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9 14:42:33| 人氣16,2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道聽塗說:檞寄生還是槲寄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臺灣網路文學寫作人蔡智衡以一本《檞寄生》打動了許多處在做夢時期的少男少女,當然他也會因用了“檞”這個錯別字受到一些網民的質疑,他本人做了種種解釋,一會兒將責任推給那位勇敢的波蘭人,一會又抱怨這不是一本植物百科全書,唯獨不進行錯誤糾正,並繼續誤導喜歡他的讀者,應當說這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爲。

  檞這個字是一個泛指,指的是松一類的裸子植物,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出來這個字的確切含義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湖北荊山一帶,還有許多種混生在一起的松類,當年楚武王熊通就是在這一帶死於這類植物之下的。①



  注①:檞(jie,上聲,可讀xie,去聲),木名,《玉篇·木部》:“檞,松樠也”。《左傳·莊公四年》:“王遂行,卒於樠木之下”(王指楚武王熊通)。《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山多松樠”,顔師古注:“樠,木名,其心似松”。



  槲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當與“寄生”連用時,指的是桑寄生科中的一種寄生植物,這種植物在東亞比較常見。②



  注②:槲(hu,陽平),山毛櫸科,高大落葉喬木,分佈我于國東北南部至長江中下游各地。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桑寄生科常綠小灌木,原産於中國,日本和韓國也可見,由鳥食其果後種子因不易消化經排泄於其他樹上而傳播,多寄生於槲、榆、梨和樺等落葉樹上。在西方常用作耶誕節飾物。



  由於這兩個字形近,特別容易造成寫錯別字。爲了說明這種心理過程,我請一位教小學五年級語文的老師做了如下的測試:

  以漫不經心的方式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槲”字,約兩分鐘後同樣以不經意的樣子擦除這個字。過了約五分鐘後突然要學生默寫老師剛才從黑板上擦去的這個“槲”字。全班41人,只有4位同學正確寫出,25位寫成了“檞”,12人想不起來。

  類似認“檞”作“槲”不是什麽丟人的事,寫了錯別字別人指出了糾正一下就行了,因爲面子拒不認錯無異諱病忌醫,一害自己,二誤別人。網路是一個大家庭,我們爲文者應當對別人負起責任來,對一般網民特別是有意而爲之的人來說,我們無法去作要求,但作爲一個知名寫作人則不應爲錯誤推諉,何況不是什麽大不了的錯誤。爲了不使更多人再犯蔡先生同樣的錯誤,我認爲蔡先生應當鼓起勇氣來承認以“檞”作“槲”是個錯誤,並呼籲大家不要跟著錯,我想別人不僅不會嘲笑反而會爲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叫好的。如果仍然堅持錯誤,或爲自己解脫找藉口,實則樹立了一個壞榜樣。蔡先生是聰明人,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建議如果有再版的話,將封面和正文中的所有錯別字改過來!

  事實上一些辭書也會將這個字弄錯,産生錯誤的原因大致與上述相當。如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由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縮印本(1993年8月第1版,2000年1月第9次印刷),在第其1148頁上這樣解釋mistletoe 1,[植](桑寄生科的)美洲寄生子屬植物,檞寄生屬植物 2.(常用作耶誕節懸挂飾物的)檞寄生小枝(按西方習俗,站在此小枝下面的女子,男子都可與之接吻)。這裏就是錯誤地將“檞”當做了“槲”來用,必須嚴肅地指出的是,工具書的錯誤造成的影響更大。我們希望此辭書的編輯能加以重視,避免誤人子弟和以訛傳訛。

=========================================================

附一:《檞寄生》正文中部分以“檞”作“槲”的錯別字

第六章

  “那叫檞寄生,是一種寄生植物。這棵臺灣赤楊是它的寄主。”

  “檞寄生?耶誕樹(opig按:臺灣人稱的耶誕指的就是聖誕,這個說法讓我想起很早以前聽過蘇芮的一首歌)上的裝飾?”

  “嗯。西方人視它爲一種神聖的植物,常用來裝飾耶誕樹。在檞寄生下親吻是很吉祥的哦!傳說在檞寄生下親吻的情侶,會廝守到永遠。”

  “喔?真的嗎?”

  明菁點點頭,突然往左邊挪開兩步。

  “如果站在檞寄生下,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吻你,而且絕對不能拒絕哦!那不僅非常失禮也會帶來不吉利。這是耶誕節的重要習俗。”

  我捶胸頓足,暗叫可惜。我竟然連續錯過兩次可以親吻明菁的機會。

  “呵呵……幸好你沒聽過這種習俗。你知道希特勒也中過招嗎?”

