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27 23:49:45| 人氣13|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紫晶洞價格-跑車?賽車! 獸化的BMW M4 Coupe

時易藝品
紫晶洞
時易藝品直播 提供水晶種類,台北巴西紫晶洞批發,巴西紫水晶洞如何鑑賞,台南烏拉圭紫水晶洞批發等等,專營個等級巴西紫晶洞、烏拉圭紫晶洞、聚寶盆、恐龍蛋、愛心晶片相關水晶產品,以提供多元的水晶產品批發與零售滿足您的需求,品質第一、服務至上,經營至今有廣大的客戶群的支持與推廣,歡迎來店參觀選購或參與FB線上直播競拍。更多完整商品請至 https://www.facebook.com/10e.vip


剛結束一段山道狂奔,我們與M4 Coupe Competition一同停下喘息。激烈心跳未止、額頭汗珠滴落,濃烈腎上腺素依舊在全身竄流。看著這輛渾身充滿肌肉線條蟄伏在地的猛獸,再回想方才的激情,我們不禁懷疑,它到底是輛跑車,抑或是輛賽車?

M Power車款的初衷,就是以一般車型為基礎,保留原有的實用性與舒適性,再加諸更多動力與運動化調味而誕生的高性能版本。但近幾年這個狀況有些不同了,原廠在加入性能調味料時似乎有下手愈來愈重的趨勢。我們相信,M Power的如此轉變,有一部份是因為汽車科技的進步以及胃口愈來愈重的車迷們;另一個原因,便是為了因應擴充陣線而誕生的M Performance車型。就像是騎機車在台北市找車位一樣,想在一般車型與M Power之間插入這個中間定位的級距,你得先把一般車型向舒適化的左邊推挪一些,再將M Power向運動化的右邊推一點;這還不夠,對於那些重口味車主,原廠甚至提供Competition Package套件選用。如此一來,原本就十分運動化的M Power,這會兒簡直成為了市售版賽車,就像今日試駕的M4 Coupe Competition。



話題再回到M Power,這個BMW的招牌性能家族早已枝繁葉茂地遍佈旗下各級距車款,但一直以來,在全世界大小賽事中奮力闖蕩的「M3」其實才是旗下最膾炙人口、也最受歡迎的M Power。別的不提,光是它歷史悠久的榮光賽車歷史,就足夠幾個車迷在一起聊個三天三夜欲罷不能。

M3的傳奇由E30世代拉開序幕以來,在這三十年間持續進化為更強、更快的戰鬥機器,但此代M3可說歷經了最大的轉變。首先是2013年,原廠調整了3 Series的車系編成,將雙門車款獨立出來成為4 Series,隨後推出的新一代M3 Sedan與M3 Coupe,也理所當然地改稱為M3/M4,並各自有了F80與F82兩個獨立代號(Cabriolet則為F83)。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M3走到了這一代首度將動力予以渦輪化,或許光看馬力數據沒有誇張的漲幅,但事實上性能表現比起前代車型卻有跳躍式的成長。再一次,M3/M4風靡車壇,擄獲所有車迷的心;就像五年級生當年望著牆上的E30 M3海報、或是六年級生看著E46 M3許下願望一樣,新一代M3/M4成為了男人與男孩們心中的夢幻座駕。



今年初原廠隨著4 Series改款的腳步推出小改款M3/M4,國內則於四月正式上市,共導入M3、M4 Coupe、M4 Convertible三種車型,我們這次試駕的嶄新18年式M4 Coupe,則要價521萬元。回想當初2014年上市時接近五百萬元的價格,小改款後上漲不少是吧?但我們認為頗為超值,因為國內販售的小改款車型全數標配原本需花你28萬元選購的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讓全車擁有更濃烈的性能風格,當然也提升不少戰鬥力!

18年式M3/M4車系售價
M3 Competition(M-DCT)518萬元
M3 Competition(六速手排)505萬元
M4 Coupe Competition(M-DCT)521萬元
M4 Coupe Competition(六速手排)508萬元
M4 Convertible Competition(M-DCT)542萬元

Competition Package競技化套件
○引擎與懸吊:馬力提升19hp / 主動式M款差速器競技化設定 / 懸吊競技化設定 / DSC與MDM競技化設定

○外觀:專屬20吋M款深色鍛造星輻式666M型輪圈 / 黑色高光澤水箱護罩 / 運動化排氣系統含黑色高光澤排氣尾管 / 黑色高光澤車側鰓狀飾條與車尾銘牌

○內裝:專屬M款跑車座椅及前座安全帶(M4 Convertible不含此兩配備)


