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0 12:34:33| 人氣70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社寮八通關古道健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5年12月17日,竹山鎮的社寮辦了「八通關古道世紀健行」,嚇!好大的頂帽子啊!
前一天寒流來襲,全台下了兩天的冬雨氣溫陡降,還擔心活動能否如期進行?結果是:雨停了,早上稍有寒意,整天風和日麗,健行登山再好不過的天氣啦!
上午八點到達社寮中州國小,報到處已經人頭鑽動準備出發了,大家的興緻都很高喔。
主持人在出發前說明了活動的緣起;社寮是八通關古道的起點,而且當年是兩條路線同時動工開闢,如今古道已被列為一級古蹟,但探勘的起點卻沒有納入,讓社寮覺得相當委屈,希望藉由活動喚起主管單位的注意,另方面也帶動地方的整體建設,因此在社寮文教基金會的籌畫下,經由鎮公所和「紫南宮」的贊助辦理古道健行,今年由社寮的中州國小出發,越嶺走到鹿谷初鄉交界的土地公廟,然後下粗坑頭、獅尾崛仔、後埔仔到終點初鄉國小,全程約6公里的山道。
這裏要介紹一下八通關古道和社寮的「紫南宮」。
八通關古道的開闢有一段國仇家恨的背景。
1871年12月,有66名硫球船員飄流到恒春的八瑤灣,被排灣族牡丹社原住民殺了54人,剩下的12人被漢人救援經過清朝官員護送在1872年歸返硫球。當時在中國與清廷訂定「清日修好條規」的日本外務大丞柳原前光,將這件事報回國內。
硫球的中山王在14世紀時已經向明太祖入貢受冊封,早就是「華夷秩序」的一環。到了17世紀日本鹿兒島的薩摩藩用武力征服硫球,視其為附庸的屬國,又因為貪圖硫球對中國進貢的貿易利益,刻意不讓中國知道其征服硫球的事,讓琉球保持和明朝的關係,琉球處於兩強之間地位尷尬,也就悶不吭聲同事二主。
牡丹社事件引起薩摩藩的關心,日本軍方更主張要對台灣興師問罪,於是在一名美國退休外交官李先得(C. W. Le Gendre)的建議下準備出兵台灣,李先得曾任駐廈門領事,1867年一艘美國船也曾漂到台灣,船員遇到同樣情況,李先得因此有與清廷交涉的經驗,認為清廷根本不重視台灣,中國對台灣並無實質的統治,加上清廷對日人問及牡丹社事件時也不置可否,因而加強了日本奪取台灣的野心。
1974年日本內閣提出「台灣蕃地處分要略」,對「無主之地」的台灣發動為硫球船民「報仇」的軍事行動,也開啟近代日本侵略中國的序幕。
日本出兵台灣引起西方各國的關心但都保持中立,日軍在南台灣的軍事行動,因水土不服官兵爆發疫病無以為繼,最後在英國的調停下撤軍,顢頇的清廷明明是被侵略者,卻承認日本保僑而以賠款了事貽笑國際,清廷無能至此,近代中國何能不陷於劫難與紛擾?
當然清廷也有明理之人,李鴻章便因這個事件開辦北洋軍,並任命沈葆禎為辦理台灣海防事務的船政大臣,當時的台灣西岸平原大致都已經完成墾殖,墾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經常發生,而東部因中央山脈阻擋仍有廣大未開發的土地,沈葆楨在勘查全島形勢以後,上奏建議「開山撫番」,擬定三條貫穿台灣東西的橫貫道路,包括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花蓮奇萊,中路由林圮埔(竹山)至花蓮璞石閣,以及南路由屏東社寮至台東卑南。中路就是現在所稱的「八通關古道」,由總兵吳光亮負責闢建,「八通關」是原住民的土語意思是「玉山」。
吳光亮在1875年1月率兵2000餘人由林圮埔(竹山)入山東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險要之地設置營壘。一路經大坪頂、鳳凰、牛轀轆(鹿谷)、茅埔、八通關、大水窟、到達璞石閣(玉里),同年11月完成路寬6尺長約152公里的山道,完工後清廷即廣募眾民配合官兵屯墾,並開放內地人來台灣,但因天然環境惡劣及原住民的抵抗,屯墾成效並不好,八通關古道建成後僅20年就被廢棄了。
