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19 09:12:37| 人氣56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35歲生日宣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夜一夜未闔眼,一早下床,打開電腦,回到佛光山家族網站,看到兩篇好文章,一篇「後台的朋友」,一篇「蜀之僻,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感動喜悅之餘,精神全回來了,然後,我感覺到一陣搖晃----地震。沒有太大的晃動,然後停了。(我還在想,會不會是我沒睡頭暈,結果不是,是真的地震了。)

看到好文章,我總是開心,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我想我可以體會,我也可以體會釋迦牟尼佛累劫修行時,以生命交換一句智慧法語的那種「求法若渴」心情。說來奇怪,人類不論如何真的都是「視死如歸」的,痛苦至極時想死,快樂至極時也同樣想死(就像我在大雨的山中感覺大自然時的心境一般),可見死亡是全人類共同而且一致的追求,只是要死得尊嚴、死得適得其所、死得心甘情願、死得如其所願,如同回家一般!

35歲生日的這一天一早就談死,好像有點觸楣頭。不過如果按照佛教的說法,說生死其實是一如的,這一期生命結束了,下一期生命就開始了(所以死亡稱為「往生」),就像搬家,從這個房子搬到另外一個房子,而還沒找到房子的那一段生命叫做「中陰身」、一般人稱作鬼魂或遊魂。

認識了死亡,「活著」似乎就容易多了。

生命消逝了35年,剩下的日子似乎就是撿來的了。年少時多病,總以為自己活不過二十歲,一場手術讓生命延續了下來,當時就想:我希望多出來的歲月,我能遇見最有智慧的老師,告訴我生命的意義和世間真理實象。如今倏忽過去了十五年,我竟然已經滿35歲了。

接下來,我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日可以把握、可以學習?生命的學習是累計的,外在的一切會改變、會消失,但是內在體驗的智慧卻是不斷積累的,不管是否「隔陰之迷」或「入胎之悶」,那儲存在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終不消失,遇緣則發。

因為不可知的預期,因為人命在呼吸間,因為死亡隨時都在門外守候(雖然我已知那是我的歸處),所以我不想再浪費時間,我還有太多不懂、需要學習的事,我曾發願遍學一切法,如今我仍無一法可得,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曾經因為無明而空擲了許多光陰,因為執著而傷害了自己和他人。

於是,在滿35歲的這一天,我虔心懺悔,許自己一個----「不惑」的諾言!2002/5/20

註:菩薩有隔陰之迷,羅漢有入胎之悶。

我的生日是5/20,今天滿35歲,明天是36歲的第一天了.

台長: 人間行腳
人氣(56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我也是35歲ㄌ,現實中的我永遠趕不上理想的我 人ㄇ 往前走就對ㄌ
2007-06-14 17:34:37
版主回應

往前走就對了
一起加油喔
2007-06-19 20:25: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