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07 09:52:28| 人氣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拜登的主動邀約,中國隻字未提,想與中方見一面,G20不是好時機


在大家的印象中,中國很少不會去參加國際性的會議,除非這個會議的主辦方或者重要成員國有什麼出格的舉動,已經傷害到了中國的根本利益。

最近,印度準備在新德里舉行新一屆二十國(G20)峰會,然而中國作為G20會議中的成員國之一,也是備受各界關注,但是臨近9月9日會議開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新聞發布會上,均未提供中方是否將出席印度G20峰會的任何信息。這不禁讓美國總統拜登感到失望,畢竟先前拜登十分期待能在會議上和中方見一面,但是現在,中國似乎拒絕了美國的邀請,到底是為什麼中方可能要拒絕出席本次會議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並未提到中方將會出席9月9日的G20會議)

要明白中方這次為什麼可能將會缺席這次的G20峰會,就得先從主辦方印度的做法來分析。

印度作為今年的G20輪值主席國,在擔任G20主席國期間,印度舉辦了近200場活動,然而中印雙方,有合作也有競爭,甚至在邊境地區更是有一些緊張的氣氛,本來G20會議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旨在推動已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然而印度卻一度將G20會議,變為了帶有政治意味的「鴻門宴」。

前段時間,印度宣布在克什米爾地區舉辦G20旅遊峰會,這不僅引起了各方強烈反對,同時中方也堅決表示,反對在存有領土爭議的地區舉辦任何形式的G20會議,因此也不會出席。其實克什米爾地區一直存在着印巴之間的領土爭議,而這個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決。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選擇在克什米爾地區舉辦G20旅遊峰會,難道是認為克什米爾地區已經可以作為印度的「旅遊勝地」了嗎?這樣的G20,已經完全變味了。

(克什米爾地區一直存在着印巴之間的領土爭議)

除此之外,印度也時常針對中國在印度的記者,就在G20會議期間,多名中國媒體駐印度記者在續簽簽證時被印度政府拒絕,同時印度下了「逐客令」,要求中國記者限期內離境。對於印度這種無禮的做法,中方態度堅決地表示,中國向來積極為印度記者在華工作和生活提供協助與便利,一些印度記者甚至在華工作超過10年。面對印方的無理打壓,中國將採取反制手段進行回擊,維護中國媒體的正當權益。

這就表明中國一向沒虧待過印度記者,但是印度卻沒拿出同等的誠意,肆意打壓在印度的中國記者,甚至長期以來,中國記者想要在印度進行常駐都可謂相當困難,從2015年開始,印度給予中國記者的簽證有效期往往只有3個月,有時甚至還不到1個月,然而印度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可謂是雙重標準,因為印度政府給其他國家記者發放的簽證有效期往往是一年以上,甚至有的國家都一次性簽很多年,並且印度還在簽證問題上各種找中國記者的茬,甚至拿出了銀行賬戶與駕駛證的有效期和印度簽證掛鈎的說法,屬實是前所未見。

(莫迪政府拒絕續簽中國記者的簽證)

所以對於印度先前的種種做法,中國如果不參加這次的G20峰會,是完全有理由的。雖然這次中方可能不會出席印度主辦的G20峰會,但是中方並沒有關上和印度的對話窗口,並且前段時間才剛剛見過面,就在不久前的金磚國家峰會期間,中方會見了印度總理莫迪,並且語重心長地強調,中印關係的改善非常重要,雙方應以大局為重,妥善處理邊界問題,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其實言外之意,印度目前在中印邊境地區的做法,中方並不滿意,印度不僅在強占中國的藏南地區,大搞基建,甚至有消息稱,印度可能已經將拿到的俄制S-400防空導彈系統部署在了中印邊境地區。這種情況下,中方不出席印度主辦的G20會議,中國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印度應該從自身尋找原因。

(印度宣布在中印邊境高原地區打通隧道)

此外,拜登聽聞中方可能不參加會議的消息,也是第一時間表示遺憾,然而這到底是真遺憾,還是假意惋惜,分析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其實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後,中美關係並未因此改善,甚至可以說緊張的氛圍愈發明顯,因為雷蒙多訪華時,一度傳出是來為華為Mate60Pro「代言」的。也就是說,華為在美國的封鎖下,竟然突破重重阻礙,讓美國封鎖了個寂寞,對此雷蒙多不僅訪華前就放言,如果華為在繼續研發芯片和5G,將受到更嚴厲的制裁,但是這次雷蒙多訪華時,華為的「貼臉開大」,不僅有了自研芯片,還有速度和5G一樣的「未知網絡」,讓雷蒙多都沒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可以說,這次中方的反制裁反擊戰,打得漂亮。

然而美國不會因此善罷甘休,雷蒙多回國後,直接宣布了兩項更重量級的制裁中國的方案。第一,將最大程度限制先進芯片出口中國。第二,所有中國投資項目均需審查是否涉及美國國家安全。

(央視旗下的新媒體賬號發布雷蒙多訪華照片,帶有華為Mate60Pro水印)

這樣看來,中美的貿易爭端還在持續,甚至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先前一直是美國主動制裁,而中國不斷陷入種種被動,但是中方近些年在各種領域的不斷突破,已經讓人們看到,中方已經有實力面對美國的制裁武器,同時對美國提出的種種無理要求,也有底氣說不。

