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17 23:20:14| 人氣18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手札93111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午在電視上聽到蕭淑慎的新聞,其實沒仔細聽究竟怎麼回事,不過想起才閱讀了一點點的這本書某些內容。

【中年以後】by曾野綾子

P39我們每個人都受到孩童和青春時代的不幸和扭曲的影響,在受傷中成長。

P40但是,能夠自己暴露那毒害、捨棄它、回歸到原來的自己,是在中年以後。

做子女的,總是不可避免地會被父母所影響,不管在生命的哪個階段中。


印好的最新一期天下摘要又好厚,暫時只能擱在抽屜裡,禮拜五要還的書還有兩本待閱中。

呼,資訊恐慌症之後擺明了是資訊焦慮。明天,新商週又要來臨。

伊能靜的生生世世已到手。


喜歡看別人的手札,經過思索的那種。

閱讀,常讓我感覺像在看別人的生命筆記。

只不過,現在閱讀的心情愈來愈偏往理性,已然深知書寫也有兩種,一種是真情流露,一種不過是文字遊弄。

而不管哪一種,那都是作者的片面而已,書寫當下的片面,或者人格理念中的片面,並不能將作者完整詮釋或訴說。

但我怎麼覺得好像…大多數人還是容易被看到的片面所蠱惑…哈。

於是想起另外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by艾德勒,范多倫,決定列入下一波採購書單中。


就我的造型表現而言,十數年如一日也;但若就我的人格呈現來說,一日可十數變。

哈,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可以用貪心來形容,因為認為面貌只有一種,但每一類人我都不僅只是想扮演剔透,快把自己當變色龍。

忽然覺得自己像孟母的小孩,可以融入任何環境中。

台長: 念念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8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wet nose got dry
這就好像攝影,捕捉的片片段段,是真情流露,抑或是矯柔造做?透過攝影師的眼是否瞭然?攝影師想捕捉的是心靈上的深度?精神上的層次?或僅止於一種賣弄的技巧?
對於文字的深度,相信你瞭然於心了

super ^_^
2007-04-01 00:02: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