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07 02:23:44| 人氣3,36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庫特 艾靈(Kurt Elling) 二十一世紀的爵士男歌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載於 都會搖擺雜誌

庫特 艾靈(Kurt Elling) 二十一世紀的爵士男歌手

如果你對爵士男歌手的印象還停留在查特貝克
(Chet Baker)、梅爾托美(Mel Torme)、法蘭克
辛納屈(Frank Sinatra)、納京高(Nat King Cole)
甚至路易士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我想,
庫特 艾靈會讓你大吃一驚。

一九六七年出生的庫特 艾靈,是一個真正的「現代」
爵士歌手,大學時期接觸了爵士樂,放棄了原本鑽研
宗教哲學的志業,走上爵士歌手的道路,一九九五年,
他和Blue Note唱片簽約,幾年來,艾靈獲得三次
葛萊美獎提名與Down Beat雜誌年度爵士男歌手
等殊榮,他的巡迴演出也吸引了大量的樂迷,
在在顯示他的作品逐漸受到聽眾與評論界的喜愛。

身為世紀交替時期的爵士男歌手,對庫特艾靈來說
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爵士男歌手已經成了
瀕臨絕種動物,在美國叫得起字號的爵士男歌手,
全部加起來可能不超過一打,其中年齡低於四十歲的
應該不到五個,競爭並不激烈,而且,多年來爵士歌手
就是陰盛陽衰,先聖先賢既少,表現方式就自由得多,
至少不會像小喇叭、鋼琴或薩克斯風那樣,動輒有人
指指點點:「你該糟了你,Copy戴維斯!
(或者凱斯傑瑞、柯川等等等,端看你玩的是什麼
樂器,走的是哪一條路。)」爵士男歌手只要有
真材實料,表現的空間其實非常寬廣,其他
樂器演奏者歷經九九八十一劫求之不可得的
獨特個人風格,對庫特艾靈來說卻是幾近自然天成。

作一個爵士男歌手的缺點,當然是市場,許多聽眾
還是直接將爵士歌曲聯想到慵懶優雅、燈紅酒綠,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女歌手,特別是外型美麗的
女歌手往往佔了很大便宜,也因此,戴安娜克瑞兒
(Diana Krall)可以把唱片內頁時尚雜誌化,
珍夢海(Jane Monheit)可以一派美國甜心的樣子
拍攝唱片封面,用一種半偶像半實力派的方式去
操作市場行銷,男歌手似乎就沒有這樣的利基,
艾靈儘管長得算是蠻帥的,要光靠唱片封面
提高銷售,還是不太可能。

不論如何,這些年來,庫特 艾靈已經成功地
建立了他當今最佳爵士男歌手的地位,他不像
早年的前輩歌手如辛納屈一樣以娛樂眾人作為
畢生職志,艾靈是個頗有文藝氣息的演唱者,
在他的演唱中,表現了許多獨特的概念想法,
對詩與文學的愛好,讓他在填詞,甚至
即興改編歌詞時呈現出相當的文學性;對前衛藝術
的喜愛,促使他嘗試了一些爵士樂史上從未出現的
表現方式。

一九九七年的專輯《The Messenger》當中的
〈Endless〉一曲,在樂團實驗意味強烈的集體即興前奏
當中,艾靈將詩歌朗誦與爵士演唱做了完美的結合,
他甚至嘗試了「自動書寫」:非常快速而不經思索地
拋出一連串的語詞,(樹、胸部、還有、原子、
意外‧‧、小鳥、春天、‧‧冰淇淋、‧‧‧)
配合著樂團的伴奏,呈現詭奇而又天衣無縫的張力,
非常好玩。同一張唱片中的〈Tanya Jean〉則可以說是
一位爵士歌手炫技的顛峰,由舒緩的主題旋律開始
宣示艾靈優美嗓音的表現,副歌展開快速的scat與
轉音,轉回以主旋律為基礎的長段人聲變奏,再轉到
詩歌朗誦,在長達十分多鐘的曲中,艾靈的演唱一直
維持很高的難度,卻有一種游刃有餘的從容,他在假聲、
scat、主題旋律、朗誦之間的唱腔變化與聲音表情轉換,
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奇特」只是庫特艾靈的特質之一,無瑕的
中音,加上對音樂的掌握能力,使得他的標準曲幾乎是
無法抗拒的,但是艾靈似乎從來不曾「好好地」
唱標準曲,他不願意重複過往的經典唱法,甚至不願
亦步亦趨地跟隨原曲,總是會在節奏、旋律、即興
甚至歌詞上動點手腳。許多人喜歡說庫特艾靈是一位
非常「現代」的爵士歌手,聽聽《這次真愛了
This Time It's Love》專輯中的經典名曲〈The Very
Thought Of You〉,看這首傳唱多年的老情歌,怎麼樣
在他的手裡一點一點地改頭換面變成了一個獨特悅耳的
庫特艾靈版本,可說是這所謂「現代感」的最佳例證。