威猛肅殺外觀



小改款M4依舊擁有凶悍的前保桿造型與大面積氣壩,最大差異便是頭燈組內部配置的修改,將原有的雙六角型光圈改為新世代車型廣泛使用的鉤型設計,全車系則標配進階LED主動式轉向頭燈。此外,Competition Package則將水箱護罩外緣施以黑色高光澤塗裝取代原有的鍍鉻式樣,至於試駕車採用的銀粉漆Sakhir Orenge車色相當亮眼,還具備多種特殊消光車色可供選擇。



M4引擎蓋擁有原廠稱之為「Powerdome」的隆起線條與四道摺線,營造出豐富的的光影變化與立體感。



雖然M3/M4都擁有相同的強悍性能,但不用說,雙門跑車總是比較迷人!而且就像E30 M3的可樂瓶腰身一樣,F82 M4也擁有較一般車型更寬厚的輪拱;雖然身披M款跑車化套件的BMW滿街跑,但你絕不會將充滿肌肉線條的M4錯認為一般4 Series。



小改款車型在車尾也僅有燈具配置的小變動,Competition Package則將運動化排氣系統的尾管以及車名飾徽施以黑色高光澤處理。



前葉子板上配置鰓狀飾條並採黑色高光澤塗裝,上頭也有「M4」字樣飾徽。



為了輕量化需求,包括多處車體、引擎室拉桿、傳動軸,以及整片車頂皆以碳纖維材質製作。說到碳纖維傳動軸,其實原廠在今年8月便宣布,將從11月開始取消碳纖維傳動軸配置,原因在於為了迎合全世界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未來需要加裝一個汽油微粒過濾器,此舉也會佔用些傳動軸的空間,因此除了M4 GTS與M4 CS等特殊車型外,M3/M4日後將會改採直徑較小的鋼材傳動軸。



Competition套件將輪圈一舉升級至20吋,並採用專屬的M款鍛造星輻式鋁圈,造型與M4 GTS相同但為銀/黑雙色塗裝,配胎規格則為前265/30 R20、後285/30 R20。


戰鬥氛圍內裝



M4的車艙輪廓雖與一般4 Series相同,但在中控台、中央鞍座、門板等處大量運用碳纖維飾板妝點,加上M款三輻式方向盤的配置,散發出更濃烈的戰鬥氛圍。




Competition Package專屬的M款跑車座椅採Merino真皮製作,椅墊泡棉偏硬但腿部與側向包覆性皆十分優異,中間採特別的鏤空設計並搭配車型飾徽,還附有電調、駕駛座記憶、電動腰靠等機能;至於安全帶邊緣則加入代表M Power的藍、紅色彩點綴。



後座為兩人座配置,同樣採用Merino真皮+對比車縫線,中央設計有一小型置物盒,椅背也具備6/4分離傾倒機能應付臨時載物需求。



雖然輪廓與一般車型相同,但為了提升細部質感,M4在空調、音響按鍵組周圍等處加入鍍鉻飾條。



M4同樣採用旗下新世代車型陸續換裝的嶄新iDrive介面,可自定義六組快捷圖示顯示於中控台上的8.8吋螢幕,並加入包含主動防撞與行人偵測、盲點偵測警示、車道偏離警示、Active Protection主動安全防護系統等「智慧駕駛」機能;至於緊急求助、遠距售後服務、智能遠端遙控、線上生活資訊、旅程諮詢秘書、即時路況資訊等智能服務也皆為標配。



中央扶手置物空間面積頗大但內部深度略嫌不足,並僅配置一個USB插座。



儀錶板依舊採用家族化的四環設計,左方為刻畫至330km/h的速度錶,右方則為外圈附有超轉指示燈的轉速錶。




M款排檔桿左方配置的多個按鍵,依序可調整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引擎反應、M款跑車化電子懸吊系統、M Servotronic車速感應轉向輔助,並各有三種模式可調;至於排檔座正下方的按鍵則為可切換三段換檔速度與邏輯的Drivelogic,各系統目前的模式也會分別顯示於轉速錶下方。





M款多功能真皮三輻式方向盤採用Nappa皮革包覆帶來優異握感,左方的兩個M Drive按鍵是M Power車款專屬,可直接透過iDrive介面設定M1與M2兩組個人化的設定,可調整的項目包括DSC、油門反應、電子避震器、方向盤、換檔速度與邏輯,以及抬頭顯示器的顯示項目。你可以設定一組載人時最舒適的模式,以及另一組最性能的戰鬥模式在突然碰上「遭遇戰」時快速切換;不過或許是怕駕駛在轉動方向盤時誤觸開關,需連按兩次才會切換模式。




車況抬頭顯示器也能依照行車模式而有不同的顯示項目,一般模式下主要顯示車速與導航資訊等,至於戰鬥模式下則改為附有超轉燈的轉速、檔位、車速資訊。


狂妄暴力輸出



BMW在2006推出335i,讓車迷嚐到了新世代渦輪引擎的甜頭並大受歡迎後,便開始逐步讓渦輪動力普及於旗下所有產品線,連以往強調高轉速激情NA動力的M Power車型也不例外,繼F10 M5換上渦輪心心臟後,現行M3/M4也跟上腳步,以代號S55B30的3.0升雙渦輪直列六缸引擎取代以往的4.0升V8自然進氣動力單元。

