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20 12:08:01| 人氣289| 回應0 | 上一篇

人類的未來,不要被我們給吃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在看國家地理頻道時,意外的知道這個新訊息;有時在海產店,會看到的這個食材,覺得並不怎麼起眼,竟然有這麼重要的用途!鱟,這個字很熟悉,但就是不會唸。原來是ㄏㄡˋ,英文學名King Crab蟹王。牠的血液因為含銅,所以是藍色的。因為有很強的抗菌能力,目前已在醫療上有著重要的用途。

因為濫捕,目前是瀕臨滅種的國際級保育類動物。而我們所處的台灣,過去可以看到牠的蹤跡。目前在美國航太科學中,被運用到檢測火星上,是否有生物跡象的工具。

以下是截自於維基百科的詳細介紹: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E

下次去海產店時,有看到這種動物,千萬不要吃牠!因為牠對我們人類的未來,有著很重要的關鍵用途。

拼音:hou;注音:ㄏㄡˋ;學名Limulidae),又名「馬蹄蟹」、「夫妻魚」,被譽為活化石。現存的鱟種類僅存3屬4種。2007年11月1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我最喜愛海洋10寶」公眾網上投票結果,此網上投票為期4個月選出最受歡迎十種本地海洋生物。馬蹄蟹得三百一十票榮獲「我最喜愛海洋10寶」第三位。 [1][2][3]

目錄

[隱藏]

[編輯] 分佈

其中美洲鱟分佈於美洲大西洋沿岸。另外三種分佈於東亞東南亞一帶。其中東方鱟分佈於日本韓國中國長江以南沿海。南方鱟 (巨鱟) 分佈於泰國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沿岸至印度孟加拉灣。圓尾鱟則分佈於東南亞沿海至印度孟加拉灣。

[編輯] 生物學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被稱為活化石。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它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有人也稱它為馬蹄蟹,其實它與沒有關係,倒是跟蜘蛛有親緣。鱟是節肢動物肢口綱劍尾目動物,現存有3屬4種,分佈在美洲和亞洲部分沿海中。中國長江口以南東、南海沿岸、廣西沿海等地有它們的身影。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編輯] 生活史

海灘上的一對鱟

鱟的身體分為三部分:最大的部分是頭胸部,然後是分節的腹部,再下邊是一根長長的尖尾刺。它的頭胸部側面有一對複眼,每隻眼睛是由若干個小眼睛組成。人們發現鱟的複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為此,這種億萬年默默無聞的古老動物一躍而成為近代仿生學中一顆引人矚目的「明星」。另外還有一對感受紫外線的單眼。它們也有一對鉗子,稱為螯肢,是專門捕食蠕蟲、薄殼軟體動物用的。它們可以背朝下游泳,但一般喜歡鑽進泥沙中並在泥裡爬行。鱟生長得不算快,它們須要脫16次皮,經過9到12年的時間才達到成熟。人類一直就將鱟當作食物,它們的肉、生殖腺和卵都可食用。但是它們的血液中含量過高,所以多食會中毒。鱟的血液可用作醫用試劑。血液中的變形細胞(少量,離心得到沉澱白色物)甚至被帶上外太空,偵測有機體及保護太空人免於疾病傷害。

鱟的血液中含有銅離子(血青蛋白),它的血液是藍色的。這種藍色血液的提取物——「鱟試劑」,可以準確、快速地檢測人體內部組織是否因細菌感染而致病;在製藥和食品工業中,可用它對毒素污染進行監測。

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故鱟享「海底鴛鴦」之美稱

台長: 大帥
人氣(2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