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10 12:57:46|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關於陳昇和時間的二三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春天的夜裡,我又來到了城市西邊的紅樓,聽陳昇。

這是我最喜歡的聽昇歌場地,這棟充滿歷史的建築物,有著美麗斑駁的紅磚牆,更有著合宜的空間尺度,摩肩擦踵,你挪張椅子,我挨著桌子,讓一整晚的演唱會,成為一場親切的聚會。就如同陳昇在開場不久,就告訴我們,就把這當作老朋友的新年春酒吧!開工吧!乾杯啦!

左彎右拐穿過一桌桌的觀眾,眼前的每一個臉孔都彷彿閃著熟識的光,我們大多不曾互相說過話,但必定曾經一起幸福地偎在同一片綠島、墾丁、澎湖的沙灘上,或是瑟窣在武嶺的寒風中、甚至是固定成為每年城市裡最不準時倒數的一群人(笑)。十多年來,大家無論先來後到、被哪一首歌拉進這個圈子(所謂「中了昇毒」),都陪著昇歌從青年到中年,臉上漸漸添了些滄桑,甚至轉換了身份,作了爸媽,還抱著小朋友參加。

而我呢,那個單純天真省著錢買卡帶的高中女生,終於也成了提著公事包搭車趕來演唱會的上班族….那一年,青春讓一切都無敵,雖然十七歲的我們有那麼多自以為的憂愁和在乎,誰愛誰誰不重視誰的問題比課本上的課文還佔滿了整顆心臟,簡單的世界裡充滿了那麼多讓人感動和值得努力的事物;那一年,我們從「風箏」這首歌,第一次認識了「陳昇」這個名字,覺得小小的歌詞本照片裡,這個站在海浪裡牽台腳踏車、歪著頭穿著短褲的男人還挺有趣,更喜歡他的歌裡那股流浪不羈卻又多情的味道,於是除了無數留校K書的夜晚,都得有一台破破的隨身聽裡的昇歌陪伴,卡帶你一遍我一遍地聽到沙啞扭曲,更彼此約定著滿十八歲以前要來一場偉大的自助旅行、要談一場偉大的戀愛。我們的故事裡有太多的段落充斥著陳昇的背景音樂,而我還記得,我還記得….

當年珍惜地輪流分享著同一個隨身聽耳機的幾位好友黨,如今也各自分散在世界的許多角落。我也從喜愛「風箏」的十七歲,度過了那當時認為很慎重的十八歲關卡,然後,超越了「風箏」,在另一群朋友圍繞間因「二十歲的眼淚」而感動,後來是「如風的少年」.....後來,後來,從這一首歌我成長到那一首歌,如今甚至已經初初懂得了「老嬉皮」的心情。

昇歌橫跨的時間就是這樣醞釀出許多美妙的體驗,雖然有人常常認為陳昇早期的歌曲比較經典。最近把「恨情歌」再次拿出來聽,像是打開了一個塵封的寶盒,除了發現陳昇當年年輕的聲音以外,更訝異的發現這是一張這麼棒的專輯,十幾歲的我聽不懂只覺得這張專輯太過憂鬱,就像它滿溢的藍,卻沒想到這密藏的歌曲,卻在十多年後才突然「擊中」我!我想,是當年太年輕來不及跟上陳昇的腳步吧!於是,CD架上一張張陳昇的專輯,好像成為嶄新的寶藏,又開始重新微微發出獨特的光亮,等待我用不同的心境再次聆聽。

每一次演唱會結束後,網站上常有網友留言,或抱怨批評或感動,我其實不太在意那些,但並非因身為歌迷而一昧包容,而是因為,無論精彩與否,對我而言都像是一場充電,那是不同於CD錄音的版本,親眼聽見陳昇在舞台上,認真的唱出那些曾經讓你動容的歌,看見陳昇恣意伸展開唱的姿態,自己的正負極便在熟悉的旋律和昇歌裡重新對位,在散場後的好幾天,都能持續提供能量,讓我從繁重的工作中抬起頭來,把易感的天線重新調整,把蒙塵的眼鏡重新擦擦亮,Those old good days!生活其實還是很美好,對吧!

好友S總說,她已經從昇歌裡畢業很久了,納悶我為何仍這麼忠實地場場參加。
為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最近終於找到了答案。

我想這麼回答她。因為聽昇歌是一門永遠都修不完的功課。
或者說,每一場演唱會,意義已經不再是看見陳昇、聽見陳昇,而是與許多年來的生命記憶、與當年那個充滿希望、無限可能的年輕的自己,對話。

我知道,你也和我一樣,不是嗎!乾杯吧!


2005.2




(照片說明:馬祖南竿鐵板村半歇業狀態的照相店,玻璃下還壓著當年意氣風發準備退伍的阿兵哥青春殘像們)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