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20 21:36:52|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虛擬生活記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始厭棄自己所過的生活,討厭周遭一切的人事物,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因素絕對是自己,這一點我是相當清楚的,不過至於其他,我是很迷惘的。
經過一群熱心而不得要領的好人們,興高采烈的幫我開完一場檢討會後,大致上可以分為外在及自我個性的問題。不過外在是整體共像產生的結果,無法改變,至於個性嘛,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問題只怕更難處理。如此說來,結論好像是無解,不過好人同學兼室友可不是這麼認為,他幫我擬定了改良策略,想要把我塑造成第二個自己。
他說:「我看你之所以討厭現在的生活,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體驗過大學生活的樂趣。」我當下反駁,敝人打BBS可打得很凶哪,多少大學生同我一般,流連於網路上,可謂大學生的典型。雖然,我知道他所指的,當然不是虛擬的文字或情感,而是真正的夜生活。
讓我想想那是什麼樣的狀況?出去孤家寡人總不好,多少要有女性相伴。而隻身如我,為了邀學伴出去,先得鼓起勇氣打通目的十分明顯的電話,結果尚未可知。萬一那女生死會,手機費就等於白花,要是那女生屬於恐龍之流,要饒上的,還不只是出去的金錢而已。重點是中文系的男生之身價低落,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了。
還是要我像某些自命風流的人物,假裝心有結鬱,先借酒消愁再借酒裝瘋,顛顛倒倒;還是要像那種常向pub報到者,唱歌跳舞,夜夜笙歌?還有一種人物,每天尋覓美食,三餐縮衣節食,卻待夜晚狂歡,逛夜市逛街逛的不亦樂乎哉,或看晚場12點多的電影,隔天所有的課大概就可以自動放假,吾不為也。
想到課業的問題,我當下拒絕了好人同學兼室友。
雖然在宿舍打BBS也是挺無意義的消遣,而且每每到一兩點多才下線,隔天起來的精神和他們一樣萎靡,不過至少哪時良心發現,還有看書的可能性。有時候還可以看看網路上多到氾濫的網戀故事等等,稍稍填補飢渴的心靈。結論就是吾等「B魔」類,與其出去面對被歸類為學伴的女生,倒不如自我排解了事。
食色性也,我從來沒有否認。所以當璩美鳳光碟出來時,我還覺得她頗為可憐。說句實話,男性會有生理需求,女性又難道少了?這是我某位女性網友跟我辯稱的話,從她傳給我的文字中,可以看見她的大女人主義。
不過想見得到,會在網路上和異性提到這方面的事情,想必她的飢渴度不下於我,我大概可以推知,她的生活形態大概與我類似。上課,吃飯,打電腦,睡覺,或許考試前熬個夜,去碰碰塵封的課本,或是更瀟灑的聽天由命。
我也不止一次接到她報怨室友的晚歸,打擾她的清夢,讓她的生理時鐘大亂。每次看到這種身/深有同感的文字,我只能用個尷尬的表情回應。因為我的室友有一半是這樣的情況,當然,我的好人同學也是。我知道,大學生的夜生活呈現兩極化,雖然有如我沉迷網路愈晚愈不下網者,但也有不少如好人同學者過了深夜12時之後,仍然夜不歸營。
雖然我也是屬於兩大生活形態之一,和我類似的人所在多有,那為什麼他們會樂在其中,而我會討厭它呢?更何況,學長姐們是都這樣一路過來,混出了大學,混入了社會。
我想要找到理由。
外在環境不是我能放肆言論的,他人既無怨言,那就過罷。那麼生活在其中的人呢?我看路上來往趕教室的同學很多,抱著書的卻很少。同學們,就像我的好人同學,社團永遠比課業忙,空閒時總是在口中盤算蹺課的地點,每天鬧窮,可是衣飾永遠是名牌,頭髮很少有本來的顏色。
我該說什麼?相當多的時候,無言的抗議人家是聽不見,所以我不想沈默,但是似乎說不出個理由。我並不是愛課本的人,但是在課本外卻沒有思想性的建樹,只想要平平淡淡的生活,像個一般人。可是我現在卻厭棄自己的生活,基本上一定有著相當大的問題。
網路上的她比我有更多不平之鳴,她討厭當今社會,總把時下的年輕人都化為一類,沒錯,就是你印象中那種追逐流行、打扮怪異、胸無點墨的那種。可是我捫心自問,其實,我和他們也只是大同小異,或許穿著、行為有些不同,可是都應該是受到一定社會影響而發展出的個人。但是,即使是小異,應該有著決定性的不同,不然處於矛盾處的我們不會產生。她沒有給我不同點的答案,於是我持續迷惘,或許在旁人看來,我不過也是毫無思想的人,晃晃蕩蕩、混吃等死吧?
