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7 11:56:45| 人氣3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受苦比解決問題容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帶領工作坊的經驗中,常常發現許多想要在成長團體中尋求協助的朋友,當天不是有事就是遲到,或是車子拋錨、身體不舒服,儘管他們之前是表現的多麼有意願要面對自己的問題;不管是何種理由,結果都是一樣--繼續受苦。

一位年近30的女性上班族,在工作上有很好的表現,最近為了是否要接受一位男人的感情而困擾。詢問她過去跟異性交往的經驗,很驚訝的發現,她曾在不久前結束一段與有婦之夫的感情,理由是「我覺得我們不會有結果,所以我才跟他交往!」言下之意,她是害怕跟這位善待他的人有結果,所以才一直裹足不前、猶豫再三。人受苦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一個是當事人一直堅持對自己不利的想法,受苦變成一種上癮,耽溺在一種熟悉的感覺中,即使這種感覺自己不喜歡,相較之下,從痛苦中走出來就變得困難多了,當有機會面對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就逃回去那受苦的角落,形成所謂「受苦的循環」,表面上事件、對象可能所不同,但受苦的模式是一樣的,生命就在這種循環中逐漸耗盡。

不僅是感情,在工作關係上也是如此。一群共同創業的夥伴,當時憑著一股革命情感一起打拼,等公司稍具規模之後,發現已經不能靠默契來經營事業,必須有制度規章才能管理,可是這件事誰也不敢先提出來,怕傷害到彼此的「革命感情」,在這群老闆們的底下做事很辛苦,部屬無所適從,士氣低落、績效不彰,老闆很痛苦,部屬也不好受,但是一切還是依然故我,只要還能活的下去,那問題就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日常生活當中也可以看到許多例子,以牙痛為例,一般人在牙痛的初期都不會馬上去看牙醫,頂多用鹽水漱漱口或吃點止痛藥,甚至不理它,只要情況稍有改善就一直放著不管,直到痛的受不了,已經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或引起發燒、扁桃腺發炎等併發症時才會去看醫生,這個時候所要付出的時間、金錢的損失,以及身體受苦的代價是好幾倍於初期。幸福是要有所付出的,但忍受痛苦所付出的更大、更不值得、更沒有意義 。

相較於解決問題,繼續受苦似乎比較容易,因為解決問題必須面對真相,特別是一些自己不願面對的事實,受苦就是不願意去面對問題所付出的代價。人有一些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自由,但是當結果出現的時候,那就是自由的終點,妳無法再對結果討價還價,妳只能面對,心理學家榮格(C. Jung)說:我們沒有面對自己的地方,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 That which we do not confront in ourselves,We will meet as fate )。相反的,如果我們去面對就有可能扭轉命運,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受苦比解決問題容易」是一句頗為無奈的話。就在生命的這一刻,給自己一點勇氣,給別人一點鼓勵,以行動終結受苦,與其花能量在受苦上,不如勇敢的面對問題,變總比不變好,在受苦的地方沒有安全的角落,大步邁向前去,遠離受苦,迎向陽光!

台長: 全國不動產-嘉義許店長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