潛在的新增融資規模將最高達到3000億美元,即人民幣約2萬億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2017年A股1.722萬億元的股權融資總量。

  即使單純以目前披露的首批8家「獨角獸」企業(BATJ加上網易、攜程、微博、舜宇光電)為計算標準,目前市值超過8萬億元,即使按照4%-10%的市值規模的CDR進行假設,發行規模依然高達3200億元-8000億元。若再考慮到前期的炒作風險,這一金額數字還有可能更高。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參考三六零回歸的案例,若BATJ等公司最終於A股上市,則均將產生估值上的明顯溢價。在此基礎上,「獨角獸」企業的集體回歸將在短期內給A股存量股票帶來巨大資金壓力,並出現類似於去年的「二八」乃至「一九」的分化行情。庫板隔間

庫板隔間

  正因此,高挺認為,發行CDR對A股而言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其在對A股國際化、吸引優質企業上市方面也許會有很大助力,但同樣對A股市場的流動性與情緒也會承壓。

  「同時,我們認為境外上市優質科技股的回歸可能長期提振A股市場總體的風險偏好,但估值過高的創業板股票可能遭到拋售。」高挺稱。

  邵宇亦認可上述提及的觀點。他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歡迎「獨角獸」企業、優質的高科技企業回A股上市,從宏觀角度而言是值得期待的,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需要警惕可能存在的風險。他認為,在目前情況下,CDR的推出落地應遵循循序漸進的策略,不應該過快、過急。

  「原則上總得來說應該是循序漸進比較好一點,比方說先發行一家作試驗,或者也可以允許不同的模式做試驗都可以,如果一下子全部放進來,A股的容量能否應付過來,以及估值的合理程度是否符合邏輯,都可能存在隱含的風險。」邵宇說。(編輯:楊穎樺)



來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326/26256342.html


文章出自: http://blog.udn.com/benneth617u8/111336290

台長: brandonted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