不過我的混吃等死的夢境很快就驚醒了,第一學期結束後,大過年時刻寄到家裡的成績單就讓我覺悟,被迫立志要在新學期用功。以本人殊無可觀的文筆,加上簡陋不已的字,詞不達意的回答,每科都低空飛過,實在萬幸。嗯嗯,這又是一種社會現實,逼得我不得不放下一些奇怪的感覺,學習面對課本,即使,課本外還是有許多或是更多待學習的東西。
好人同學知道成績後和我一起哀嚎,不過他很快又恢復到愉快的好心情,自告奮勇辦起下學期的聯誼。身為他的室友我,首當其衝,也首受其利/害的,成為軍師。雖然,我在成為軍師的那一刻,就可感覺到這是毀壞我讀書意志的陷阱,(或說是好人同學拉我出苦海的另一方法吧?)不過,一言既出,只好硬著頭皮過也。
我告訴她這個消息,她也鼓勵我多參加活動,也提到自己應該會多與其他人接觸。很符合現實吧?不過當時,我卻有一個奇怪念頭:這次的聯誼說不定有可能會見到她。不過我沒有將這個想法告訴她,反而跟她談了一些泛泛的東西。
年初六,開學第一天,好人同學見面頭一句話:「恭喜發財!樂透中獎!」說著還真的拿出了紅包給我,內有二枚保險套。他老兄花了一整個寒假排隊簽樂透,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中了萬來元,心血來潮,特發年節禮物。個人對樂透殊無好感,(也許是厭惡生活,所以樂透成了池魚吧?)好人同學此舉讓我尷尬不已。這種行為就好像衛生署在每年情人節大發保險套,隨著媒體和商家的炒作,一起刺痛單身朋友的傷口。還是、、、,敝人的私事被他知曉,所以他用此為喻呢?心有旁騖,我開始胡思亂想。
情感在寂寞的時候特別容易向人吐露。
今年情人節,網路上的人都各自過活去了,她倒是陪我掛站。她提到,雖然生活中朋友無數,可是找不到談的來的朋友;她的閱讀過程相當孤獨,又常常安慰自己孤獨乃成長之必須,可是自己又有時候會脆弱到無法承受那份孤獨;她當初是為了逃避家庭所以到成大來,卻她對宿舍生活又相當不滿,卻又不想回家,她有一種莫名的愁緒,不是鄉愁也不是寂寞。
我有點茫然,因為我從來不知道一個人的憂愁可以被切割、被分析成這樣理解,而她自己知道問題,卻又不做任何處理,就好像我對我的生活不滿,卻又無力改變一切般。在她敘述的時候,我會有她是在為我回答,之所以對生活不滿的原因,只是我從來不知道這些細節就是答案。
我們談到愛情,她說了她前三任男友的故事,都很壯烈,可以譜成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想著愛情學分仍是零蛋的自己,不禁有點衝動。於是在情境的催化下,我和她嘗試了彼此網路上的第一次:虛擬性愛。
早在1999年中時電子報的調查,有過網路性愛經驗的人佔30%,如今事隔三年,本來是新聞的話題早已被大眾覺得習以為常,被染污過的人口一定大為成長,所以我的行為是相當合理的,(現在流行的話提是「自拍」,而不是這個過時的網路性愛。)何況我提此事說不定已成落伍之流,但是,還是不免心虛之感。
好人同學看我出神,說:「怎啦?不小心刺激到你說,沒有對象就要發憤圖強啊,有目標就要給他具體行動呀!」接著拿出了他豐富的學期行事曆,展現他約「美眉」的功力,果然,開學第一天晚上就有約會,接下來花樣百出,看電影、唱歌、跳舞、夜市、社團甲、社團乙、社團丙、社團丁、、、,如此種種,生活多姿、精彩可期,令我詫異不已。
不管怎麼說,我開始了第二學期的生活,與以往一般痛恨現狀,只是感覺越來越強烈,她則成了我虛擬的伴侶,網路上偶然的宣洩情緒,還有一如往常的吃飯、睡覺、上課、蹺課、洗澡、電腦、看書、發呆、、、
噢,順道一提,這學期我多了一樣工作,叫做:訂書。那時我從班會的睡眠驚醒,就已經鼓掌通過,好人同學衝我一笑,我就知道這又是一場陷害,只有認命。其實訂書的工作就只忙學期一開始,從中又可以看出許多人的矛盾,我倒是看了不少。
通常我是縮衣節食用來買書,雖然通常是雜書,不過至少是書。可是有太多的同學是花錢來吃東西、打扮、娛樂,每次要買書時哀嚎半天,然後向學長姐借以前的課本使用。感覺自己買一本幾百元的課本比買一雙數千元的NIKE球鞋或是成套的漫畫、愛情小說不值得。更令人厭惡的是收錢時還是推三拉四,一副與使用者無關的樣子。
我更討厭生活了,包括人、事、物,訂書是導火線,還是催化劑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於此更迷戀網路的虛擬。現實就同虛擬般,讓我感覺置身其中卻無法參與,反而是在網路對面的她,讓我有真實存在過的感覺。也許我目前是生活在虛擬的現實中,所以感受到現實的虛擬吧?
