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26 18:20:07| 人氣1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河之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河之舞是什麼?是俐落流暢的愛爾蘭踢踏舞?是憂郁熱情西班牙佛朗明哥?還是氣質優柔的古典芭蕾?還是活力動感的現代舞?都不是,又都是,這就是世界舞臺上的票房奇跡《大河之舞》-- 一座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巨橋,將愛爾蘭重建家園的血淚史,以全新動人的百老匯音樂劇面容呈現!,終於來了,狂野的腳步節奏,砣礡的情緒表達,融合多種新式曲風及樂器的演奏,技高一籌的歌唱演繹,豐富精採的舞臺效果,眼花繚亂的服裝造型……所有的元素都被成功融合重生,碰撞出驚人的藝術火花……




超級制作人莫亞‧多何第(MOYA DOHERTY)在這場《大河之舞》百老匯音樂劇中以嚴謹的舞蹈編排與精準的場面調度要求,力圖展現多樣化的表演藝術風貌。該劇以傳統愛爾蘭民族特色的踢踏舞為主軸,融合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舞,並吸取古典芭蕾與現代舞蹈的精髓,共同營造出一場氣勢如虹,異彩紛呈的絕世舞作。而愛爾蘭管弦樂團的演奏及合唱團的天籟美聲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大河之舞》是一場力感、動感、質感與美感兼具的百老匯音樂歌舞盛宴。
《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來便炙手可熱,並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熱潮,更是被全球藝評人一致推崇為當代最具愛爾蘭民族風格的經典音樂劇,全劇精心動魄的龐大制作令人嘆為觀止。參與者更是群星閃耀,由榮獲9次世界冠軍的新銳舞王柯林‧唐恩(COLIN DUNNE)領先主演,柯林‧唐恩以卓越的舞藝與巨星特質著稱於世,他渾然散發出璀璨耀眼的巨星光芒。這次他更是以令人震撼懾服的肢體語言,將引領您跨越時空,馳騁於眩目神迷的百老匯舞臺之上。


《大河之舞》是一部結合愛爾蘭舞蹈、音樂與歌劇的藝術盛宴,它成功地發揚了愛爾蘭舞蹈的精華,並且與其它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內容多元且豐富,看後使人賞心悅目。百老匯超級制作人莫亞‧多何第在1994年的歐洲電視網歌唱比賽中,特別為大會制作了7分鐘的舞劇短片,令3億觀眾看得心醉神迷,意猶未盡。於是莫亞便與著名作曲家比爾‧惠南以及名導約翰‧麥根共同策劃制作,在充實了原始版本的構架後,完成了這部精彩絕倫的歌舞作品--《大河之舞》。1995年《大河之舞》在都柏林的波音劇院首演,結果大獲成功,1997年此劇更是獲得了格萊美《年度最佳音樂劇》的殊榮。《大河之舞》一劇受到了世界各地的觀眾和媒體的一致好評,直至近日,國際上的演出邀請仍在不斷地增加,喝彩聲也從未停歇……

  下面我為您介紹一下參加這場《大河之舞》音樂劇的主要演員、舞蹈團以及樂團的情況。
  1. 柯林‧唐恩(Colin Dunne)
  1965年出生於英國伯明翰、原籍愛爾蘭的柯林‧唐恩3歲開始習舞,4歲便參加愛爾蘭舞蹈大賽並一鳴驚人,小小年紀便展現出了獨特不凡的才華。柯林在9歲時就奪得了世界冠軍並嶄露頭角,成為第一位在同一年度贏得愛爾蘭冠軍、英國冠軍與世界冠軍的舞蹈家。到1991年為止,他已贏得9次愛爾蘭冠軍、11次英國冠軍與9次世界冠軍,他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舞王",多年來稱霸於世界舞壇。
  柯林在前往加拿大參加"The Chieftain"的巡回演出時,與珍‧布洛爾(Jean Butler)在舞臺上相遇,從此兩人便成為舞蹈事業上的最佳搭檔。


