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30 20:36:02| 人氣3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話重提:真想把整個腦袋瓜反過來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在唸
(
刑法總則)時,偶然看到一段:「當然人性中也有善良的一面,但是這善良面基本上不僅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事務(亦及,不可預期性。這是與法律的本質相違),而且這一面的人性所要求的是處罰、刑罰的消失(寬恕),根本不是刑法學所想要去探討的問題。」瞬間我明白前幾天有個學長問我有關墮胎的意見時,他說: 你知道,道德這種東西是不能夠用法律規範的。倘若這句話是打哪來的。

 

 

  道德不能夠用法律規範? 為什麼? 

  其他能夠被規範的那些東西,又是什麼?

 

 

  我在想,當我們說道德這種東西不能夠用法律規範這句話時,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認為道德不構成生活之必須或者不必須,既然可有可無,就成了個人選擇之項目,所以不能夠規範。

 

 

 個人選擇之項目?

 

 

  換個角度想,假設我們從小把道德當作本中文

(台灣多數族群使用之語言)、英文(邁向國際、找好工作之重要語言)來教導,甚至抬升其重要性有如現在高舉的文憑學歷,成為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重要而普通、具有不可取代性,想生存就一定要有,否則交不到朋友找不到工作交男女朋友時會被唾棄甚至出不了門,成為生命的根本本質之一這樣說就恐怖

那麼,道德,能不能用法律規範?

 

 

 

 

 
(寒聚時偷照小隊員的XD)

 

 

 

  這種問題就像婚前性行為到底對還是不對,可不可以,有人說是個人的身體自由、那些認為不可以的真是笑死人的保守;就像我們追求經濟發展,希望好、再好、更好,但是富裕的標準和終點在哪?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大嘆一口氣說:「啊!我達成目標了,現在真是夠好了,可以停了」?就像原住民勾起人的印象常常是酒和唱歌、貧窮和口音、各種補助和加分制度,我們應該要包容啦幫助啦讓他們可以融入漢人社會並且保存文化,卻沒有想過,可能有部分原住民打從心底不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又好像我們念了不少年的歷史,聽過「匈奴」、「契丹」等這些民族,對於他們在中國或世界歷史上有什麼影響卻不盡然熟悉,只偏重他們進入中國後的政治發展並常以中國式的政府政治結構來分析之,忘記這些民族因其結構性質可能有其他問題成為重要挑戰,忘記其實,我們的《史記》也不過是部民族誌?

 

  道德能不能被法律規範是個好問題;類似的問題真是不勝枚舉。然而,它們都指向同一結論:

 

 

  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觀點,是教育出來的。

 

 

  這並不是說(已經氾濫的)相對主義可以再多推廣,資訊和觀點我們已經夠多了,而是說,社會的各種觀感風潮流行容易累積形成公理(公眾的道理),我們也很容易一股腦接受,未經大腦挑戰便全盤接受,以為「事情就是那樣。不然呢。」或者想了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結果輕輕鬆鬆被騙走。

 

  但是,事實是:

 

           公理」不必然等於「真理」。

 

 

  所以別太迷信。

 

 

 

 

 

2008.2.24

 

 

http://seeing.vox.com/library/post/%E8%80%81%E8%A9%B1%E9%87%8D%E6%8F%90%E7%9C%9F%E6%83%B3%E6%8A%8A%E6%95%B4%E5%80%8B%E8%85%A6%E8%A2%8B%E7%93%9C%E5%8F%8D%E9%81%8E%E4%BE%86%E6%83%B3.html

台長: J.ACOS
人氣(3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