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13 20:59:18| 人氣18| 回應0

要聞總覽:總統「民主困境與政治道德」聲明全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總統陳水扁今天
發表「民主困境與政治道德」聲明說,他願徹底謙卑反
省,從頭改正闕失,祈求人民給他鞭策、力量,繼續承
擔,完成未竟使命。他說,主張以中常會做黨政合議平
台,特別是權力下放後,黨、政、黨團應分擔責任,以
免造成權力真空影響政務,至於他個人權位微不足道。


聲明全文如下:


2000年3月18日,那一天晚上的心境與思考,至今
依然鮮明,阿扁始終無法忘卻。當選舉結果揭曉的那一
剎那,勝選的喜悅是短暫的,接踵而來的是更多沈重的
責任與未知的惶恐。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幸福與安危
,以及長達半個世紀一黨威權統治的沈痾積弊,將完全
落在阿扁的肩上,因為人民選擇了阿扁,要求阿扁必須
忠實履行憲法的義務,擔負起國家領導人的責任。


回首過去六年,阿扁與整個執政團隊每一天所面對
的艱難處境,以及近來各種的紛擾,如果就此辭去總統
職務,對阿扁及家人而言絕對是成全小我最好的解脫。


二十五年來,阿扁對家人有太多的虧欠,只因為選
擇了政治,太太終身殘廢。「蓬萊島案」入監服刑及日
後在政壇上的起浮,讓孩子們飽受外界的另眼看待,長
期生活在封閉、缺乏信任與安全感的環境,無法與一般
孩子一樣正常交友,身為丈夫與父親的阿扁是何等痛心
,不止一次有過就此告別政壇,遠離是非的念頭。但這
些都實不足為外人所道,也不適合要求別人的同情。
日前看到乃德兄及許多過去的老朋友,建議阿扁在
尚有能力全身而退的情況下,辭去總統的職務,為台灣
的民主樹立難得的範例,依稀流露對阿扁的愛護及保全
之意,內心更是五味雜陳。


也許在結論的建議容或有討論的空間,但阿扁始終
相信乃德兄及許多朋友的原意絕對是良善的,阿扁願意
虛心受教,也呼籲外界不要懷疑他們的動機。
今、明兩天,民進黨將舉行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為
了貫徹「權力下放」的決定,阿扁將不會出席,但這絲
毫不減損阿扁對民進黨的熱愛與期許。


民進黨是台灣第一個本土政黨,也是台灣第一個民
主政黨。台灣是民進黨終極的關懷,而民主則是自黨外
以來始終堅定不渝的信念。台灣是二千三百人民賴以安
生立命的唯一憑藉,如果失去了國家的主權,淪為「香
港第二」,台灣的民主就沒有任何發展的機會與空間。


同樣的,如果台灣放棄了對自由與民主的追求,重
新步上威權統治的後塵,台灣只會變成一個地理的名詞
,不再有任何值得我們努力與奮鬥的意義。台灣與民主
之間是一個等號,唯有民主不斷獲得深化,持續豐富它
的內涵,台灣才能日益成就她的偉大。



民進黨尚未執政以前,我們訴求解除戒嚴、開放黨
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執政後,我們更
沒有放慢深化民主的腳步,短短的六年內,逐步實現過
去黨對人民所做的民主承諾,包括:軍隊國家化、情治
單位法制化、政黨退出校園及司法、禁止政黨經營事業
及媒體、推動第一次全國性的公民投票、完成單一國會
廢國大與公投入憲的憲改工程,以及「終統」等重大的
工作,積極落實「主權在民」的民主真諦。
我們做的絕對還不夠,不夠多也不夠好。同時,這
些民主成就,如果沒有人民的認同與支援,光靠阿扁與
民進黨是不可能獨力完成的。人民才是成就一切偉大事
業真正的主人,唯有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謙卑、負責
任的傾聽人民的聲音,真心誠意的為人民服務,民進黨
才有繼續執政的資格與價值。
我們愛台灣,以及她所代表的自由與民主的價值。
因此,我們最不樂見的就是台灣社會因政黨政治的興起
與民主選舉的競爭,不斷激化彼此間的對立並反覆遭到
撕裂。


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各種政治的亂象與紛擾始
終不曾停止過,主要的原因是由於國家認同的分歧,部
份也反映許多第三波新興民主國家所共同面臨的困境,
包括:轉型正義的難題、政黨政治的惡質化,以及憲政
選擇等等,不斷考驗著政治人物的智慧與決心,以及全
民對於民主的信念與堅持。