  2. 珍‧布洛爾(Jean Butler)
  珍‧布洛爾自4歲便開始學習舞蹈,她的母親深知如果想在美國保存愛爾蘭傳統文化,發揚愛爾蘭舞蹈藝術是好方法之一,於是便積極鼓勵珍向紐約舞蹈大師唐納‧高登學習,接受古典芭蕾、踢踏舞及劇場藝術的嚴格訓練。
  17歲那一年,珍與"The Chieftain"展開合作開始演出,在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大獲成功之後,珍便開始進行世界巡演,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歐洲與日本等地,所到之處好評如潮。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與"The Chieftain"在貝爾法斯特的表演以及與邁克‧傑格在"都柏林崎嶇路"當中的精湛演出。珍‧布洛爾已儼然成為世界舞蹈界的一顆璀璨耀眼的巨星。


  3. 瑪麗亞‧佩姬斯(Maria Pages)
  西班牙著名首席舞蹈家。他盡心致力於現代弗朗明哥舞蹈藝術的改革與創新。瑪麗亞4歲時在塞維而接受舞蹈啟蒙教育,當時她的指導老師很快就發現了她在舞蹈方面的天賦,因而大力栽培她,期望她能夠成為西班牙舞蹈界閃耀的明日之星。瑪麗亞果然不負眾望,在15歲時就發揮出了她的非凡才能,成為了一位專業的舞蹈教師。此後她在舞蹈事業上更加精益求精,師從於儂羅‧馬林及馬堤德‧柯羅的名門之下。瑪麗亞‧佩姬斯之所以加入《大河之舞》的演出,那還要從1992年的塞維而博覽會說起。當時她應邀在比爾‧惠南的作品《塞維而組曲》中參加演出,而比爾同時也是《大河之舞》一劇的作曲家,因此隨後她便又應邀參加了《大河之舞》的演出。
  瑪麗亞同時身為享譽世界的三大舞蹈團的首席舞蹈家,已儼然成為了弗朗明哥舞的同義詞。近幾年來她的舞蹈事業更是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先後參與了《卡門》、《愛情魔法師》、《死亡舞會》等劇的演出,她無懈可擊的精湛表演,令人難忘。


  4. 《大河之舞》愛爾蘭舞蹈團(The Riverdance Irish Dance Troupe)
  該團集結了愛爾蘭的舞蹈明星於一堂,這些舞蹈家皆在三或四歲就開使接受舞蹈訓練,在他們加入《大河之舞》的演出之前,皆獲得過世界冠軍的榮銜。該舞蹈團演出足跡遍及歐美、澳洲、加拿大等地,盛大的演出陣容與高品質的演出水準,使得該團所到之處好評如潮。


  5. 《大河之舞》管弦樂團(The Riverdance Orchestra)
  該團集結了音樂界的傑出精英。《大河之舞》管弦樂團的演出十分精湛,特別是音樂演奏與舞蹈表演配合得天衣無縫,使觀眾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從聽覺上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強烈的震撼。


  6.《大河之舞》合唱團
  該合唱團網羅世界各地的音樂精英,成員都接受過專業聲樂與歌劇的訓練,他們擅長演唱神劇和百老匯音樂劇名曲,表演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及各大音樂節,傑出的表演令人贊嘆不已。在贏得了樂迷們的熱烈反響後,該團相繼錄制了多張CD唱片,以回報樂迷們的厚愛。他們有如天籟般的純淨音色,堪稱愛爾蘭現代美聲的典范。
 

 7.伊蓮‧艾弗斯(Eileen Ivers)
  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區的愛爾蘭裔小提琴家伊蓮‧艾弗斯,以超絕的琴技在愛爾蘭冠軍杯中贏得過40次獎項,其中囊括7次小提琴大賽的冠軍。她與知名樂團"霍而和歐茲"攜手合作巡回表演共錄制過50張專輯,備受贊譽,而她的兩張獨奏專輯曾蟬聯美國公告牌排行榜暢銷專輯長達半年之久。伊蓮‧艾弗斯已躋身於美國一百位愛爾蘭裔優秀精英的行列當中,她還時常應邀至世界著名音樂廳演奏,同時也是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的首席小提琴家,在世界樂壇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8. 凱蒂‧麥瑪虹(Katie McMahon)
  此次在《大河之舞》音樂劇中擔任女聲獨唱的凱蒂‧麥瑪虹珠圓玉潤如黃鶯出谷般的美妙歌聲與優雅的舞臺風姿,曾被《愛爾蘭時報》贊譽為是詩意盎然、完美無瑕的表演。凱蒂出生於都柏林,她曾精心鑽研豎琴並且接受過完整的古典訓練。她從愛爾蘭皇家音樂學院和都柏林三一學院畢業後,便在世界各地積極的展開演唱事業,她曾為ANUNA灌錄過三張膾炙人口的作品,而為SONY錄制的專輯"illumination"更是一部精致動聽、不容錯過的佳作。