1895年日本據有台灣,殖民政府為實行理蕃政策,重新測繪路線,1919年動工另闢「八通關越嶺道路」,以大水窟分界東、西二段,西段自楠仔腳萬(今信義鄉久美村)起至大水窟,長約42公里,東段自玉里至大水窟,長82公里145公尺,1921年1月完工;不過,日人日人興築八通關越領道的目的,是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統治與「教化」,並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與掠奪,與清朝的八通關古道路徑幾乎完全沒有重疊之處。
現存的古道有部份為清朝古道,部分為日治時期古道,較明顯且可通行的部分,是從東埔經陳有蘭溪右岸的父子斷崖、雲龍瀑布、樂樂、對關一直到八通關草原為止,大部分路徑都不易辨識,除八通關草原留有明顯的古道遺跡外,僅父子斷崖對岸山腰上64階8尺寬石階,以及乙女瀑布與對觀之間溪谷上方還保留的一小段石階。
目前的八通關古道,全在玉山國家公園的管轄區內,民國76年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社寮的「紫南宮」在濁水溪南畔河堤邊上,早年是社寮過濁水溪到名間鄉的渡船頭,「紫南宮」供奉的是土地公、土地婆及石頭公,最早建祠於乾隆10年(1745),由於靈驗而香火頂盛,後經1885、1907及民國69年3次的修茸而有今天的外貌,廟方的「福德金」和「吃丁酒」是膾炙人口的兩大民俗,早年生活不富裕,地方人士時而向廟方借貸俗稱「福德金」香油錢週轉在隔年加倍奉還,通常能還錢表示有賺錢,信徒相信是「福德金」帶來的「福氣」,因此還了再借,週而復始,這當中肯定有人因而致富,於是「福德金」會帶來財運的風聲傳開,借錢者愈來愈多,外地人也聞風而來,還錢更多是加倍或數倍,因此「紫南宮」愈來愈富有開始回饋鄉里,當初籌資建祠的附近五鄰居民,子弟的教育費全由廟方支助,香客增加後帶動商機,該五鄰成為全台福利最好的社區。
「吃丁酒」是每年正月15日,鄉內前一年娶妻者,要準備豬頭(已生子者備麻油雞)、米酒祭拜,然後分給鄉親食用,討吉利取個好采頭,「紫南宮」出名後,「丁酒」便由廟方準備,每年讓絡繹不絕的香客都能嚐到麻油雞。(另文介紹紫南宮)
有錢的「紫南宮」當然也會參與社教及文化活動,今年的八通關健行就由廟方贊助而能順利舉辦。
社寮線是八通關探勘的起點,共有兩條,一條走內暗溪,另一條從枋寮經蜈蚣領到粗坑頭止,再過去就是鹿谷鄉的路段了,今天走的是枋寮段。
今年的名額200名實際報到的約9成,沿路多為茶園、竹林,田野山色加上豔而不熱的陽光,走在樹林間吸著清涼的空氣有說不出的舒暢。
這一段路有幾處是貼壁而行,嚴格講是沒路硬鑿出的小徑,不過也還算好走,到蜈蚣嶺後就是順山脊稜線的步道了,可惜的是全線並沒有一處看的出來是吳光亮留下的任何遺蹟,值得一提的,只有一處可以供人休息的三塊大石塊,因為外形像耕田用的犛,而被稱作「犛辟石」,以及一塊被居民認為像觀音像的「觀音石」,比較有意思的是粗坑頭交界處的土地公祠,從外貌上看來少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小祠僅僅3片石板搭在一棵榕樹下,榕樹的板根已經穿過石板糾結成一體頗有「神」韻,看來香火也挺旺的,過了土地公祠一路是下坡的產業道,在到達終點初鄉國小前,經過三級古蹟林鳳池舉人的衣冠塚,林鳳池是鹿谷人,36歲鄉試中舉,是鹿谷唯一的功名,赴內陸返鄉時帶回武夷山軟枝茶苗給鄉人繁殖,也就是今天著名的凍頂烏龍茶,1862年彰化戴春潮造反,林鳳池組織鄉勇抗賊,是地方上受人敬重的仕子,故居前仍保留著二座中了功名才能豎旗的旗臺,古宅仍有後人居住,但顯然沒有當作是古蹟供人懷舊,我也只能在門口照個像聊備一格了。
主辦單位的用心良苦,希望「大有為政府」「英明的」文教主管機關能重視消逝中的古蹟,打算明年舉辦反向健行─由初鄉走到社寮,如果成效良好,後年由兩地同時出發在土地公祠會師,點子頗有創意,不過時間拖的太長啦,明天會怎麼樣都不知道咧,何況要等三年ㄟ?紫南宮出錢恐怕是最快又實際的做為囉。

請參觀我在雅虎奇摩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alibuda-hu

台長: 胡老爹
人氣(700)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一粒米
台灣需要ㄉ就是你這樣
ㄉHERO
2008-03-16 23:14: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