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02 00:02:13| 人氣2,28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雄鷹環繞的聖地歌唱--川藏之旅-1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說:彷如生命蛻變的儀式,虔誠信仰的藏民,一生至少要往拉薩朝聖一次,說是朝禮聖地,勿寧說是朝禮內在圓滿的自性。

緣起

 

2003年,我在北大哲學研究所一同進修的同學吉美活佛,在學業完成,互道珍重告別時,邀約我前往他位在四川省甘孜州境內的德格家鄉作客,擔任德格政協委員的他,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德格印經院院長,極力推薦我們前往印經院參訪,他說:我會請媽媽開始種菜,你來了就有菜可以吃了。這個約,在7年後的2010年夏天才成行。

 

2010年的夏天,南台灣依舊如往昔般的炎熱,因為缺水,後院河堤邊的阿勃勒始終等不來如垂簾般的金黃簾幕,稀稀疏疏的一棵接著一棵開放,仿如分擔著妝點那一季夏天的任務,不讓期待的我們失望。

 

等不到如黃金雨般的阿勃勒,倒是等來了從海南島好友王珊稍來的川藏旅行、不容拒絕般的熱情邀請。

 

早在許多年前,經常出入青海藏地的出家好友就信誓旦旦地跟我說:這輩子,我一定要帶你去一趟青康藏高原……。但每一年她要出發前,我始終還有各種還沒準備好的理由,一推拖,幾年就過去了。

 

川藏和青藏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線,選擇川藏的行程理由是:這是一條辛苦的旅程,因為辛苦,所以遊客不多,藏地文化的保存較為完整,可以更直接的體驗藏族文化。

 

北京的好友小唐也把事業工作暫停,在成都華燈初上的傍晚,我和台灣一同前往的朋友及從海南啟程的王珊等4人,在成都武侯祠邊的旅店會合。

 


圖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和從德格到成都辦事的仁真活佛及吉美活佛見了面,叮嚀一路高原難行,注意高原反應、抵達德格會有誰接待……等等事項之後,在成都等了兩天適當的車輛司機,並適應氣候,走訪杜甫草堂及三星堆博物館,每天以紅景天為飲料,三天後起程。

 

 旅程路線安排從成都出發,經康定、道孚、甘孜、雀兒山抵德格。在德格縣停留三天之後,前往海拔3700,興建中的埃旺寺,住宿兩天繼續前往白玉縣,由扎西勘布陪同參訪白玉寺,掛單白玉縣內旅店,接著轉往著名的苦修勝地亞青寺,回程繞往另一不同藏族的聚居地丹巴,停留兩天之後回成都,前後21天。海拔從最低的900公尺到最高的6500公尺,在接近天空的雪域,經驗著美麗的草原、天空,純粹而熱情的藏族風情…..以及未知的自己、和曾經熟悉的前世!

 



圖說:美麗的山川、草原和建築,讓人感到生命如此渺小,又如此無限!

出發

 凌晨三點,成都街道尚沉睡著,我們已和約好的藏族青年司機會合,接了同車的祖孫兩人,共乘一輛越野車出發。雖然早已說好是四個人的包車,但在川藏進出,司機總會想盡辦法多載人,爭取收入,每每抗議,司機以不理睬的方式回應,要不就是要我們另外找車,旅行,許多時候都必須學習接受、隨順,並經驗當下。

 

經過小唐和王珊的抗議無效之後,再看到近七十歲的奶奶帶著孫女要去道孚求醫,即便六個人加上行李顯得擁擠,善良的夥伴們仍然堅持讓出前座給老奶奶坐,老奶奶一臉祥和,客氣的婉拒,她說:我們付的車錢比較少,坐後座就好。堅持不下,只好隨了老奶奶的意,看著老奶奶和孫女安適地和行李堆在一起,我們四個人安靜的對望,閃過一絲愧疚,老奶奶安慰我們:謝謝你們讓我搭上車,我們很習慣坐這個位置的,你們不要擔心。沿途,我們默契地隨時轉頭去關照祖孫倆的需要,一直到抵達道孚縣城,送她們下車,找到她們的親人,我們才安心的上路。

 

旅途中

 

七月的高原,冰雪融化,草木爭相成長,放眼每座山頭和草原,開滿了各式小花,趁著風光明媚,藏族牧民隨地躺臥,一派優閒、享受遼闊的天地。一身藏紅的喇嘛在翠綠的高原來回,形成色彩強烈且鮮亮的對比,讓我驚訝的是:這艱險的川藏公路上,隨處可見單車旅行的背包客,孤獨而沉默地踩著單車挑戰著自己,其中不乏女性,對於他們,真是深深佩服讚嘆,如同旅途中遇見的朝聖藏民,彷彿完成著一生中最偉大的蛻變儀式:朝禮內在的自性,破除恐懼和無明的想像……

 