  9.摩根‧克羅利(Morgan Crowley)
  畢業與都柏林三一學院的摩根‧克羅利在《大河之舞》音樂劇中擔任男聲獨唱,他對於古典作品、歌劇、音樂劇等樂曲的演唱,都有其獨到的詮釋。身為歐洲名團《坎特貝而》古典四重唱的靈魂人物,摩根的音色高貴甘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抒情男高音。摩根‧克羅利目前活躍於歐洲樂壇,曾多次與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等人攜手共同演唱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他已成為一顆在國際樂壇上冉冉升起、綻放耀眼光芒的新星。














媒體上稱《大河之舞》,是一部關於愛爾蘭先民經歷戰爭、飢荒、顛沛流離到重建家園的長篇血淚史詩。一方面受本人學識所限,對於愛爾蘭的這段歷史只能簡單模糊成高中世界史中歐洲西部與英國隔海相望的一個小國,另一方面對《大河之舞》的所有猜想都建立在CCTV3 "世界藝苑"的那一次偶遇,雖說是短短幾分鐘的一個舞蹈片段不足以涵蓋這部史詩的全貌,但也足以滿足我在此之前的全部遐想。


結識踢踏舞,緣起於音樂片《雨中情》和秀蘭‧鄧波飾演的《小公主》,輕松、流暢、詼諧、隨意的舞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著我對踢蹋舞的全部認知。換而言之,可以說是美國踢蹋舞過長時間地獨佔螯頭,致使我非常意外地發現仃伶、瑣碎的步履,竟然可以不辱氣壯山河般莊嚴的使命,尤其是氣候溫和的愛爾蘭簡直應該是閒暇、舒適、平和的代名詞。以踢蹋舞步為基本元素表現民族歷史的發展脈絡不是一個輕松的選擇,它要求創作者必須精確地把握住每一組踢蹋舞步的情感象征,並以此為據在速度、力度、幅度上進行調節衍生出多重涵義,進而通過隊形、陣容的流動變化將歷史的畫卷細膩地鋪排在眼前,這遠非是一朝功力可以迄及的。


步伐是舞蹈的基礎構成,與其它舞蹈不同的是,對於踢蹋舞而言步伐從某種意義上具有唯一性,尤其是在《大河之舞》中,上身與手臂幾乎是沒有動作的,寂靜的上體甚至成為一種宣言:這裏的每一雙腳都能如訴如泣地將您帶到愛爾蘭民族的過去與未來。強勁的肌肉、松弛的膝踝能將音節踩碎得如波光般粼粼;輕松的跳躍、完美的旋轉成為內心永久的情愫;龐大的陣容、整齊的步伐是抵不住的磅礡氣勢;濃情弗拉明戈加親密流行音樂讓我們體味時尚就躺在歷史的懷中。不論是足尖、足底或半腳掌、全腳掌所有的踢、蹋都俏皮得如同鋼琴上滑過的音符,蜻蜓點水般地觸地即起,像一群雀躍的百靈將盎然的生機撒向大地。我實在詫異莊嚴、明快、沉重、昂揚究竟是怎樣通過一只只跳動的腳撲面而來的呢?


"煽情",在我看來是藝術啟迪靈魂的一個先期反射,不被動容又迄能染情通思。當大功率擴音器、手舞足蹈的影像成為觀眾在劇場裏的催眠劑時,不知道誰該為誰而悲哀。《大河之舞》能帶動觀眾的雙腳在地面反復敲擊、即興登臺,無疑也是其成功的一個佐證。科利‧唐恩這位國際明星和他的隊友們不單是憑其精湛的舞技,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舞蹈藝術的執迷和高度的敬業態度,在含蓄的國人的心中點起一把火,如果能被真正的舞蹈藝術炙烤著,迎接激情燃燒的歲月,至少對於我而言,將是何等的幸福啊。

台長: 舞影
人氣(1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