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7-17 14:25:05| 人氣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关于复制的辩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结论:「复制人是不被允许的」
前提:「因为它违反了人孕育生命的本质」

为什么是复制?

听说上帝花了七天创造了世界,包括让「人」存在,这是属于一种机械性的「复制」吗?继「复制羊」桃莉后,人们又成功的制造出猴子,关于「复制」一事正当与否的争议也越演越热。当科技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它也让我们触碰到更多道德边缘的禁忌,此次「趋势大师」奈施比来台,宣扬科技带给人类文明的副作用,并担忧科技将成为人和人之间的「中介者」角色,使我们对人、事、物的情感沦为一种「低感度」的态度。

德国七○年代的著名诗人哲学家华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早在三十年前的机械复制时代时,就已开始担忧人类的文明将处处充满着无恐不入的「中介者」。所谓中介者,就是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拉越远的机械性产物,如当时发展蓬勃的电影事业,他害怕人们将过于依赖电影艺术这种中介者,使得得去依赖它传达情感。而我们也会因此失去了真实的身历其境感受,「五官所感受到的情感、经验,都只是中介者所制造出的复制品。」

当然,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计算机了,计算机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一切的运作似乎是少不了它。但是危险的似乎是它所带给我们一种「复制」的,如电动玩具,我们透过它所创造出的「虚拟真实」去感受情绪、我们有透过网络和朋友交谈,一切的虚虚实实,都是拜计算机、网络这个科技所赐,但在这样一个制造出的空间,人们是习以为常。当然上述的例子都是属于感观方面的复制,争议并不大,也许也没什么人会在乎,但到了肉体的复制一切就不一样了…….


反对「复制」的人

就复制人而言,人们之所以会反对,大概自认像自己这样的万物之灵、有思考的人,是不可经由任何人工的手法去制造。那些持有强烈道德观念的人,如神学家、人道主义者,他们对于「复制人」一事表示「即便我们创造了人身,但却不一能创造人心。」他们将上帝的观念提出来,有点类似于当初柏克莱 (Berkeley) 反对洛克 (Locke) 的表象论 (Representation) 时提出的观点,他将上帝的存在与否视为一个重要的关键,因为假使我们从洛克的想法去看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时,那上帝将会成为一个无关轻重的角色。

同样的,保守人士担心的是人类有可能会推翻上帝的角色,但这个时代还有人会去管上帝吗?让我们想想复制的手法,这和机械时代所产生的「复制」有什么差别吗?这和绘画时人们去临摹一幅大师的作品或照相时将人原原本本的拍摄下来的复制有什么不同呢?假如只以一种单纯的复制行为去看,也许它们不同的地方是「成品」。那假如我们将人体视为一种「机械」的构造,还会有上述的争论吗?

之前所讲的是比较属于宗教的观点,如果我们用社会结构去看这个行为时,复制人届时有可能会使得整个社会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变动,而这些被复制出的小孩将是属于谁的?由谁扶养长大?可能无限制的复制吗?还有更多的问题得理清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能贸然行动的原因吧?另外也有人说我们也许可以制造出相同的肉体,但却不能保证我们能复制出一个具有完整心智的人。又或者是有人质疑它让生命成为一种可用科技去完成的产物,并和工厂生产的货物没什么不同,这会颠覆生命的价值…….及太多太多诸如此类反对的论述。

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知,关于「复制」一事的争议是早在六世纪就有了…


复制的开端

上上个 (十九) 世纪末相机发明之初,也出现过类似「复制」的争辩,那时是连讨论的余地都没有,人们便直接的抨击这是项来自法国的恶魔技艺。同样的,他们对于「复制」影像的认知和目前人们对「复制」人的认知也没有差太多。他们说,若想要将浮动的影像固定住是不可能的事,甚至是想要留住影像的念头,就等于是亵渎神明了。因为人类是依上帝的形象所创造的,而任何人类发明的机器都不能固定住上帝的形象。

而更早之前约六世纪左右,天主教出现了拥护偶像与反对偶像两派派,他们各自对于是否应该将耶稣的形象绘于教会持有两极的见解。同样的这也牵涉到了是否能「复制」神的形象的问题。

是的,早在复制人之前,人就已经对「复制」这个概念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若把上述反对理由一一的分开看。首先,反对复制的人,他们用上帝做为理由 (当然要辩证上帝的存在与否又是另一个讲不完的话题) ,而除了对神学家,这个理由应该是说服不了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比较有可能说服我们去反对复制人的理由可能是社会结构方面或是具有科学根据方面的论述。


复制无所不在

在我们讨论这个议题之前,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我们生活的周遭,早就无时不充满着复制的东西。例如,报纸、广告传单、书本、CD、电影….等数之不尽的物品。可能当你拿起你手边的杯子时,在某处的某个人家中正好有者同样厂牌制造的。事实上,我们都已习惯和他人拥有同样的复制品,甚至有时当他发现自己拥有的和别人的不同时,而感到怨怨不满。可能有一天你买了一张唱片,你发现里面打开是瑕疵品,而急于更换你所希望拥有的正常唱片。



如果人类真是由上帝所创,那么人也不过是上帝一而再三制造的复制品。上帝就如同是玩具工厂中的那上



台長: ..
人氣(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