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0-11 01:23:59| 人氣2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斯納格現場199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斯納格五重奏 藝術學院現場

出發去聽這一場音樂會之前,對現場的情況可以有各種揣測,卻沒有任何把握。

這和音樂無關,曾經聽過馬斯納格的錄音作品「禁忌」、「咖啡電」,他們
蠻好的,而且以他們這樣一個在歐洲大大小小音樂祭戰果輝煌的樂團,應該不
至於出現什麼怯場緊張的事情,其實可以剛好相反地期待,這幾個頗有點「人
來瘋」性格的團員,特別是鼓手和薩克斯風手,會在台灣這個他們首度造訪的
遙遠陌生國度,臨場即興出一些有趣的音樂。

所謂沒有把握,指的是,實在不知道台灣的學生聽眾,會怎麼樣看待這樣一
個在歐洲爵士樂脈絡中順理成章,對台灣社會卻是奇異難名的樂團?

60、70年代,美國的自由爵士風格傳入歐洲,很快地吸引了許多歐洲樂手的
學習仿效,加上美國本地爵士樂喪失了主流商業市場,眾多樂手度過大西洋到
歐洲演奏,歐陸各國的青年樂手,也紛紛投入前衛爵士的陣容,一時之間,歐
洲成了前衛爵士樂的庇護地,頗有一點百家爭鳴的熱鬧境況。

當時爵士樂的走向偏重自由即興,但是,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發展,樂手們大
多希望在音樂中融入自己民族的色彩,90年代初期以來,漸漸出現民族音樂導
向,融合各地傳統樂風的新趨勢,馬斯納格五重奏,正是這種風格的實踐者。

要論自由即興,馬斯納格曾經跨刀與紐約噪音派的薩克斯風手約翰佐恩的眼
鏡蛇樂團同台演出,猛烈解放,原是當行本色。但是納格自己的作品,卻又沾染
了濃郁的奧地利民謠風格,探戈、吉普賽,各種風格都可以摘取入樂,其他四
位團員的古典訓練、爵士技法,也都和樂團交錯影響。

問題就在這裡,構築馬斯納格音樂的各個地基,沒有一項是本地樂迷熟悉的
事物,沒有任何能夠引起共鳴的熟悉元素,馬斯納格在校園中的現場演出,究
竟聽眾們會熱情擁抱,還時不知所措?

結果,大家覺得蠻不錯的!

現場聽眾熱烈地鼓掌呼喊,沒有絲毫人云亦云的尷尬應酬,置身其間,很明
顯的可以感覺到,大家真的很喜歡他們的音樂!特別是最後,鼓手將他側錄的
陳達「思想起」片段由隨身聽透過麥克風播放,樂團再根據「思想起」的旋律
即興演奏,聽眾簡直高興得瘋了,成為音樂會的最高潮所在。


理應與台北聽眾疏離到極點的音樂型態,卻得到熱烈的共鳴響應,實在有點
難以理解,或許音樂本身,無須任何說明解釋,原就具備了感人的力量。台下
的人不會去管這個樂團的來龍去脈,也不在乎音樂是如何發展出來的,聽眾只
是將他們感受到的,直接反映出來,馬斯納格的音樂,在當晚,就具備了這種
直指人心的力量。

當然也可能如朋友所言:「台北的聽眾實在太前衛了!」




台長: 蘇重
人氣(2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