  “喔?”

  “聽說有次希特勒參加宴會時,一個漂亮的女孩引領他走到檞寄生下,然後吻了他。他雖然很生氣,可是也不能怎樣呀!”

  明菁乾脆坐了下來,又向我招招手,我也順便坐著休息。

  “所以呀,西方人常常將檞寄生挂在門梁上。不僅可以代表幸運,而且還可以守株待兔,親吻任何經過門下的人。”

  ……

  “這便是檞寄生會成爲耶誕樹上裝飾品的原因。當耶誕夜鐘聲響起時,在耶誕樹下互相擁抱親吻,彼此的情誼就能一直維持,無論是愛情或友情。有些家庭則乾脆把檞寄生放在屋頂,因此只要在房子裏親吻,就可以保佑全家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檞寄生在平時很難分辨,可是冬天萬樹皆枯,只有它依舊綠意盎然,所以就很容易看到了。也因此它才會被稱爲冬季裏唯一的綠。”

  明菁轉頭看著我,欲言又止。

  “姑姑,你是不是想告訴我,思念也跟檞寄生一樣,不隨季節而變?”

  “呵呵……過兒,你真的是一個很聰明,反應又快的人。”

  明菁站起身,“過兒,我們該走了。”

  “嗯。”

  我們走沒多遠,又在路旁看到檞寄生,它長在一棵倒地的臺灣赤楊上。

  看來這棵臺灣赤楊已經死亡,可是檞寄生依然生氣蓬勃。

  似乎仍在吸取寄主植物最後的供養。

  是不是檞寄生在成爲替別人帶來幸運與愛情的象徵前,

  得先吸幹寄主植物的養分呢?

  幾年後,明菁告訴我,我是一株檞寄生。

  那麽,我的寄主植物是誰?

========================================================

附二:蔡先生的辯解

  爲什麽是“檞寄生”?痞子蔡自曝新書起名內幕

  ──痞子蔡

  我寫任何小說,無論長篇短篇,都有一個固定的習慣──一定要先決定篇名,才能寫下小說內文的第一個字。如果篇名未定,即使累積再多的寫作欲望,也無法動筆。就像需要導火線才能引爆炸藥一樣,我需要篇名來引爆我的寫作。

  寫完《愛爾蘭咖啡》後,我拿到了博士學位。雖然還是留在學校工作,但生活的重心開始轉移。而寫作的念頭,偶爾會像白雲,在腦中打轉,忽聚忽散。當它們似乎凝聚成雲海時,我伸手一抓,只留下滿手沁涼,沒捕捉到任何文字。直到去年和大學同學一起去爬山,腦中的雲才有辦法化爲紙上的字。

  當時我們看見一棵高約七公尺的樹,樹枝上長著鳥巢似的東西。我大學同學的波蘭老婆突然很興奮,然後拉著她老公躲在旁邊親親。我瞄到了。

  “What's that?”我問。“Come on, man......That's akiss. OK?”她說。我指著那團鳥巢,再問一次:“What's that?”“Oh......That's a mistletoe.”“Chinese name?”她搖搖頭,說回家後再告訴我。

  於是她開始說起關於檞寄生的傳說,還有檞寄生對她們西方人的意義,又說她以前只在聖誕樹上看到檞寄生,從未在野外看過。我注意到她說話的同時,嘴角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且深情地望著她老公。

  “我現在好幸福喔!而且也將一直幸福下去。”她的結論是這樣,然後又吻了她的老公。在我腦中飄浮的雲海瞬間凝固,沈澱於心底。

  幾天後,我收到E-mail,她寫的是:“檞寄生”。我決定要以“檞寄生”爲火苗,燃燒我心中累積的寫作柴薪。

  【九歌】蔡將責任推給這個“勇敢的”波蘭女孩!

  我開始收集關於檞寄生或是mistletoe的資料,我發覺到,對於mistletoe而言,竟有“檞寄生”和“槲寄生”兩種解釋。“檞”和“槲”是兩種不同的植物,那麽“檞寄生”和“槲寄生”應該也是不同的植物吧?

  【九歌】請蔡先生拿出具體的證據來,最好直接指明書名、出版社、版本、頁碼,這樣可以避免更多的人被誤導。因爲根本就沒有什麽“檞寄生”這種植物!

  我就教於身邊略懂植物學的人,並持續翻閱書籍和辭典。也許兩者通用,但比較可能的情況是有一種是誤用。但到底哪種是誤用,我並不清楚。

  【九歌】請解釋一下“也許”這兩個字的意思!如果可能是“誤用”你覺得應當如何做呢?看蔡先生的那意思作“槲寄生”也有可能是誤用,你不覺得這樣說是極端不負責的嗎?

