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15 21:37:10 |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一根刺都有一個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杏林子

某次,參加一個座談會,到了之後才知道主辦單位邀請的理由是想找一個最命苦的人,而我是他們的當然人選。這樣的理由令我為之失笑,當場提出抗議:「拜託!我一點都不覺命苦,反到覺得我是天下命最好的人!」

  雖然不曾口銜金湯匙出生,倒也不曾缺衣少食。父母愛我若手中瑰寶,特別是父親。記得我已經長的很大了,他還經常對我說:「你是爸爸心上的一塊肉!」大概如此說法仍不足以表示他的愛,還要再強調一句:「是心尖尖上的那一塊!」父親說,心尖上的肉最嫩,最好。言下之意,是如何寶貝我這位嬌嬌女了。

  從小,伶牙俐齒,反應靈敏,漂亮加上活潑,永遠是受人注目的焦點,而我似乎天生具有說服人的本領,經常是一呼百應,不論家?學校,一向是稱王稱霸。這樣的小孩,想不驕傲也難。弟弟妹妹到現在還常開玩笑說:「幸虧姊姊生病,要不然禍害幾千年。」他們自認「從小是在姐姐的淫威下長大的」。這樣的說法雖然誇張,卻也不難透露出我平日的驕縱任性。如果從此順順利利長大,一路發展下去將是個怎樣的我呢?

  母親曾在一片序文中形容我生病之後的改變:「我家老二特長變了,變成能忍,會讓,她不但能忍受身體的疼痛,也能原諒別人對她的欺騙、侮辱、虧欠和惡言傷害。」

  看來,還真如弟妹們所說「幸虧」我生病了。的確,疾病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再造工程。當一個人失去健康,時時面對死亡之威脅,你就會發現得失榮辱、是非恩怨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計較,當命運將你逼到絕境,自然滋生「至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信心。

  能夠活著,就是一種幸福,這是我最大的領悟。

  有時我不免在想,倘若不是這場病,我會不會變成個女惡魔?我想起一位朋友呂代豪。

  呂代豪是位牧師。在這之前,他是流氓、混幫派的老大、進出監獄的常客。為了反抗管教嚴厲的父親,他逃家輟學。年輕氣盛、好打抱不平的個性,自然結交了一大幫狐朋狗友。人學好不易,學壞卻如急流行舟,一瀉千里。一開始,只是個到處白吃白喝的小混混,慢慢地,開始學會向店家、攤販收取保護費;在之後,膽子越來越大,敲詐勒索、搶劫殺人樣樣都來。每進一次監獄,段數就加了一倍。

  ( 聽說當他還是黑道殺手時,他覺得白手絹擦拭匕首上的鮮血,是人間最美的圖案之一。---編者 )

  在他生長的五股鄉,那些看他從小長大的鄉親,把他當成兇神惡煞一般。避之唯恐不及,就連小孩哭鬧,父母也會威嚇說:「小心,呂代豪來了!」

  有一次,大概又是政策性的掃黑,他們這些在案流氓按照慣例被移送管訓,無意中看到警方公文,移送的理由只有四個大字「魚肉鄉民」。這四個字像刺一樣紮在他的心上,每每夜深人靜時,狠狠的刺他一下。

  後來,他再度因殺人重罪被關進監獄。在監獄?,在一位女孩 ( 後來做了他的太太 ) 鍥而不捨地寫信帶領下,他受洗成為一個基督徒,為自己以往所犯的過錯在上帝面前深深痛悔。當時被判死刑的他向上帝禱告祈求,倘若蒙主饒恕,使他僥免一死,他願把一生奉獻給神。上帝回應了他的禱告,死刑改判成無期徒刑。由於在獄中行為良好,因而提早假釋,他也履行對上帝的承諾,讀完神學院後,成為一名傳道人。

  他決定回故鄉傳道,並不是為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而是因為他覺得虧欠鄉親們太多,如今是他還債的時候。

  他的鄉親可不這麼想,沒有人相信他會改變。於是,有如時光倒錯,現在輪到鄉親們譏笑他,辱罵他,朝他吐口水,扔石頭,甚至有次上門傳道時,被那家的老太太用棍子打出門,仿佛要把他們從前受到的淩辱再還給他。

  他秉持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態度,他要用行動證明,浪子有回頭的時候,殺人犯也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他做到了。如今,在五股,他是位受人尊敬的牧師,誰家小孩不學好,反倒有人會勸說:「找呂牧師輔導一下吧!」

