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3 02:04:22| 人氣11,0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舒伯特「紡車旁的葛蕾卿」與「魔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BBC Radio 3有個節目叫「本週的作曲家」(Composer of the Week),網址是:
http://www.bbc.co.uk/radio3/cotw/?focuswin
週一到週五中午播送一小時(台灣時間是下午7:00~8:00),也可以在7天以內重聽。4/16~4/20之間,這節目介紹舒伯特。節目中的作品不一定整首完全播出,但抓住重點。4/16的節目可以在4/17~4/23,4/17的在4/18~4/24之間點聽,以下類推。

其第1部(4/16週一播出)中有兩首歌曲,「紡車旁的葛蕾卿」與「魔王」。
舒伯特在1815~1816之間,創作許多歌曲作品。「魔王」的創作就在這段時期,而「紡車旁的葛蕾卿」則在1814譜成,這一年舒伯特17歲,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紀。舒伯特只享年32歲,比莫札特還早逝的天才音樂家。

聽這兩首歌曲,我們馬上會知道他的旋律如何緊貼在歌詞,而鋼琴伴奏已不僅是伴奏,而是在描述整個情景。這也就是說,我們要聽這些歌曲,也要緊貼著原詞欣賞,並參照翻譯(自己看懂最好)瞭解詞意。幸好這兩首名曲的歌詞,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許多翻譯,欣賞時很方便。

「紡車旁的葛蕾卿」是寂寞的女主角葛蕾卿一方面紡線,一方面想念浮世德的歌。這詩出現在哥德的「浮世德」第1部,「葛蕾卿的房間」章,這章也只有這首詩。葛蕾卿是女主角瑪葛麗特的暱稱。

樂曲一開始,鋼琴就描繪出紡車在轉動的情景。開始時葛蕾卿的心情還平靜,因此她轉動紡車還平順。葛蕾卿開始唱:「我己失去安寧;我的心中苦悶; 我再也找不回它, 再也找不回了」。

舒伯特在這首作品採用的是修飾過的反復歌。上面一段之後續以想念之詞。音樂共有三段。基本上每一段的節奏相同,旋律也相似,不過隨著詞意,加以修飾。最後第四次出現最前面的一段作為尾聲。

第一段說她已心碎,音樂也轉入小調。到第二段,她想到浮世德。思想愈來愈狂亂,心情愈來愈高昂,音樂也愈來愈高,紡車轉動得亂了節奏,想到跟他接吻的一刻「sein Kuß! 他的吻!」,甚至於停手窒息。嘆息後,心情稍平,又開始轉動紡車。進入第三段,她想要緊抱他,狂吻他。這種想念,使她轉動紡車愈來愈快。最後又唱「我己失去安寧;我的心中苦悶; 我再也找不回它, 再也找不回了」而結束。

短短3分鐘多的歌曲裡,舒伯特凝聚了濃重的戲劇性。

(Elisabeth Schwarzkopf)  https://youtu.be/3oxbVz26gLQ  

歌詞翻譯借自http://web.thu.edu.tw/s901718/www/words/Gretchen%20am%20Spinnrade(schubert).htm
「魔王」比「紡車旁的葛蕾卿」更富於戲劇性了。網路上有很多資料,不多談了。
http://www.bish.tp.edu.tw/dsa/music/Schubert/Schubert.htm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https://youtu.be/5XP5RP6OEJI 


台長: 雲翁
人氣(11,0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歌曲 |
此分類下一篇:舒伯特「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少女」的終曲
此分類上一篇:「化為千縷清風」─追「風」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