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2 10:03:12|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雙溪學衡】-崑崙奴(轉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唐人小說常見身懷絕藝的「崑崙奴」,如斐鉶《傳奇》敘述一位叫磨勒的崑崙奴,因為主人深愛朝廷一品重臣家中的紅綃奴,於是他飛簷穿屋,越過警衛成群,扃鎖森嚴的十重高垣,輕易攜出紅綃妓,不留絲毫形跡;又袁郊《甘澤謠》有一篇敘說陶峴的崑崙奴,名摩訶,勇健善潛水。

  不論磨勒或摩訶,都不像中國人的名字,他們是從遠方來的黑奴,《舊唐書‧南蠻傳》說:「自林吧以南,皆卷髮黑身,通號為『崑崙』。」唐詩人蘇頲〈詠崑崙奴〉形容他們「指如十挺墨,耳似兩張匙」,也就是手指黑如十根墨條,耳朵像一雙湯匙;鄭還古《博異志》記王昌齡行經馬當山,命人齎酒脯紙馬祭祀山神,以詩禱曰:「青驄一匹崑崙牽,奉上大王不取錢。」祭品有崑崙牽馬的紙俑,可見崑崙專門從事勞力的工作;擅長寫實詩歌的張籍,更傳神的寫過一首〈崑崙兒〉:「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嶩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原來他們不是崑崙山或非絒來的人種,他們遠自南洋鬱林洲渡海,像是八哥一般學說中國話,尤其耳穿金環,頭髮裷曲,不裹頭巾,皮膚漆黑,衣服半裸,特殊形貌幾乎躍然紙上了。

  崑崙人在佛教經藏也有記載,唐僧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云:「南海諸洲有十餘國…,斯乃咸遵佛法,多是小乘,唯未羅遊少有大乘耳……大海雖難計里,商舶慣者准知。良為掘倫初至交廣,遂使總喚『崑崙國』焉。唯此崑崙,頭捲體黑,自餘諸國,與神州不殊。赤腳敢曼,總是其式。」義淨除了提到崑崙的相貌,還說他們赤腳,身上只披一塊「敢曼」,「敢曼」即是橫纏腰下的布;義淨同時也解釋「崑崙」就是「掘倫」的轉音,因掘倫洲人先抵交州、廣州,所以統稱他們是崑崙國人。

  另外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十一解釋「崑崙語」有云:「南海洲島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馴伏猛獸犀象等。種類數般,即有僧祇、突彌、骨堂、閤蔑等,皆鄙賤人也。」崑崙既有馴犀伏象種種絕技,卻何以賣身為奴?原來他們一向被視為賤民。

  崑崙奴在六朝已經廣為人知,所以《晉書‧后妃傳》記東晉孝武帝母親李太后出身微賤,「形長而色黑,宮人皆謂之崐崘。」而《高僧傳‧道安傳》也記載道安師事佛圖澄,佛圖澄很器重他,但旁人皆因外貌而輕視他。佛圖澄講經之後,都命道安覆述,大眾極為不滿,說:「須待後次,當難殺崑崙子!」也就是下回要難倒這個黑鬼了,不料道安覆講依然挫銳解紛,游刃有餘,大眾不禁讚嘆:「漆道人,驚四鄰。」道安黑得像崑崙奴,卻才智超群,語驚四座,孔子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話又在道安身上應驗了。

台長: 走不動ㄉ老鴨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常識 |
此分類下一篇:文字常識9
此分類上一篇:文字常識8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