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12 11:39:19| 人氣1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主力反潛直升機:直-9C和卡-28性能對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目前的中國海軍中,直-9C型直升機是裝備最多的反潛直升機型號。另據報導,中國在從俄羅斯進口現代級驅逐艦的同時,也進口了一批卡-28型反潛直升機。下面,我們對它們的性能作一下對比分析。
總體設計和動力系統

直-9是中國根據法國航空航太工業公司授權生產的SA365N1型“海豚”直升機的國產型。1980年,為了追趕直升機技術的世界先進水準,中國以全額貸款的形式從法國引進了當時法國最先進的SA365N1型“海豚”直升機的生產許可證,在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生產。1992年,直-9實現了國產化。

直-9C是在通用運輸型直-9A的基礎上研製的反潛型號。因此,其基本結構與直-9大致相同。其旋翼系統由4片複合材料槳葉和星形柔性旋翼槳轂組成,其尾槳為涵道風扇尾槳,由一個槳轂和13片模鍛的輕合金槳葉組成。這種尾槳的優點在於尾槳佔用空間小,氣動力效率高,尾槳不易為外物所傷。而且由於涵道尾槳空氣阻力小,因此其最大飛行速度比普通直升機要快。另外,直-9的尾梁兩側裝有平尾,平尾兩端各有一塊垂直端板,以提高飛行方向上的穩定性。直-9上安裝兩台渦軸-8甲(渦軸-8A,阿赫耶1C的國產化型號)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應急功率734軸馬力,起飛功率710軸馬力,在最大飛行重量時可單發飛行。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法國航空航太工業公司研製的“海豚”系列直升機中包括反潛型AS565“黑豹”,但直-9C並不是“黑豹”的直接仿製品,而是中國在直-9A的基礎上自行研製的一款輕型反潛直升機,因此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從外觀上來看,直-9C與“黑豹”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將用於對海搜索的KLC-1型雷達安裝在了機頭雷達罩內,而不是象“黑豹”那樣安裝在機頭下方的圓盤型雷達罩內。這樣做的好處是機頭雷達罩的內部空間比較大,可以容納體積更大的雷達,但缺點也很明顯,即安裝在機頭內的雷達因受到機身遮擋,不能實現360°的全方位搜索,必須依靠直升機的往復飛行。這樣比較耗費燃料,會縮短直升機的滯空時間。

  
卡-28足俄羅斯卡-27的出口型號。1972年4月,鑒於原先的卡-25型反潛直升機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研製新型艦載直升機的決議, 1973年年初,蘇聯國家直升機委員會正式提出了具體的技術要求。1974年12月,設計編號為卡-252的新型艦載直升機實現了首次試飛。1982年,卡-252直升機通過蘇聯軍方的驗收,正式進入蘇軍服役,並編號為卡-27。

卡-28與直-9相比,它的最大特點在於採用了共軸式雙旋翼佈局。這是由於卡-27從一開始就是針對艦載的需要設計的,採用這種佈局使直升機可以省去尾梁和尾槳,使得直升機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氣動力平衡、對風向和風速不敏感,從而提高了飛行性能。而且,由於直升機外形尺寸小且旋翼可以折疊,因此它的占地面積小,特別適合艦載。在動力裝置方面,卡-28安裝有2台TV-3-117VK型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功率2200軸馬力。由此可見,卡-28的動力系統的功率比直-9大的多,因而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和攜帶武器的能力


機載電子設備

卡-28直升機從設計一開始就定位為艦載反潛直升機,因此它的全部設計和設備配置都圍繞著反潛作戰進行。與直-9相比,最大的不同足配備了一部“章魚”搜潛系統。該系統由吊放聲呐、磁異探測器和雷達組成。吊放聲呐由絞車、吊索和聲呐體組成,可以由直升機吊放進海水中工作。

該聲呐有主動和被動兩種工作狀態,處於主動工作狀態時,聲呐主動發射出聲波,利用聲波探測處於水下的潛艇,其優點足能準確地確定敵方潛艇的距離和方位,缺點是隱蔽性差,容易被發現。被動工作狀態就是自身不發射聲波,只被動的接收潛艇發出的雜訊來確定目標,這種工作方式比較隱蔽,不易被敵方發現,但缺點足只能知道敵方潛艇的存在而無法確定其距離和方位。因此在工作時通常是兩種方式配合進行:先用被動狀態確認潛艇是否存在,如存在,即轉入主動工作方式來確定敵方潛艇的準確位置。

除了吊放聲呐,卡-28還配備了磁異探測器和雷達。磁異探測器可測定周圍的磁場變化,一旦附近有潛艇經過,該海域的磁場強度就會增大,磁異探測器通過磁場強度的變化就可確定潛艇的存在,其有效探測距離可達400多公里。搜索雷達安裝在機頭下的雷達罩中,可進行360°搜索,能從2100米至2400米高度上探測180公里範圍內的水面艦艇和30公里範圍內露出水面的潛艇。另外,卡-28上還裝載有36個聲呐浮標,通過使用聲呐浮標,卡-28的最大搜潛範圍可達到2000平方公里。為處理這些資訊,卡-28上安裝了討算機資訊綜合處理系統,可以對吊放聲呐、磁異探測器、雷達、聲呐浮標的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快速提供戰術任務所需要的資料,從而大大提高工作和作戰效率。