我們的司機是一位20出頭的藏族青年,因為對路況熟悉,也為了趕在黃昏前抵達中途住宿地甘孜縣城,小夥子有如瘋狂賽車手般在泥土的公路上狂飆,路面顛簸,坐在車子裡的我們,隨時都得預防彈起撞到車頂的危險,並且隨時保護好我們脆弱的脊椎和腰,於是,18個小時下來,一面貪婪地欣賞藍天白雲和草原,一方面又得警醒地照顧安全,在晚上八點抵達停電的住宿旅店時(當天道路施工,挖壞了電纜,整個縣城停電),除了輕微的高原反應頭痛之外,竟也安然無恙,睡了一夜,隔天醒來,頭痛消失,開始適應了海拔2000多公尺高原稀薄的氧氣。

 

第二天,清晨六點,小唐和王珊已經到鎮上尋找前往德格鎮的車子,鎮上只有一條熱鬧的街道,所有小麵包車都在這條陣子拉客。七點,兩人回來旅店找我們,說已經找好車子準備出發,七點半,我們揹著背包出門,到了鎮上,看見王珊和小唐正大聲地和司機討價還價,這些藏族司機們都很團結,一群人圍著我們大聲喊價格,我雖然不習慣這樣吵架似的溝通,卻也知道這是該地文化,如果沒有當檢察官的王珊和作生意的小唐,我們恐怕寸步難行,幾天也到不了德格。



圖說:山水,消融小我執著的貪嗔、和愚癡....。

 

談好了價格,等到了另外的兩位陌生的旅伴,車子一上路,原本吵架態度強硬的司機,竟然換成了柔軟和氣的口氣,也許司機知道自己的車子老舊,擔心我們後悔,不斷跟我們強調這車子和他往返海拔5050公尺的雀兒山已經多少趟,我們本來還不擔心,他愈說,我們反而開始有點擔心了起來。但實在是路途風光太美,我們很快轉移了擔心的念頭,在中午司機和其他同行司機去用餐時,我們跟司機要求,讓我們自己開車去不遠處的四川國家公園保護地新路海去等他,司機竟然不假思索的同意了。我們意外地自己開車上路,彼此開玩笑的說:我們放他鴿子,自己開到德格去……

 

新路海是一處高山湖泊,挨著7000公尺高的雪山,海拔3500左右,這一天陽光燦爛,遊人稀少,雪山倒影映著湖泊,湖面上和沿著山坡流淌的河川石頭上,用藏文刻著各種經文,山坡上則綁著各種顏色鮮艷的風馬旗,隨風飄搖,潺潺的流水和飆揚的風馬旗,以及穿梭樹林的風聲,形成天賴梵唱,難怪藏民們說:山、水、雄鷹、白雲、天空和風…..無處不在說法。

 

從新路海繼續往前,沿途遼闊的草原、層層疊疊的山影、遠處的雪山、騎馬遷移的牧民和髦牛群,因為不再是那瘋狂的賽車手司機,我們得以放鬆心情領受這天地的大美和宇宙的恩賜,跟著牧民躺在草原上,呼吸接近天空,沒有汙染的清新空氣。



圖說:如圖。

雀兒山號稱川藏第一險,是一座沒有樹木生長的石頭山,公路經過的最高海拔是5050公尺,過了這山頭,最辛苦的行程就算渡過了。每個路過這關口的旅人,都會供養風馬旗、灑龍吧向山神致意,我們也不例外地下車,稀薄的空氣讓我感到頭暈,只能慢步行走,遠處山巒在天空的白雲間隱現,湛藍的天空和陽光讓人目眩,不知道是高原反應的因素,還是頭暈視野焦距的錯置,在天空和山巒交疊處,一圈一圈的七彩光影閃耀,有如佛教圖騰裡的八角及圓形法輪,兩位山神遠遠守護望著山頂,忍不住心靈盪漾,神魂跟著游蕩,飄向如洗的天空。

 

稱雀兒山路段是川藏第一險並不為過,沿著山螺旋環繞的山徑,只容許單行車輛通行,坐在車內往下望,是近乎筆直的懸,車子輪胎離沒有任何圍籬邊緣僅數尺,山腰還有公路局的工人繼續鑿山,往山壁挖掘,增取更寬的路面,在這個路段,夥伴們幾乎都是安靜的,把平安的信任交付給自稱來往這路幾百趟的五十幾歲藏族司機,此時,信任是我們安全唯一的憑藉,尤其當王珊又說起前些日子這裡有哪幾輛車翻覆山下,多少人就此告別娑婆時,我知道我僅能關照的祇是一個全然信任的平安念頭!

 

從海拔5000公尺的山頂一路下山,德格縣城的指標很快地進入我們的視線,黃昏時,天空出現一段彩虹,輝映遠處的雪山,我們告別嚴峻神聖的雀兒山,在天色尚明的黑夜前,抵達我們此行最重要的採訪地德格,住進該縣城唯一的旅店延慶寺賓館!--待續

 



圖說:雀兒山頂關口遠眺群山!

台長: 人間行腳
人氣(2,284)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生命足跡 |
此分類下一篇:隱居高原的人類寶庫--德格印經院—川藏之旅-2
此分類上一篇:馬拉威湖畔的台北花園客棧

想要電你的日光燈魚
這樣美的照片
這麼好的文字
怎麼可以這麼懶呢......
2011-06-02 15:12:51
版主回應
是啊,我正懺悔、彌補中!
2011-06-02 18:22: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