結果就是,雖然排氣量縮減不少,但馬力卻由420hp增加至431hp,最大扭力則由40.8kgm暴增至56.1kgm,更可於1850~5500rpm之間維持扭力高原。此外,渦輪引擎對於動力提升的潛力也更為豐厚,否則M4 CS怎能在維持原有硬體下輕鬆得到460hp最大馬力?M4 GTS又怎麼會在加入水噴射系統重新調校後,讓500hp馬力手到擒來?這些皆是渦輪引擎用於性能車款上的優勢。

小改款後,M3/M4的最大輸出依舊維持同樣水準,當然也搭配原有的7速M DC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但別忘記,標配的Competition套件,還能使這具直六渦輪引擎多榨出19hp馬力;也就是說,M4 Coupe Competition現在擁有450hp的最大出力,原廠公佈其0~100km/h加速則快了0.1秒來到4.0秒水準。



像M Power這類歷史悠久的經典車系一有什麼重大變革,往往都會被死忠車迷開砲抨擊認為經典不再,但換上渦輪引擎的M3/M4誕生後,卻很少聽到車迷的不滿聲音;原因無他,這具渦輪引擎實在是太迷人了!透過電子洩壓閥精準控制渦輪轉速維持增壓值,起步、高速、再加速時的動力湧現皆是又快又猛,可說全速域皆是戰鬥狀態;更何況,它仍是具可一氣呵成直上7600prm的高轉速引擎,高轉聲浪雖較E92時代少了一點尖銳高亢,但卻更為渾厚響亮、也更為激情!

全力踩下油門,看著循跡系統的燈號閃爍抑制輪胎打滑,讓動力充分轉化為速度帶來強大加速G值將你緊緊壓在跑車座椅上,你會感覺到M4有別於其他跑車,是以相當激進的方式來宣洩這450hp馬力。舉例來說,同樣是0~100km/h四秒的車,有些車的加速過程就好像迅速地由1.2.3.4依序數到100一樣快而平順;至於M4則是由1跳到20、30、50再直接跳到100,展現出的瞬間爆發力實在令人興奮不已!別忘記,這還是DSC幫你一把的狀況下,若想挑戰一下這匹猛獸,你也可以關閉DSC,體驗一下全油門起步時後輪由一檔打滑至三檔、車尾不斷擺甩的狂暴扭力!



在摸過這麼多次的M Power車款後,其實我們心裡已經有個底,那就是它的加速不會與原廠公佈的數字差太多,但我們仍很好奇,加入Competition套件後的M4到底有多狂?

長按DSC按鍵將系統全關,排入S檔並將換檔模式設定在第三段,接著儀錶會出現方格旗告訴你Launch Control備妥,左腳煞車右腳油門即可拉高轉速享受強烈貼背感。不過當我們多次執行程序但卻無法啟動Launch Control後,才想到由於試駕車里程數未滿2000公里的里程限制因此當然無法使用,加速測試殘念!


硬派競技化操控



小改款M4 Coupe在加入Competition套件後,駕馭感受無疑帶來極大改變,因為與操控有關的項目包括懸吊、主動式M款差速器等皆採用競技化設定,DSC與MDM模式(M Dynamic Mode)也同為競技化設定。開上一會兒,你便會覺得這組套件實在不辱「Competition」之名,懸吊壓過路上坑洞、橋接縫時傳至車室的衝擊相當直接,即使處於Comfort模式下也是如此,至於其他模式那就更不必說了;我們只能奉勸你,不想被抱怨的話還是別在載著女友時使用Sport Plus模式,因為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此時實在太過顛頗。不過硬派歸硬派,BMW M GmbH確實讓其擁有了標準賽車懸吊的特性,那就是雖然低速時彈跳直接,但高速領域下衝擊感反而緩和不少,重點是貼地性相當優異,能讓輪胎始終緊緊壓在地上而不會出現任何二次彈跳,帶給駕駛者無比信心繼續上探更高領域。



在山路上,這些競技化設定也讓原本就屬硬派的M4彷彿脫胎換骨,在車頭獲得強勁支撐力後,轉動方向盤你也會覺得它的初期轉向反應與手感回饋較前代更為犀利!還有一個令人滿意之處,便是你所設定的油門反應、方向盤、變速箱換檔邏輯等,每種模式的差異都相當明顯,想要激情與戰鬥感?把所有項目皆調至Sport Plus就對了!踩下油門既猛烈又迅速的引擎反應與聲浪、換檔時「砰、砰」的強烈接合感,以及處於MDM模式下DSC延遲介入並容許些許車輪打滑與後軸甩動,這些都讓你好似在駕馭一部野性十足的賽車一樣令人熱血沸騰,也無疑會令你戰戰兢兢、手心冒汗大喊過癮!不過在台灣路況不佳的山道上衝刺,我們認為懸吊調至Comfort模式反倒是較佳的選擇,Sport Plus還是留待賽道使用吧。