《芝加哥現場》則是他衣錦還鄉之作,身為
芝加哥人,庫特艾靈回到家鄉歷史悠久的酒吧
「綠磨坊Green Mill」演出,其中邀請了老牌歌手
瓊漢醉斯(Jon Hendricks)、薩克斯風手馮傅利曼
(Von Freeman)以及打擊樂手卡希爾艾札巴
(Kahil El'Zabar)等人擔任特別來賓。

國外的評論常說艾靈受到另一位歌手馬克默菲
(Mark Murphy)的影響,事實上,瓊漢醉斯快速而
藍調色彩濃厚的咆勃爵士風格,對艾靈的影響也是
非常明顯的,在《芝加哥現場》專輯中,這一老一少
合唱了〈來去芝加哥Goin' TO Chicago〉一曲,
這首歌採用庫特艾靈愛用的一種表現方式:「Vocalese」,
vocalese或許可以翻成「人聲改編」,作法上是將
爵士樂手的著名即興段落加上歌詞演唱,比如說在
〈來去芝加哥〉曲中,艾靈就是將著名小喇叭手
巴克雷頓(Buck Clayton)的即興加上歌詞;
名曲〈Smoke Gets In Your Eyes〉則是加上了一段由
凱斯傑瑞的獨奏啟發得來的vocalese等等。
艾靈改編歌詞的功力,在這張現場專輯中也可以
聽得出來,〈Smoke Gets In Your Eyes〉曲中
「傑瑞靈感」的這一段就是由他自己加上新歌詞。
〈Esperanto〉一曲,歌詞想法則是來自聶魯達的詩句。

要談艾靈改編歌詞,在他的最新專輯《微光情挑
Flirting With Twilight》中的〈怪我太幼齒
Blame It On My Youth〉這首歌可能是不錯的例子,
在一開始微弱的鋼琴前奏聲響中,艾靈唱了一段
自己編的歌詞,「‧‧有天,我曾是帶給你歡笑的玩具,
一個終於被你棄如敝屣的破爛玩具,‧‧」,用
他的觀點說明了這首歌的情境,然後才接著唱出原曲。

新專輯《微光情挑Flirting With Twilight》中
的這個「挑」字(flirt),拿來說明艾靈的演唱風格
真是再貼切不過,他的歌聲一直有種情感上的
疏離冷靜,即使是在唱〈你不懂愛為何物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這樣痛徹心肺的失戀歌,
他也不像前輩查特貝克那樣,唱得讓聽眾覺得歌者
本身完全沈浸在歌曲的情緒當中,艾靈的演唱
是有距離的,這人太聰明了,在演唱時,
他隨時知道自己的情感位置,不管唱的是悲痛、
浪漫、幽默還是熱情,他從頭到尾就是一心不亂地
在「挑逗」聽眾的情緒,自己可從來沒有沖昏頭過,
談這一點,艾靈和他Blue Note公司的同門師姐
卡珊卓威爾森(Cassandra Wilson)很像,
都給人一種理性的感覺。

二零零二年了,庫特艾靈才剛滿三十五歲,
以爵士樂手來說,正是年富力強經驗成熟的階段,
他的演唱能力、創意與獨特風格,都是當今
爵士歌手(不論男女)當中絕無僅有的,
沒有那個男歌手有能耐用這麼高明的方法唱得
這麼美麗,建議你有機會不要錯過這位在台灣
可能還沒什麼名氣的歌手,在目前還活躍的
爵士男歌手當中,庫特艾靈絕對是最好的一個。


台長: 蘇重
人氣(3,36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James
介紹的很棒
我一直覺得她的聲音很有艾爾賈若的味道
爆發力來講當年的艾爾似乎略勝
2010-03-14 21:57:5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