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5 11:47:46| 人氣15,4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典範實務 Best Practices 在那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何飛鵬/商業週刊

龍坑的海上漏油事件,讓台灣的環保署深陷風暴中,連帶也使環保人士林俊義署長面臨了下台危機。雖然這個事件最後平和收場,美麗無比的龍坑勉強也算保住了,但是錯失第一時間處理的環保署,仍難免蒙上顢頇無能的印象,台灣政府的效率再度被強烈質疑。
這一個事件讓我們想起現在企業界最流行的一個名詞:best practices﹝典範實務﹞,每一個企業在探討任何的管理問題、在做任何事情時,首先要問的就是「典範實務」在哪裡?凡事要先找到「典範實務」,然後照章施行。如果企業內部缺乏「典範實務」,那就要「上窮碧落下黃泉」去尋找,否則也要嘗試建立起最有效率的「典範實務」。

Best practices這個名詞目前尚無共通的中文翻譯,有人譯為「最佳作業流程」,「最佳實務」、「典範實務」、「典範經驗」,意思上通算達意,個人則偏好「典範實務」,原因在於best practices之可以流行,在於知識管理盛行後,其可供參考、學習及流傳的特質,有其「典範傳承」的意義,因而「最佳」不足以形容。其次「作業流程」雖然是管理上最重要的工作,也是practices的主要意涵,但是現在使用best practices時,其實有更廣泛的意義,用「實務」應更恰當。

其實每個公司在長期運作的過程中,都會自動建立「典範實務」的經驗,只是這些「典範實務」有的有幸被列入公司的工作手冊中流傳,有的則長存在工作者的心中,當類似的狀況出現時,有經驗的人就會找到較好的處理方式,管理學界有句話「如果惠普早知道……」,這指的就是許多先進的技術、知識,在惠普這樣有規模的公司中早已具備,只是這些知識並未被重視,結果被其他公司搶得先機。

同樣的道理,每個公司中都有無數的「典範實務」,只是大多數未經整理、建立、流傳,因此只要有經驗的人離職,許多事都要再從嘗試錯誤開始。 「典範實務」的概念,在資訊時代來臨時,找到了流傳的捷徑,IT工具讓知識的整理、留存、搜尋、流傳更快速、有效且容易,因此「典範實務」變成管理界重要的課題,幾乎每個公司內的分享網站上,都有best practices這個欄目,每個人找他們最佳的經驗,讓別人分享,也讓公司內的智慧菁華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要感傷起來,當台灣的企業界努力在做「知識管理」,在建立「典範實務」,在為能持續生存打拚時,台灣政府、台灣公務員、台灣的高層官員在做什麼?如果環保署有「知識管理」、有「典範實務」,怎麼會讓這個只有觀念、沒有實務經驗,甚至不知道如何領導一群人做事的學者林俊義,在龍坑漏油事件發生後,有十天左右的空窗期,不知道搶救油污如救火?幾乎鑄成大錯,甚至被評為「麻木不仁」?

或許我們可以說,政府機關鬆弛政務太久了,許多方法、制度根本已忘記。當一個組織連「標準作業流程」都沒有的時候,「典範的作業﹝應變﹞流程」就更不存在了。
這只是一個案例,台灣政府充斥著這樣的現象,當企業人士看到行政院長張俊雄談到「知識管理」、「知識經濟」時,我們啼笑皆非,因為台灣最需要「知識管理」的是政府、是公務員,他們的態度、他們的效率,都需要「典範實務」來重新學習、教導。

只可惜,張俊雄院長講的「知識經濟」,好像是一種新產業,就好像「半導體業」一樣,要推動「知識經濟」,讓台灣的經濟翻一番。當然這個說法引來了張忠謀先生的評論,要替政府解「謎」,找回真正「知識經濟」的意義。其實這些談得都太大,也太遠了,提升效率、重整組織,建立「典範實務」恐怕是最實在、也最有效的,期待台灣政府和企業界一樣,共同尋找「典範實務」。

台長: angelo
人氣(15,4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典範實務 |
此分類下一篇:張忠謀緊鑼密鼓台積知識管理
此分類上一篇:知識經濟時代成功企業系列報導(九)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