  又想起我大學同學的波蘭老婆,還有她寄來的信。她說她是由英漢字典中查出它叫“檞寄生”。她來自波蘭農村,一個人嫁到臺灣,應該是個勇敢的人。我以前的英文老師說,勇敢的人特別會查英漢字典。所以我決定尊重這勇敢的波蘭女孩,畢竟是她提供我創作的火苗。

  【九歌】有些事是不能感情用事的,爲“勇敢的”波蘭女孩犯不著讓廣大青少年都跟著錯。舉事還是嚴謹一點好些吧?

  在敲下《檞寄生》這篇小說的第一個字時,我突然想到:槲寄生槲寄生……胡寄生?又何必要寄生呢?檞寄生檞寄生……謝寄生?懂得感謝寄主的植物,應該是對的吧,而且也更有象徵的意義。最終,這種文學上的聯想與構思促使我下定決心,於是我放任我的手指,在鍵盤上完成12萬字的旅行。

  【九歌】自我解脫的最好辦法是承認用了錯別字,這種自圓其說是事後的一種遮掩吧?

  在《檞寄生》出版成書前,我已在網路上完成《檞寄生》的連載。從連載的過程到出書後這段時間,不斷有熱心而認真的讀者詢問:爲什麽是“檞寄生”,而不是“槲寄生”?身爲這篇小說的作者,因爲不能提供讀者完整的答案,我覺得汗顔。只怪我念的是水利工程,並不熟悉植物學。我只能安慰自己,同時也希望讀者理解,這是一篇小說,而不是植物百科全書。

  【九歌】寫作者應當有一種社會責任感。錯了就錯了,不要閃爍其辭,推卸責任或爲繼續堅持錯誤。你的那本書的確不是什麽植物方面的書,但它現在畢竟有一部分讀者,如果向讀者傳播錯誤的知識經發現後就應當改正,這是職業道德!大家完全可以理解你,絕大多數的人都寫過錯別字,做個更正說明吧,這事最好你自己來做。

=======================================================

附三:臺灣著名網路作家痞子蔡作客新浪訪談實錄之一

http://cul.sina.com.cn/s/2001-11-29/6851.html(內容如下)

  .............

  網友:爲什麽取《檞寄生》這個比較生僻的名字?

  痞子蔡:這是植物的名字。因爲那是一個紀念,我跟我的大學同學爬山的時候看到,我對這個植物非常非常有興趣,我很想以這個東西爲名字寫小說,我寫作的習慣,在網路小說就是邊寫邊添,就是定這個名字。

  網友:《檞寄生》想說明一個什麽道理呢?

  痞子蔡: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檞寄生這個植物,是長在樹上的寄生植物,會不斷吸收物主植物的養分,不斷成長。在西方,聖誕樹上挂的東西就是檞寄生,在檞寄生樹下親吻的話,愛情就會永久,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感覺都會長長久久的,有的人就會檞寄生挂在門楣上,你可以親任何人,別人也可以親你,會帶來愛情和幸運。我用檞寄生來闡述男女之間的關係,檞寄生本身對自己的寄主的植物是有害的,可是當它吸收完寄主的養分之後,可以會別的人帶來愛情和幸運,這本身有相當大的衝突和矛盾,再加上,書上也提到一些北歐的神話傳說,《檞寄生》的傳說,到處本身都充滿了矛盾。

  網友:從某種意義來講,男人都是檞寄生,您覺得呢?

  痞子蔡:我覺得是這樣的,其實人都會象檞寄生一樣,不管是從書上也好,或者是別的人身上,都會吸收到很多養分,別人都會有很多東西值得你去吸收,然後你會成長。

  【九歌】很顯然,蔡先生自己一直是處在讀錯別字中的,或發誓要把槲寄生這一概念的內涵移植到“檞”寄生上來。可這“檞”上哪來什麽桑寄生科的植物?

=======================================================

附四:繼續誤導網友(這段對話在蔡先生的留言板上)

寒雪~橙(網友)

檞寄生真的是株植物嗎?

我不知道要去哪買?

我問了很多家,都無法找到...

痞子蔡:檞寄生是植物,只不過通常我們看到它時,它已被編織成環狀,方便挂於門口或耶誕樹上。我想在耶誕時節,很多地方可以買到,倒不一定是花店。


============================
台長按:九歌為三思科學網的作者。本文不代表本台立場,只求大家實事求是,必也正名,不要得過且過。出處請參照本台另一篇相關文章。

本文請勿再次轉引,謝謝!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6,2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