當然,生活有著更現實的一面,現實到比夢裡的驚慌還要驚慌。那天我回寢室,看見好人同學正在用我的電腦,他一直對著我看,露出了難以言述的詭異笑容。他說:「看不出來你原來是這種悶騷的人喔,這種好事你居然隱瞞我,『嘿嘿嘿!』」
我一向是掛站的,所以電腦不關、BBS沒下就去上課了。可能好人同學的電腦今天出了問題,暫用我的電腦,順道偷窺了我和她的通訊。當下他很夠義氣的說:「我們要聯誼的系,你的『她』就在裡面喔,我會幫你黑箱,讓你有實際操練的機會。」
在這種時候,要回應與不回應都是很尷尬的。我正面對這種窘境,雖然就我所知,這在好人同學眼裡也可能不代表什麼,因為他的好人可不是白當的,就我對他的認知,估計有上百片的A片在他的手中集散,而其他報章雜誌類,不在其數,他的FTP上面也擺滿了各國各式的影片,經驗嘛,早在去年聖誕我輩單身人物讓出寢室時,就已知曉。
不是羞赧,而是有種隱私被偷窺後的憤怒與無奈,這不能開口,我和好人同學還有宿舍生活一學期、大學同班四年要相處。
我不知道是怎樣開脫的,總之我又回到電腦前。她依然在,為了方便向好人同學解釋,我開始問彼此的定位。其實真的很模糊,雖然彼此都沒有男女朋友,可是我知到彼此間並沒有愛情的存在,所以不能說是情人;若說是性伴侶,其實我們之間的認識,是建立在兩年網友的感情上,談論也不僅止於性而已。我問她,她也問我,她給了我很多沈默的符號,把話題轉到生活上。
是的,生活,不過食衣住行,或許加上被他們認為是育樂的育樂。
有關食物的問題,她跟我抱怨附近的食物削價競爭,讓她的體力變差,這又是大眾對學生觀念的誤導,以為學生要求的,就只是便宜的東西、重量不重質,油水鹽巴味精一大把,這樣的觀念、這樣的飲食,害殺多少人而不自知。(我突然感覺到,我就是那種重量不重質的罪魁之一。)
還有衣服,她覺得現在衣服都氾濫流行化,想找一件不是緊身的上衣都很困難,在她眼裡奇形怪狀的衣服就是時下認為流行的,店裡賣的也往往就是這類衣服,所以買衣服對她來說都是苦差事。
她對宿舍生活的厭惡我已提說,夜夜笙歌和早睡早起的人同住一寢,彼此相怨。她舉其他外國網友的例子,據說外國學校會在分配宿舍前先發給問卷,問每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人際態度等,把相似的分在同一棟中,這樣才不會彼此干擾太嚴重。台灣顯然不會這麼人性化,犧牲的是我輩守空寢的孤魂。
還有什麼呢?剩下行了。她從台北來台南後,才知道遵守交通規則果然是一種良好而不易有美德。這一點我不敢發表意見,說太多會得罪千千萬萬缺乏這種美德的人,更何況如果把現實路況和交通規則加諸在同一個人身上,那他是真的寸步難行。
太多奇怪的現象了,相當不真實。
雖然我知道這些現象,但卻不是很能理解這些問題帶來的困擾,大概是性別問題吧?還是我根本不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呢?可想而知,這種生活是很矛盾而掙扎。還是我已經無形中感受到這種矛盾,所以厭棄才生活?或許這才是答案。
誰說人人會生活在既定的價值觀與文化裡呢?她一定不是,我是邊緣人,所以她和我一樣會厭棄自己、投入虛擬吧?
所以好人同學的「熱心」,我實在不知該如何面對,面對自己和她、面對現實、面對絕非彼此想像的對方。話題又回到另一種現實,我告訴她聯誼會見面的消息,她給我的回應又是久久的默然,我給她的也是沈默。沈默有時候比言語更能說明一切。
聲音會有情緒,文字亦然,太多的情緒又成了虛偽。網路上氾濫的長篇愛情小說,以網戀為題材,每個人都有一段賺人熱淚的故事,也許題材無罪,一流俗就令人感覺厭煩。我曾經想把我和她的事情傳達出來,又唯恐被劃上網路文學的符號,所以我選擇沈默,選擇空白。她的選擇也是如此,讓虛擬和現實對立一點,這樣麻醉效果才足夠,情感才能真實。
最後,我終於開口跟好人同學說:「那我就不去了,還是不見面的好。」唉,虛擬生活,是可以拿來記事吧?

台長: 凊溪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