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02 09:47:27|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另類的勞工運動--個人新聞台的自救行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另類的勞工運動--個人新聞台的自救行動

原本以為明日報的停刊就像一般網路產業結束經營一樣,在習慣性的驚愕之後,自然會回復平靜,沒想到因為「個人新聞台」台長們的自救行動,卻意外地引發了一場另類消費者與勞工運動。

在台長們積極奔走與串連,透過集體的力量和詹宏志談判後,明日報27日正式宣佈「個人新聞台」繼續經營,這突顯了閱聽眾是有影響媒體經營的權力與可能,不過,這次的行動同時也隱藏了勞工運動勝利的意義。

明日報除了像一般電子報提供新聞資訊的提供外,也開發包括「網路議會」、「個人新聞台」在內的互動式網路服務,這些互動服務佔了整個明日報點閱率的4分之1,一天約40萬人次使用。

互動服務可說是成本最低的經營項目,不像新聞部門必須耗費高額的人事成本生產資訊,只要付擔少許的管銷費用就能擁有資訊與人氣,甚至是廣告效益,因為,「個人新聞台」的台長就是一群免費的資訊生產者。

個人新聞台的台長單純的為了能夠在網路世界中自我實現與經驗分享,卻意外的成為明日報的免費資訊提供者。事實上,媒體經營是以內容作為利潤交換的重要環節,不過,個人新聞台的經營方式卻讓明日報省去了記者與自由撰稿人的工資,但依然能夠蒐集大量的資訊,作為和廣告商交換利潤的依據。然而,明日報卻有4分之1的廣告收入必須
歸功於這些辛勤又快樂工作的台長,換句話說,那些真正生產、蒐集及販售資訊的是這群默默耕耘的知識生產者,而台長也就成了明日報的免費勞工。

因此,這場原本只是網友爭取權益的運動,卻意外的成了一場勞工運動。這些勞動者在各方串連下,共有600多人加入個人新聞台的自救會,也因為如此,爭取到了這些台長的「勞動」空間。姑且不論這樣的行動是否只是合理化「免費勞工」的生產機制,或者為明日報擴大
了與其它資本家交易的籌碼,但至少說明了勞動者透過集體力量改變資方經營的可能。更重要是,如果和那300位被資譴或轉賣的明日報員工比較起來,這些台長的行動更是可愛與可敬的。


台長: 五分珠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