小改前的M4已經夠強悍,只要具備足夠的駕駛技巧與觀念,便能在山道或賽道將其開得飛快,今天的M4 Competition當然也是,但不太一樣的是,增加的動力無疑使它更猛、更強了些,硬派的懸吊則讓你不再那麼容易察覺車輛荷重的移轉,至於加大至前265mm、後285mm寬的輪胎雖然增加不少抓地力,但同時卻也讓你更難去探查它深不可測的彎道極限。要將它開得更快,對於方向盤、油門、煞車的掌握也需更為細膩,簡單來說就是需要深一層的技巧與膽識!



M4 Competition絕對好玩刺激,但長時間一直處於激情亢奮的情緒下,總是容易讓人疲累;回程途中,我們選擇了高速公路,放鬆心情定速巡航,突然覺得偏硬的座椅讓屁股有些酸痛,低沈的排氣轟鳴聲則不斷地迴盪在耳際讓輕柔的音樂也變得吵雜....這些都是M4 Coupe Competition在日常行駛時需要忍受的小缺點。總之,它實在不是一輛適合慢速悠遊的車,拉高轉速衝刺才是它的本命。如果你想要激情、想要性能,M4 Coupe Competition絕對能夠滿足你;如果你是那種喜歡競技感勝過一切的人,又有什麼理由不選擇M4 Coupe Competition?



以市售車的角度而言,M4 Coupe Competition的缺點便是太過於競技化;不過它最迷人的優點,也正是諸多競技化設定。它宛若一輛賽車,而且不管是直線加速賽、甩尾賽、場地賽都難不倒它!逐漸摸熟了它的能耐後,你會愛上駕著它切入彎道、轉向、衝刺出彎的那種激情且欲罷不能。




BMW M4 Coupe Competition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六缸DOHC 24V渦輪增壓
排氣量:2979c.c.
最大馬力:450hp/7000rpm
最大扭力:56.1kgm/1850~5500rpm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七速自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前265/30R20、後285/30R20
車身尺寸:4671mm x 1870mm x 1392mm
軸距:2812mm
車重:1540kg
油箱容量:57公升
國內售價:521萬元
瓊斯 wrote:
剛結束一段山道狂奔...(恕刪)


頭香 500萬 450匹
這圈帥到沒朋友!!!
15151515151515151515
A4220814 wrote:
這圈帥到沒朋友!!...(恕刪)

666M 缺點就是太重
不然真的很漂亮,實圈很霸氣
新年式馬力居然沒增加
嘖嘖…台灣能跑多快…偶爾熱血就不錯了
榨馬力...

還是覺得 變速箱耐用度能多介紹一些!


但看到 500w , 我還是到旁邊玩沙!


瓊斯 wrote:
剛結束一段山道狂奔,...

7(M-DCT)

(恕刪)

瓊斯 wrote:
剛結束一段山道狂奔,...(恕刪)


去年就放上Competition的名義,基本也沒有跑比較快,而且用了GTS的輪圈,倒不如用GTS的輪胎還會跑快一點,選配了二手車價也不見得會比較高,感覺這選配就是來騙錢的,花同樣的錢自己改還實際一點

我知道我說這話大概要被保固魔人酸了

嗯,....... 獸化,這個詞不錯



瓊斯 wrote:
剛結束一段山道狂奔...(恕刪)

ggfun wrote:
去年就放上Competition...(恕刪)


其實這個圈也不完全是 GTS 的圈

GTS 的圈 比 Competition Package 的還要多 0.5J

這組圈是 前後都 20吋

GTS 則是 前 19 後 20

瓊斯 wrote:
剛結束一段山道狂奔...(恕刪)


外觀真的蠻帥的
本文來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5&t=5275455
時易藝品
紫晶洞
時易紫水晶fb直播拍賣ptt 提供晶鎮功效,紫晶洞真假,火型紫水晶洞,紫晶陣等等,專營個等級巴西紫晶洞、烏拉圭紫晶洞、聚寶盆、恐龍蛋、愛心晶片相關水晶產品,以提供多元的水晶產品批發與零售滿足您的需求,品質第一、服務至上,經營至今有廣大的客戶群的支持與推廣,歡迎來店參觀選購或參與FB線上直播競拍。更多完整商品請至 https://www.facebook.com/10e.vip

台長: benjamqi8ac
人氣(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