國家認同的分歧是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事實,是源
自於政治長期的不民主。當半個世紀以前,過去的執政
者以「法統」之名及戒嚴的手段,徹底剝奪台灣人民當
家做主的權利,就埋下了日後國家認同分歧的種子。當
然,認同分歧的激化與政治的動員與訴求是有直接的關
係,但如果台灣社會不具備那樣的條件與環境,就不可
能為動員提供任何的能量。因此,如何正視並化解這個
長期存在的矛盾,比追究責任的歸屬更為迫切與重要。
當我們面對過去威權統治所遺留下來的不公與不義
,除了意識型態的扭曲外,還有更多侵犯及殘害人權的
暴行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歷史的真相必須還原,因為
只有真相大白,正義才得以伸張,也才可能尋求真正的
和解與寬恕。然而,依據其他新興民主國家過去的經驗
,真相的追究往往是製造社會緊張與破壞團結最重要的
因素,若再加上台灣還有國家認同的分歧,轉型正義的
處理就更為棘手與複雜。
近年來,政府陸續對「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
」等受難者及家屬予以補償及恢復名譽,並對「二二八
事件」及「雷震案」等重大案件,進行官方檔案及史料
的整理與出版,力求還原事實的真相,以撫慰逝者及其
家人的傷痕。


當然,這樣的努力是不夠的,還有太多的疑問沒有
獲得解答,許多黨國體制的歷史遺緒還沒有處理,我們
必須繼續摸索、學習,探求一條能夠平衡責任、公義、
團結與和解的道路,讓過去的傷痛與教訓能真正被銘記
而撫平,而不是刻意的忽略或扭曲,企圖將真相繼續淹
沒在歷史的陳跡中。
同時,就其他新興民主國家發展的歷程,尤其是東
歐共產主義國家的例子,證明民主是非常脆弱的。舊有
的政權挾著過去所擁有的龐大權力基礎,不時對新政權
進行全面的抵制與挑戰,拒絕承擔正常民主國家忠誠反
對黨的角色,藉由癱瘓政府的運作、製造社會的動盪,
以遂行奪權的目的,所呈現的不是民主的深化,而是民
主的衰退。


新舊政權不斷進行政治角力的過程中,憲政制度的
選擇,包括中央政府的體制、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以及
選舉制度的變革等等,一再成為權力攻防的焦點,如何
援引人民的力量,集合眾人的智慧,而產生一部合宜適
用的新憲法,也成為第三波新興民主國家能否鞏固並深
化民主最重要的關鍵。
國家認同、轉型正義、政黨政治惡質化,以及憲政
選擇,這些只是台灣及其他新興民主國家,從威權邁向
民主的過程所面臨最主要的困境與難題。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提供所有的解答,
所有的國家,包括台灣都還在學習摸索、嘗試錯誤、總
結經驗。正因為沒有人有最好的答案,阿扁衷心的期盼
,不論是朝野政黨或是社會大眾,能以更包容的心情、
更寬宏的視野,跳脫個別黨派的立場與成見,大家開誠
佈公、集思廣益,共同努力為台灣尋找出一條新的道路

堅持台灣的主體意識,落實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
阿扁在未來兩年不變的信念與核心價值,而本土、文化
、環保、生態與弱勢將是努力的重點目標。阿扁不再兼
任黨的主席,並主張以中常會做為「黨政合議」的平台
,特別是「權力下放」之後,黨、政及黨團應該共同分
擔責任,以免造成權力真空影響政務的推動,至於阿扁
個人的權位則微不足道。
近幾個月來,阿扁也常思索政治規範與人情事故之
間的割捨與分際,總統本人與全體家人都是平凡人,一
定會有親友關係的牽絆,無法摒棄一切的往來。很多事
情確實無法原諒,但是否能夠經由坦誠的認錯而重新開
始,各界看法可能未必一致。
政治的主體是人,而「人性」是其中最難以掌握,
也是最珍貴的地方。政治的目的在於提升全民共同的幸
福,而不是政治人物或政黨之間權位的爭奪。


民主政治是奠基於人性本善的基礎之上,因有信任
而結為社群,而有國家,我們不能讓仇恨的語言與情緒
再繼續蔓延下去,不斷腐蝕整個台灣社會賴以為繼的互
信基礎。不能為了贏得政權而輸掉台灣,更不能為了政
黨的利益而毀棄民主的價值,這是所有的政治工作者,
包括阿扁在內都不能逾越的政治道德標準。
個人進退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有如微塵起落。然而
,就像所有關心台灣未來的朋友,過去一貫堅持不渝的
信念、民主的價值、本土的認同,乃至於二千三百萬台
灣人民未來終極的福祉,這些都是我們難以解脫的歷史
重擔。個人願意徹底謙卑反省,從頭改正闕失,並祈求
人民給我鞭策、賜給我力量繼續承擔,完成未竟的使命
。950721


這篇新聞讓你覺得?
新奇 溫馨 誇張 難過 實用 高興 無聊 生氣

台長:
人氣(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政治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