與卡-28相比,直-9C的反潛探測能力就要弱一些。這是因為國產的直-9基本型(直-9A)足通用運輸型,自身並不具備上艦和作戰能力。為了滿足海軍對艦載反潛直升機的需求,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在直-9上加裝著艦設備,使直-9具備了著艦能力。但直-9C沒有攜帶對潛探測設備,相關探測需要依靠艦艇聲呐。

反潛直升機在空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發現處在水面航行或半潛狀態的潛艇,並為反艦導彈實施中距制導。這就需要為直升機配備海面搜索雷達。為此,直-9機頭罩內安裝了KLC-1型X波段多功能直升機機載監視雷達。

    
該雷達是中國研製的第一種直升機機載雷達,具有較好的海面搜索和偵察能力,通過資料通訊系統可將探測到的海面戰術態勢和目標的資訊傳送給地面或艦上的指揮所。其主要功能包括:海面監視,提供海面空中態勢顯示,搜索和跟蹤海面艦船目標,為艦艦導彈、陸艦導彈攻擊提供超視距目標指示、輔助導航、氣象探測、信標功能、無源探測。

該雷達主要特點為採用輕型碳纖維加強塑膠製成的橢圓抛物面天線,結構緊湊,設計中融合了先進的處理技術提高強海雜波下的目標檢測能力。採用了脈衝壓縮、頻率捷變、窄脈衝信號、寬頻帶、CFAR檢測、電子對抗、可編程信號和資料處理系統、機內自檢等先進技術。重量82公斤。針對不同目標的搜索距離和適應海情為:漁船,50海裏,四級海情;中小型艦艇,64海裏,四級海情。

卡-28與直-9相比,它的最大特點在於採用了共軸式雙旋翼佈局。這是由於卡-27從一開始就是針對艦載的需要設計的,採用這種佈局使直升機可以省去尾梁和尾槳,使得直升機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氣動力平衡、對風向和風速不敏感,從而提高了飛行性能。而且,由於直升機外形尺寸小且旋翼可以折疊,因此它的占地面積小,特別適合艦載。在動力裝置方面,卡-28安裝有2台TV-3-117VK型渦軸發動機,單台最大功率2200軸馬力。由此可見,卡-28的動力系統的功率比直-9大的多,因而具有更好的機動性能和攜帶武器的能力。
機載武器系統

作為反潛直升機,直-9C必須具備反潛作戰能力。為此,直-9C在機身兩側安裝了掛架,可掛載2枚“魚”-7魚雷執行反潛任務。該型魚雷是美國Mk46型魚雷的國內改進發展型號,採用主/被動聲導方式,射程15公里,長度為2.6米,戰鬥部裝藥45公斤,由於採用了先進的OTTO動力,速度高達45節。可見“魚”-7有相當強的威力,但直-9C只裝備了2枚,因而限制了其戰鬥力的進一步提高。

為了攜帶反潛作戰所需要的武器,卡-28機身下部設置了一個武器艙,艙內可載AG-/MV型自導魚雷或APR-2型反潛魚雷,外加4枚PLAB-250-100型深水炸彈。另外,卡-28還安裝有自衛武器系統,包括安裝在機頭和平尾上的雷達告警接收機,裝在發動機後艙後面的紅外幹擾發射機,金屬箔/紅外彈投射器等。卡-28配備的UV-26型幹擾彈箱可安裝64枚幹擾彈。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直-9直升機必須依託艦艇才能執行反潛任務,而卡-28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反潛作戰單元執行反潛任務,其反潛作戰效能遠遠超過直-9。
小結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卡-28的綜合作戰性能要強於直-9。但卡-28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它是進口直升機,因此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化,零配件的進口被切斷,這些直升機就成了一堆廢鐵。相比之下,直-9C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它已經完全實現了國產化,因此沒有後勤保障之虞,零部件的供應和維修可以得到充分保證。同時,由於其機體結構與通用型的直-9相同,許多零部件可以通用,因而可以極大的減輕後勤保障部門的工作負擔。在戰時、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甚至會關係到戰鬥的勝敗。因此,在裝備卡-28的同時,直-9C的生產、裝備和改進工作不能停止。

另外,筆者認為,雖然直-9C和卡-28的性能目前都可滿足中國海軍反潛作戰的需要,但若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這兩型直升機在技術上均已落後(直―9採用的是法國20世紀80年代初的技術,而卡-28是蘇聯20世紀60年代的技術)。

因此中國軍方和科研部門有必要儘快研製新型直升機以替代這兩種直升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俄羅斯或歐洲聯合研製新型艦載反潛直升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辦法。特別是俄羅斯由於其主力艦載直升機卡-27已服役30年以上,急需更新。我們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與其合作,共同研製新型的艦載直升機,同時也使我國的直升機技術水準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台長: 愛情少尉
人氣(1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十年磨一"箭":中國“紅箭”-9反坦克導彈系統
此分類上一篇:兵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