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27 10:21:21| 人氣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23頁第5句話。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別人的日記看來的一個小遊戲,來自BBS上,覺得還挺有趣,有點神諭的味道,就是將離你手邊最近的一本書,翻開,翻至第23頁找到完整的第5句話。
現在離我左手邊最近的一本書是:<中國名勝楹聯大觀>,第23頁的第5句話是:"真諦總涵華海露",是北海永安寺普安殿1/2上聯,是在指引我方向去找尋真諦嗎,

手邊這本書純粹是用來寫作業用的,不過沒幫上什麼忙,通篇是名勝楹聯集錦,沒有賞析評論,看久了,到有點像一條條門戒清規,或什麼聖人名言。

來貼一篇我的瞎掰作業吧,

晉江草庵楹聯賞析:萬石峰中,月色泉聲千古趣 八方池內,天光雲影四時春

位於晉江華表山簏的草庵,是全國唯一的摩尼教遺址,摩尼教是由波斯人摩尼所創立的宗教,且摩尼以拜火教為基礎,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倫的宗教思想,生發其教義為崇拜光明,反對黑暗、壓迫,故稱明教,而後摩尼教傳入中國,卻遭到統治者的禁絕,至明初,明太祖更因忌其教義有上逼國號之嫌,橫遭禁令,於此,摩尼教在中國便漸次式微,逐漸衰落,晉江草庵中尚存的摩尼教佛像和庵宇遂成為彌足珍貴的宗教遺跡;草庵,質樸的庵名,加上庵內利用一天然巨石,將石壁平面作為正堂,並於石壁上浮雕摩尼佛神像,宛如天成,而得名,雖無名山大寺的亮麗堂皇,想必也淘洗換得一派清雅幽靜。

寺中楹聯除弘一法師”草藉不除但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石壁光明相傳為文佛彰顯,史承記載於此有名賢讀書”二名聯外,尚有”萬石峰中,月色泉聲千古趣 八方池內,天光雲影四時春。”一聯更引起我的注意,名勝古跡楹聯除了楹聯共同的藝術特色外,更有因地因時因事之異的藝術特點,弘一法師此二聯立的是勸善行善的美意,本符合宗教醒世意味,然而門戒清規何處不是,在查了一些草庵資料後,反倒覺得,後者,更具草庵歷經千折終留下質樸本質的特性,耐人尋味。

現今的草庵,雖於元代重建,將一茅草屋改為石構歇山式建築,仍不見金碧輝煌的外身,隱於蒼翠古木中,廟內也就一古樸佛龕,信徒仍稱其為草庵,據說摩尼與釋迦牟尼有著相似經歷,皆出身高貴,最終選擇放下驕奢淫逸的生活,以普度眾生為宗,宗教在今日較之以往開放自由的多,教化式的教條卻更為人頂禮膜拜,然而摩尼教於今雖已有多處不可考,留下這一草庵,不正和於明心靜性的本質嗎,回頭看這一楹聯”萬石峰中,月色泉聲千古趣 八方池內,天光雲影四時春”月色泉聲千古趣,漫漫千古長河即便不復返,月色泉聲仍在傳遞著千古不變的樸趣,天光雲影四時春,哪怕天光雲影稍縱而逝,四時循環春天總會再來,而萬石峰中,八方池內,正是草庵的地域特色,兩者結合相映成趣,更有一種宗教聖地隱然而生的超脫循環不執著的本性,其次則是此聯對仗十分工整,上下聯的對應字詞性皆相同,平仄相間,雖然沒有如弘一法師所題”草…””庵…”一聯在句式上採用嵌字對令人感到活潑有趣,仍屬齊整的楹聯,著重意在言外,於此,草庵座落山蔍一角,平淡沖和,與”萬石峰中,月色泉聲千古趣 八方池內,天光雲影四時春”一聯正是絕佳的相配,希求清心之感。



台長: NEeMa
人氣(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