  有時候是幾個字,有時候也可能是一句話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

  許多年前,作家于梨華女士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之所以走上寫作一途,全拜一位老師之賜。

  于梨華年輕時就喜歡文藝,一心想進台大外文系,可惜聯考分數不夠,被分到歷史系。第二年她想轉系,拿著成績單去見外文系一位負責的教授,教授發現他英文分數並不理想,露出鄙夷不屑的表情,冷冷的說:「你這種英文,也想來念我們外文系?」說罷,把成績單朝她臉上扔。那一刻,混合著委屈、難堪、羞辱和憤怒的于梨華暗暗發誓,有朝一日,她不但要學好英文,而且要用英文寫作,她要讓那位老師後悔自己的有眼無珠,以血今日之恥。

  果然,她在美國不僅拿到了英美比較文學的學位,而且在大學?教美國學生寫作。早期,她以留學生為背景的作品曾吸引了許多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成為島內知名的作家。不過,提起當年那位老師,她說:要不是那場侮辱刺激了她的好勝心和上進心,恐怕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吧!

  不知我算不算是位很好的傾聽者,朋友總喜歡找我談他們內心的事。

  錢先生是位成功的企業家,手下擁有好幾家公司。他的外表文質彬彬,有一種讀書人的氣質,一點也不像印象中商賈刻板的模樣。

  錢先生出身貧寒,童年的他時時處在饑餓的邊緣,他瞭解金錢的重要,下決心將來要賺很多的錢。高中一畢業就投入職場,他的聰明、機智、勤奮以及不錯的機運,使他不到30歲就已經家財上億。財富、地位,加上美麗的妻子、一對聰明伶俐的兒女,所謂五子登科,樣樣具備,真個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錢先生說,那時候的他,眼睛是長在頭頂上的,對人經常不假辭色、頤指氣使,氣焰之盛可想而知。

  然而,就在30歲這一年,心愛的兒子病了,他請了最好的醫生,卻始終查不出病因。看著兒子一天天消瘦萎靡,生命逐漸抽離,他卻無力挽救,心中仿佛有萬把刀在切割,第一次感受到人的有限和無助。沒錯,金錢可以買到最好的醫療品質,卻買不到生命。倒是兒子生病這段時間,許多親朋故舊紛紛探視,或表達關心與慰問之意,其中包括一些久已不來往,或平日不屑來往的朋友。尚有一位教友甚至發動他教會的弟兄姊妹為孩子禱告,讓他感受到從未有的溫情。

  兒子走了之後,他的價值觀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賺錢不再是他人生的唯一目標。他關心環保、熱心公益,也經常暗地支援許多弱勢團體,提起愛兒,仍不免潸然落淚。他告訴我那是他心中的最痛。

  我輕輕說:「你知道嗎?那也是你身上的一根刺!」

  他一時不明白我的話,於是,我對他說了一個《聖經》上的故事。在耶穌所有的門徒中,保羅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學問,有才華,也有統禦的能力,是當時眾教會的領袖。可是保羅身上有根刺。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上並沒有明說這根刺代表什麼。許多解經家猜測,這根刺可能指的是保羅的眼疾,也可能是指保羅的牢獄之災。不論是什麼,以保羅靈命之剛強,信心之堅定,他以「刺」來形容,可見帶給他的痛苦有多麼深切,以至於再三求告主,叫這刺離開他。不過上帝並未應允他,只告訴他「我的恩典足夠你用的」。上帝之所以允許這根刺留在保羅身上,目的是恐怕他過於自高自大。以保羅當時的地位、聲望,以及受信徒擁戴的程度,他是有資格虛榮驕傲的。上帝以一根「刺」提醒他,他既是神的僕人,就當柔和謙卑,成為眾人的榜樣和見證。

  所以,保羅感謝他的「刺」,並且「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保羅知道,他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可以靠主剛強了。

  很多時候,我們身上也有這樣一根「刺」,或許是身體上的疾病傷痛,或許是家庭的變故不幸,或許是感情上的挫折,事業上的打擊……「刺」很痛,刻骨椎心,可是只要我們接納他,並且像保羅一樣學會感謝,打開我們的心,仔細聆聽內心深處最幽微的聲音,一定會聽到「刺」在告訴我們一些什麼。

  每根「刺」都有一個故事...

台長: Alibuta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