G20會議作為經濟合作論壇,強調的是對話合作,但是美國採取制裁中國的政策,並沒有絲毫的誠意體現。而拜登此時提出想要見中方一面,卻早已將手伸向了制裁中國的武器,拜登選擇在這個時機要與中方談一談,看樣子並沒有帶着什麼誠意,所以中方對於拜登的邀請,只能說用沉默予以回應,很明顯這次的G20,並不是中美見面的好時機。並且這次的G20會議,美國主動邀請中國參加,似乎還想拉攏其他國家,對中國「群起而攻之」,那這樣的G20會議,和「鴻門宴」有何區別,中國不去也罷。

(拜登對未能在G20峰會和中方會面表示遺憾)

總的來說,印度能有勇氣和中國對抗,離不開美國在背後的撐腰,並且美國利用中印邊界問題,一度大做文章,不僅正式承認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是中印邊界,甚至聲稱「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藏南地區,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印度目前對中國的態度,一方面是印度莫名的自信,另一方面,這種自信的源頭,美國脫不了干係。

G20作為為數不多的中國、美國和印度都作為成員國的會議,的確在國際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對於這樣的會議,如果喪失了公平公正,任由主辦方和其中的重要成員國,將會議的導向帶偏,甚至夾雜了地緣政治的意味,那麼這種為數不多的國際會議,也就成了擺設和西方國家的工具。所以中方不喝G20「這碗水」,誰也不能強按頭,主動權在中國,中方有實力和底氣拒絕參加,而對於拜登提到的在G20上見面,現在看來時機還未到,需要美方自己把握。

對此作為下屆G20輪值主席國的巴西曾提出,要組建「新G20」,並且這還是和中方面對面時提到的,想必對於巴西的提議,中方也是記在了心裡。而中國這次不參加G20會議,其實也給國際社會一個帶來風向,是時候擺脫美西方主導的世界格局和體系,發展出一個更公正、更公平、更均衡的國際發展格局了。---海陸空天慣性世界雜誌-


*全球經濟格局大洗牌,中美差距持續拉大,德國成功逆襲日本*

在介紹美國經濟時,社交媒體上充斥着一片悲觀的聲音,對於美國經濟的未來前景給予了許多負面評價。不僅僅是普通人,就連億萬富翁投資者、曾任美聯儲官員以及投資銀行紛紛發出預警,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在2023年遭遇重大挫折。

然而,在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中,我們可以看到中美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連續多年保持着穩定的經濟增長。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儘管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為3%,略低於預期,但仍然高於許多其他國家。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增速為2.1%,與中國相比稍顯遜色。

中美經濟差距拉大,需要釐清認知上的偏差

根據最新數據,去年中國的GDP絕對量在與美國相比時所占比重有所降低。2021年,中國的GDP占美國GDP的百分比為78%,去年降低至74%,反映的是中美兩國經濟差距的拉大。這一數據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但有兩個誤區需要澄清。

首先,雖然美國去年經濟總量增長,但通脹率卻持續攀升,月均達到了7.5%的高水平。這意味着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可能並不如表面所示,而是被通脹因素抬高。反觀中國,儘管GDP比重下降,但通脹率相對較低,保持了經濟的穩定增長。

其次,美元對人民幣的升值使得人民幣相對貶值,這一情況在去年一年中持續存在且幅度超過9%。考慮到這一因素,我們應該將匯率因素納入考量範圍。當通脹率和匯率因素結合時,中國GDP相對於美國的比重可能比2021年更高。因此,僅僅看絕對數字是不夠的,我們需要進行結構性分析來全面評估兩國經濟的實際差距。

另外,中國和美國的GDP構成也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由於經濟結構的差異,兩國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單純以GDP比重的變化來衡量兩國經濟的差距是片面的。

綜上所述,不能僅僅通過絕對數字來評判中國和美國經濟的實際差距。要全面考慮價格、匯率和GDP構成等多個因素,進行結構性分析,才能更準確地評估兩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因此,認為中國與美國的差距拉大是基於不完全的觀察所得出的結論,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德國逆襲,GDP超過日本

2023年對於德國經濟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這一年度的第一季度,德國GDP首次超過了日本,使其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這一成就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勝利,更是對德國經濟實力和潛力的有力證明。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一直以來都以其高效率、高質量的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而著名。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今天,德國堅持自身優勢,積極拓展對外貿易和投資合作,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尊重和信任。這也是德國經濟能夠在2023年邁過這個重要門檻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國是一個憑藉出口驅動的經濟體,出口占其GDP的比例高達47%。隨着全球貿易逐漸恢復和需求回暖,在對中國和歐盟等國家的出口表現得非常強勢。這些出口成績不僅推動了德國工業生產的增長,也刺激了企業的投資活動,是德國實現經濟增長的最大助力。

反觀日本,在經濟停滯的三十年時間裡,能保持現狀已經非常吃力了,德國經濟反超日本是預料之中的事。

另外,作為全球製造業強國,德國以其高質量的製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德國的機械、汽車、化工等行業一直以來都備受推崇,這使得德國成為世界各地企業願意與之合作的首選夥伴。尤其是在歐盟內部和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德國的製造業領先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總體來說,在過去幾年,各國遇到的經濟挑戰都有不小的壓力。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不能獨善其身,在國際合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亞洲和歐洲國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並促進了區域間的合作。美國在經濟和安全領域也與許多國家保持着緊密的聯繫。國際合作對於解決全球性挑戰至關重要,這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共享責任。---海陸空天慣性世界雜誌-

台長: 聖天使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