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21 10:51:44|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十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十一)

本文為五分珠及查德合著

2.媒體從業人員聯合組織(1994-)

a.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1994年7月,所有權原屬「台南幫」的自立報系,傳出將轉售給「三重幫」的宏福集團,引發該報系員工反彈,並於當年8月16日將自立晚報頭版只印「歷史會記住這一天」,表達編輯部立場(自立晚報,1994/8/16: 1)。除了自立報系員工之外,包括跨媒體新聞工作者與學者,共同發動「搶救自立」的連署活動。隨後,參與行動的新聞工作者推動了「九○一為新聞自主而走」遊行,並於活動後在立法院召開「催生新聞專業組織」記者會,計畫成立自主性專業組織、以保障內部新聞自由(何榮幸,1995)。

約半年後,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簡稱「記協」)於1995年3月29日正式成立。該協會表示,成立的宗旨在於:(台灣新聞記者協會,1995)
要維護並促進所有印刷與廣電媒體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法律與社會權益,並爭取新聞自由、提升專業水準、保障新聞工作者之獨立自主,以落實新聞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責任。未來工作重點則在,保障會員工作權益、改善勞動條件、提供法律與職業諮詢、促進媒體工會發展、推動媒體改革、調解爭議、推動新聞教育與在職訓練等。

在記協成立之後, 對於其所述的各項宗旨進行了若干工作,包括在會員工作權益方面:聲援公共電視原住民新聞雜誌節目製作人馮賢賢與多名記者(1995/6/11)、自立報系工會幹部袁孔琪(1995/11/20)、中廣記者萬瑞君(1996/2/16)、自立早報停刊後的員工資譴與安置(1999/1/21)、台灣時報多位地方記者遭調職(1999/3/2)等。在推動新聞自律方面:通過「新聞倫理公約」(1996/3/29)、推動「綁架新聞採訪協議」(1997/4)。以及,推動媒體政策改革方面:參與公共媒體催生運動(1996/11)、以及加入促請新政府落實「傳播政策白皮書」的相關的「無線電視台民主化聯盟」運動(2000/4)等等。(台灣新聞記者協會,1999;及相關《記協通訊》、其內部相關會議記錄與新聞稿)

然而在如此「多元化」的工作項目之下,記協的性質究竟是屬於一個「專業組織」、或者是一個「記者工會」,在籌組之初便曾經有過相當的辯論。首先,學者辛左毅在九○一遊行之後便撰文指出,記者之所以未在運動中標舉「工會」,應是受到白領勞工心態、法令限制、或運動策略的影響(辛左毅,1994)。此文隨後引起記協成員的回應與批判。蔡崇隆指出,記協並非專業組織、也非工會,而是「讓編採人員互相取暖的『團結組織』……是一個準工會性質的『專業』組織」(蔡崇隆,1995: 143)。而涂建豐則反對工會的說法,明白表示九○一行動「很誠實清楚地表明是要彰顯專業主義」(涂建豐,1994: 146)、也沒有所謂的「團結組織」,並認為新聞工作無庸置疑地是一種專業,記協當然是要「以專業組織來彰顯專業主義」、「排除所有不當干預專業之行為」(涂建豐,1995: 140)。
在專業組織期許的情況下,記協首任會長何榮幸說明其組織定位為自主性專業團體,其基礎是「專業主義」、而非「工會主義」。這樣的定位,雖然並不排斥所謂「傾向於協會之名行工會之實」(何榮幸,1996)、或是作為廣義上「職業工會」的一種(台灣新聞記者協會,1995),但著重專業的取向,卻可能導致記者忽略了本身必須以團隊方式生產新聞、以及與藍領工人的合作,從而漠視工會的必要性(蔡崇隆,1995)。但,馮建三則在訪談記協核心成員後,指出一項路線之外的基本問題:(馮建三,1998c: 99)

究竟記協是姓工姓專,也有可能非關宏旨,因為記協的首要問題出在會員太少,因此衍生而有記協根本沒有發揮力量的物質基礎,因而導致目擊者變成主要對外,而不是凝聚、強化內部意見,動員會員的管道。

b.全國大眾傳播業工會聯合會

相較於記協定位的模糊化,由產業工會共組的聯合組織,相對地顯得旗幟鮮明得多。國民黨政府解除戒嚴後,各媒體產業工會於1988年如雨後春筍般地紛紛成立;但受限於《工會法》對工會結盟的限制,媒體工會聯合組織遲遲未曾出現。一直到1996年初,各媒體工會才在聯合與中時兩大報系的產業工會主導的串連下,由十四家產業工會共同成立了「全國大眾傳播業工會聯合會」、簡稱「大傳聯」,並推選聯合報工會常務理事陳台林為首任理事長。(《大傳聯季刊》,1996/5/1: 1)。

陳台林表示,大傳聯的成立目的,在於「交換會務經驗,團結力量、敦促行政、立法部門內修訂更完美的勞工法令,輔助簽訂各工會的團體協約,協調解決重大的勞資糾紛」等工會聯合組織「理所當然」的事項;但令人較為意外的是,該組織的工作重點還包括「維護新聞自由……保障大傳業勞工權益」(陳台林,1996),這些一般來說屬於專業主義的主張。而中華日報工會幹部黃嘯天則釐清了這其間的一些差異點,他說「記協為新聞專業打拼,而大傳聯注重勞動者的權益、法令的修改或工會的成立,這兩個社團的宗旨不太一樣,但基本上是不相抵觸的……」(翁慧雯,1998b)。

在各產業工會與媒體從業人員聯合組織出現之後,雖然資本主對於內部新聞自由的箝制仍不間斷,但至少員工在面臨壓力時,還有一定程度的集體力量可以求援。1999年1月21日,自立報系的資方宏福集團陳政忠,突然宣布《自立早報》停刊,200餘名員工生計頓失,自立產業工會發動抗爭、記協也予以聲援;2月5日,在台北市勞工局斡旋與工會持續行動下,陳政忠與剛入主的新資方象山集團江道生,發給早報員工遣散費、晚報員工薪資,事件平和落幕 。(林富美,2000;鄭彬,1999)

幾乎就在同時,台灣時報資方於1999年2月26日惡意調動七名記者,並擴大展開一波對地方記者的「調職」,人數共達十九名。結果遭調動的記者當中,一名接受資方安排、兩名與報社和解(接受了報社發給的「慰問金」,金額約為正常資遣費的30%-40%)、四名記者離職;另外十一名記者發起抗爭,包括大傳聯及記協都予以聲援,在經過官方調解失敗後,也已經向法院提出告訴(陳日新,1999;楊順美,2000)。

台長: 五分珠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