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7 21:29:53| 人氣2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際---導彈學之父錢學森 造就中國航天奇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十八年前,在東北一場展覽會場,中國大將軍陳賡曾問錢學森,「我們能不能自己造火箭,作導彈?」錢學森立刻慷慨回答:「有什麼不能?外國人能造,我們中國同樣能造!」

四十八年後,「神舟五號」成功發射的消息,經由朋友向錢學森報告後,年紀九旬的他顯得相當高興,直說:「這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你們幹得比我們當年好。」言語間,不居功的個性表露無遺,完全把自己為中國航天奠基的功勞淡掉不提。

如今九十二歲的「導彈之父」錢學森,廿四歲時,即以「庚子賠款獎學金」的公費生名額赴美留學,跟著加州理工氣體動力學的一代宗師馮卡門(Theodore von Karman)學習,他在這方面的專長被美國高層相當看重,曾和同事一起為美國設計出可以用於作戰的第一代導彈,為世界航空工業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論基礎。當時,他甚至是以中國人的身分參與高度機密的政府計畫,而這一待就是十五年。

備受重用的他決定成為正式的美國公民時,卻遇到上了韓戰爆發,當時的美國人民仇視亞裔的黃種人,因此他只好動身回中國,卻在路途中被移民局逮捕。他被冠上「共產黨」的莫須有罪名,被囚禁兩個星期,之後被判刑確定,又被軟禁在自家裡長達五年。

後來,他順利地被美軍遣返回中國,(還有另一說法是,中國方面用了一個俘虜和美國交換,才順利將錢學森平安帶回中國。)回國五年後,在一九六○年十一月五日,中國的第一枚導彈試射成功,這是中國的一大步,因為中國才起步四年就有這般的成績,美國卻花了十年的時間。

將世紀天才拱手送人,一直都是美國的遺憾。這可以在科幻小說家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在長篇小說《二○一○年,太空漫步第二集》中看出,作者特意把一艘中國太空船命名為「錢學森號」,由此可知,美國人對於錢學森的專業領域,仍然是非常仰慕欽佩。

中國科技協會副會長的莊逢甘就說︰「中國的火箭事業始於錢學森。」他還說,若不是因為錢學森,中國的科技還要再落後廿年。

「乖兒子,我看到我們的家了!真漂亮!」楊利偉在太空中透過影音通訊向八歲的兒子說著。楊利偉是十月十五日九時整,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神舟五號」的飛船飛入太空的首位中國人,從起飛到安全落地位置,他安全飛行了廿一小時廿三分鐘,共計六十萬公里,堪稱「離家最遠的孩子」。

「神舟五號」直接耗資估計約十億人民幣,這趟旅程的目的,是以北京為軸心,在三大洋與中國國內八個城市設置十二個測控點,並出動四艘「遠望號」測控船全面監測「神舟五號」的發射、運行及回收情況。

神舟三號及四號,當時就已經具備電子情蒐能力,是中國最早的電情衛星,不僅以三組天線追蹤美軍艦隊,甚至可以完全監控美軍攻打伊拉克的戰況。而神舟五號上不僅有太空偵蒐裝置,還有高解析度攝影機隨時監看美國的一舉一動。

神舟五號被認為是中國大陸自一九七○四月廿四日,首次發射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以來,最重大的航天科技工程。不僅有許多創舉,更採用「長征二號F型」火箭,因為最特別的是增加了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逸系統,更加確保了太空人的人身安全。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沈丁立表示,一但順利掌握載人火箭技術以後,就可以破解導彈防禦系統,使美國正在發展的導彈防禦系統無用武之地。

一九五七年,前蘇聯將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波尼克一號」(Sputnik 1),以火箭送進地球軌道之後,全世界的太空競賽就引爆了,尤其是美國與蘇俄之間的你來我往,讓整個宇宙增添了許多熱鬧和些許敵意。

事實上,在這場「太空競賽」中,除了大幅提升各國科技上的技術之外,在經濟、商業上都有所助益。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米德偉(Derek Mitchell)也表示,「神舟五號」升空是北京領導人長久以來的心願,對於軍事發展和商業科技也必然有相當的助益。

「太空,至少是地球軌道,將不再是個別人獨佔的領域。」,這是美國航天史專家霍華德.麥柯迪教授提出的觀點。根據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最新統計,目前全球已有五十個國家制定了自己的航天計劃,但有些國家僅僅把經費和心力都集中在特定領域,但也有一些實力較強的國家,也已制定外層空間探測和載人航天的遠期規劃。

中國急欲證明自己並非只有低技術的產業而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對外表示,中國將於兩年內,再發射「神舟六號」;甚至還有航天科技研究的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副教授謝國偉宣告,他預期中國在發射「神舟五號」後,只需要再四年的時間就可以建立太空站了。






「中國三錢」: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

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這三人,由於在科學上的貢獻非凡,而被中國的總理周恩來稱為「中國三錢」。

錢偉長,一九一二年出生於江蘇無錫,十八歲那年考上清華大學時,卻因為身高只有一百四十九公分,而成為「清華大學史上首位身高不達標準的學生」。後來全心鑽研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是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曾經擔任過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老師,同時也是中國目前在位最年長的大學校長。

錢三強,原名錢秉穹,一九一三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於廿四歲時赴歐洲巴黎大學居禮實驗室當研究生,導師正是居禮夫人的女兒伊萊娜.居禮。一九四六年,和同科系的才女何澤慧結婚,一起研究鈾核三裂變而獲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因此,許多西方媒體尊稱他們為「中國的居禮夫婦」。卅五歲的他重回中國,全心投入原子能的開發,培育非常多優秀的核能專家,但不幸於一九九二年因病過世。

錢學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出生於浙江杭州,一九五六年,受命成立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是中國航太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不僅被譽為「導彈之父」更被人尊稱他為「中國航太之父」和「火箭之王」。對名利看得相當淡泊的他,每每遇到媒體給他這樣的尊稱,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甚至致電給電視台或記者,請媒體不要在討論他了。

自從中國文化大革命後,最受學生歡迎的就是物理學,而學生大多是受到「中國三錢」的影響而報考物理系所,由此可見,「中國三錢」的名號在全世界熱愛物理的人心中,是何等的份量。





美蘇稱霸宇宙的背後?

美國和蘇俄之間的科技之爭,已經持續好幾年了。從來都讓其他國家望其項背,無法與之競爭,如今,中國以自己的力量也讓中國人進入了太空,著時讓美國和蘇俄受到不小的驚嚇。其實,美蘇到底有什麼「秘密武器」能在短時間內,在太空科技上分庭抗禮?答案是德國的科學家。

二次大戰末期,美國佔領德國,得到一批來自德國科學家的協助,秘密進行研製原子彈,並曾在內華達州進行試爆,待到技術能成熟控制後,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造成歷史性毀滅的原子彈。

俄國也曾在佔領德國時,得到另一批德國科學家的協助,所以也研發出了原子彈,而這其中,其實根本就是德國科學家在互相較勁罷了。在原子彈之後,各國又先後製造了氫彈,其原理是將氫原子分裂後產生的核聚變,能夠產生比原子彈還強上數十倍,甚至百倍的毀滅威力。


(本文摘自獨家報導週刊793期國際瞭望版)

台長: 糖果貓
人氣(2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