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30 16:01:27| 人氣4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詩人及其詩     元好問的〈續小娘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章宗泰和七年,成吉思汗統一了朔漢之後,便在斡難河畔大饗功臣。當酒酣耳熟之際,成吉思汗舉杯笑問:「人生在世,以何事為至樂?」四傑之首的木合黎挺身而出,從容答道:「蕩平世界,統一乾坤,是為人生之至樂。」成吉思汗聽罷,折鬚大笑。蒙古南侵策略,就在君臣歡笑聲中開始醞釀。
  南侵的首要目標,便是大金帝國。金國自阿骨打建國,以迄衛紹王踐阼,近百年之久。由於南北長期對峙國力早已今非昔比。因此蒙古鐵騎到之處,幾手戰無勝,攻無不克。
  從大安三年到天興三年,長達二十五年之久,長城以南大大小小的城鄉,在蒙古鐵騎摧殘之下,簡直成了人間煉獄。金未大詩人元好問曾身歷其境。他透過妙筆,將所見所聞,一一訴諸文字:「白骨縱橫似亂麻,幾年桑梓變龍沙。只知河溯生靈盡,破屋疏煙卻數家」。在〈癸己北渡〉詩中,他以短短數十字印證了民間傳聞。
  在兵荒馬亂之際,青春美貌的仕女成為亂軍姦淫擄掠的對象。元好問在北渡黃河之途中,曾多次親身目睹,那真是一幅又一幅慘絕人寰的畫面:「道傍僵臥滿的累囚,過去旃車似水流。紅粉哭隨鶼馬,為誰一步一回頭?」
  父兄成了死囚,慈娘成了餓聇,那些生不逢時的「小娘」,像牛羊一般,成群結隊被綑綁趕赴漠北草原。臨行之際,她們頻頻回首,悲慟欲絕。
  那些被擄掠的小娘,絕大多數經不起長途跋涉之苦,她們不是倒斃在戈壁,便是棄屍於瀚海。在成千上萬的「小娘」中,小耜分能熬到漠北的「幸運者」,不久也會被狂傲野蠻的蒙古貴族活活折磨而死。
  流傳於金未元初的〈小娘歌〉,就是反映那個動亂時代的時代悲歌。所謂「小娘」是專指花樣年華的姑娘而言。顧名思義,〈小娘歌〉顯然是針對小娘的悲慘遭遇所譜的歌曲。作者分明是有心人,他深信淒美的詞曲必能傳遍大江南北,必能撼動人心而悲憤為力量。
  令人感到無限遺憾的是,曾經在神州大地每一角落唱和,賺得無數淚水的〈小娘歌〉,卻不知何故,也不知何時神祕地失傳了。所幸元好問的〈續小娘歌〉至今猶完好保留在可謂不幸中之大幸也!
  元好問的〈續小娘歌〉總共有十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小娘的遭遇與心境。在第一首〈續小娘歌〉中,元好問刻意將各地流民唱和〈小娘歌〉的實況,留下了記錄:「吳兒沿路唱歌行,十十五五和歌聲。唱得小娘相見曲,不解離鄉去國情。」
  其第二首〈續小娘歌〉是特寫,對象是千千萬萬無助的小娘。為了躲避蒙古游騎,她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東躲西藏,卻始終擺脫不了非慘命運:「山無洞穴水無船,單騎驅人動數千。直使今年留得住,更教何處過明年?」
  在第八首〈續小娘歌〉裡,元好問以直筆指證,那些受過禮教薰陶的小娘,被擄掠至漠北,卻成了交換牛羊的另類牛羊:「太平婚嫁不離鄉,楚楚兒郎小小娘。三百年來涵養出,卻將沙漠換牛羊。」
  在元好問的十首〈續小娘歌〉中,字裡行間,處處含悲憤,字字是血淚。面對歷史上最強大的盜寇集團,空有滿腔熱血的大詩人,除了擲筆三嘆之外,其又能奈何?
  元好問,先祖係北魏拓跋氏,金宣宗興定三年,榮登進士之第,曾歷任南陽令、左司都事等官職。金亡之後,矢志不仕,隱居鄉野以詩文自娛,其道德文章,舉世所共欽。
  那首出自慘綠年少之手的新詞,劈頭兩句便傳誦千古:「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古往今來,天下有情人莫不為之低徊。
  正因為元好問具有如此之襟抱,故其詩文獨步天下逾三十年,而成為一代宗匠。
  處於亂離之世,能使文教不墜,絃歌不輟,豈偶然哉?「天為斯世而生新人」,絕非溢美之辭。讀元好問之詩,細細體會其苦心與悲心,便知此言乃出自肺腑,且拿捏恰如其分!

台長: 走不動ㄉ老鴨
人氣(45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常識 |
此分類下一篇:1.2億年前  哺乳動物有耳朵
此分類上一篇:~七言律詩~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